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034章

第034章


女皇保鏢 滅度蒼穹 仙俠奇緣之傾城 嫡女庶 十九路 緋聞明星戀人 黑道公主的戀愛神話 大宋權將 重生在元末 蘿莉與大叔的日常

第034章

婉玉拉著賈敏的手,跟著一個穿著打扮都像是嬤嬤的人進了皇后宮裡。

皇后住坤寧宮,雖然婉玉有個先入為主的概念,那就是皇宮雖然挺大的,但是架不住人多,每個人分到的屋子就那麼幾間,甚至皇帝住的養心殿也不過如此而已。

不過她現在身高將將一米出頭,離屋頂的距離是她身高的三倍啊,這麼一看,其實要是做到皇后,住的地方也挺好了。

婉玉跟著賈敏向皇后行禮,皇后使了個眼色,於是她倆行禮行到一半的時候就被一邊站著的宮女托起了。

“給賈夫人設個座。”皇后娘娘道,“這是你的大女兒?來讓我看看。”

在皇后宮裡分毫不用擔心規矩會錯,因為四周站著的宮女全部是用來提醒你的。皇后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上前引著婉玉到了皇后身邊,婉玉抬頭一看,皇后娘娘看著還是挺年輕的,臉上只有幾條淺淺的細紋。也難怪,她母上每天都能把銀耳燕窩什麼的當水喝,更別提皇后了。

這個時候的銀耳燕窩不像後世一樣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全部都是野生人工採摘的。就只說銀耳,婉玉約莫算了算,一小匣子就要十幾兩銀子啊,平均一朵一兩啊,還真心貴。

不過攤手,林家是真土豪,雖然不會發生喝一碗倒一碗的炫富舉動,但是每天一碗足夠她喝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了。

皇后保養的還不錯,不過考慮到她已經有個跟林爹一樣大的兒子了,婉玉覺得她的年紀怎麼著也不會低於五十五歲了。

婉玉看著皇后有點靦腆笑了一笑,小聲道:“皇后娘娘好。”

皇后娘娘笑了,她原本臉上就有點笑意,這下嘴角裂開的角度更大了,“看到她就想起靜綺了。”

“皇后娘娘抬舉。”賈敏急忙起身表示惶恐,對於她們這種夫君都算是心腹的外命婦來講,皇帝家的個把公主皇子的名字還真算不得隱祕。就像靜綺,就是太子妃的女兒,今年約莫十二三歲。太子妃生她的時候難產,因此這位小公主在皇后宮裡住到兩歲,後來也一直是皇后照看著。

賈敏雖覺得自家女兒跟她比也不差什麼,不過那個畢竟是公主,還是得謙虛一下的。

“你們啊……”皇后嘆了一聲,“就是太謹慎了。”

婉玉在皇后身邊很沒形象氣質的翻了個白眼,咱倆換個位置,我們就不謹慎了。不過因為婉玉個子矮,跟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能平視,當然皇后宮裡除了皇后意外沒人敢抬頭看人,而皇后又跟她站在一排,因此這個白眼沒一個人看見。

皇后拿了身邊一個奶黃色、圓球狀的東西遞給婉玉,道:“拿去玩吧,宮裡的女孩兒一人一個。”

話說這是個什麼東西,以她七歲多小孩子的身量剛剛好抱著懷裡,這東西摸著有點像蠟,但是還稍微有點軟,而且抱著一點也不沉,聞著還有點香。可關鍵問題是,這東西怎麼玩?這是要按照籃球,足球,排球還是沙灘球得玩法玩,指定不是乒乓球嘍~

婉玉謝了恩,抱著球回到賈敏身邊了。

之後就是毫無意義的類似於“回到京城習不習慣啊”,“今年夏天不怎麼熱”之類的對話了,當然前面的對話也一點意義和中心思想都沒有,甚至段落大意都總結不出來。不過皇后真心有定力,能用討論國家大事的正經語氣詢問婉玉愛吃什麼,當然母上也不差,對答如流,一點都沒冷場。

這就是傳說中的外命婦接見?咳,不過也確實沒什麼可說的,皇后娘娘日理萬機,關鍵她跟這些人一點都不熟啊。對皇后娘娘來說,這是個禮賢下士的工作,對外命婦來說,這就是進宮鍍金去了。

婉玉一路跑神,一心兩用,不過在回答皇后娘娘問話的時候也沒出差錯,兩方都還挺滿意的。

約莫一炷香的功夫,皇后身邊的嬤嬤輕輕咳了咳,這是提醒時間差不多了。

兩句勉勵式的結束語說完,皇后道:“今兒就先這樣吧,下回再宣你進宮。”

