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93章 大淩河危急

第193章 大淩河危急


臥龍曲 拒絕風流 王牌禍水妃 獄仙獄死 馭獸仙師 武神經 鎖煙軒 機甲格鬥士 狂女重生:紈絝七皇妃 當愛人變成妹妹

第193章 大淩河危急

第194章 大淩河危急

霸王槍,鬍渣,舊夾襖,慵懶,青鬃馬。

見到熟人的李棟很開心,李棟趕忙將他請到了茶樓。

作為指揮使李棟該坐在上首,但是在江湖上,眼前這個人更該讓自己尊敬。因為按照規矩,眼前這個人是自己的師兄。

鐵牛站在李棟身後,後來興是累了,也不講究跟鮑超坐在一邊,李棟和唐狂霸兩個人並排坐著。

不多時候,糕點和茶水便送了上來,茶館的糕點非常好使,茶館的糕點師都是從天津衛高價請來的,據說是挖的一家非常有名的茶樓的牆角。

這糕點師最拿手的便是京城的糕點,皇帝早朝的時候賞賜大臣們吃的一個東西。

李棟為唐狂霸倒上一杯清茶,然後端起茶杯,恭敬的說道:“什麼時候,讓師兄親自走一趟,派個人送信就是了。”

李棟以茶代酒,一飲而盡,唐狂霸自然也不是小氣的人。

“聽說你惹事了?過些日子還要去京城?”

唐狂霸直接問道。

“不過是一些宵小之徒罷了,還真以為能成大事。”

李棟絲毫不在在乎的說道。

“什麼時候這麼牛氣了,當年流著鼻涕跟師兄身後學槍的日子忘了。”

唐狂霸笑著問道。

“那時候不懂事,讓你把我的零花錢全都拿去喝酒了。”

李棟也嬉笑著說道。

唐狂霸說道:“別鬧了,跟你說這件事情一定要重視起來,你這次麻煩了,因為江湖上都傳言你殺了黎大隱。”

李棟說道:“他沒死,只是藏起來,而且就算沒死,我也要殺了他。”

唐狂霸說道:“死不死都一樣,他不見了,你還屠殺了三千人家白蓮教教徒,這件事情已經麻煩,白蓮教放出聲去,一百萬兩銀子買你的項上人頭。”

聽到這個訊息,李棟笑了:“我比陛下都值錢啊。”

唐狂霸被李棟也逗笑了:“你小子還有心思笑,師傅他老人家將一身絕學傳授給你,你要死了,他老人家找誰去。”

李棟毫不在乎的說道:“都是傳徒弟,為什麼只傳授槍法,內家功夫卻只傳給了你,師傅明顯偏心,還老說讓我繼承他衣缽。”

“你小子別不知足,滅頂八槍,那是傳世的絕技,師兄我想學也沒機會,再說了,你才學了幾年的功夫,也想學內家功夫,不過我看你內家功夫也不錯了,看來是得到了名家的傳授。”唐狂霸讚揚說道。

“僥倖,僥倖。”李棟說道。

唐狂霸嗯了一聲,然後喝了口茶水:“來之前,我打聽了不少訊息,這北京茶肆裡都在傳陛下對西北的戰事非常不滿意,估計是大淩河那裡的壓力太大了,祖大壽五千精兵被圍困在大淩河城,時間長了,就得吃人了,你小子趕上了好時候,要知道把握時機。錦上添花可比不得雪中送炭。”

唐狂霸又嘆了口氣說道:“當年戚繼光在世的時候,也曾經邀請江湖豪傑做夜不收,北擊蠻子,漢家兒郎**,生擒北蠻子小王子,是何等的威風,只是如今名將隕落,竟然落得如此田地。”

“五千關寧軍足夠祖大壽出城與黃臺吉血戰了,但是祖大壽卻畏縮不前,要麼是祖大壽怕了,要麼就是關寧軍這些年不行了。我聽說孫承宗也井被訓斥了不止一次了。”

聽到戚繼光北伐的故事,鐵牛的臉上也是一臉的崇拜,只是他在旁邊吃糕點,也沒有人注意他表情的異色。他藉著吃糕點的時候,偷偷的看了李棟一眼,然後又從桌子拿了些糕點。

“竟然如此不堪,連出城迎敵都不敢?”

