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東遊記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東遊記出


流氓教師 限時嬌妻 龍八兒情史 不滅王座 網遊之帝皇歸來 重生之機甲時代 暗戀之我的不說話王子 皇上本宮不是好惹的 終極軍刀 重生我的火影之路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東遊記出

與《養生經》同時推出的是改版的《西遊記》,又名《東遊記》,全名《阿波羅東方神國遊記》。不但把主線換成從西方往東方取經,所有細節也是大改特改,與原來的《西遊記》大不相同。最大的不同是,秦朝把《養生經》和洪荒神話融入《東遊記》,既使枯燥的修煉變得生動有趣,又使娛樂休閒的小說變得極具內涵。

由於《東遊記》的內容明顯宣傳反動思想,各國當權者都在第一時間內將之列為**,但他們自己卻都愛不釋手不足以形容其著迷的程度,廢寢忘食不是誇張而是事實,宋哲宗趙煦更是利用距離秦朝近的優勢,天天催更,恨不得他一天就把書寫完,又恨不得書寫得越長越好,又怕他因為寫得太快而降低質量。[.]

高太后知道小皇上為何那麼喜歡《東遊記》,因為小皇上早就不滿她的壓迫,而《東遊記》裡面的反抗情節實在太熱血,太煽動人心,說到所有人心坎裡去了。既然連皇上都不能自由自在,世上還有誰可以真正自由自在?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高太后覺得那很正常,只是平日裡隱而不顯,誰也不像《東遊記》那麼挑明。

御書房內,宋哲宗趙煦捧著《東遊記》大笑蘇軾:“人人都說蘇子瞻是當世第一大才子,可有的人連字都寫不好,寫的書卻好了不知多少倍。”雖然不是當面笑話蘇軾,但蘇軾與他不過隔了個屏風,每個字都清晰入耳。蘇軾怒過之後,心想:“我在文學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如果有人能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應該高興才是。”

趙煦說了幾句,見蘇軾無話可說,更加得意洋洋,像打了大勝仗般,大笑道:“蘇子瞻的文章確實夠美,可惜沒什麼營養,再美的東西,看多了也乏味,不如這個提神,百看不厭。”頓了頓,又道:“不過確實太粗俗了點,那樣的高人,居然會寫出如此俗的書,更是難以想象。”

蘇軾低聲道:“那是雅俗共享。”

趙煦哈哈一笑,道:“你以為朕不知道嗎?朕只是在說裡面俗的一面。你敢說,那還不夠俗嗎?”

蘇軾道:“那是百無禁忌,揮灑自如。”

趙煦笑道:“那阿波羅也想在咱東方百無禁忌,揮灑自如,特別是他的大徒弟,一隻什麼都不懂的毛猴,套了個緊箍咒仍不老實,欠揍。”

蘇軾道:“那猴子殺性太重。”本來後面還有一句“確實得管管。”話到嘴邊,忙吞了回去。他明知小皇上最討厭的就是那個管字,說了沒用,直說更是討打,欠揍,激化矛盾,與人與已與天下皆無利,自然不會隨便說。

趙煦道:“殺性太重不好嗎?朕就欣賞他這點,希望那人別把他寫沒了。不過,看這勢頭,猴子那麼厲害顯然不符合邏輯,接下來捧不上,自然只剩下殺。”

蘇軾點頭道:“自古以來,有日出便有日落,那是沒法子的事情。”

趙煦龍軀一抖,大聲道:“朕偏偏不讓他落下去。”

蘇軾暗歎道:“胡來,瞎搞!這皇上終究還是個小孩子,沒長大。”臉上卻不露聲色,嘴裡什麼也不說。

趙煦道:“你定是又認為朕做不到是不是?”不等蘇軾回答,又道:“別否認。朕不糊塗,一清二楚。”

蘇軾心道:“你是不糊塗,是聰明過度。”

