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篡命師 龍翔仕途 雜的文 豪門歡:冷少的霸寵前妻 琉璃小仙主 愛在幽冥界 網遊之暴力屠夫 狂暴危機 陰陽詭探 元朝皇帝們的那些事
(三)
南陽已經平定,皇上也要班師回朝,周邊鄰國對大清國虎視眈眈,進駐京都勢在必行。
當皇*大批的饑民安排妥當後,便馬上準備回潮的事宜。
這幾天皇上得到了許多關於邊疆鄰國的軍事行動,其中以大離國活動最為劇烈,皇上猜想,可能就是因為三皇子的緣故,細細一想,大離國恐怕要藉此機會大舉進攻大清國,不過現在有三皇子作為人質,也是大清國和大離國談判的一個重要砝碼。
除此之外,他還知道了太后罷免了兵部尚書弘巨集,以及幾元高官的位置,細細一想,這是太后對自己的讓步,還是警告呢?可能這之中都有因素,自己是皇上,只要回到皇宮,她照樣有廢除的能力!
他得到的好訊息就是德妃從冷宮裡被釋放了出來,這讓他高興了許久。
其他鄰國都得知大清國有一支新軍,迅猛異常,在不到三日的時間,竟然將防禦嚴謹的南陽城拿下了,大離國可謂損失慘重,這些極大地震撼了處於觀望狀態的鄰國,同時他們對大清國或多或少有些忌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看來果真如此!
一眨眼,三天已經過去了,今日便是皇上班師回朝的時日,大軍押運著大離國三皇子,浩浩蕩蕩朝著南陽城外行去。
今日太后才得到皇上已經拿下南陽城,生擒大離國三皇子的訊息,看著奏摺,太后眉頭皺到了一塊,現在皇*三皇子生擒,按說是件好事,但是她擔憂的是大離國那邊的事情。
太后剛剛思考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榮相就一瘸一拐的跑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本奏摺,進了門,慌慌張張的跪了下來。
“太后娘娘,不好了,大離國向我國集結了大批軍隊,要我大清國將三皇子安然無恙的送去,否則,大離國將大舉進攻我大清國。”
太后一聽榮相所言,啪的一下就將手中的奏摺扔在了地上,大聲呵斥,“這皇上也太不象話,拿下南陽城就可以了,生擒了大離國三皇子就給人家還回去,現在大離國大舉出兵,叫我大清國又要生靈塗炭,都是皇上惹的禍。”
“太后娘娘息怒,當務之急是要皇上馬上釋放大理國三皇子,以便不要影響太后你的大壽籌備工作。”榮相見太后大怒,立刻誠惶誠恐。
“現在大典籌集的怎麼樣了?”聽到自己的生辰大典,太后才算稍微息怒了一些。
“回稟娘娘,大典籌集相當順利,只是現在資金還是問題,老臣召集各個王公大臣商討此事,想將我大清國今年的年俸的三成拿出來用於籌辦,請太后批准!”榮相說著便將手中的奏章遞了上去。
李公公連忙上前將奏章接過,呈到太后面前。
太后開啟一看,眉頭鄒到了一塊兒,“只有四十萬兩白銀,這夠不夠!我泱泱大清國三成的年俸怎麼這麼少,以本宮之見,就五成吧!”
榮相聽了太后的話,嚇得一個哆嗦,要是用去年俸的五成,那他們這些官員這一年吃什麼去。
“太后娘娘,是不是有些太多,以老臣之見,要是用去這麼多年俸,恐怕有些不妥,各地官員都會不滿!”
“放肆!誰敢不滿!誰要是不滿,就給我罷了,看他還能提出個什麼不滿來。”太后一聽火冒三丈,本來今天就有氣,現在榮相居然阻止自己,這不是出自己的黴頭嘛!
“老臣遵旨!”榮相一聽,趕緊磕頭領旨。
“好了,你下去!”
榮相退了出去,太后又命令李公公擬了一道懿旨,要皇上火速回京,李公公擬好懿旨,馬上就送往南陽。
報——
“講!”皇上依然騎在馬上,行軍已經一天多了,雖然天氣炎熱,但是現在軍糧充足,也沒有什麼緊急軍情,走在路上自然不像來的時候那麼快。
“北疆來報,大理國已經出兵,要求馬上歸還三皇子,否則將要大舉進攻!”