李棟一愣,腦子裡不由的想到了徐佳武跟自己彙報的曹變蛟手下的精銳的關寧鐵騎,為什麼卻不敢出城迎敵了。

但是轉念一想,如今各地的軍兵都有轉向藩鎮的趨勢,誰都捨不得拿自己的家底拼,縱然是祖大壽也捨不得手下那幾千精兵吧。

“聽說領兵的有個人叫何可綱,他應該不是一個怕死的人。”

唐狂霸說完之後,看了李棟一眼。

李棟笑了笑,似乎對這些人都不是很在意:“大淩河雖然艱難,但是堅守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的,祖大壽在遼東為將那麼多年,不可能不熟悉遼東的情況,又有何可綱做副,不該打的如此艱難的。”

唐狂霸繼續說道:“我聽說黃臺吉召集五萬大軍圍攻大淩河,十倍的兵力,加上主場優勢,打的如此不堪也情有可原,只是北方精兵頻頻調動,甚至不少江湖人士主動幫助官軍刺探軍情,我怕若是敗了,咱們明朝的氣數就盡了。”

李棟想說些什麼,但是卻被生生的嚥了回去,這麼多年沒有見師兄了,也不知道師兄還是不是當年的師兄。

遼東不是沒有精兵,但是為什麼這麼長時間為什麼一直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孫承宗雖然能協調官員。

但是他卻並不是一個真正擅長領兵作戰的元帥,他更要是個參謀長。

不然這麼長時間,在遼東大明也有那麼多的遼東兵,為什麼一直沒有開啟場面。

前線沒有一個合適的帥才。

李棟忽然想到了這一點,忍不住開始擔心了。

自己雖然在這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黃臺吉,但是黃臺吉依然可以召集蒙古各部族的力量,孫承宗老了,已經到了不能奔波的年齡了。

況且身後總是有人扯後腿,東林黨人正在積極的倒周倒孫,哪裡有心思放在抗虜上。而且人情這種東西是越用越少的。

當年四平之戰之後,遼東諸將的人情基本上用光了,如今孫承宗的地位也變得更加尷尬起來,崇禎絕對是沒有辦法才啟用的老人。

孫承宗是閣老,看似身份尊崇,而且還曾經是帝師,但是那都是前朝的關係,早就不好用了,現在在他背後告黑狀的東林黨人,可以數不可數。

黃臺吉並沒有迅速拿下大淩河,或許真的有自己出的所謂的寒冰圍城的作用,但是更多的他感受到一種陰謀。

圍點打援。

李棟心裡發緊,忍不住生出了無窮的憤怒,他不信大臣們沒有看不出這一點的。

但是他們在裝孫子,等孫承宗倒黴,然後整到孫承宗,就是那麼簡單。

拿大明朝的精銳做陰謀,這種事情果然是東林黨人習慣的事情,反正武夫的命在他們眼裡,跟大白菜沒有區別。

戚繼光在北方呆的好好地,一封奏摺就能從北方戰場調到廣東,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家了,別說打仗了,就僅僅是奔波都能要人命。所以他到了廣東一年就死了。

如今又輪到孫承宗倒黴了,李棟自己都不知道,孫承宗倒臺之後,大明北疆,還能抗擊東虜的有誰?

崇禎對閹黨打擊的太過分了,現在的東林黨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

孫承宗身上有太多的光環和榮耀,打勝了,那是他指責所在,他已經是薊遼督師,大學士,位極人臣,沒有什麼可以賞賜的了。

但是他如果輸了,那麼就倒黴了,他將再次一無所有。

想到這裡,李棟不得不慨嘆,崇禎手底下都是什麼臣子。

不對,崇禎不是這種糊塗人,應該是什麼事情,逼迫崇禎不得不讓步,難道有人在背後做了什麼?

見到李棟的表情不停的變幻,唐狂霸笑了笑說道:“我之所以跟你說遼東的戰事,就是怕你去了京城之後做事情衝動,陛下將來肯定要問你遼東戰事的,記住切記該聰明的時候聰明一些,切莫誤了戰機的前程。”

唐狂霸說了很多,李棟也得到了很多想要的東西,起碼他搜了不少北京方面的資訊,當然一個江湖客在茶肆裡聽來的訊息,也並一定有太多的真實性。

但是有一天可以肯定,大淩河之戰,很有可能成為一個轉折點,一個名臣的衰落。

李棟非常理解關寧軍的戰鬥力,知道五千關寧軍要想悍不畏死的突圍的話,絕對不會做不到。

唯一可能的便是如同史書上所說的,黃臺吉掘壕溝以圍城。

李棟喝了杯子裡的茶,笑著對唐狂霸說道:“我又不是崇禎的家奴,盡臣子的心就是了,他若是明君,自然知道該怎麼做,若是爛泥巴,扶他又有什麼道理。”

