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56章 誰是凶手

第256章 誰是凶手


土豪系統 豪門盛寵:萌妻甜如蜜 黑道帝王的腹黑妻 崑崙仙蹤 刑事案件錄 逃婚計劃:撞上貴族校 夙夜宮聲 新岳飛傳 不良偽 大國無

第256章 誰是凶手

第256章誰是凶手

春雨如絲,沉沉的天空使人壓抑。

獨坐在池邊涼亭內,張灝神色憂傷,遠處遊人稀稀落落,手舉著紙傘到處遊逛。

距離永樂帝王駕崩後已經一個月了,太子朱高熾早已稱帝,只是還未舉行登基大典,沒有更改國號。

京城一干文武大臣全都隨朱高熾赴北京安葬先帝陵寢,期間經過朝臣爭論,最終還是決定遵照先帝遺願,和故去的徐皇后一同安葬在北京附近的皇家陵墓中。

閣臣楊士奇和英國公張輔奉命留守京城,而首輔楊榮和一干閣臣都隨駕北方,預示著新一輪的權利交替已經開始,楊士奇憑藉身為帝師的經歷,以及和朱高熾之間的深厚感情,先期拔得頭籌。

張灝並未趁機表明身份,而是繼續選擇流落民間,內心更是飽受煎熬,永樂皇帝意外身死,恐怕與他的大有關係。

歷史上,永樂朝末年一系列對外爭霸導致民怨沸騰,即使張灝出手干預了一些事,還是無法更改整個天下流民四起等尖銳矛盾。

國家太需要朱高熾這樣的仁義帝王了,不然,張灝實在太清楚皇伯伯朱棣的征服慾望,重振雄風的他,絕對不會安享晚年,而會依然動員整個國家的民力物力,秣兵厲馬,不知疲倦的出兵北方,好完成他多年的夢想,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但即使征服西伯利亞或是再遠些的地域又有何用?以明初的國家實力,根本無法有效開發嚴寒北方,更沒有漢人會捨得離家遷徙到苦寒之地定居,最終註定是要勞民傷財,徒勞無功的。

張灝一樣想把整個亞洲都吞併掉,但不能不重視現實情況,量力而為和窮兵黷武的後果,自然會大不相同。

一方面是不想百姓遭殃,即使和朱棣感情深厚,但面對國家利益之時,必須有所取捨,張灝不是一位優柔寡斷之人,稍微撥動琴絃,一代帝王隕落。

“你叫張成?”

望著身前神色倔強的少年,十三四歲的年紀,應該還是一位不懂事的孩子,但誰能想到,這與自己弟弟同名同姓的少年人,竟然親手導演了一出帝王意外暴斃的驚天陰謀。

“是”少年點頭輕笑,這笑容神祕的好似一隻狐狸,對比本人的稚嫩面孔,怎麼看都覺得很詭異。

今日獨自偷跑出來,張灝會和胡凱和嚴海龍,幾個人在京城一處小湖邊見面。

“真是好心計,好手段,不愧是靈楓的師弟。”張灝苦笑,誰能想到自己的舉動,竟然統統被人利用,算起來,帝王身死,自己就是最大的幫凶。

“一切都是意外又順理成章,灝二爺,我這也是按照您的意思辦事。”少年抬起頭,嘴角掛起一絲嘲笑。

無言以對,張灝同樣自嘲的笑笑,對方說的沒錯,自己原本有能力阻止這一切,也早已發現這位少年的存在,但卻任由這出悲劇上演。

兩人心照不宣的沉默對坐,此事還得從靈楓身上說起,靈楓父母親人都在靖難之役被朱棣手下殺光,為了報仇,靈楓藝成後下山跑到京城,先知先覺的發現張寶釵身上的獨特之處,又暗示張灝對方能順利進宮,導致灝二爺本有機會阻止寶釵姑娘,卻最終選擇出手相助。

得知帝王不能**的驚天隱祕,這少年張成就躲在幕後策劃一切,他本是孤兒,跟隨一道士遊走四方,後來道士病死,他就一直被靈楓悉心照顧,兩人的感情勝似姐弟。

靈楓進宮送藥之後,張成打著張灝的旗號親近小魏子,一通詳談,告知對方不管朱棣治沒治好隱疾,身為知情人都會被滅口,利用小魏子記掛老母親和想報答恩人張灝的弱點,請他安插了一位死士入宮,就是那位一心求死的宮女。

老人縱慾無度本就是取死之道,用意無非是軟刀子殺人,誰能想到,當日幾樁事情都連續驚人巧合的撞到一起,生生使得一代帝王丟了性命。

少年張成原本心中得意,能為師姐得報大仇,就算下一刻被千刀萬剮也值得了,這天底下,又有幾個人能暗中害死皇帝?

不過漢王進宮和道衍和尚圓寂報信之事,都實在是太巧合了吧?就是貴妃身死的時間都那麼準確,難道?

