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4章 神蹤現江湖煉心,華山頂仙人指路

第4章 神蹤現江湖煉心,華山頂仙人指路


冷血少主狠傷心 王爺好溫柔:小小王妃9歲半 啟天傭兵錄 古劍絕仙 仙道厚黑錄 三生三世,許誰桃花 非我傲世 女神尊 帝國首席:甜寵億萬老婆

第4章 神蹤現江湖煉心,華山頂仙人指路

第四章神蹤現江湖煉心,華山頂仙...

話說楊過一行,離了絕情谷底向峨眉山走去,由於是入世修煉,體驗生活百態,所以眾人走得不急。由於是一路向南,所過之村莊鎮店,城市街道並沒有出現像北方那樣的流民千里、哀鴻遍野的景象。不但如此,反而百姓俱都是安居樂業,那州城縣府之內無不是歌舞昇平,這一南一北就像兩個世界,楊過感到非常的不正常,不由想起本朝辛棄疾的那首詩來: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楊過心裡想到,大宋北方早已被蒙古侵佔,生靈塗炭,而這南方的朝廷卻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如果還不陳兵秣馬,操戈以待,那這大宋天下滅亡之時不遠矣。由此想到襄陽的岳父岳母,以及眾英雄豪傑到頭來結局也不會樂觀。由此也是不由愁容滿面。

這一路上,楊過看到過有人死後其家人兒女哀怨痛哭的模樣;也遇見過嬰兒的出生,一聽見那響亮兒啼,其家人都是笑逐顏開。看著人們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不由得想到這人的一生一死,太陽的一出一落,無不合乎一種規律。想到這裡楊過心裡好像抓到了什麼,但又怎麼也想不起來。但隨著這一路走來,楊過的心境也是在慢慢提高,只是他對此並不強求。

這一天,眾人終於到了峨眉山下,峨眉素有“秀絕天下”之稱。此時又正值勝春時節,景色自是更加怡人。到處都是林木蓊鬱,花草溢香。那山上的小猴兒不時的在林間竄來跳去,有的更是跳到眾人面前要些吃食,那猴爪前伸,擠眉弄眼的樣子惹得眾女直笑,小楊晉和老頑童更是笑的前仰後合,要不是楊過攔得緊,怕不是早就跟了猴兒鬧去。

雖說是山路崎嶇,但以眾人腳力,也於午時到了峨眉金頂。在那霧山雲海之間,光相寺已然出現在眾人眼前。到了這裡遊人香客依然是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郭襄一看這光相寺香火鼎盛的樣子,心裡自是一喜,看來這大弟子風陵在自己走後倒是把這光相寺經營的大勝以前。到了光相寺門前,門口有兩個小尼姑迎來送往,這二尼郭襄卻是不識,像是新近入門的。二尼一見楊過等人到來忙問是上香還是許願。郭襄忙上前要二尼向風陵稟報就說郭襄來訪。那二尼一聽要找掌門師姐自不敢怠慢,不一會兒風陵及眾師妹來到門外,一見果是師父到來不由全都跪倒口稱拜見掌門師尊。郭襄忙將眾尼扶起,說道:“自今以後‘師尊’倒是叫得,但‘掌門’二字卻是萬萬不可再次稱之,峨眉派今後的掌門只有一個,那就是風陵。”郭襄又說過幾日就給風陵舉行接任掌門典禮。風鈴忙叩謝師尊繼而起身把眾人引入殿內。

郭襄引領眾人先到大殿給殿內供奉的普賢菩薩進香,然後到後山墓前祭奠了禪心師太,然後與眾人重入內殿落座,風陵命人端上齋茶,郭襄把楊過等人一一給眾尼引薦,風陵等人又要大禮參拜。楊過袍袖一拂那裡還拜得下去,楊過說道:“同為武林兒女,何拘小節。”眾尼對這位師公的功力都黯然心驚,也都為自己的師傅終身有靠而高興。

郭襄暗暗以神識觀察眾女修為,見都有長進,尤其是風陵內功眼看就要登堂入室,成就高手之列,也是暗自高興。

眾人正在內殿敘話,忽有女尼來報說門外來了一僧一道,自稱是禪心師太的師父和師兄,郭襄一聽和眾尼來到殿外。只見殿外正站定一僧一道,那僧人約有七旬左右,鬚髮皆白,但臉色卻如嬰兒般紅潤。那道人四旬左右,此人身材魁梧,一頭烏髮別在道冠之內,幾縷烏須飄灑胸前,但恰恰兩眼上的眉毛卻是潔白兩片。郭襄陡然想起當初禪心師太臨終之際曾提及,自己的師父白雲禪師與師兄白眉道長出外雲遊多年,杳無音訊,今日一看這白眉道人心中已猜了個大概。忙上前施禮道:“二位莫非是白雲禪師和白眉道長。”那一僧一道見有一絕色女子卻非女尼上前問話,連忙還禮回答,“正是”。那僧人雙手合十問道:“敢問女施主,我那禪心徒兒可在?”郭襄一聽,不由臉色一悲說道:“還請大師進殿內說話。”二人一見郭襄表情,就知不好,但還是沒有發問與眾人進得殿來。

