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9章 視察土地

第29章 視察土地


官場風雲 摺紙槍 豪門棄女的逆襲 修劫 知北遊 紅瑪瑙之狙擊王 嬌妻誘人:王爺乖乖就範 山海經密碼 妖孽冥王之絕色魅後 符法逆天

第29章 視察土地

第二十九章 視察土地

次日天明,李棟起身更衣,將幾十斤的鐵砂綁縛在身上,將屋子小心收拾了一下,給躺在小塌上的陳曦妤蓋了蓋被子。

本來李棟準備回來就跟她行**的,但是她卻為了救自己和父親受了重傷,搞得李棟每天對著一個大美人,卻無從下手,連自瀆的想法都生了好幾次。

而陳曦妤似乎也跟著那麼村裡的婆姨學壞了不少,若是和李棟一起起床,必然要嘲笑李棟的一柱擎天和黃河滔滔的睡褲。

看著她紅著臉頰,捂著櫻桃小口,嘲笑的樣子,李棟每次便慾火大盛。

將板帶紮好,提上靴子,將掛在牆上的大槍往手裡一提,便推門而去,踏雪正在對著李棟半夜起來給它添得精料大快朵頤,見李棟來了撒歡的在馬廄裡叫了一聲,不知道驚醒了多少還在睡夢中的皮小子。

就見李棟的小屋周圍,不知道有多少人家,一時間孩子鬧,媳婦叫,家裡笨狗汪汪叫。

最常見的便是,婦人推開窗戶指著李棟遠去的身影,“少寨主都出去演武了,你這臭小子還敢貪睡,將來如何上的戰場,砍殺敵人。”

如果家裡的孩子爭氣,就會大聲向外嚷嚷,“娘,您就看好吧,最晚明年,少寨主就收我當兵了。

李棟走後不久,小屋再次被開啟,一條雪白的薩摩耶蹭的一聲竄了出來,先是跑到馬廄裡撒泡尿,然胡便在院子裡,追著自己的尾巴咬著玩。

接著陳曦妤便穿著一條翠綠色的襖裙,提著夜壺出來,小心關上門,先是去蠶房看看,給蠶寶寶放點鵝菜,見蠶寶寶膘肥體壯,這才回到家裡,提著李棟昨天弄髒的睡褲,去河邊洗涮。

陳曦妤為了救李棟,冒充李棟的媳婦的事情早就在山寨廣為流傳,那些老爺們或許發現不了,但是那麼一個黃花大閨女,怎麼能瞞得了山上的婆子們。

但是這件事上,大家都很感動,而李棟也在山寨人面前,承認了陳曦妤的身份。

“夫人,昨晚少寨主和你圓房沒有?”一個水桶一般的胖婦人,手裡提著水桶,正在打瞌睡,看見陳曦妤以後立刻來了精神,湊過來,眨著眼睛,好奇的問到。

待看清楚陳曦妤木盆裡的瀆褲之後,難免搖搖頭,一臉可惜的說道,“哎,可惜了,可惜了,少當家那麼好的人,你怎麼就不好好把握呢。”

“少寨主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怎麼可能把精力浪費在女人身上,我們家當家的,那是有大志向的人,怎麼可能像你家小牛,一晚上要你三四次。”

跟那些農婦呆久了,陳曦妤說起來農家的葷話一點也不害羞。

亂世,流寇中的女子根本就不在乎那麼多事情,今天丈夫死了,明天便改嫁,也是常事。

“傻姑娘,流寇裡面有幾個好男人,你家當家的的人長得俊,那面板,比我腰間的嫩肉都滑膩,他不跟你圓房,你倆在一個房間,你就不會鑽他的被窩嗎?這可是天大的機緣,亂世中哪裡找這種好男人,他要是睡了你,將來封王拜將,你也好有個名分。”

李棟騎著戰馬,沒走多遠,便看見了坐在木樁上張不凡,手裡正拿著本《天工開物》讀的分外的仔細。

“我說我家裡的藏書怎麼少了一本,原來是讓您老人家偷去了。”李棟下了戰馬,對著張不凡打趣道。

“咱是讀書人,聖人門徒,怎麼能說偷呢?是夫人拿給我的,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也不能讓你們這些年輕人落下,得多讀一些經世致用的書,才能更好的為咱們山寨做些什麼。”

張不凡見李棟來了,便收起了書本,對李棟說道,我就知道,寨主今天多半回去勘察耕田,所以才在這裡等你的。

李棟微微一笑,便和張不凡一人一匹戰馬,開始巡視二郎山周的環境。

二郎山周圍有一條河,叫窟野河,水資源很充沛。

戰馬嘚嘚的往前走,沿著河邊轉了一大圈,眼前的窟野河蜿蜒而去,河岸邊的農田大多數都已經荒廢了,陝北人不怎麼會種地,神木人更不會種地,再加上乾旱和戰亂,這農田基本上就廢了。

