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6

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6


我的名模總裁 寄生 有妻徒刑 逆天修羅魔醫 攝政王的絕色帝姬 嶗山道事 寶貝,老牛想要吃嫩草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 風流小電農 魔法祭預言交響曲的詛咒

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6

6優柔寡斷要不得

根據我個人幾十年的經驗,多思有時候能使人發昏,容易誤事。

中國有個成語叫“三思而行”。意思是做事之前要多考慮幾遍,行動之時才會有把握,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做好,不出錯,但是季老卻不是非常同意這種觀點。他覺得,必要的考慮是可以的,不考慮就做事是莽撞,是沒有頭腦。但只知道考慮,甚至考慮清楚之後還要多想幾遍,這就是優柔寡斷,會誤事。季老提到自己時說:“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過三思,是否達到了人們要求的‘十思’,沒做統計,不敢亂說。反正是思過來,思過去,越來越糊塗,終而至於頭昏昏然,仍不見行動。”

這就是季老多思的後果。太多的無謂思考,容易使人喪失判斷力和行動力。而還是常有師長教育晚輩,朋友規勸友人說:“三思而後行,這是孔子教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啊。”孔子確實推崇謹言慎行的做人原則,而且“三思而後行”就出自《論語》,但孔子的原意果真如此嗎?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諡文,是魯國的大夫。他做事情過分小心,過分仔細,“三思而後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有些老學者認為孔子原意是要季文子“三思”,並藉此訓誡晚輩:“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子說‘再,斯可矣’,還要再想一次哪!”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其實,孔子是認為他想得太多。做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就考慮的有點多了,想兩次就夠了,“二思”即可這也是季老所同意的觀點。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再考慮第三次,很可能就會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謹慎是必要的,但過於謹小慎微就大可不必了。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孔子之所以堅持再思而不是三思,就是因為思量太多、考慮太多往往容易使人瞻前顧後,裹足不前,不敢冒險。就算有機遇,這種人也會因為過於謹慎而不敢抓住。我們有理由相信能成大業的人絕對不會是過於謹慎的人。一些商業鉅子的發跡史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年輕的皮柏是紐約鄧肯商行的職員。有一次,他去古巴的哈瓦那採購了魚、蝦、貝類及砂糖等貨物。返回時,輪船停泊在新奧爾良,他信步來到嘈雜的碼頭。碼頭上,黑人正在忙碌著上貨、卸貨。這時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小夥子,想買咖啡嗎?”那人是往來於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託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裡運來一船咖啡。沒想到回來後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他只好自己推銷那船咖啡。只要給現金,他可以以半價出售。

皮柏考慮了一會兒,決定買下這些咖啡。於是他帶著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與鄧肯商行有聯絡的客戶那兒推銷。有的職員勸他謹慎行事,因為價錢雖然讓人心動,但艙內的咖啡是否同樣品一樣,就不好說了,何況以前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但皮柏並未動搖決心,他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全船咖啡,併發電報給鄧肯商行,說已買到一船廉價咖啡。然而,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不許皮柏擅自用公司名義,要求他立即取消這筆交易!皮柏只好發電報向倫敦的父親求援。在父親的默許下,皮柏借用父親的戶頭償還了原來挪用鄧肯商行的金額。他還在那名船長的介紹下,買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皮柏賭贏了。就在他買下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量減產,價格一下子猛漲了2~3倍。皮柏大賺了一筆!皮柏的全名是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金融界巨擘——摩根集團的創始人。

做事求穩沒有錯,過於尋求穩妥,勢必會造成性格保守,不敢開拓,缺少魄力。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遇事要儘量果斷地作出決定,一旦對事情考察清楚,制訂了周密的計劃,就不要猶豫和懷疑,勇敢果斷地去做,這樣做事才能更加接近成功。英國當代著名軍人基欽納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位沉默寡言、態度嚴肅的軍人勇猛如獅、出師必勝,一旦他制訂好計劃,確定了作戰方案,就會集中心思運用自己驚人的才幹,鎮定指揮,絕不會三心二意地去與人討論。在著名的南非之戰中,基欽納率領他的駐軍出發時,除了他的參謀長外誰也不知道要開赴哪裡。他只下令,要預備一輛火車、一隊衛士和一批士兵。此外,基欽納聲色不動、滴水不漏,更沒有拍電報通知沿線各地。他究竟要去哪裡呢?士兵們也不知道。

戰爭開始後的有一天早晨六點,基欽納忽然出現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館裡,他開啟這家旅館的旅客名單,發現了幾個本該值夜班的軍官的名字。他走進那些違反軍紀的軍官的房間,一言不發地遞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面簽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十點,專車赴前線;下午四點,乘船返回倫敦。”基欽納不聽軍官們的解釋和辯白,更不聽他們的求饒,只用這樣一張小紙條,就給所有的軍官下了一個警告,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

這位馳騁沙場、百戰百勝的名將非常自信,做起事來專心致志,富有創意和魄力,也極富判斷力,行動果斷,為人機警,反應敏捷,每遇機會都能牢牢把握、充分利用。如果不是這樣,他可能會打許多敗仗。

所以,如果想像他一樣的成功,遇事果斷,行動敏銳,思考問題時就不能優柔寡斷,一旦考慮清楚就要立即執行。三思太多,“再,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