一瞬間,整個人從頭寒到腳,猛的抬頭,就看見灝二爺漸漸遠去的落寞背影,滿天雨絲,驚得少年牙根打顫,已然知曉論起真正的心機謀略,自己只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

“你,你們動手吧。”萬般欽佩的死盯著遠方的背影,張成搖頭嘆息,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刻的死亡來臨。

一直守在附近的嚴海龍冷笑著走上前,而胡凱則揮手召喚過來一輛馬車,駕車之人竟然是當了武將的張繼開,張繼往兄弟。

“二爺說了,今後命你在遼東主持大局,到了那裡自然就清楚了。”嚴海龍不知這小子有何能耐,不禁有些妒忌。

渾身一顫,張成不可思議的道:“為什麼?他竟敢放過我,不怕將來?”

“行了,行了。”嚴海龍悻悻的阻止對方,疑惑的盯著對方瞧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冷哼道:“二爺說了,今後要是想見你親姐姐,就規規矩矩,堂堂正正的生活下去,歪門邪道總歸要害人害己的。”

“我姐姐?”

失聲叫出,張成被這一連串的刺激,簡直都要激動的瘋掉了,任他智力超群,但年紀上還有其致命缺陷,那就是閱歷和人生經驗的缺乏,鬧得整個人都痴痴傻傻,茫然四顧。

不提這位少年英才就這麼被張灝絡旗下,此刻坐在馬車內的張成早已泣不成聲,因為他手裡捏著的一支金手鐲,確確實實是親姐姐曾經佩戴過的。

遠處的另一輛青色馬車裡,紫雪痛哭流涕的倒在張灝懷中,哭道:“為何要讓小弟去遼東,就不能守在我身邊嘛?”

“傻丫頭。”張灝感慨的輕輕拍著佳人後背,笑道:“你立志一生做我的好幫手,不想當什麼小妾,那過些日子就動身去遼東吧,到時候,你們姐弟就能日日團聚了。”

“真的。”抬起好似雨打芭蕉的俏臉,紫雪神色激動,淚水又不可抑制的流下。

張灝卻並未繼續安慰玉人,而是正色告誡對方,沉聲道:“你弟弟極為擅長陰謀詭計,我要你時刻勸誡他,假如他稍有一絲為你感到委屈,想要把心思動到爺身邊女人身上的話,那就絕不能留他性命了。”

大驚失色,紫雪急忙點頭,剛剛到來的狂喜,立時被這番警告嚇得不翼而飛。

因帝王駕崩,各家各戶都要為皇帝送行,一切喜樂之事都被禁止,於家家人都被約束家中,當日二小姐赴約一事只能延後。

老爺於又得身為鴻臚寺官員,準備國喪等諸多瑣事,忙的腳不沾地,幾乎連吃住都在衙門裡。

張灝自然被身負重任,沒事就陪著夫人解悶,幾日下來,於氏就把花園門房的鑰匙交給他,吩咐他早晨開門,晚上落鎖。

心情不好,張灝一回來就躲在小耳房中,想著如何應付接下來的局面,太子朱高熾這些年深恨父親不待見他,不過其人倒是善待百官,善待天下萬民的。

先靜觀其變吧,張灝不想自己陷入朝堂中去,想著想著,不知不覺的沉沉睡去。

而此時的北方,朱高熾率領文武百官步行扶棺,舉行了一場隆重之極的葬禮後,已是累的汗流浹背,勉強振奮精神,接下來視察北京城,尤其是見到就要完工的紫禁城,不禁悲從中來,立在宮殿中痛哭一常

一臉悲慼的皇太孫朱瞻基站在最前方,上前朗聲道:“父皇,這遷都之事迫不容緩,還請您定奪。”

“此事今後再議,朕累了。”

習慣南方溫暖舒適的生活,又經常留守監國處理國事,對於南方知根知底,朱高熾並不想遷都北京,這也和他文人性格有關,對於開疆擴土並沒什麼興趣。

心中有些不悅,朱瞻基性格和朱棣酷似,又常年鎮守北京,自然想把皇祖父的遺願傳承下去。

“父皇,北方剛剛大勝,正是繼續乘勝追擊的大好時候,遷都北京城,就可以臨近時刻威脅到北方異族,也可讓天下臣民知道朝廷穩定邊疆的決心氨

“遷都乃是動搖國本的大事,不能輕率從事,自有朝廷百官和朕商議,你安心做你的太子。”

含笑說話,朱高熾口氣卻不容商量,指著外面堆積如山的木料,嘆道:“傳朕旨意,今後不許強行命天下百姓進獻木材等物,而是由當地官府用銀錢折價購買。”

心頭一震,朱瞻基欲言又止,但終究不敢當堂頂撞父親,而文臣面上都露出笑容,誰都知道陛下要糾正永樂朝時的一些弊政,今日更是暗暗出了一口壓抑多年的悶氣。

朱高熾神色有些萎靡,卻一晚都沒在北京逗留,而是立時下旨啟程回京。

朱瞻基這些年和父親的關係有些疏遠,雖然殷勤的攙扶對方,但他從小沒受過氣,臉色不禁有些難看。

等扶著朱高熾坐上龍攆,文武大臣和上萬禁衛跟隨兩邊,緩緩朝城外走去,等經由漕運做船回京。

任何人都知道,新朝的風雲變幻,就要隨著皇帝返回京城的那一刻起,即將上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