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後唐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後唐


二三事(安妮寶貝) 私寵99次:億萬老公壞壞噠 穿越之棄婦的田園生活 還珠格格 (第二部) 東方戰仙 風月山莊 鴻蒙珠傳奇 補天道 五行蟲師 清悠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後唐

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五月,董璋被西川軍大敗後,狼狽竄回梓州,本想休整一下再去找孟知祥尋仇。沒想到守城大將王暉竟然敢挖苦董大帥:“大尉盡出東川精銳討孟知祥,怎麼只逃回了這幾個弟兄?太尉用兵真如神也!”董璋這時已經非常難過了,被王暉這一弄,勾起傷心往事,號啕大哭,卒無一言以對。

王暉是個識時務的豪傑,看到董璋這副落魄模樣,知道董璋活不長了,便起了二心,決計殺掉董璋,投靠西川。董璋正準備吃飯,王暉和董璋更識時務的侄子董延浩率兵來殺董璋。董璋嚇的半死,帶著老婆逃上城去,趕緊讓指揮使潘稠調兵防禦王暉。

潘稠奉令下去,沒多久,董璋就見潘稠帶兵上城,以為幹掉了王暉,便問:“王暉人頭在哪裡?”潘稠笑道:“就在公頸上。”沒等董璋的反應過來,人頭就被潘稠給割了下來。

王暉、潘稠等人開城投降趙廷隱,趙廷隱送董璋人頭於孟知祥。孟知祥最危險的敵人董璋終於被消滅,兩川地盤被李家的從王家的奪過來不到七年,就成了太原孟家的私產。孟知祥為了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決定到梓州轉轉。

這次能滅東川強敵,趙廷隱的功勞最大,但守遂州的李仁罕卻嫉妒起趙廷隱來,當眾人面辱罵趙廷隱,趙廷隱火爆脾氣,哪忍得住,兩人口角相爭。孟知祥在梓州犒完軍後,準備回成都,東川重地,必須找得力心腹人駐守。李仁罕和趙廷隱對孟知祥都是絕對的忠誠,想在二人中選一個,但二人關係此時已勢同水火,孟知祥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問李昊:“你看他們誰更合適守東川?”李昊知道李仁罕和趙廷隱都對東川志在必得,得罪哪一個都不好,乾脆和稀泥:“二將軍皆有意東川,留下一個必須讓另一個惱火。不如主公自領東川,另置二將軍。”

孟知祥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兩川的一把手,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東川上,想來想去還是留下趙廷隱,讓李昊主政梓州,李仁罕回遂州。李昊可不想留在二人中間受夾板氣,賴在孟知祥身邊回了成都。孟知祥這樣的安排很不好,李仁罕的自尊受到嚴重打擊,肯定不服。果然,李仁罕連給孟知祥寫了七封信,大意:“東川重地,不宜輕授他人,請主公自任,不然眾人必不服某些人。”趙廷隱也來信自辯:“廷隱僕才,本不敢奢望東川,都是李仁罕逼出來的。”

孟知祥頭都大了,為了不至讓二人刀兵相見,只好委屈趙廷隱,在閬州設保寧軍,以趙廷隱為節度,孟知祥只能代理東川軍政。趙廷隱對此極為不滿,甚至要找李仁罕練練,誰的本事大誰就去東川。李昊苦苦相勸,要趙廷隱以大局為重,不要給主公添麻煩了。趙廷隱好歹也要給孟知祥個面子,就此作罷。

雖然李仁罕和趙廷隱鬧彆扭,但這只是兩人的意氣用事,他們對孟知祥都沒異心。蜀中文武一看孟知祥成了名副其實的“兩川節度使”,不如給孟知祥弄個名號,紛紛勸孟知祥自立蜀王。孟知祥當然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上不就是為了這個嗎?上表請封,並把自己髮妻福慶長公主病逝的訊息告訴了李嗣源。李嗣源和孟知祥名義上是近親,免不了哀悼一番。只是李嗣源沒想到孟知祥這麼厚黑,自請封王,氣的直搖頭,但也無可奈何。不允許他稱王,孟知祥一怒之下就敢稱帝,便順水推舟,長興四年(公元933年)二月冊孟知祥為蜀王,兼東西兩川節度。

孟知祥和李嗣源的私人關係並不算多壞,兩人在暗中形成一個默契:李嗣源在一日,孟知祥一日不稱帝。其實孟知祥知道李嗣源快七十的人了,能活幾天?自己才剛六十歲,等得起。

憑良心說話,李嗣源對孟知祥很是寬容,同在亂世中討口飯吃,誰也不比誰高尚到哪裡去,自己從李存勖手中奪得政權,孟知祥只不過佔著本不屬於自己地盤的蜀中,自己並沒有損失什麼。甚至孟知祥請李嗣源曾經在同光時期入蜀的數萬唐軍調回去,李嗣源都沒同意,留給“妹夫”用吧,自己老了,快要去地下見李存勖了。

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十一月,六十七歲的李嗣源駕崩,宋王李從厚繼位。孟知祥得到訊息後,知道自己終於等到頭了,開始有了提高自己“行政級別”的想法。當然直接說出來有點不好意思,便拐彎抹角放空炮:“先皇帝英武一世,卻讓宋王這個毛孩子繼位,宋王闇弱無能,身邊多是些烏七八糟的小人,中原又要大亂了。”

雖然孟知祥說的是實情,李從厚懦弱,不是個亂世中能守住家業的料子,李從珂也在河中虎視。但蜀中那幫滑頭都知道孟知祥話外有話,出來混江湖,哪個不明鏡也似?還說什麼廢話?累表勸進,請蜀王順從“民意”,即皇帝位。

不知道為什麼,輪到孟知祥準備好皇帝的時候,蜀中瑞獸都沒了動靜,巨人不見了,鳳凰不見了,黃龍也不見了,烏龜兔子大麻雀們也都不知去向。孟知祥這人比較務實,不象王建那樣喜歡玩花活,出洋相,踏踏實實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何必搞出那一套,淪為後人笑柄。

後唐應順元年(公元934年)正月,蜀王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和王建的一樣,仍然是大蜀。不過此蜀非彼蜀,後來史家稱王建的蜀為前蜀,孟知祥的蜀為後蜀。孟知祥改元明德,安安穩穩的在成都坐享富貴。

孟知祥對自己的“前任”王建的長壽很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