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戰之王
一寵到底:帝少頭號私寵 清宮妾妃 邪帝霸寵:血族萌妃 公子您命中缺我 天賜江山:鳳女無謀 嫡女驚華 全球之英雄聯 行星學院之十二異能校 拽著傲骨小甜心 系統之寵妃之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戰之王
這時候弗郎哥手上的坦克主要是義大利的輕型坦克和超輕型坦克,以及少量的德國戰車。因此在面對並不強大的蘇聯坦克時,弗郎哥軍隊也吃了大虧,本來已經佔據上風,很快就能打到馬德里的弗郎哥,現在不得不暫停進攻。
雙方不但在地面上進行著激烈的交戰,在空中同樣打得如火如荼,至少有五百架戰機損失。這時候雙方都加緊了軍事裝備的採購,龍魂兵工聯合體當然還是首選的目標。不過雙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說他們都想購買噴氣式戰鬥機。
的確在弗郎哥手中,都是一些效能較差的坦克,而且主要是義大利坦克。
義大利受國力制約,在坦克技術的發展上較為平庸,但這種平庸其實只是相對而言。義大利只能算是一個二流列強,作為一個起步不太晚的歐洲工業化國家,義大利造的坦克,還是曾經取得過不錯的戰績,但是到了三十年代,義大利坦克就相對落後了。
在義大利,輕型與超輕型坦克受到青睞。這是因為,坦克誕生之初,義大利國力有限,國內又山地遍佈,這就使得輕型坦克很對義大利人的胃口。簡單的結構、低廉的成本適合義大利的經濟情況和工業水平,靈活輕盈的車體在山地機動遊刃有餘,適度的裝甲防護與火力用於“殖民地作戰”則是倍顯優越。
也正因為如此,從接受“坦克”這個概念的那一刻起,義大利政府與軍方便對輕型坦克情有獨鍾。作為義大利坦克工業開山之作的“菲亞特”3000,之所以要以“雷諾”ft17為摹仿原型,並不是偶然的。
由於義大利自身擁有較為堅實的工業基礎,“菲亞特”3000並非完全意義上的“雷諾”ft17仿製品。在結構上有所改良,這也預示著義大利坦克工業將很快迎來自己的“原創性時代”。
“菲亞特”3000的成功之後,義大利人對成本更為低廉的超輕型坦克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結果在整個20世紀20到30年代,cv2933系列成為最著名的一種義大利量產型超輕型坦克。
cv29的技術藍本源於著名的英制“卡登洛伊德”超輕型坦克,1929年義大利從英國引進了4輛“卡登洛伊德”mk4樣車,同時引進的還有全套的技術資料和生產許可證。義大利在對該車進行少許改良以後。以cv29名稱由菲亞特公司開始量產,不過在19291930年期間製造了21輛樣車後,在部隊測試中,發現裝甲過於薄弱,甚至無法抵禦762毫米槍彈,發動機功率也不足。經過強化後,於1932年重新定型為cv33。義大利陸軍對cv33表示滿意,下達了1300輛的大訂單。
1933年開始,因為義大利焊接工藝水平太差。為了提高產量,上部外殼由焊接改為螺栓固定方式,定型為cv35。在西班牙內戰中,cv33被大量投入使用,一開始面對共和軍,取得了一定戰果。雖然在隨後到來的二戰中,這種薄裝甲輕火力的履帶式戰車幾乎沒有用武之地,但作為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義大利裝甲部隊的最重要裝備。cv2933系列的地位舉足輕重。
由於經濟狀況不佳,義大利對開發中型與重型坦克興趣索然。直到歐洲全面戰火已經無可避免的1930年末。才匆忙上馬有關計劃。然而,由於此前的技術儲備極為有限,義大利在二戰中生產的一系列中型和重型坦克都是些蹩腳的二流貨色。
以中型坦克為例,作為義大利戰前生產的第一款中型坦克,11噸重的mll39,無論是戰鬥全重、裝甲防護水平還是火力其實只相當於其他國家的輕型坦克標淮。而且車體還採用了落後的鉚接式結構。當然,mll39在設計上有一定的義大利特色,但這種“特色”卻並非是一種讚譽,mll39的主炮半固定在車體內,左右只可旋轉15度。另有2挺8毫米機槍作為輔助武器。
這種設計完全是一種漫不經心的“湊合”,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義大利低劣的技術水平。另外,mll39中型坦克雖然留有無線電臺位置卻沒有加裝無線電臺,這使其戰場價值進一步降低。雖然在非洲戰場初期,mll39中型坦克對英軍的輕型坦克起到了壓制作用,但是完全無法對“馬蒂爾達”造成傷害。
隨後出現的m1340中型坦克在本質上是mll39的“旋轉炮塔型號”,戰鬥全重增至13噸級,發動機功率由105馬力提升到125馬力,效能較之mll39中型坦克有了較大進步。再加上高達799輛的總產量,m1340中型坦克代表了二戰義大利坦克技術的最高水準
。然而,與同時期其他國家同類的橫向對比中,m1340中型坦克卻依然是個寒酸的二流蹩腳貨。其m35型47毫米坦克炮由步兵炮發展而來,穿甲能力嚴重不足,最大厚度僅42毫米的裝甲板又是由不牢靠的鉚釘連線在車體上,遭受中等口徑的榴彈轟擊都有可能龜裂散架。
更何況,雖然發動機功率提升到了125馬力,但戰鬥全重也增至13噸,單位功率實際上不升反降,機動效能其實是惡化了。
所以,當德國祕密研製30噸級中型坦克和15噸級輕型坦克的訊息傳到義大利和弗郎哥那裡時,兩者都對龍魂兵工為德國研製的這兩種坦克打起了主意。的確這兩種坦克太先進了,以至於德國政府的官員把它們拿出來給義大利和弗郎哥這兩個盟友炫耀。
這時候,德國其實已經公開發展軍備了,希特勒發現英國和法國對於德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和軍備發展只是譴責,並無實質的作為,於是他決定全面撕毀一戰中籤定的凡爾塞和約。
自然,這個時候30噸級中型坦克和15噸級輕型坦克專案就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它一旦出現在戰場上,絕對可以碾壓世界上一切的坦克,因為它們的效能實在是太過先進,以至於很多坦克設計師都認為它們不可能被造出來,但從效能來說,它們是名符其實的陸戰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