看著挨著河流的農田,地面都有手指寬的裂紋,李棟感覺心裡很不舒服。

李棟初步算了一下,從二郎山到金烏堡一帶,沿著窟野河,起碼有幾萬畝的田地可以開墾。

而且這些土地的肥力都應該不錯的,因為這裡以前應該是軍屯,而且挨著河流,利於灌溉,只不過後來被地主侵佔,等到陝西大亂的時候,地主被殺之後,這地基本上就全部荒廢了。

踏雪很聰明,也不用人管,就沿著河岸一直走,路上有不少溝渠的,裡面長滿了野草,有的塌陷,有的堵塞,可以說這些當年太祖修的渠道,現在基本上算是廢了。

如果官府有心思將這片土地修一下的話,成為良田也不是不可能,關鍵是這亂世,沒有老百姓願意種地了。

再者,這天下大亂,朝廷也拿不出銀子來修水利,就算拿出銀子來,從朝廷流到下面,基本上也沒剩下幾個子,別說修水利了,打眼井都難。

戰馬逡巡,眼前平原開闊,這是多麼好的地方,“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在歷史上盛名了那麼久,竟然荒廢到了如此誇張的地地步,說實話真的很可惜。

張不凡一直在琢磨,雖然他也看了不少書,但是農書都是最近剛剛看,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所以走到李棟身邊。

“寨主,雖然我不是很會種地,但是也能看出這是塊好地方啊,尤其是這些溝渠,如果能利用的話,將來必定能成為塞上江南。”

李棟點點頭,其實明朝對於耕田的開墾還算很重視的,明初,太祖下令,各處荒田,農民開墾後歸自己所有,並且免賦稅三年,如果業主還鄉,地方官與旁邊的荒田內如數播種與耕種。

甚至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太祖爺更是發出了新墾荒地,不論多寡,俱不起科。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個王朝的政令會被逐漸的曲解,而官員也會越來越瘋狂,大明朝收上來的賦稅越來越少,而百姓要繳納的糧食也越來越多,那麼交上去的東西去哪裡了?

地主豪強與官員相互勾結,將賦稅轉嫁到百姓身上,百姓承擔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也就沒有多餘的閒錢拿來開墾土地了。

這不是最關鍵的是,剛剛開墾出來的土地,還沒拿到的糧食,官府便會來收稅,本來開墾土地的成本就高,加上政府逼迫,百姓就只能逃亡,新開墾的土地,直接成為了縉紳的財物。

這也就造成了大明朝的荒地越來越多的原因。

其實用大腦想一下就可以了,後世中國的土地以養十幾億人口,而明朝有司記錄的人口在七千萬戶左右,實際人口頂多有一億多,是現在人口的十幾分之一,而在當時的生產力,其實與八九十年代的初的中國農村沒有任何區別,但是他卻著實養不了人口,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所以明朝根本就不缺耕地。

如今這個問題,就擺在李棟面前,他要發動山寨的五千百姓,來耕種這些土地,讓他們按下心來耕種土地。

屯田絕對是可行的政策,只要能保證百姓的收益,就算陝北人不怎麼會種地,也能有很高的收成。

歷史上的孫傳庭做陝西巡撫的時候,政府不給一兩銀子,但是他依靠屯田,依然收貨糧食一萬多石,銀錢十幾萬兩,養精兵萬餘,要知道孫傳庭只是個讀書人,後投身於軍事事業而已,他如何也和農業生產不靠邊的人,都能在陝西搞得風生水起,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從哪些岸邊蠢蠢欲動的流民身上,李棟看到了他們對於土地的渴望,但是現在環境那麼動盪,如果李棟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和收益,他們寧可餓死,也不會去碰這些土地的。

如果自己能把牛租借給他們,把開墾的土地分配給他們,讓他們時代相傳,就絕對可以讓那些流民用生命支援自己了。

如果在這些加入自己的流民群體中,實行義務兵制度,那麼在保證糧食來援的時候,就可以保證兵源,如果有戰功計程車兵,再獎賞土地和榮譽,那麼就可以形成一個有著共同利益的群體。

那麼將來,自己便可以一邊耕種發展自己的實力,一邊透過戰爭擴大自己的地盤,等到那些百姓品味到了土地的好處之後,就算自己不想打仗,他們也會渴望戰爭的。

李棟坐在戰馬之上,遙望乾旱無比的陝北大地,心中豪情洋溢,自己的天下,會不會從這裡開始。

視察完土地之後,兩人興奮的回到了二郎山,商議事務未來的事物,稍微一商量,便感覺事情太繁雜了。

這種田僅僅靠女人,是不行的,詩人杜甫曾經說過,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所以這種地還算需要壯漢。

可是上一次李棟去摸底,也看了,就憑那些流民中那人的身子板,還真不行,所以這種地要緩一緩,先乾點別的事情,比如說解決他們的住房,讓他們疏浚水渠。

這樣將來種植小麥等農作物,也就方便了很多。

千頭萬緒,萬事開頭難,到底怎麼走,未來的路如何,這一切都落在了李棟手裡。

《明末行》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路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定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