“知道了!”皇上應了一聲,看向旁邊的楊業,“以將軍之見,應當如何是好,是戰是和?”
“皇上,以微臣之見,皇上應該揮師北上,平定大大清國北疆,我軍現在士氣正旺,一鼓作氣,踏平北疆,讓各個虎視眈眈的鄰國看看我大清國是惹不起的!”
“以林軍師看,應當如何是好?”皇上又看向了林智,自從得知林智是孔謹人的學生,皇上就拜林智為大軍軍師。
“以微臣之見,大哥所言的確如此,現在我軍擒獲大理國三皇子,這也是談判的底牌,我軍應當揮師北上,踏平北疆,震懾諸國!”
皇上聽了兩位的話語,慢慢的思索了一會兒,確實如此,的確要馬上進軍北疆,現在進軍北疆有諸多好處。
現在士氣高昂,要是進軍,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疆常年遭到大理國洗禮,趁此機會好好給大理國一個教訓,要他知道大清國不是想欺負就可以欺負的。
周邊鄰國看著大理國攻打大清國他們都蠢蠢欲動,如果現在大理國受到大清國的痛擊,將有著非常好的震懾作用。
以大理國三皇子為人質,強迫大理國歸還大清國北疆所失之地。
振奮民心,讓自己的國人不要再處於恐慌之中。
皇上思慮了良久,感覺現在揮師北上就是當前最好的選擇,只是現在他不能親征,不過,有楊業這等有勇有謀的統帥,林智這樣足智多謀的軍師,他也不怕什麼,主意一定,馬上下達命令。
楊業,林智,康武聽旨!
“封楊業為鎮北大將軍,林智為監軍,康武為前鋒大將軍,立刻前往北疆,穩住北疆形勢,要是大理國在我北疆作亂,立刻出兵,迎頭痛擊!”
“末將遵旨!”幾名將軍立刻抱拳,單膝跪地接旨。
皇上只留下了餘德權,餘德權所統領的親衛隊大約有五百人,也是新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他們站在原地看著楊業立起了寫有“楊”字的帥旗,帶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前往北疆而去,心中的感慨良多,現在終於有一個可以任用的將領,這次南陽之行,真是收穫不菲。
“餘德權!走!”皇上看著浩浩蕩蕩的新軍,士氣異常高昂,心裡一片開朗,這樣的軍隊到哪裡都是最鋒利的尖刀,這就是自己現在的真正底牌,也是大清國當前的支柱。
看到軍隊朝著北疆行去,站在囚車上的三皇子,一下哈哈大笑,乾枯的嘴脣上都流下了血,“哈哈哈,父皇終於來救我了,我大理國軍隊一定會踏平你大清國!”
皇上瞄了一眼狂笑道三皇子,心裡也是感慨,雖然三皇子心狠手辣,但是還算有骨氣,到現在還沒有說過一句服軟的話,難貴大理國皇帝會如此看中三皇子,不過這樣要好,越是這樣,就證明三皇子的價值越高!
“將他的嘴給朕塞上!”皇上不想聽到這樣刺耳的聲音,要不是三皇子有用,他恨不得一槍挑了這個讓自己國民慘死無數的元凶。
兩個士兵連忙上去講三皇子嘴塞上,三皇子萎靡的臉上,雖然惱怒,但是此刻竟然泛起了絲絲的驕傲!
皇上馬不停蹄直接朝著京都的方向駛去。
又是一天過去了,皇上接到了太后的懿旨,太后命令皇上立刻回京,同時讓皇上釋放大理國三皇子,以免引起大理國不滿,再度對大清國出兵,影響到太后六十壽辰準備工作,同時他也得到了太后竟然用去大清國全年年俸的五成,用於置辦自己的壽辰。
皇上接到懿旨,氣的牙齦直哆嗦,太后如此,叫他做皇上的如何處置,慢慢的皇上的臉色由難看與氣憤,逐漸的轉變成陰狠與決絕,他思慮了一下,現在回去一定要罷黜太后專權,只要太后不干預國事,他相信自己的國家將逐漸走向鼎盛的時期。
可是皇上那裡知道,這一去和太后鬥法,致使大清國真正的陷入了危亡的邊緣,太后主政多年,自己培植的親信何其多,他皇上無根無源,現在自己的大軍北上,他如何和太后去鬥!
給我親愛的讀者,今天有些事情,上傳遲了些,這裡抱歉,請求各位幫助推薦收藏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