趙煦道:“做不做得到另說,但若無這種開天闢地的大勇氣,肯定做不出大事業。”他突然想起盤古雖然造福後人,功德無量,但犧牲了自己,特別地值得尊敬,卻一點也不值得學習,以犧牲自己來便宜他人,頓時氣勢大弱,忙改口道:“開天闢地當然是誇張了些,但朕那只是形容,你應該很明白。”

蘇軾心想:“我是明白。若聖上有盤古那種大勇氣,不管最後是成是敗,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可聖上你有嗎?我就是明白,因此更失望。”旋即發現這樣的念頭非常危險,有些得意忘形,非忠良之臣所為,連忙止住,轉念又想:“不過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有,活到老,學到老。最主要是謙虛、努力、上進。甚至像父親那樣,二十七才開始發憤努力都不遲,何況皇上還如此青春年少。”他卻不知道,趙煦除討厭被人管外,最討厭別人以為他年少,因為年少就是幼稚無知,就是缺少經驗,就是大堆的不夠,就需要老人的指點,就不能自己當家做主,頂多做個傀儡,做個樣子。從這點上講,蘇軾越是關心趙煦的學習,兩人的心反離得越遠。

趙煦雖然很討厭蘇軾,卻很喜歡王閏之,因為王閏之曾轉達過秦朝的話:“一個皇帝根本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東西,只需要瞭解個大概便行。如果皇帝需要學的比百姓多出萬倍,那皇帝豈不是比百姓還痛苦萬倍?雖然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但誰都知道,學習自己不喜歡的知識,學習根本用不上的知識,學習學了又忘的知識,那些都是極其痛苦的事情。”這話他早就想說,只是說不出,聽了這話,不由大生知己之感,更加肯定秦朝是某朝的王子,甚至是太子,被世外高人收為徒,不久前才藝成下山。只是這些話別人可以說,他卻不能說,否則授人以柄,更威脅他的皇位。

趙煦雖然很聰明,但他怎麼也想不到,他討厭蘇軾,還有個潛意識在做怪。與蘇軾站在一起的時候,潛意識裡他這個皇帝反而低了一等。這種感覺除了蘇軾外,只有高太后能帶給他。別說他沒能力對付高太后,就算有能力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那種不孝不仁不忠不義之舉,那樣肯定會大失民心,天下大亂。他對高太后滿肚子火氣無處發,全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到了蘇軾頭上。當今世上,除了秦朝外,恐怕再無人知道這一點,趙煦不知道,蘇軾更不知道。

就連蘇軾也不得不承認,趙煦確實是個很聰明的人。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趙煦眼裡,雖然秦朝的各種行為都很難令人理解,但如果用收買民心來解釋,便都不再奇怪,全都再合情合理不過。並且,隨著秦朝越來越得民心,殺了他便越來越失民心。何況,秦朝武功之高已是天下皆知,現在文學又那麼厲害,再加上與蘇軾、蘇頌等大臣的良好關係,對皇位的威脅不可謂不大,只是隱而不露,常人很難理解。

“哼!你那不爭權不爭利的偽裝確實很高明,但騙得了別人,騙不了朕。”趙煦一邊看《東遊記》,一邊揣摩作者的心意,“你想投太后所好,利用她年老怕死的心理,在她眼皮底下弄出個養生堂,大傳養生長壽之方,再利用朕年少衝動,將朕擠下水,使朕大失民心,然後你再順應民心上位,確實很高妙。但你也太小瞧朕了。你有張良計,朕有過牆梯,鬥不過奶奶,還鬥不過你嗎?不,不是鬥不過奶奶,是不跟她鬥。沒有奶奶,我也無法上位,我不是不知感恩的人,讓一讓她又何妨。”說是讓,可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若有能力從高太后手裡奪過大權,還用得著說讓嗎?既然奪不過,不想讓也只有讓,不想忍也只好忍。親!如果你覺得本站不錯,還請記住本站幫忙宣傳下哦 !本站哦 !

{<a href="www..com" target="_blank">www..com</a>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援,您的支援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