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

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


鄉村小農民 絕世兵王在都市 我是狐狸精 鬥神王 暴蛇的吻痕【日更萬字】 蜜愛:甜心,惹人疼! 傭兵王妃:王爺可有休書 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 校花姐姐愛上我

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大詩人。

陸游幼年時,正逢金兵焚掠江南,他時常聽父老議論國事,見父輩言及形勢危及時憤激慷慨的情形;對此他深受感動,從小就萌生了抗金之志。由於他長於兵間,有“兒時萬死避胡兵”的慘痛經歷,有與人民同患難、共命運的童年,因而產生了熱愛人民的思想。他關心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愛好學習,喜讀兵書,立志以身許國,恢復中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陸游應進士試得第一名。但因為他議論抗金,得罪了權相秦檜,最終被除名。

秦檜死後,陸游才得以恩蔭出任寧德(今屬福建)主簿。由於政績斐然,並且抗金需要人才,後被召用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宋孝宗即位初期,有志恢復中原,陸游被特賜進士出身,參與起草抗金文獻,協助抗金名將張浚籌劃北伐。不久,張浚在政治鬥爭中失勢,抗金失利,陸游受此牽連,因鼓動抗金的罪名被免職。

陸游一生中被罷官多次。每被罷官後他就去閒居,但他抗金報國、收復失地之志始終不渝。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召,已是中年的陸游至其幕中助理軍務,後赴邊防重地南鄭(今屬陝西)。陸游練兵習武,意氣昂揚,躍躍欲試,壯志如雲。然而在主和派把持下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王炎不久就被調離出川,陸游馬革裹屍的願望也隨之付諸東流。壯志未酬的陸游寄情山水,以排遣自己的愁緒。後來陸游還曾在蜀帥范成大幕中任參議官,但未能獲得一層才華的機會。

陸游雖不能橫槊上陣殺敵,但他以詩人自命,用千鈞筆抒發雷霆之志。他一生力主抗擊金兵、恢復失地,屢遭投降集團排擠打擊,鬱郁不得志,但他將一腔熱情傾注到了詩歌創作中,創作了大量愛國主義詩作。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會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以詩言志,充分表達了詩人念念不忘國事的心情。他在另一首詩中還寫道:“平生嗜酒不為味,聊欲醉中遺萬事。酒醒客散獨悽然,枕上屢揮憂國淚!”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陸游在禮部郎中任上,見滿朝官員文恬武嬉,這位愛國詩人又按捺不住滿腔忠誠,向皇帝提出加強國防的建議,結果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免職。看到國家衰敗,陸游感慨萬分;“諸公可嘆善謀身,誤國當時豈一秦?”對賣國求和的投降派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陸游被罷職後長期在家鄉山陰閒居,他接近下層人民,寫下了《秋懷》、《春晚即事》、《遊山西村》等反映農家生活和田園風光的詩篇。

陸游雖已年老體弱,但愛國熱情絲毫不減。他積極支援韓惋胄的北伐計劃,但不久韓宅胄北伐失敗被殺,陸游也受到牽連。然而陸游依然愛國赤心如一,晚年彌留之際,仍留下了千古絕唱《示兒》:“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一生,創作詩作數萬首,存世九千餘,居古代作家首位。詩大都抒寫抗金報國、光復中原的情懷,風格雄渾,感情真摯,在中國愛國主義詩歌中佔有突出地位;他的農村詩以清新秀麗見長,富於生活氣息,詞則兼有豪放、婉約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