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秦暮楚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秦暮楚


巨能 蟲子樂園 都市之草根玩美逆襲 傲嬌小甜心:邪少寵妻無度 大齡總裁,先婚厚愛 老公的殺手嬌妻 絕世刀皇 穿越者殺手 新三國之遁甲天書 致長久愛你的時光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秦暮楚

劉崇沒看上潞州的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繞城南下,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劉崇在高平(今山西高平)正遇上率軍北上尋找劉崇主力的柴榮,兩軍開始激戰。周軍因皇帝親征,誰不想在皇帝面前出出風頭,以便圖個聖恩浩蕩。如虎下山一般,殺退北漢軍。

劉崇這才知道柴榮來了,笑道:“來就來吧,逆賊!今日讓你知道老爺的厲害。”北漢軍和周軍先嚐試性的交了手,北漢利稍有不利,劉崇後退至巴公原(今山西高平玉井村)。自己坐陣中軍,契丹大將楊袞率契丹軍處右軍,心腹大將張元徽處左軍,三軍互為犄角,防禦周軍。

柴榮哪怕這個陣勢,也如法對應。以宣徽使向訓、鄭州防禦史史彥超處中軍,柴榮的表哥馬步軍都虞侯(高階武官)李重進、滑州節度使白重贊處左軍,步軍都指揮使何徽、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處右軍,柴榮做為壓陣,在後觀戰。

劉崇看到周軍的兵力比聯軍要少,不禁有些後悔:“周軍就這點子兵,還不夠朕做餡,早知道這樣,何必請來契丹軍分功,一人吃獨食多好?!”

契丹大將楊袞是個懂兵法的,看到周軍陣勢嚴整,知道不是個善茬,勸劉崇不要大意“柴榮善用兵,陛下宜慎之。”劉崇這時已經利令智昏,哪還聽得進去。

這時南風大起,劉崇剛要下令,樞密學士王得中苦勸:“風勢北向,我軍逆風,如何作戰?請陛下穩守勿戰,以待時機。”劉崇大怒:“老措大!少在這裡蠱惑軍心,朕今日必擒郭家小兒,再說廢話,朕手中劍可認不得你!”

劉崇舉劍大喝:“殺!”北漢軍由張元徽率領,逆風進擊周軍右陣樊愛能、何徽部。劉崇眼光不錯,看上了這兩個飯桶,張元徽是北漢有名的大將,所部也都是些不要命的悍卒,一陣嘶喊聲中殺進周軍右陣。樊愛能、何徽是兩個大草包,看到北漢軍瘋了一般衝過來,狂呼亂叫,拔馬就逃。周軍一看主將跑了,頓時亂作一團,為了活命,高呼大漢皇帝萬歲,解甲北向投降。

形勢在這裡發生逆轉,對柴榮非常不利。在後面觀陣的柴榮氣的大罵:“畜牲,膽敢賣朕!”拔劍出鞘,一邊揮舞撥撩漢軍射來的箭,一邊喝道:“朕養千軍,用在此時,不怕死的給朕上!”周軍將士見皇帝如此血性,誰還敢苟安偷生,個個慷慨激奮。

這時,周軍中有一員大將手持鑌鐵大棍,回首顧謂三軍道:“吾主有難,我等食君之祿,敢不效死以報皇帝大恩?想立不世之功的跟我來!”周軍士氣高漲,跟著這位將軍就衝進了漢軍陣中。這員大將非常勇猛,一條鑌鐵大棍如蛟龍出水,上下飛動,砸死好多北漢兵。周軍好象吃了興奮劑一樣,個個都是**,嗷嗷直叫,砍殺北漢兵。

北漢兵大亂,張元徽壓不住陣腳,準備後撤。沒想到戰馬突然撲倒在地,張元徽摔了下來,周軍見有利好,亂刀齊下,張元徽慘叫而亡。主將一死,北漢兵哭爹喊娘,欲生無門。

周軍已經殺紅了眼,管你哭爹還是喊娘,刀影動處,人頭滾滾,北漢軍大敗。右陣上的楊袞一看這個陣勢,不想送死,冷笑:“老東西,不聽我的良言,這回丟人了吧。對不起,爺不管你了,你慢慢玩吧。”帶著契丹軍溜了。忘了介紹剛才那位使鑌鐵大棍的牛人了,他的名字叫趙匡胤。

劉崇這個惱火,哪想到周軍中的**這麼多,難道這幫人都吃了**,這麼亢奮?來不及胡想,先穩住了陣腳再說。劉崇不甘心這就樣讓柴榮一戰成名,自持老資格,再次向周軍發起攻擊。周軍劉詞部是支生力軍,體力旺盛,正趕上個巧,又是一通狂殺。一直將北漢軍追至高平,可憐的大漢皇帝劉崇又被揍的找不到北了,北漢兵死傷殆盡。