楊過自一見二人心下不由一驚,以楊過如今修為,凡低於先天中期境界者,其修為莫不立時明瞭,這白雲禪師修為分明已達入微之境,及先天初期之境頂峰。而那白眉道長也是已入先天初期境界。不由心下大驚,武林中何時出現如此兩名高手,而自己等人竟一無所知。

想起自己等人在華山論劍,還重定什麼五絕排名,今日一見二人豈非笑談。要不是自己偶有奇遇功力突飛猛增,達今日之境界,就是二人站在自己面前,自己也不知道世上還有這麼兩位絕世高人。看來真是名山大川之下,能人異士不知凡幾。

眾人進得殿來分賓主落座,白雲禪師起身向郭襄問道:“不知這位女俠如何稱呼?”郭襄忙起身道:“小女子郭襄,乃禪心師太義妹。”那白雲禪師與白眉道長一聽都是眉毛一動。白雲禪師問道:“不知郭女俠與襄陽郭靖大俠如何稱呼?”郭襄忙回答道:“正是家父。”白雲禪師一聽忙雙手合十往北唸了一聲佛號說道:“令尊郭大俠率我大宋武林志士,血戰襄陽,著實令我等感佩傾慕。郭襄等人忙還了一禮。

那白眉道人說道:“郭師妹,不知我那禪心師妹如今到底如何,還請道來?”郭襄忙把當日金頂之上瀟湘子與尹克西二賊之事說了一遍。二人一聽臉上都現悲容,但二人畢竟修為在身,當即起身,口裡說到:“郭女俠俠肝義膽,對我金頂一脈廣施恩惠,當受我等一拜。”說罷就要跪倒。郭襄雖說修為高深,但到底年幼,一見二位高人要對自己大禮參拜,心下一急,不由運起功力,衣袖一拂,二人竟再也拜不下去。二人不由心裡一驚,想自己師徒二人都是已入先天,後天的武林高手在自己人中也不過是如頑童一般,不曾想今日在這女子面前卻……,難道此女子修為也是已入先天不成。二人止住身形,當下說道:“郭女俠好深的修為,但不知師承何人?”郭襄微微一笑,道:“我不過學了一些家傳武功,後又經我家夫君指點,”說罷俏臉微紅看向楊過。二人聽罷心中更加驚奇不已,因為二人知道,郭靖雖名列五絕之一,並與當今五絕蟬聯有關,但就是五絕也都是後天高手。但以剛才郭襄之實力分明就是先天初級頂峰之境往上的修為,難道這郭襄夫君的修為已經是……,於是不禁把目光齊齊看向楊過。白雲禪師雙手合十問道:“不知這位俠士高姓大名?”楊過忙還禮道:“在下楊過。”一聽此言二人都是一愣,俱把目光看向楊過左臂之處。﹝原來楊過眾人自谷底出行之時,楊過已還原雙臂﹞那白眉道長到底修為淺了些,不禁怒道:“江湖人士都知道神鵰大俠楊過俠肝義膽,獨臂射殺蒙古大汗於百萬軍前,觀閣下雙臂齊全,莫非閣下借楊大俠之命欺世盜名不成?”那白雲禪師一看徒弟動怒,忙呵斥道:“白雲不得無禮!”繼而又說道:“老衲觀俠士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絕非邪惡之輩,俠士自稱神鵰大俠,但又雙臂齊全,不知此為何故?”楊過一看知自己之事已瞞不過二位高人,且觀二人俱非邪惡之輩。於是拱手答道:“楊某就知二位先天高手慧眼如炬,切問禪師如是斷臂,以你如今修為能再生否?”那白雲禪師師徒又是一驚,這人能一眼看透自己修為,而自己二人卻觀他不透,難道此人修為已高出自己多多不成。楊過一看二人仍在狐疑,於是轉身對身後神鵰說道:“雕兄切現原形於二位高人一觀。”那神鵰“哼”了一聲,但最終還是身形一晃現出原形。當下白雲禪師二人哪裡還有懷疑,突然跪倒,口稱:“請帝君恕我等唐突之罪。”、

楊過萬萬沒有想到二人會行此大禮,並且還稱呼自己為什麼“帝君”,當時楞了一下。但楊過的心境這一路來也是增長不少,見二人還跪在地上,忙上前扶起,說道:“二位前輩快快請起,但不知二位為何如此稱呼在下?”白雲師徒起身,看了了老頑童夫婦與小龍女以及程陸二女一眼。楊過心下明白,急忙說道:“這是五絕之一,中伯通夫婦。”又指向小龍女三女道:“這都是在下妻子,她們的修為也已步入先天,但說無妨。”小龍女三人也一一上前見禮完畢。那白雲禪師也是一一還禮繼而娓娓道來。

