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亡國之臣
拳鋒 柏少別談愛:我是演技派 蒼生如妖 四大名捕震關東 牧師神話 不朽王座 女皇天下——獨孤菀 如果當初,沒有以後 靈異之驅魔天師 貴族惡少:一不小心愛上你
第410章 亡國之臣
第402章 亡國之臣
崇禎五年,九月。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天氣依然炎熱,金色的陽光透過木窗,映入了崇禎的御書房。
崇禎筆走龍蛇,手裡的毛筆正在飛速的記錄著什麼。
王承恩躬身一旁,小心翼翼的磨墨,面色一如既往的恭敬。
旁邊的奴才想要偷偷的看一眼,卻被王承恩瞪了一眼,給瞪了回去。
“有什麼保密的。”崇禎放下毛筆,當著大夥的面說道。
“臣李棟叩首:吾皇萬歲,江山鼎盛。寧夏流賊以剿滅月餘,臣夙興夜寐,宵衣旰食,清掃餘孽,還西北乾坤朗朗,百姓重返安居樂業。
然寧夏乃王道樂土,臣雖然留戀,卻不敢逗留,破壞禮樂。
秦軍兵士,思念故土,夜不能寐,嗚嗚哭訴,不能斷絕。
人不能無母,臣不能無君。
臣雖然亦四年陝西舊地,但報效陛下之心,日月可昭。
今聞朝中有君子言,臣擁兵自重,妄圖自立,臣悲不能食,夜夜泣血。
臣斗膽求陛下派下天兵,重駐銀川,臣率率思鄉之軍,重回陝西舊地。
使孝子行孝父母膝前,使臣得以清白,使陛下心中無憂。”
“好一個李棟。”崇禎放下手下的奏摺,高興的手舞足蹈的說道。
“前些時日,他擊敗流賊,重新收復銀川,朕以為他會像是藩鎮一般,搜刮掠奪,但是錦衣衛傳來的訊息,如今之銀川,彷彿當日之陝西,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盜賊斷絕。所以就有大臣說李棟有不臣之心,說他這是在收買人心。”
說完崇禎看向了身邊的大臣們,“如果他這是在收買人心,朕多麼希望大明朝能夠多幾個收買人心的人啊。”
“陛下,臣聞李棟在銀川之日,銀川的天高了三尺。此人就算沒有自立之心,也絕對是個貪婪之輩。”
御史王鐸站出來說道。
“哼。”
崇禎冷哼了一聲說道。
“天高三尺?李棟再有錢能比你家地窖裡的銀子多嗎?有些事情朕不說,不代表朕不知道。”
“臣惶恐。”王鐸退後了兩步,臉色極端的難看。
崇禎憤怒的指著再次的諸位大臣們說道:“朕要實施新政,你們說諸般不可?為了什麼?以為朕不知道嗎?陳新甲,你家裡的買買不小啊,家中銀子起碼有五十萬兩啊,真的好闊氣啊,比真的內帑的錢都多啊。還有你,王大人,你家裡的銀子也不少吧,江南的鋪子一年孝敬不少吧。”
“陛下,陛下之新政要收商稅,重新派出稅監,與萬曆年間的斂財有什麼區別,如今大明朝正是多事之秋,實在不宜多生事端了。”
楊嗣昌見到崇禎剛剛減少了士兵們的賞賜,轉眼間又要在大臣們口袋裡掏銀子。
心想,崇禎要是真的這麼做,那麼自己口袋裡的銀子豈不是也要被拿走。
“你們。”崇禎氣的說不出話來。
為什麼朝堂上的諸位大臣,嘴裡說的忠心耿耿,但是做事情卻都那麼絕情呢?
大明朝都到了這種地步了,他們依然不願意為大明朝多付出哪怕一點東西,難道大明朝滅亡了,對他們就真的好嗎?
見到崇禎尷尬的表情,周延儒站起身來說道:“陛下,收稅之法在當下沒有一位大人同意的。”
換做是別人,崇禎早就發火了。
唯獨這個周延儒,崇禎不能發火。
因為周延儒一再上書自己,請求致仕回鄉了,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才留下了他。
崇禎還知道,李棟多次寫書信,請求周延儒去陝西為政。都被周延儒拒絕了,就衝著周延儒這份忠誠,崇禎就不能對他太過分了。
儘管這個老頭子說話總是讓自己不開心,但是他既然說了,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崇禎看向周延儒,周延儒繼續說道:“大明朝已經積重難返了。”
“放肆。”
朝堂之上所有人怒目而視,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卻沒有人敢說出來,周延儒把這個答案說出來,所有人都憤怒了。
“陛下,臣請制周延儒大不敬之罪。”御史們跪在地上說道。
周延儒仰著頭,長鬚自揚,周延儒目視著崇禎,一動不動。
崇禎手上的青筋暴起,但是卻沒有表現出憤怒,反而和顏悅色的說道:“周卿,作為國之干城,豈能開這種玩笑,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貽笑大方。”
周延儒繼續說道:“臣沒有開玩笑。”
“周延儒你放肆。你因何在朝堂之上胡言亂語。莫非以為陛下不會治你的罪嗎?”