這第一次的皇宮之行就這麼平淡無奇的結束了,皇帝沒見著,太子沒見著,甚至宮裡的路也都因為來回都坐轎子,一樣沒見著。

婉玉有點失望,雖然覺得自己年紀還小,離血雨腥風還得幾年,但是皇帝一家老小几乎全部在她的名單上,今兒好不容易進了一次宮,就這麼回去有點不甘心。

出了神武門,婉玉扭頭又看了看高聳的大紅城門,心想下一次進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不過這個機會來的還算挺快,三天後,皇后就又宣林家人進宮了,這次只有婉玉一個,還專門派了她身邊第一得意的翠竹姑姑親自來接。

婉玉坐在皇宮派出來的馬車裡,對面就是面無表情的翠竹姑姑。婉玉外表平靜,內心如同群魔亂舞般將種種不靠譜的猜測想了個遍。

我才幾歲啊,聯姻這種事情輪不到我頭上吧。

況且就算太子看重林如海,要是真的聯姻了,那就是明顯的站隊了,太子上次見還是個俊秀的小青年,雖然歲月是把殺豬刀,不僅殺臉還砍智商,但是他應該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吧。

到了宮裡,依舊一頂小轎坐著,旁邊跟著健步如飛的翠竹姑姑,依舊面無表情,什麼都沒說。婉玉心裡不由得有點埋怨,雖然理解你是個能守住祕密的人,但是哪怕安慰一下小孩子,稍稍透個底不行麼……

婉玉的內心活動翠竹姑姑是一點不知道,她還是挺佩服林大人的女兒的,這才幾歲,就知道進退,不驕不躁,一路上臉定的平平的,絲毫沒有緊張。她雖然沒見過太子爺看重

重的林大人,不過就衝林小姐這份淡定,她爹也必定是個人才。

兩人各自腦補一番,依舊沉默寡言。

到了皇后宮裡,婉玉一進去就看見個光頭的,尼姑?

等那尼姑轉過身來,看見婉玉笑盈盈來了一句:“蓮瑛居士,貧尼法號蓮音。”

啊!這就是蓮華上師在京城裡當大師的師姐啊。

婉玉還了一禮,“蓮音大師。”

“你這孩子,上回來也不跟我說。”許是蓮音大師在的關係,皇后臉上的笑容真誠了許多。

皇后信佛,信的真真兒的。

宮裡本來初一十五都有祭祀,佛家又是國教,因此尼姑是少不了的,一來二去皇后跟蓮音大師就熟了。

再加上這兩年太子跟皇帝的關係有點緊張,表面上還是父慈子孝沒錯,但是太子每次來她這兒口口聲聲都流露出一種“我都當了快四十年太子”的意思。皇后雖是個婦道人家,但是也知道自家皇帝對皇位的偏執的,聽到這話除了勸說和嚴防死守,一點訊息都不能流露出去之外,也沒別的可做了。

皇帝呢,來她這兒也有感慨,比方什麼太子沒前兩年聽話啦,或者他又跟哪個弟弟起了衝突什麼的,皇后當然也是隻能勸了。

回頭再告訴兒子一聲,最近收斂一點。只是太子都是快四十歲的人了,雖然過了叛逆期,但是都四十歲了還不能當家做主也挺痛苦的,都痛苦的快要扭曲了。

皇后那邊傳來的話他是聽的,於是不跟弟弟起衝突,不打壓跟他作對的大臣,那也得有出氣的地方,那麼他宮裡的宮女太監就遭殃了。

宮裡人死得多了,皇后心裡愧疚,還得幫太子掩飾,皇后心裡也苦啊。這麼一來,原本信了三五成的佛,現在機會是十成十深信不疑了。

這個時候,蓮音大師就入了她的眼。

所實話,蓮音大師所在的尼姑庵並不是京中最大的,甚至蓮音大師也不是京中佛法最高神的比丘尼,但是架不住她長了一副好相貌。

前面說過蓮音大師是蓮華上師的師姐,年紀是有了,有句古語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年紀,就是唬人的第一要素。

下來蓮音大師是個圓臉,兩腮有肉,眼睛也不大,總之是個和藹可親的中老年婦女形象,看著特別值得信賴,見著她就想把祕密全倒給她聽。

參考觀世音的相貌,原本她傳入前朝的時候還是長鬍子的男人,後來幾朝過去,她從個男人演化成了一個和藹可親的婦女形象。這種形象吧,對化齋,傳教,求子和度人出家什麼的都是有加成效果的。特別是求子,想想一邊是個留著鬍子的中年男人,一邊是個平易近人,和顏悅色的婦女,會選誰不言而喻了。

