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六章 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實_改革落地生根要除“四障”

第六章 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實_改革落地生根要除“四障”


末世傳說 毒寵——老公索歡先pk 冷顏殺手 鳳霸天下:驚世容華 黑色帝寵:索吻天價小蠻妻 怕你沒門兒 戾妃驚華 上門女婿是個渣 你有罪:詭案現場鑑證 幸運的日蝕

第六章 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實_改革落地生根要除“四障”

第六章

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實

引子

改革要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著力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眼於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做到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

改革落地生根要除“四障”

推動改革的關鍵在落實。當前,能否打通“腸梗阻”、防止“急就章”,能否力戒“一團麻”、避免“大呼隆”,關係改革的直接效果。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強調,拿出勇氣和魄力,自覺運用改革思維謀劃和推動工作,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改革的關鍵在落實,如何細化實化、呼應民意,如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檢驗著推進改革的能力和本領。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各項改革任務,過去一年多也有了良好開局,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如何進一步落實中央要求,深入有效地推進改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上,專家們對此紛紛建言獻策。依筆者見,需要妥善處理好一些問題,把握好4個路徑。

打通“腸梗阻”,進一步加強改革的統籌協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巨集大的系統工程,如何有條不紊、緊密銜接地推進改革,不簡單。改革涉及的部門越多、環節越多,需要協調的頻次和難度越大。地方要在中央的指導下推進改革,不能“搶跑”“跑偏”,也不能“滯後”“掉隊”。既要給地方應有的改革自主權,又要讓地方把握好方向和尺度。換句話說,如何同時發揮好頂層設計的指導作用和基層探索的探路作用,如何同時做好改革的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需要較高的統籌協調能力和水平。

防止“急就章”,進一步提高改革方案的質量。改革,改的是體制,動的是利益,往往涉及既得利益的調整,包括社會不同群體既得利益和部門利益的調整。如果想讓各方面各部門都滿意,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能就小,甚至根本達不到改革目的。改革面臨著理想性和現實性如何權衡、“此岸”和“彼岸”如何搭橋、階段性目標和最終目標如何銜接的問題。因此,如果具體的改革方案質量不高卻貿然出臺,則會浪費改革的機會,或者造成與改革預期不符的結果。同時,要區分改革措施和發展措施,不能把發展措施當作改革舉措,不能把政策調整當作改革措施,而要把改革真正聚焦到體制機制的變革上。

力戒“一團麻”,進一步攻堅改革的重點難點。已經確定的改革任務有幾百項,但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應當抓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改革,以此帶動其他改革。但重要改革往往難度更大,涉及的利益格局調整更深。改革措施不能光看數量,還要看質量;不能光在形式上改,還要有實質上的變化,尤其是看那些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影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深層體制障礙是否得到破除。同時,改革要防止碎片化,不能單兵作戰、孤軍深入,要充分考慮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避免“大呼隆”,進一步增強改革的實效性。改革不是方案一出臺就萬事大吉了,就可以從臺賬中銷號了,而是首先要確保改革舉措在地方、部門、基層、企業、社會等領域落地生根,還要跟蹤觀察改革的成效是否符合原來方案的預期,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進行必要的“回頭看”,包括透過改革的效果來檢驗改革方案是否科學、措施是否協調,乃至對改革方案和措施及時作出適當的整改完善。對改革程序要進行督促檢查,對改革成效要進行評估,包括委託第三方評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