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1

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1


兩年講師,我有資格解密傳銷 讓我幸福給你看 困情:我用命賭你會愛上我 移魂狂想曲 豪門女兵王的寵男們 痴心俠侶 仙家農莊 大廈 山野鬼事 重生之翻身

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1

1於“悟”與“妙悟”之外體會禪意

我總是感到有點不滿足。他們講“悟”或者“妙悟”,只講了一種思維活動,好像是一個沒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這似乎有點空,需要補充一下,才能顯得完整而切實。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回答:第一,什麼叫“悟”?第二,“悟”到了什麼東西?

季老在研究佛教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悟”與“妙悟”的問題。這兩個名詞以及相關解釋已經在季老研究佛學之前有所表述,但他總覺得有一些欠缺。於是,他就透過自己的努力,翻閱大量資料,一步步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在對自己提出的什麼叫“悟”,和“悟”到了什麼的問題有了新的解釋後,又透過新材料給答案更深和更具新意的內涵。他的這一研究也得到了學術界普遍的認可。

縱觀季老面對這一問題時表現出的鍥而不捨、永不滿足的精神,就不得不令我們學習和佩服。在季老眼中,一個看似已經有了答案的問題,並非表示沒有再繼續探索下去的可能。不管這個答案是別人給出的還是自己得來的,都不能滿足現有的一切。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做的夠好了,永遠不要覺得現在取得的成績已經是極致了,用更高層次的目標要求自己,才會取得更大的輝煌。

這種精神同樣適用於職場。在職場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類人,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了。他們習慣說:“我已經做得夠好了。”工作中習慣於說自己“做得夠好了”的人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每個人的身上都蘊涵著無限的潛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給自己定一個較高的標準,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我,那麼你就能擺脫平庸,走向卓越。

在職場之中,沒有什麼比擁有不滿足“夠好的了”態度更能幫助他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功了,老闆往往並不會因為他“想要成為將軍”而拒絕或冷淡他。只有那些不求上進的下屬,才是令老闆們最反感的。

張濤和王雷同時進入一家開發、銷售電子產品的公司。張濤是一所電子工業大學的畢業生,學歷是本科;王雷學的是貿易專業,學歷是專科。兩年後,王雷升為銷售部的主管經理,張濤卻仍然是一名普通員工。在元旦的宴席上,一位老員工小聲問身邊的總經理:“張濤是本科畢業,所學專業又與我們的產品吻合,你為什麼提拔了王雷而不提拔他?”總經理微微一笑:“雖然王雷的學歷沒有張濤高,但他身上有一種強烈的成功。無論交給他什麼任務,他總是盡力完成得完美。”

一個總是以為自己做得夠好了的人,覺得只要能保住現在的飯碗,即使工作和人生毫無意義也無所謂。這樣的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不敢挑戰自我、不敢接受新任務,只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到頭來卻是迎來了老闆給自己發來的解聘書。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一句值得每個人銘記一生的格言。有無數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手頭工作敷衍了事、糊弄的態度,終其一生都處於社會底層。要想改變這種困境,就要拼盡全力去做每一件事,只求更好,沒有更好。

而且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不完全取決於這個人才能的高低,而是取決於他對自己有多高的要求。在同樣的一個社會,一些人成就大業,一些人取得小利,一些人一蹶不振。不少人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能經受長年累月的奮鬥考驗,作長期的努力,也有不少人雖嚮往成功,卻經受不起幾次挫折便向困難投降。你的需要是什麼?內在動力是強還是弱?一匹小馬達,也許可以帶動一輛小拖車,但絕對帶動不了一列火車。想要成就大業,就必須瞭解帶動火車飛速前進的動力機車與一般小馬達的區別。確切地說,你必須瞭解你內心世界能推動你前進的動力是什麼,有多大。

一般情況下,人們必須先生存後發展,所以人的低層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比高層次的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更加強烈。自我實現的需要,一般要在前面四個層次的需要中得到基本滿足之後才會產生。有些人由於長期沒有得到低層次需要的滿足,可能會永久地失去對高層次需要的追求。然而,從成功的大小來說,高層次的需要推動大成功,低層次的需要推動小成功。

有一位名叫麥克法蘭的世界級運動員,兩歲半便雙目失明,但他硬是在母親的鼓勵和父親的幫助下,以自己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記憶”感知世界。不僅具有頑強的生存本領,而且在摔跤、滑水、游泳、擲鐵餅、擲標槍等體育專案中獲得了全國和國際比賽的103枚金牌,改變了盲人只能靠柺杖或導盲犬生活的命運,創造了許多健全者也難以創造的奇蹟……

強大目標的刺激力是驚人的,只要你用這種強大的刺激力去推動自己成功的車輪,你就可以攀上成功之嶺,改變原來的生活。

像羅斯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如果把世界上類似的奇蹟都倒退回它們剛剛開始出現的那種狀態,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一切都是從似乎“不可能”開始的。穿過開始和結局之間那個充滿了拼搏奮鬥、挫折失敗和一個個小成功的漫長過程,我們所發現的這句凡人格言總是會得到證明:可以改變一切。

在你的頭腦中也有自我實現的鑰匙,在你的身邊埋藏著無數願望。把對高目標的嚮往化成為之拼搏的前進動力,不滿足於小成功和小成績,像季老一樣,不斷的探索和發現,永不知足,人生就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