朝堂之上,只有如日中天的楊嗣昌敢於與周延儒對抗。
但是楊嗣昌也不敢過分,他心裡很明白,雖然自己有崇禎的支援,但是朝堂之上自己能夠代表的大臣不足三成,周延儒起碼代表了三成的力量,雖然他們愈發的低調,但是不代表這股力量可以忽視。
尤其是在溫體仁倒臺之後,周延儒所表現出來的實力,讓很多大臣倒向了周延儒。
雖然崇禎盡力挽回兩次北京事變造成的損失,但是那些大臣們卻已經陽奉陰違了。
“周卿,朕需要一個解釋。”
崇禎目光嚴厲的看著周延儒。
“哈哈哈,自私自利,不似人臣啊。”周延儒笑著看著朝堂諸公笑著說道。
“周延儒你什麼意思。”諸位大臣發現今日周延儒格外的奇怪,如果不是礙於地位,早就跟周延儒拼了。
周延儒繼續說道:“護國公曾與我言,陛下是堯舜之君。”
“李棟真的是這樣說的?”崇禎瞪大了眼睛看著周延儒。
“臣何時說過謊話?”周延儒反問道。
“這個李棟倒說了一句明白話,陛下勤於政務,愛民如子,的確是堯舜之君。”禮部尚書方一藻撫摸著長髯說道。
“方大人,您別急啊,這話還有後半句呢?”周延儒笑著說道。
“哦,不知道護國公的後半句是什麼?”方一藻問道。
“護國公惋惜的說,這朝堂之上,皆是亡國之臣。”
周延儒一句話,語驚四座,所有人都急了,如果不是崇禎在這裡,他們多半會跟周延儒拼命。
“周大人,雖然您是閣老,我是禮部尚書,但是不代表我沒有尊嚴,今日您不給我個解釋,就算陛下不治罪於你,我拼著血濺當場,也要討個說法。”方一藻已經徹底惱怒了。
堂堂的二品大員,被人指著鼻子罵是亡國之君,這確實夠丟臉的了。
周延儒環視四周問道:“起初我不認可李棟的話的,因為那個時候雖然有流賊,但是卻都是小患,說句開玩笑的話,些許毒蟲,一個噴嚏,變讓他灰飛煙滅。”
“呵呵,我就說閣老在開玩笑。”崇禎笑著說道。
崇禎一笑,諸位大臣哈哈大笑起來。
戶部尚書說道:“就是,就知道閣老在開玩笑,說什麼亡國之臣,我們戶部可委屈的很,整個大明朝就沒有比我們戶部最委屈的,我們是弱勢群體,我們往日裡收不到銀子,發不出俸祿,這日子過得有多緊張,誰不清楚。”
“噗嗤。”這一次笑的是周延儒。
朝堂上的大臣們也跟著笑了起來,誰不知道戶部的那些大臣們是怎麼賺錢的,這個時候他竟然說他們是弱勢群體。
周延儒繼續說道:“諸位大臣,那是以前了,現在這些蟲蟲可不是以前那麼好解決了,遠的不說,說闖王吧?國家耗費了幾百萬兩,結果呢?依然沒有解決他們,而且這個時候銀川竟然又爆發了大規模的戰事,如果不是護國公果斷鎮壓,怕是又是一場禍事。
國家每年都要加派三餉,但是遼東兵卻不聽調動,上一次黃太吉十幾萬大軍南下,給國家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但是諸位大人們呢?陛下說的並不是個例嗎?據我說知道,諸位大臣之中,家資過十萬兩的,不少於二十人。家資過萬兩的,不少於五十人。可是諸位的俸祿是多少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一個三品大員的俸祿,年俸才四百石,我很好奇,你們是靠什麼手段得來的這種錢財。
陳大人,您那百萬家財是怎麼來的?莫非是貪汙受賄不成?如果是這樣,那麼您可是真的亡國之臣了,百萬家財啊,那要禍害多少百姓啊,諸位大臣比陳大人有錢的,也不是沒有,大家都那麼有錢,要禍害多少百姓啊,所以說諸位大臣都是亡國之臣,也不為過。”
周延儒說道。
“周大人,您誤會了,這些錢財不是我的,是我家裡人經商來的。”
“哦,經商來的,因為您家裡人經商,您積攢了百萬家財,所以您就反對陛下收商稅是嗎?”周延儒問道。
“可是官不與民爭利。”
“大人,您是民嗎?陛下可以只收您的稅的。”周延儒說道。
“閣老,這朝堂之上又不是我自己頗有家資,您也可以找別人啊。”陳新甲無奈的說道。
“那方大人。”
周延儒看向方一藻問道。
“我倒是不反對陛下收稅,而是陛下太急了,就算朝堂上的大臣們都不反對,但是其他的官員們呢?他們怎麼想?所以我認為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方一藻迴應說道。
“所以我說了大明朝已經積重難返了,諸位大人家資百萬,卻不願意讓陛下收取商稅,眼睜睜的看著大明朝一步一步走向深淵,護國公說諸位都是亡國之臣,難道委屈諸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