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
今夜賴上你 至尊紈絝大少 神域幻想 後宮如懿傳(全) 重生之冷宮皇后 無限動漫錄 翻手男覆手女 非常進化 侯門嫡女 衛氏風雲
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
從光武中興到漢和帝是東漢的興盛時期。從和帝開始,皇帝多是幼年即位,無法管理朝政,就出現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情況,這是東漢政治最為黑暗、的時期。
漢章帝死後,十歲的和帝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后臨朝聽政。竇太后封自己的兄長竇憲為侍中,掌握朝政,從此,劉家王朝成為竇氏天下。竇氏家族的成員充滿朝廷,他們仗勢欺凌弱小,無所不為。公元92年,和帝在宦官鄭眾等人的支援下清除了竇家勢力,竇憲兄弟自盡,竇氏家族的成員或被誅殺或遭革職。鄭眾也因此封侯,宦官把持政權的局面由此開始。
公元105年,和帝病逝。年僅百日的嬰兒殤帝即位;不久殤帝夭折,殤帝的母親鄧皇后又立和帝十三歲的侄兒為安帝,繼續臨朝聽政。鄧後依靠兄長鄧騭輔政,鄧氏家族又開始把持朝政。鄧騭四兄弟全部被封為萬戶侯。鄧氏還吸取竇氏專權失敗的教訓,對鄧氏子弟約束較嚴,同時她也起用了一些名士和宦官,以爭取官僚士大夫階層的支援和認可:但鄧太后一死,宦官李閏等人又合謀清除了鄧氏外戚勢力。
鄧氏勢力一除,安帝的皇后閻氏—家逐漸掌權,開始了宦官和外戚聯合掌權的局面。外戚、宦官狼狽為奸,胡作非為。他們互相勾結,廢太子劉保為濟陰王。安帝死後,閻皇后立幼小的北鄉侯為少帝,幾個月後少帝病死。公元125年,宦官孫程等十九人發動宮廷政變,迎立十一歲的濟陰王為順帝,殺閻顯及其同黨。孫程等人因功封侯,宦官勢力大盛。但是孫程等人居功自傲,連順帝也不放在眼裡,順帝就開始扶植外戚勢力。
公元144年,順帝死,兩歲的劉炳被立為衝帝,梁太后臨朝,梁冀為大將軍輔政。劉炳死後,八歲的劉纘被立為質帝,梁冀權勢蔽天,肆無忌憚。朝會時,年幼的質帝見梁冀驕橫,就說了他一句“跋扈將軍”,當日就被梁冀用毒餅毒死。質帝死後,梁氏又迎立十五歲的劉志為桓帝。梁冀也在幾年內被連續加封,升為三萬戶侯。梁氏黨徒遍佈朝野,成了實際的皇帝。各地來貢奉,都把上好的禮品先獻給梁門,剩下的才獻給皇帝。百官升遷任職,也得先到梁門謝恩,然後才能到尚書檯報手續,連梁家的把門人通報客人到來的賞賜都漲至千金,可見梁氏門庭之盛。梁氏專權長達二十多年,把東漢外戚專權推向頂峰。公元159年,梁皇后死,梁冀被誅,宦官單超等五人因誅梁冀有功被封為“五侯”。從此權歸宦官,朝政更加混亂,百姓也紛紛起兵造反。
桓帝死後,十二歲的靈帝劉巨集即位,竇太后臨朝,她的父親竇武以大將軍的身份輔政,竇武聯合太傅陳蕃等人,想誅盡宦官,竇太后認為宦官是漢朝的舊制,不能全部誅殺。正在猶豫中,宦官曹節等人聽到風聲,劫持靈帝和太后,誣陷竇武謀反。曹節假傳聖旨捉拿竇武等人,竇武拒不受降,組織了數千人反抗。但曹節挾天子以令各路官兵,竇武兵敗自殺,陳蕃遇害。曹節死後,宦官張讓、趙忠等人任中常侍,被稱為“十常侍”,昏庸的靈帝甚至說:“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宦官成為皇帝父母,更加肆無忌憚,東漢的統治黑暗到了極點。
外戚與宦官爭權奪勢的鬥爭一直持續到東漢滅亡,爭權鬥爭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十常侍”加封后不到三年就爆發了黃巾農民大起義,把東漢政權推向滅亡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