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3章 大事發生

第3章 大事發生


亂世傾國 厚寵邀 宮鬥之失意紅牆 江山誰主 愛上我治癒你 純屬意外 親愛的鬼公子 昂梯菲爾奇遇記之飛焰 親愛的吸血鬼殿下 鳳飛來

第3章 大事發生

第三章 大事發生

李棟將一群韃子玩弄於股掌之間,談笑間便解決了所有的對手。

三麻子氣喘吁吁的帶著其他的兄弟從對面趕過來,看著高頭大馬上的李棟,威風八面的樣子,吐了一口唾沫,“老大,你還是人嗎?”

四面埋伏只是計策之一,李棟帶著人,跟戲曲中一樣叫陣,故意穿的破破爛爛,是為了驕敵之心。不然看到自己人數比他們多,而且佔有有利地形,韃子未必跟自己拼。

跟他們瞎磨嘰,也是為了給兄弟們慢慢縮小包圍圈提供時間。

李棟到底是不是人,大夥不知道,反正張大狗是把李棟當神仙看的,但是此時眼前的姑娘,可是地地道道的大美人。

流寇沒見過世面,有沒出息的兄弟,已經開始掏褲襠了,李棟狠狠瞪了一眼,這才作罷。

女人的裝束很一般,但是她的面板很白皙,腰若流紈素,腮若邊關雪,美的不可方物。

玉眸中雖然有一些震驚,但是卻很溫潤無痕,長髮泛著漣漪,伏在秀美嫩白的脖頸之上,眉黛微觸,像是受驚的雪蓮,惹人憐惜。

李棟說這個女人歸我的時候,幾個個弟兄,便笑呵呵的散開了。

少當家領兵在外,那就是老大,他的話,誰都必須聽,他們現在能做到就是去戰場上打掃,獲取屬於自己的戰利品,當然是小玩意,大件的東西,都是歸集體所有。

這一仗,一個人都沒死,反而弄死了二十多個韃子,換到什麼時候,都算是個大捷了,甚至李棟想如果自己是大明的官兵,就衝著這些韃子腦袋,自己沒準弄個百戶噹噹。

李棟騎上戰馬,讓兄弟們打掃戰場,把死人挖個坑埋了,活著的韃子挖個坑,也埋了。

兄弟們都知道韃子到底有多壞,張大狗一邊挖坑,一一邊罵韃子。

“狗日的韃子,要不是你們一直在北邊鬧事,崇禎那個孫子能沒錢給我們西北這邊買糧食吃嗎?錢都用跟你們打仗了,讓咱們這乾旱起來沒玩的老百姓怎麼活,都怪你們。”

“看什麼看,曰你孃的。”張大狗不爽了,過去就給韃子來了幾棍子,才感覺渾身的氣順了不少。

其實很多時候,流寇並不是很凶殘,像是今天這般,見面就玩命,很少出現。

以前遇到在這路過的當兵的,當官的,走商的,押鏢的,雖然都是包圍,但是李棟絕對不會全殺了。

最多也就是殺死腦殘的,不願意給東西的頭人,然後抽點物資,讓他們走。

當然了,李棟認為這叫做保護費,收的天經地義。

如果不是老天爺逼得緊,誰願意造反啊,誰家裡沒點地,大明朝一年就抽十分之一的稅,剩下的可不都是自己的。

要是在租點地主家的地,一家子吃喝根本就不成問題。

關鍵是鬧災了,這大明朝還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災,整個陝西赤地千里,一點糧食都不長。

很多人為了活著,易子而食,這實在是沒辦法,這才造的反。

造反是迫不得已,打劫是為了生存,說實話,李棟沒見到現在的流寇有多麼恨大明朝,就是為了求一口吃喝。

不過對於韃子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樣了,李棟只要有機會,就跟身邊的兄弟們進行思想教育。

咱們為什麼捱餓,都怪他們後金天天跟咱們鬧,國家把糧食和錢都運到前線了,哪裡能讓咱們過日子。

所以大家對於韃子,那是深惡痛絕,所以大家才願意聽李棟的話,跟著李棟,一口氣殺了二十多個韃子。

“我感覺把這些韃子的屍體,留在這喂狼,更能顯示出咱們黑風寨的威風。”三麻子一邊收屍屍體,一邊嘟囔著說道。

“把他們留在這,回頭讓韃子的細作知道了,咱們黑風寨以後還有好日子過嗎?”李棟沒好氣的說道。

“少當家英明。”張大狗適合拍了拍李棟的馬屁。氣的沒拍上馬匹的三麻子心裡一直不爽。

眾人也都配合李棟,一直在稱讚李棟,惹得小姑娘一直偷偷的打量李棟,這個年輕人,到底有什麼能力,讓這麼多人眾星拱月一般圍著他呢?