蓮音大師就長了這麼一副好相貌。

要說婉玉進了京城也兩月有餘了,不過這兩個月家裡雜七雜八的事情一大堆,除了派人送信去了蓮音大師所在的尼姑庵,她還就真沒抽出時間去一趟,原想著估計得等到重陽過後了,沒想現在宮裡見到了。

婉玉是藉著妙善上師,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轉世出的名,再加上她走後觀音庵的地確實種不出那麼多東西了,她有慧根的說法蓮華上師是深信不疑的,於是除了交給婉玉的那封信,她自己也寫了一封寄到蓮音大師處。

只不過這個時候當官的寄信還能稍稍佔用一下屬於國家資源的驛站,從江南到京城快一點五天,慢一點半個月也就到了,要是平民百姓寄信,一是自己出錢讓家僕送去,二來就是託朋友帶了,蓮華上師選的是後一樣。

還算順利,三個月這封信就到了蓮音大師手裡。

蓮音大師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京城的庵裡競爭有點激烈,就像她師妹,已經做了觀音庵的主持,成了蓮華上師,她現在還是個大師。當然她對佛祖的虔誠還是一如既往,而且升職也是佛法高深的側面表現。

把兩封信來來回回看了幾遍,蓮音大師在進宮參與祭祀的時候跟皇后說了,林大人的女兒有慧根。

皇后一聽樂了,“這孩子我見過,前兒才來請過安的。”又一聽蓮音大師到現在也沒見著,便道:“你等著,我這就宣她進來。”

於是兩人就這麼在皇后宮裡第一次見到了。

要說婉玉這事兒,在江南倒是挺出名,可是往京城一擺,轟動大打折扣。第一就是宮裡的正主兒沒地兒知道這等事情,皇帝和太子只知道林如海力保河堤,至於江南民眾盛傳的觀音顯靈,一來沒人上摺子說,二來就算皇帝知道了也會全當沒聽見的。

不管信什麼教,還是得皇權最大,把這種天大的功勞歸到虛無縹緲的菩薩身上?皇帝傻了才會這麼幹。

林如海自己本人也不會去說的,我女兒有慧根?小時候就見到觀音現身了。也還是那句話,除非傻了。

朝廷上的老油條,除非想做什麼事情找不到藉口,才會歸到天降祥瑞或者活佛菩薩身上。

於是皇后直到今天才知道有這麼回事。

跟男人們不同,皇后是個女人,後宮再怎麼高大上,那也是後院的一種,於是菩薩顯靈這個話題,僅僅比她兒子當上皇帝和太子妃又生了嫡子靠後一位。

但是太子現在依舊是太子,太子妃也早已到了生不出孩子的年紀,於是菩薩顯靈暫時排到了第一位。

於是在皇后宮裡的小佛堂,婉玉站在中間,表情肅穆莊嚴的把她第一次見菩薩示警,還有第二次跟林如

海一起上了河堤的事情又說了一遍。

婉玉是個會講故事的人,對節奏快慢,什麼地方是兩人感興趣的摸的透亮,比方當天菩薩的裝扮,還有在河堤上於冥冥中聽到的話語,就成了這次解說的重點。

聽完婉玉的奇遇,皇后長舒一口氣,道:“上回見你不過是個聽話的小姑娘,卻沒想到你有這般造化。平常人一生能見到一次就是有造化了,你這短短几年就見了兩次,真真是菩薩保佑。”

話說一開始假借菩薩的保佑婉玉也有點擔心來著,畢竟天上還是有神仙的,不過這地方是個幻化出來用來歷劫的世界,而且嚴格說來菩薩是西方的神仙,真的過來管她也算是過界了。

再者人們常說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這就奠定了菩薩的基調,於是婉玉借用一下她的名聲也沒那麼擔心了,她這也是幫助菩薩揚威。

皇后看了看天,道:“今天是祭祀完畢之後叫你來的,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皇后想了想,道:“等下次祭祀我再叫你。”

婉玉又出宮了。

林如海都到家了,賈敏早就開始著急,見到婉玉回來,父母兩個在對面坐定,讓她把在宮裡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這哪兒記得那麼多啊,婉玉也只得挑重點的又說了一遍。林如海聽完又想了一會,道:“皇后招你進宮也是個恩典,你好生回話,別惹事。”

婉玉點了點頭,這事就算過去了。

林如海最近可以算得上是春風得意,進了內閣,皇帝分派給他的任務是江南一帶的庶務,這事兒他熟啊,總督跟他交情不錯,管鹽稅的是他一手□□出來的,至於江南的官員,也挺開心,林大人咱也熟啊~臨走之前還一塊喝過酒呢。