原來白雲禪師師徒二人遊歷天下名山大川。一日走至西部名山崑崙境內,來到一處四面山峰環繞之地。忽然間四面升起霧氣,白茫茫一片四周不見天日。地上到處是仙花異草,就連那古籍中記載的仙草也有很多。二人不料有此奇遇,忙採摘起來,那奇花異草實在太多,看樣子就是二人採摘個十天半月也摘不完。二人畢竟心境了得,都不約而同停了下來。那白雲禪師說道:“徒兒,我們還是就此為止吧,這仙花異草你我採摘多了恐有違天和。”當下二人停了下來,就準備離開。忽然一陣惡風吹來,天上烏雲四起,那烏雲中閃電雷鳴,並伴有一陣陣“嘶嘶”怪嘯之聲傳來。二人定睛一看,原來在烏雲之中有一頭生獨角,遍體生鱗,腹有四爪的大蟒正向二人飛來。不一會兒就到了二人頭頂,那惡蟒口吐人言,惡狠狠說道:“你二人還不把仙草留下,此乃我守護千年之地,豈容爾等染指。”二人心下大驚,雖說二人武功高絕,不懼當世高手,但一看這能口吐人言的惡蟒那是人力能敵的。二人不由對看一眼,白眉突然說道:“這仙草都是我摘的,與我師父我關,你放我師父離去,我給你個交代。”白雲禪師一聽:“徒兒你胡說什麼,這一切明明是為師所為,與你何干,還不快快離開?”那惡蟒卻哈哈大笑,“你們不用爭了,留下來一起作肥料吧。”說罷伸出二爪狠狠向二人抓來。

白雲禪師二人一看,知是躲不過去,連忙拔出劍來使出猿公劍法向那蟒爪斬去,當下劍爪碰個正著,就停“噹噹”的兩聲,就像是金鐵相交,二人那裡還抓得住手中之劍,寶劍不但被震得飛到遠處,且斷為幾截。那惡蟒爪勢不減,狠狠的擊在二人胸口,二人如斷線風箏般飛到遠處,鮮血自口鼻中噴出。二人忙調運內息,卻都覺體內內力空空如野。那惡蟒卻已是張開血盆大口向二人吞來,那刺鼻的腥氣令人作嘔。眼看二人就要葬身蟒口,不由都閉上雙眼,安然等死。

等了一會兒,卻聽一陣仙樂齊鳴,二人忙睜開眼睛,卻只見有一麻衣長鬚老道正站在空中向那惡蟒伸手一指,那惡蟒忽然全身抖動變作了一把拂塵飄到老道手中。繼而老者口中隨著那仙樂吟唱起來:“峨眉天下秀,金頂傳神光。亂世應劫至,帝君乾坤長。”

頓時哪裡還有什麼仙花異草,霧氣遮天;更勿論烏雲壓頂,惡風陣陣。二人好像也是剛剛來到此地,剛才之事就如做夢一般,就連身上傷勢也是蹤跡皆無。那老道用拂塵在二人面前輕輕一甩,高喝一聲:“痴兒還不醒來?”二人都不由機伶伶打了一個冷戰。那魂兒才回到現實中來。

二人忙上前跪倒,口稱:“多謝仙師搭救。”那仙師手拂長鬚微微一笑,說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我因果早定,何謝之有。”見二人心中遲疑,那仙長不由慢慢對二人說了起來。

原來這仙長還真不是外人,此人生於先秦時期,俗家姓名司徒長空,後於峨眉金頂出家修行,道號洞靈散人,由於天賦聰穎,再加修煉刻苦,終成一代武學大師,於後天頂峰創立絕學【猿公劍法】和【白猿通臂拳】,後來在隋末唐初之時得道飛昇,拜於崑崙仙境西王母坐下,位列仙班。近日西王母召之於架前,告之近日將有其後世門人來至崑崙山前,可前去相見。若此二人心境,德行尚可,可渡化牽引,並薦於銀河帝君楊過座前效力。並把一玉簡交予洞靈散人,囑其可由渡化之人交予銀河帝君楊過。至於楊過為銀河帝君之事,王母也只是說此乃天機,到時自知。

待仙長講完,二人才知道此仙長竟是自己祖師,忙又跪下磕頭見禮。洞靈祖師告知二人,剛剛不過是一小小幻陣試探二人,若二人心境不高,德行又虧,那麼二人現在早已葬身蟒腹。幸好二人心境、德行尚可,才有了這段機緣相見。

二人聽罷身上也是出了一身冷汗,若二人經不得試探,那豈不是早已魂歸地府。雖說是幻陣,但到正應了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話。