黑風寨距離伏擊地點有一個多鐘頭的距離,大夥起碼馬一會的功夫就回去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此處群山連綿不絕,層巒疊嶂,逶迤如同盤臥的大蛇一般。兩座山峰平地拔起,劍刃般的插向天空。

眾人下了把,將物資放在馬背上,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說成九曲十八彎也不為過,最後過了一條崎嶇的小河,終於來到了一片開闊地。

小溪的流水淙淙,淌過了半個高山,小河的上游是兩峰之間的一座小山包,但是山上載滿了果樹,這裡正是黑風寨的地盤。

李棟雖然只是一個科技宅,但是不代表他不會選地方,大明朝的好基友林丹汗雖然完蛋了,但是蒙古騎兵也輕易不會來這裡搭理他這窮山惡水,當然更不要說官兵了,官兵連餉銀都沒有,輕易不會出擊的。

遠遠的望去道道炊煙,嫋嫋而升,雞犬相聞,田園阡陌,頗有桃花源的味道。見到四五十騎歸來,一群皮小子歡呼著衝了出來。

滿臉皺紋的老人也搖著手裡的夥計,跟著小夥子們打招呼。

有地方住,誰願意當流寇,從穿越到現在,快一年了,李棟徹底得到了黑風寨大多數人的擁護。

幾個臭小子做到李棟的戰馬上,一個個勁的叫著,駕,駕。

這些人本來不是流寇,只是因為西北連續乾旱了三四年,皇帝拿不出錢來救災,後來有裁撤了驛站,大傢伙都沒吃飯的地方了,所以才登高一呼,當了流寇。

聽寨子裡的人說,老將軍李定遠以前是一個押鏢的,當然押鏢以前是幹什麼的,不知道了,只是聽說老將軍當年押鏢的時候,大旗一插,就算走到河北滄州府都沒有人敢出來鬧事。

只是後來這世道亂了,實在混不下去了,兵荒馬亂的,想趕鏢也不行了,哥幾個一商量反了吧。

當年他們造反也是隨大流,西北大地那麼多人造反,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不過草上飛這群人還好,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卻沒怎麼有減員。

一直到李棟神來之筆點了這麼一個地方,選中了這麼一個沒人要,但是卻極其重要的地方,這裡西接黃河,瀕臨長城,西邊是廣闊的沙漠。

這裡很窮,除了煤之外,似乎沒有多餘的東西,所以蒙古人看不上眼,陝西忙著鎮壓各處流寇,也沒有心思管邊境地帶的事情。倒是便宜了李棟,學了點毛太祖的根據地思想,便在這筆架山立了盤子。

在李棟的帶領下,眾人改變了流寇習氣,開始耕種,種植,養禽,生活一點點趨於穩定。

“少當家,老將軍有請。”一個長髯瘦削老者迎頭走了過來,躬身施禮。

來人是黑風寨的軍師,叫做張不凡,鬼知道他一個讀書人怎麼起了一個那麼扯淡的名字。不過為人不錯,跟李定遠生死一輩子的兄弟,算是黑風寨的大管家。

“叔叔,使不得。”李棟躬身還禮,在這土匪窩子,還那麼講禮的估計也就軍師了,誰讓人家是曾經是秀才老爺呢。

半山腰有一處認為開闢出來的廣闊地,上面用土坯修成的大房子,上面威風凜凜寫著,“替天行道”四個大字。

雖然是土坯房子,但是遮風擋雨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還冬暖夏涼。讓那些風餐露宿的流寇過的好不愜意。

進了正廳,懸掛著一塊匾,上書“忠義”二字,大字蒼勁有力,彷彿千軍萬馬一般。

他知道那字是父親所寫,李定遠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五大三粗,看起來就跟秀才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卻使得一手長槍,蔑視天下好漢。

根據李棟分析,老爹這字頗有柳公權的風采,難怪張不凡這個酸秀才跟著父親漂泊了半輩子。

李棟雖然是科技宅,但是卻也寫了一手好字,不過他卻沒有搶老爹買賣的想法,大概現在人都有那麼幾分啃老的想法吧。

當然這個時代的漢書是豎著寫,而且還是繁體字,讓李棟很心煩,並不是非常喜歡。

今天似乎有什麼事情發生,除了李定遠之外,大廳之內竟然還有幾個人,都望著李棟笑著點點頭。

李棟來這裡快一年了,除了適應這混亂的時間,另外就是熟識這裡的每一個人,當然以前大家是因為他是李定遠的兒子喜歡他,現在卻因為他多謀、善斷而喜歡他。

山寨裡的人不是走鏢的,就是驛站的,全都是行伍出身,最崇拜的就是提筆識文斷字的人物。所以李棟不知不覺的就成了山寨的二號人物。

看來今天確實有大事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