唐狂霸被李棟說的再次笑了:“沒想到這麼多年了,在你師兄身上染上的江湖氣息依然沒有少,但是遼東也應該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艱難,我聽說孫元化已經帶兵援救了。”

李棟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心裡卻有不一樣的觀點,這孫元化說明了,就是一個科研專家,讓他打仗根本就不靠譜。

自己的師兄雖然打聽了不少訊息,但是說白了,他也是個江湖客,看東西,怎麼會太過於透徹。

戰場在遼東主場,按照他所預測的,就算是十萬明朝精明與不一定是五萬清兵的對手,況且黃臺吉手下兵將並不比明軍少。

尤其是黃臺吉手下的兵將善戰,跟關寧軍作戰,一旦出城援救,那麼野戰便是明軍的災難。

談論到東北的戰事,鮑超和鐵牛都不插嘴,心裡也不怎麼關心,畢竟鐵牛心裡就恨這個該死的朝廷,至於鮑超在袁崇煥死後,心裡對朝廷也恨透了。尤其是關寧軍此時就有一部分,在陝西跟他們作對。

所以當他們聽說五千精兵被圍困在大淩河,心裡非常的暢爽。

“這訊息也有十幾天了,那個時候大淩河還沒有被徹底包圍,也不知道現在情況怎麼樣了。畢竟還有一座阜新城做援助,吳鑲不會見死不救吧。”

李棟搖搖頭,沉吟說道:“這場戰爭從開始,也許久沒有那麼簡單,東林黨人彈劾老大人,老大人也需要戰果證明自己,以如今大明朝的國力,清兵根本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但是想要一鼓作氣滅了清兵幾乎不可能。”

唐狂霸嘆息一聲說道:“崇禎皇帝真的高估了形勢,也高估了孫承宗了,現在以前不是天啟年間了,大明朝的希望早就沒有了。”

聽到這裡,李棟突然有些感慨,他聽說這崇禎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甚至自比堯舜皇帝,但是到了他手裡卻是一個殘破不堪的帝國。

大明朝的皇帝,除了開國的兩位帝王,少有他這麼努力的。

但是他越是努力,李棟心裡越是不安,因為他在上一世,很多企業老總在面臨企業壽命後期時候,都面臨著兩個選擇。

改革,現代說變法,然後或許生,或許死的快。

不改革,似得慢。

崇禎很明顯,在選擇前者,他沒有張居正那樣的明臣來幫助自己,那麼他只能自己嘗試著改變這個世界。

但是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不僅僅說一個人,在一個國家身上也有效,他所學習的知識,在這個資本主義開始崛起並與官員勾結,形成的鮮明的官僚資本無政府主義面前,一點力量都沒有。

就在李棟思索的時候,外面的歡呼打斷了李棟的思緒,坐在窗子位置的鐵牛拉開了窗子,外面的歡呼聲音傳了進來。

“什麼事情。”

李棟問道。

鐵牛愣了一下,激動的說道:“主公,你自己看吧。”

李棟起身,探著身子向窗外看去,整個茶館的人都沸騰了,不少人一便呼喊,一邊鼓掌,彷彿老婆給生了男娃一般高興。

緊接著宋素素揮舞著手說道:“今天綏德衛指揮使大人為了慶祝大劫,特意請我們當家的為大家跳上一曲。”

“這個秦紅鸞倒是知道配合。”

李棟喃喃的說了一句,又看了看唐狂霸,眼神中透著一絲疑惑。

他確實想重新目睹秦紅鸞那仙子一般的絕世的雜技舞蹈,可是秦紅鸞性格偏向於冷淡,李棟也不好意說出口,他也只是跟宋素素一提。

但是他沒有想到,宋素素竟然也一個聰明人,那麼快秦紅鸞便上臺了,李棟哪裡知道,這走江湖,賣藝的,最重要的便是看人眼色。

但是毫無疑問,宋素素的那句話,徹底讓榆林道的百姓們高興起來,大捷,大捷,那豈不是意味著在榆林道附近徘徊的大軍已經被徹底擊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