洞靈散人取出兩粒仙丹,讓二人服下,並命其以內力化開。行功半天,二人已步入先天境界。洞靈散人又給了他們一些先天境界的修煉方法,就與二人分手,飄然而去,說是日後自會有緣相見。臨行告知二人可回峨眉金頂,尋找銀河帝君楊過並效力座前,並稱王母曾言華夏適逢大亂,大劫將至。只有銀河帝君才能獨挽狂瀾。二人這才回到金頂,果然見到楊過等人。

等白雲禪師講完,楊過心裡也頗感無奈,但楊過畢竟現在修為、心境日深,當即壓下心中疑問。自白雲禪師手中把玉簡接了過來,注入神識一看,卻是隻有四句讖言:萬世歷劫今方醒,華山之巔有神靈。蓬萊得遇四劍陣,崑崙巧獲無極功。楊過一看眾人都是迷惑的看向自己,當即把讖言唸了出來。大家最後猜測,看來楊過將要在這三個地方有所奇遇。但至於那萬世歷劫眾人就不得而知了。

後來的幾天裡,郭襄把【九陽真經】的一些功法傳給了峨眉眾尼,並請楊過給眾尼也指點了一下武功。峨嵋派所得好處自不必細說。

而楊過思前想後,最後決定還是讓老頑童夫妻與白雲師徒到襄陽去助岳父岳母的好,他們這一去襄陽實力大增,也不懼蒙古薩滿教入侵,自己當可無後顧之憂。然後去王母玉簡中提到的三個地方,看看到底有何奇遇。

於是把想法告訴老頑童四人,白雲師徒當即答應,只是老頑童夫妻對小楊晉難捨難離,最後還是楊過說不久將去襄陽,二人這才與白雲師徒上路往襄陽而去。

楊過夫婦五人把事情安排妥當也於第二天帶了小楊晉以及神鵰白猿一起往華山走去。

由於眾人都對華山有何奇遇感到好奇,因而都不由加快了腳步,當然以現在眾人修為,全力施為到達華山也不過閘茶時間,但那樣就有可能驚世駭俗,因此眾人都是隻用了後天頂峰的修為趕路,即使如此,也是於兩天後就到達了華山腳下。

到了這裡,楊過叫眾人停了下來,找了一個小店住下。倒不是眾人感到勞累,主要是楊過考慮到小楊晉的身體,修為上雖則已是後天高手之列,但畢竟還個不滿週歲的嬰兒。因此楊過安排好眾人就獨自去了附近的集市之上,給小楊晉採製了一些衣服和食物。又買了一隻大公雞以及一些炊具及佐料。他也不知何時才能恰逢奇遇。不由想起當年在華山之上,洪七公所做的蜈蚣美食,不禁饞意頓生。這次即有機會,何不效仿洪老前輩一下,讓四個妻子也嘗一下這天下第一美味。楊過又買了一些香火蠟燭,準備趁此機會祭奠一下義父歐陽鋒和洪老前輩。

回到小店,一宿安歇。第二天清晨,眾人收拾好行李,一同往華山之上而去。自古華山就以“險”著稱,山路極度崎嶇難行。到了半山腰以上,已是到處都是白雪覆蓋。給小楊晉加了點衣服,大家繼續前行。只是小楊晉一路嘟嘟囔囔,直說這山沒猴子不好玩,眾人聽了直笑。那白猿一看小楊晉不高興,搖身一變,恢復原形,把小楊晉放到肩上,一跳一蹦的往上走,小楊晉才笑了起來。楊過急忙制止,但那白猿與楊晉甚為投緣,白猿堅持,楊過也只好隨他們去了。

眾人於午時來到洪七公與歐陽鋒埋骨之地。楊過與眾女點燃香火蠟燭齊齊跪倒在地。此時此刻,楊過不禁想到自己幼年時,父母早喪,孤苦伶仃,後雖被郭伯伯收養,但又遭郭伯母猜忌,被送往全真教,受盡欺辱。後來得遇小龍女和義父歐陽鋒,二人不僅傳授武功與自己,而且對自己呵護有加。後又和小龍女坎坎坷坷十六年分離。想到這些不禁淚流滿面,小龍女四女一看楊過悲慟不已,也是個個淚溼衣襟。楊過又想到洪老前輩和義父鬥了一輩子,臨死卻大徹大悟,化敵為友。不由嘴裡念道:“義父,洪老前輩,你們臨去化敵為友,想是黃泉有伴,也不寂寞。但現在北方韃人侵我華夏,我中原大地生靈塗炭。您二老泉下有知,當佑我大宋軍民早日驅除韃虜,使我華夏民族延綿流長。”說完與眾女一起磕了幾個頭起身離去。

眾人又隨楊過來到當日洪七公與歐陽鋒相鬥之山洞,〔神鵰與白猿一起在附近尋了一處山洞休息。〕進來一看,當日所置之枯枝幹草尚有很多。於是點起火堆給眾人取暖,又在洞口放了幾塊大石以擋風寒,然後在地上鋪了幾件衣服讓眾女盤坐調息。小龍女給楊晉餵了一會兒奶,又添了些吃食。火堆甚旺,小楊晉竟沉沉睡去,火光映的小臉蛋通紅,嘴角不時**一下,時而露出笑意,看來是入了夢境。