於是可喜可賀的形成了一個雙向箭頭。

工作上順利,家裡也收拾好了,夫人賢惠,女兒聽話,兒子的學問也是一日千里的穩步向前,於是林大人打算拓展一下自己的交友圈了,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傻爹的心理。

他有兩個閨女要出嫁,還有一個兒子要娶媳婦,雖然現在考慮早了點,不過考慮到林家的家室,再用年紀畫個圈,候選人群其實有限。

林如海轉頭就去找了賈敏,略扭捏地了句:“京中可有什麼適合的人家,跟咱們家女兒差不多的年紀,也好交往交往一二,剩得女兒一人在家孤單。”

賈敏一開始沒反應過來,還真往這方面去想了,她從小在京城長大,雖然十幾年沒回來了,不過夠得上林家標準的那一撥也就那些,雖有出有進,不過十幾年前的訊息也還是能用的。

賈敏想了幾家跟林如海說了,誰知林如海聽的有點不耐煩,沒等賈敏說完,他就道:“這些人家裡有兒子麼?”

賈敏這才明白他想幹什麼,“哪能那麼早,婉玉還得選秀呢。”

林如海卻有點不以為然,想著到時候求個恩典就行了。這大概就是父親和母親的區別了。

當爹的想的是找個不如自己的女婿,好好看著他,還能時不時嚇嚇他,省得自己女兒委屈,當孃的想的都是要找個高門子弟,將來好好生活,擱賈敏這兒,就是女兒什麼都好,要是能嫁到皇家去更好。

老爺都是從一品了,身上還有爵位,她就不信了,離女兒出嫁還得十年呢,林如海怎麼著也得再往上兩層不是?

婉玉現在還不知道她凶殘的爹媽已經開始給她物色物件了,不過因為兩個人相互試探了兩句之後,賈敏發現林如海在這事上沒什麼上進心,於是這個話題被短暫擱置了。

“我孃家哥哥的兒子還沒娶妻,託到我這兒來了。”賈敏想了想,小聲道:“我知道老爺不愛管這事,不過咱家裡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我想著要是一點經驗沒有,到咱們女兒身上可就抓瞎了,萬一看走眼怎麼辦?於是我就答應幫他看看。”

賈敏其實也有點怕麻煩,不過問過賈母有什麼候選人家沒有,賈母的回答是王家的女兒,她二嫂的內侄女,這個就不怎麼樣了,這是打算橫跨兩代掌控賈府的節奏啊。

但是賈母這些年已經不出門了,賈璉的娘又死得早,沒人給他用心張羅這事,賈母覺得家裡有她看著,新媳婦進來也得管教,出不了大事。

賈敏聽了這話有點不太想參與進去了,但是帶著婉玉出了幾次門之後,她帶來一個訊息,就是這個訊息,讓賈敏徹徹底底的下定決心一定得幫賈璉找個好媳婦。

婉玉說王家的女兒身邊有個叫平兒的貼身丫鬟。

平?分分鐘都不能忍啊!

這個理由不能跟林如海說,於是她一是靠到了拿他給自己女兒練手,二來說婉玉見過王家小姐,性子太過囂張,得理不饒人,雖然也是個好姑娘,不過將來襲爵管家可能有點欠缺。

找了這麼多理由,其實說動林如海的就第一條,他想了想賈府的情況,還有據說賈璉於仕途上沒什麼進益,道:“我給慢慢打聽著。”

過了沒幾日,就到了初一,又是宮裡祭祀的日子。這天早上天還沒亮,婉玉就坐著馬車又去了宮裡,算起來這已經是三十天裡去的第三次了。這一次,倒讓她把宮裡的人全部認了一遍。

皇宮祭祀,是宮裡皇子公主,大大小小嬪妃和皇子妃們都要參加的,婉玉看著大殿外一片人頭,重點還是能站在大殿裡的幾位。

皇帝活下來的兒子一共八位,最大的是太子,年近四十,最小的是八皇子,跟她一樣大,虞妃生的,就是皇帝南巡的時候說了一半的疑似訂親事件。

婉玉應

邀坐在蓮音大師旁邊唸經,雖然她是藉著觀音的名號,不過該作的功課都坐了,祭祀用的咒也背熟熟的,看起來有模有樣。

皇帝雖然知道這事,不過下面的皇子不知道,除了太子曉得這是林大人的女兒,剩下幾個人都是一頭霧水。

皇宮這個地方,說句不好聽的話,不小心打個碗都能上升到吵架爭寵的地步,多出一個大活人來,就更引人遐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