劉崇見敗局已定,知道現在除了逃跑沒有第二個選擇,只好脫去龍袍,套上普通士兵的服裝,騎著契丹人送的千里良駒黃騮馬,帶著一百多個騎兵抄雕窠嶺小路狂奔。

天晚夜悽迷,不知方向,抓了一個當地村民帶路。不知道這個村民不是周軍間諜,竟然把劉崇一行帶入了晉州。天亮才發現不對,劉崇嚇的魂都飛了,殺掉嚮導,轉向北走。劉崇連乾糧都不敢吃了,沒時間了。劉崇乾脆趴在馬背上,不斷的拍馬屁,這匹黃騮馬心中暗罵:“老不死的,你打不過姓柴的,倒拿老爺出氣。看你可憐,送你一程吧”,黃騮馬狂奔,算劉崇好運氣,平安回到太原。

劉崇到了家後,為了感謝黃騮馬的救命之恩,給黃恩公造了一個馬舍,用金銀裝飾,享三品奉祿,並封為“自在將軍”。(沒想到劉崇這老傢伙居然這麼搞笑。)

這場高平之戰是五代史上的著名戰役,北漢主力在高平幾乎被全殲,再沒能力發動對周朝的大規模戰爭,僅僅依靠契丹自保而已。而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柴榮則揚名天下,周邊各大藩鎮都知道了郭威的養子是個狠角,哪個還敢在老虎頭上拔毛?

此役獲勝,周朝取得了對北漢的戰略主動,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來發動對北漢的戰事。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完成的統一大業,是用的柴榮打下的老底,而柴榮統一程序的契點,正是這場高平之戰,意義之重大,可見一斑。

把劉崇打回河東後,柴榮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處理前線譁變的樊愛能、何徽等人,此二人臨陣逃跑的性質過於惡劣,對軍隊的影響極壞,柴榮必須借這個機會狠狠整治“惰將驕兵”的問題,五代經常發生軍隊叛亂和譁變,病根除了軍權的外放,就是軍隊中政治建設的滯後,對這些軍人過於縱容,養成了這種非常松跨的作風,這樣的人能有什麼戰鬥力?

不過柴榮為人謹慎,做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能作出決定,為了穩重起見,柴榮問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應當如何處置此事?張永德說的很乾脆:“樊愛能等人臨陣賣主,罪當論死。陛下雄才武備,征服天下不為難也。但行軍無法,陛下就不能在軍中樹立絕對的權威。即使有精銳百萬,也不能征服天下。”

柴榮聽了大喜,速執樊愛能、何徽及跟他們陣中逃跑的軍校,先是痛罵:“你們都是肉堆血河中滾爬出來的老將,還怕個劉崇?你們大概是想:朕還不如劉崇,想把朕賣給劉崇,好在他大漢朝中謀個郡王噹噹吧。”樊愛能等人低首無語,柴榮喝令刀斧手:“斬!”

看到柴榮如此動怒,軍中那些兵油子們個個膽寒心顫,知道這個主子和石敬瑭們大不一樣,惹惱了他,沒好果子吃,都不敢再做這樣的“買賣”。

經此大捷,柴榮雄心頓起,他想畢其功於一役,北向河東,活捉劉崇。但不知道北漢的具體情況,決定先派人去河東觀觀光。

柴榮命令天雄軍節度符彥卿為北征軍統帥,郭崇、向訓、李重進、史彥超等人為副,召令河中節度使王彥超等人率軍出陰地關,和符彥卿部合軍,到太原問候一下劉崇。柴榮命剛收招入伍的大盜荊罕儒為先鋒使,率三千步兵從小路抄到太原城下,提前通知劉崇。荊罕儒也有本事,讓士兵揹負柴草一路行進,到太原東門,荊罕儒命令士兵把柴草堆在城下,一把大火,把城中的劉崇嚇個半死,符彥卿等人隨後趕到。

此時,京師馳來快馬,報大行皇帝山陵已經竣工,奉大行皇帝遺柩入葬蒿陵,柴榮南向伏地痛哭,淚滿衣襟。因為前線戰事較緊,沒有回去奉葬養父,柴榮心中有些歉疚。

過了幾天,再得訊息,負責太祖皇帝后事的“紅白事務總管”馮道太師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七十三歲。馮道是五代史中的一個異類。馮道這一生,享盡榮華富貴,曾經寫下《長樂老自序》,對自己的“英雄事蹟”進行一個總結,甚至把自己從初出江湖到位極人臣之間的歷任官職都弄了出來,似有炫耀之嫌。

記得馮道有兩則很有意思的笑話,還在後唐明宗的時候,馮道有次讓家僕上街買了一雙靴子。第二天穿新靴子上朝時正好讓同僚翰林學士和凝看到了,便問馮道你這靴子多少錢買的?馮道笑著抬起一隻腳說:“九百文。”和凝聽了立刻罵自己的隨從:“怎麼買同樣的靴子,馮大人只花了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