楊過與眾女說了一聲到了外面,此時天色將暗,尋了一處群石林立之處,在一塊大石之下把積雪泥土扒開,把大公雞埋入,又回到洞中。

小楊過此時依然在沉睡,郭襄三女依然在調息打坐。小龍女終究是大了幾歲,楊過一進來就睜開眼問道:“過兒,剛才你去了哪裡?”楊過一看小龍女那俏麗的面容,在火光的映照之下越發的豔麗。不由在其臉上輕啄了一下。小龍女在楊過背上輕扭,羞澀說道:“過兒,你又頑皮,也不怕妹妹們看見。”楊過還沒有說話,就聽旁邊郭襄“嗤”的笑了一聲,說道:“大哥哥,你和龍姊姊盡情溫存,我們三人都在入定,可沒看到,也沒聽到。”說完和程陸二女一起笑了起來。原來三女也是早已醒來,只是沒有做聲。

小龍女一聽郭襄此言不由羞的一頭鑽入楊過懷裡久久不敢抬頭。楊過一看笑道:“龍兒,你又羞個什麼,我們五人本是夫妻,就是來個大被同眠也是份屬應當,何況你我溫存。”他這話一說,其餘三女也羞得低下頭去,就連郭襄也不敢再出言招惹。

過了一會兒,郭襄抬起頭,輕輕問道:“大哥哥,照那玉簡所說,你於華山當有奇遇,可這華山如此之大,我們何時何地才能遇到?”楊過說道:“襄兒所言也是我之所想,但事到如今,一切皆看天意,該來的終究會來,豈是人力所能強求?”聽到此處,小龍女也抬頭說道:“過兒,聽你所言,看來你的心境又提高了不少。”其餘三女也是微微點頭。楊過只輕輕一笑。

此時已經入夜,楊過一算大公雞已經埋了兩個時辰,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說道:“別的暫且不提,你我等人雖然已經能夠不飲不食。但即來華山,這天下第一美味豈可補償?”當眾女問起何為天下第一美味之時,楊過哈哈一笑,只是說道:“你們稍後便知。”於是找來幾塊碎石,架起鐵鍋,於洞外取來幾團積雪放入鍋內,在鍋底起火化雪煮水。然後說了聲:“我去去就來。”就走了出去。

到了大石下面,扒去泥土,把公雞提起,只見公雞身上已不下一二百條七八寸長的蜈蚣。赤黑相措,華彩斑斕,尚在微微蠕動。當下取出一塊棉布來,把雞連帶蜈蚣包好,回到洞內。

眾女一看楊過回來,不知其手裡提的何物,待楊過開啟一看,都不由嚇得“呀”的一聲躲到遠處。即使是小龍女也是顫聲問道:“過兒,難道你是叫我們吃這些蜈蚣嗎?”楊過一笑,說道:“正是。”四女齊聲說道:“這毒物如何吃得,嚇死人了。”楊過又笑道:“待會兒你們可別和我搶。”

眾女都是好奇,只見楊過拉起蜈蚣尾巴,一條條扔到鍋裡,那雪水已是沸開,就只見那些蜈蚣掙扎拉一會兒,俱被燙死。然後楊過把那毒水倒入深谷,取出小刀,去掉頭尾,捏掉外殼,那雪白透明有如大蝦般的嫩肉就露了出來。繼而楊過又煮了兩鍋水,直至蜈蚣再無半點毒液,然後取出油鹽醬醋等調料放在一旁,架起油鍋把蜈蚣倒入油炸,“刺啦”一聲,香氣四溢,直至把蜈蚣炸得焦黃,把火滅掉,加上佐料拌勻。楊過用手提起一條放入口內咀嚼,繼而一條條吃了起來。正吃得歡,忽見一隻小手自楊過腋下伸進鍋裡,楊過回頭一看,卻原來是小楊晉。看來是在夢中聞得香氣醒來,小孩本不知害怕,正應了那句無知者無懼的話。一下就把蜈蚣咬去半截,嚼了嚼,忽把那半條也塞進嘴裡,手兒又伸進了鍋內。一看父子兩個吃的不亦樂乎,眾女心裡不由得想到:“這蜈蚣真的那麼好吃?”那陸無雙本就性格豪爽,此時也伸手自鍋內提起一條蜈蚣,放入口內輕輕咀嚼,頓時滿嘴的香氣,又鮮又美的口感使得那玉手不斷向鍋內伸去。小龍女三女一看他們幾人的模樣,當下也自鍋內提出蜈蚣一嘗,哪裡還住得了嘴。

眾人正在品嚐美味,忽然一個人的聲音傳來:“有如此美味,帝君可捨得讓在下一嘗。”楊過不由一驚,來人好強的修為。到了洞外而不為自己神識所知,豈不是修為超過自己多多。但一聽來人稱呼自己為帝君當不是惡人,於是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還請入得洞來,楊某自此恭候。”眾人只見眼前一閃,面前一站定一人。只見此人身穿八卦道袍,最為惹眼的是頭上竟戴的一個道冠,在火光中閃閃發亮發亮,不知為何種材料製成,中年模樣,眉清目秀,一縷及胸長髯飄灑胸前,一股浩然然正氣自其身上顯現。那道人進得洞來,對楊過等人深施一禮:“玉帝座下虛靈子拜見銀河帝君及眾位娘娘。”楊過一聽,心裡一愣,前有西王母后有玉帝都派人來找自己,是自己真的鴻運滔天,還是……,自己身上到底有祕密?真令人費解。一時心裡疑惑但還是與眾女連忙還禮。楊過觀此人一身正氣,眾女面前目不斜視,心中也是大有好感,於是說道:“仙長即說要嘗美味,你我何不坐下邊吃邊聊。”那虛靈子說道:“如此就謝過帝君了。”說罷二人席地而坐,虛靈子把一隻蜈蚣放入嘴裡一嚼,不由說道:“好,好,真乃天下第一美味也!”當下與楊過大快朵頤。小龍女等眾女有生人在此自不好再吃,不一會兒,那小半鍋蜈蚣竟被二人風捲殘雲,一掃而光。之後二人目光相對,不由都哈哈大笑。一時間二人彷彿已是多年好友。

楊過見蜈蚣一吃完,抱拳說道:“不知仙長自天界來此何事?”那虛靈子說道:“帝君以後切莫以仙長稱之,在仙界,眾仙都因為我頭戴鐵冠,皆稱呼我為鐵冠道人,玉帝稱我鐵冠,帝君就叫我鐵冠吧。”眾人這才知道他頭上戴的竟是鐵冠。那楊過本就是性格豪放之人,一天他說的如此,當下也是頷首示意。﹝以後書中就稱其鐵冠道人﹞那鐵冠道人繼續說道:“我今至此是特為帝君而來,此事說來話長,容我慢慢說來。”於是那鐵冠道人慢慢說了起來。

原來這鐵冠道人是玉皇大帝架前掌管古往今來,玄機推演的仙官,精通太極異術,於周天劫數,天文地理,陰陽順逆無不通曉。前些天在天宮中打坐之時互感心頭氣血湧動,掐指一算,微微點頭。不一會兒玉帝傳召,來到玉清宮,失禮已畢。

玉帝問道:“朕想以你之能已知孤王召你之意。”鐵管說道:“陛下可是為滅世大劫之事。”玉帝點頭應是。“你也不用推測了,朕就給你講講這來龍去脈。”玉帝就說了起來。

當初太古時候,混沌未分,天地不開。祖神盤古於混沌青蓮中孕育而出,持盤古神斧開天闢地,從而使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盤古身化萬物。但開天之時,由於衝力過猛,致使混沌青蓮破碎,滿天混沌靈氣轉化為先天靈氣,但恰恰有幾股汙穢之氣因不容於先天靈氣,逃竄在天地之間。這幾股汙穢之氣有兩股竄至歐羅巴洲與亞細亞西部隱遁起來,天長日久,竟修煉出莫大神通,分別自稱上帝與真主,創立了倆個宗教,披著救世的虛偽外衣,竟行些汙穢之事。他們修煉的能源來自於信徒的信仰之力,這也本無可厚非。但他們為了那所謂的傳播福音,廣收門徒,竟看中了人口眾多的東土華夏,在其北部遊牧民族中暗暗培植了一個教派,薩滿教。他們給薩滿教的修煉功法是吸收生魂之力,這就需要大批剛剛死去人的靈魂,為了練功,薩滿教祖鼓動好戰的遊牧民族建立大軍四處征戰。致使到處都是生靈塗炭,屍體盈野,使個大好人間變成煉獄一般,而薩滿教瘋狂汲取死人的靈魂之力,那真主和上帝也是在大軍佔領之地,披著虛偽的外衣,廣播福音,吸收信仰之力,從而修煉他們的汙穢之術。當時還有一股汙穢之氣竄至東邊大海深處一孤島之上,經過長時間的修煉,修成女身,也修出莫大神通,名為天照大神,建立了宗教,名為道神教,其手下有一惡獸,名為八岐大蛇,以幼女為食,作惡多端,其前身本是華夏大禹斬殺的惡獸相柳,身有九頭,此惡獸假死騙過大禹,逃到荒島投入道神教,竟恢復了九頭之身。這天照大神本是荒島天皇的始祖,因而這天照也是不斷命令天皇指揮軍隊侵略華夏,致使大漢子民慘遭**。這三大宗教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看準了人口眾多的華夏之地,豈不知華夏本是三界之祖地,長此以往三界必將崩潰,而重歸荒古。

萬事皆因緣早定,當初祖神之時,創大道三千,天衍之數五十,但天用四九,恰恰遁去了那唯一的“一”,這遁去的“一”本是早就存於混沌青蓮之中,開天之時帶了混沌青蓮的四縷根鬚一齊遁走在天之間,歷經萬世劫,做過天下萬物,於四縷青蓮根鬚不離不棄,永世相隨,且附有鴻天大運。滅世不現,遁一不出。這本就是太極之中的陰陽制衡之術。滅世大劫將至,也只有遁去的“一”才能遏制,就連玉帝都不行,更勿論滿天神佛,玉帝本也是盤古精氣所化,雖也是歷經萬世劫,但終比不過早就存於混沌青蓮之中的混沌靈氣,要不是這遁去的“一”由於歷經萬世劫,性格早已灑脫不羈,恐怕這天帝之位早已假手他人。

玉帝講到這裡,也是臉色微紅,說道這遁去的“一”因比他出世尚早,就是他也是禮讓三分。因為遁一不出,必將滅世,所以才有了這鐵冠道長人間一行。

鐵冠道人講到這裡,楊過不由想到,自己難道就是那遁去的“一不成,看來就是不是也是甚有關聯,如四女是那青蓮根鬚的話,看來十有八九如自己所想。雖心下狐疑但也沒有多問。

鐵冠道長問道:“時至今日,帝君尚不知這滅世大劫到來之時的亂象,待小神略施小術帶帝君及四位娘娘如未來一觀。當然事無定數,若是帝君出手,則此未來之相也不過是一幻境耳;但若帝君袖手旁觀,則此未來之象就是既定事實。滅世與否存乎帝君一念之間,但務必切記,在未來世界中,帝君等人都是過客,無論何事,切莫出手,否則將陷入時間亂流之內,不復歸來,切記,切記!”

楊過等人一聽他說完不禁齊聲說道:“我等離去,晉兒該當如何?”

鐵冠道人微微一笑,“且放寬心,你等此去也只是神識離去,切只是盞茶時間即可歸來,如你等尊我所說,大家當可無恙,好了,小神這就施法了。”說罷拂塵在楊過眾人面前輕輕一擺,就見一片金光閃爍,眾人發覺已回到當初襄陽戰後,在華山分別之際,楊過一抱拳說道:今番良晤,豪情不淺,他日江湖相遇,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罷與小龍女攜手飄然而去。二人去得卻不是絕情谷底,而是直奔終南山古墓而去。這一次楊過看見了郭襄那滿臉的淚水,以及程陸二女躲在眾人身後無聲地痛哭。不由心中慚愧,正好三人也正看向自己,四雙手不禁緊緊抓在一起,

畫面一轉,出現了一個四旬左右的美婦跪在大殿之上,卻像正在剃度,那女子一回頭,那眼神好像對世間無一絲留戀,楊過一看其面貌,確實襄兒無疑;緊接著畫面再換,卻是兩個年老女子,坐在**面容枯槁,二人相互對望,淚眼婆娑,慢慢一齊倒在**,看二人模樣,依稀可以看出程陸二女年輕時的樣子,就見二女緊閉雙眼,再也沒有睜開,竟相伴孤苦逝去。楊過雖然修為高深,但那淚水還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畫面再換,眾人眼前出現了無數的蒙古鐵騎,滅國無數,盡顯屠城之舉。許多的民族被滅族。到處都是死人,到處都在流血,一個個孤魂野鬼被一些好像有術法的蒙古人吞噬,哀嚎遍野。畫面又換了,大批的頭戴紅巾的漢人在驅趕著蒙古人。繼而眾人漂到了東海邊,只見一艘艘漁船在燃燒,一個個村落被一些髮型,服飾都很奇特的個子不高的人搶劫,燒光,這些人嗚哩哇啦說著眾人聽不懂的話,無惡不作,簡直與畜生一般。

畫面上出現了打著各色旗幟的軍隊,他們都說著各種聽不懂的話,面容膚色各異,他們紛紛在船上下來,瘋狂的攻佔漢人的城鎮。繼而這些人好像攻佔了了一個大城市,最後在一個好像是大莊園的地方,瘋了一樣怪叫著,大笑著在裡面往外搬東西,珠寶玉器,各色古玩書籍,多不勝舉,最後點了一把火,在那熊熊的烈火之中那美麗莊園不復存在,只剩下了那門口雕刻著好像是莊園名字的石頭,眾人用力一看,好像是“圓明園”三個大字。

畫面繼續在轉換,這好像又是一個大城市,原先在東海邊出現的那些說話唔哩哇啦的個子不高的人,打著上面有一個好像掛著狗皮膏藥似的旗子,手裡拿著上了尖刀的長棍子向那些手無寸鐵的漢人刺去,拿長棍子還有一些沒有尖刀的棍子不斷冒著火光,漢人成片的倒下。成對成群的漢人被射殺,被活埋。到處都是婦女的尖叫聲,到處都是衣衫不整的婦女被殺死,被**,這些像畜生一樣的人甚至連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和扎著小辮的小女孩也不放過。

看到這裡,楊過等人不禁怒火滔天,牙齒咬得直響。要不是鐵冠道人囑咐再三,他們都有把這些畜生殺光的衝動。楊過的手在顫抖,而眾女也都是緊咬嘴脣,雙眼通紅。

畫面終於換了,沒有了白天,沒有了黑夜。到處都是炮火連天,那天上到處穿梭著帶有長長尾巴的東西,一遇障礙物,就是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在地上升起。

最後畫面靜止了,沒有了火光,沒有了蘑菇雲,沒有了動物,也沒有了植物,更沒有了人,到處都像荒漠一樣,整個世界死一樣寂靜,小龍女四女心裡不由的一陣恐慌,都不由得把身子緊緊靠在了楊過的身上。

忽然,一句黃鐘大呂般的聲音傳來:“時辰已到,帝君娘娘歸來。”眾人都不由都是精神一振,睜開雙眼,還是那個山洞,火堆依然燒得很旺。鐵冠道人和小楊晉就站在面前。眾人還沒有在剛才的景象中回過神來,四女的臉上淚光依然,楊過眉頭緊縱。

鐵冠道人說道:“帝君可明悟了。”

楊過問道:“那些都是真的嗎?”鐵冠一笑,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帝君只要出手,真則為假;不然,假則為真。帝君可願止此亂世?”

楊過說道:“身為漢人後裔,當此民族存亡之際,楊某當仁不讓。只恐楊某沒有那麼深的修為。”鐵冠道人說道:“帝君此言差矣,帝君看剛剛小神所施之術,修為如何?”

楊過說道:“當真深不可測。”“帝君又錯了,此不過一小小時間神通而已,若是帝君恢復真身,當強我千倍,萬倍。到時三界何人是帝君敵手。”鐵冠說道。

楊過說道:“如若真有那麼一天,楊某當不惜此身,為我華夏驅除韃虜,趕盡西夷。”

“好,好,好,有帝君這句話,三界無恙矣!”鐵冠道人大聲說道。

其實,楊過等人在幻境經歷之事,其實也算楊過在華山離別眾人的真是未來。關鍵就在於下山後,陰差陽錯,他們回了絕情谷底,而不是終南山古墓。二人隱居絕情谷底,常常食那白魚。二人不知那白魚本就是混沌初開之時的一絲混沌靈氣所化,這混沌靈氣一現當時就把楊過體內的混沌之氣引了出來。因此五人的命運由此而變。郭襄不會出家,程陸二女也不會孤苦終老。自開天闢地以來具此能力者也只有楊過一人,個人的命運能改變,當楊過的修為登峰造極,以其空間和時間神通,改變歷史的發展亦非難事。所以王母才說只有楊過才能在此滅世大劫中獨挽狂瀾。

此時天色一亮,眾人相攜向山下走去,楊過望著山上的皚皚白雪與天上的白雲連成一片,漸漸二者融合在一齊,山變成了天,天也變成了山,又好像沒有了山,也沒有了天,只剩下了一片白色,漸漸的整個世界都好像融在了一起。頓時楊過頭腦中“轟隆”一聲,一切都變的那麼明朗,心境貫通,一舉大成,一直以來都是心境低於修為,此刻心境的提升竟把修為一下提到了先天后期頂峰。楊過也從此邁入了真正的神仙之列,和上次突破一樣,又是一陣仙樂齊鳴。空氣中充滿了濃密的靈氣,比上次更濃,更密。濃得近乎實質,密的似乎把人都圍了起來,大家都不禁吸收起來,連在白猿背上的小楊晉也難得不說話,一味的吸收著近乎實質的靈氣雨,就連那早已成仙的鐵冠道人也是定在那裡,靜靜盤坐,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齊開,狂吸不止。靈氣雨近乎持續了大半個時辰,才停了下來。楊過不覺心情激盪,一口先天罡氣自口內衝出,當時高山之上皚皚白雪化作洪流急速而下,眾人都不禁以手捂耳,一直過了一刻鐘時間,楊過嘯聲才完。眾人經過這靈氣雨的吸收與洗滌,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鐵冠道人上得前來揖手說道:“恭喜帝君修為大進!小神也受益匪淺。在此多謝帝君。”楊過一抱拳說道:“我還要多謝鐵冠兄點化之功呢?”二人不禁哈哈大笑。

到了山腳,鐵冠向眾人施禮,說道:“帝君,眾位娘娘,我之使命已完,就此告辭。如需小神效力,向天高喊三聲鐵冠即可。告辭了。”說完已飄然不見。

進了小店,眾人吃了點飯食,休息了一下。大家商定,就按玉簡所說,直往蓬萊而去。此有詩云:開天一絲鴻蒙氣,遁入天地隱神蹤。歷經萬世今方醒,追雲逐月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