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617章尋求議和

第617章尋求議和


槓上跩校花 半隨流水半隨君 總裁假正經 殺手逃妻:惹得相公多多 紅樓+倩女幽魂目標!探花郎 鑽石王老五的愛情 重生寒門之商女 婚然天成 末世之在你身旁 迎風一蹴

第617章尋求議和

第617章尋求議和

趙銘從夏完淳口中得知了他的來意,以及南京發生事變的經過後,當晚軍情司更加詳細的絕密情報,也漂洋過海,送到了趙銘的案頭。

趙銘得知,是楊文聰提醒了朱以海,為此楊文聰冒險與東海鎮在南京的情報據點聯絡,由東海鎮細作,匆忙提醒朱以海。

何騰蛟在行動前,就做了許多準備,除了埋伏於宮中的錦衣衛,各門守將再事發後,也第一時間關閉了城門。

朱以海從浙系一部,把守得正陽門出城,卻被外郭的禁軍攔住,沒能離開南京,被包圍在孝陵。

南京城中的東海鎮細作,也沒來得及將訊息送出,就被堵在了城中。

現如今,趙銘透過陸續傳來的訊息,已經大概得知了眼下的情況。

夜裡,中軍帳內燈火通明,趙銘召集屬下幾個心腹,進行商議。

趙銘沉聲說道“現在儲君被困在南京孝陵衛,若是不將他解救出來,儲君遲早為朝廷所擒。屆時,浙系群龍無首,必然瓦解”

從得到的訊息來看,現在朱以海被圍在孝陵衛,聲稱奸臣陷害,不肯出去,接受隆武朝廷的審判。

浙系內部,分歧很大,一部分少壯派,被朝廷打壓,本就一肚子火氣,現在朝廷居然對朱以海動手,他們立時叫嚷著,要打進南京,把朱聿鍵拉下馬,扶立朱以海登基。

浙系幾位大帥,則深知如今方國安倒戈,東海鎮的兵力被牽制,僅憑江北的兵馬,根本打不到南京。

張煌言等浙系智囊,也都按住江北兵將,讓眾將士不要輕舉妄動。

現在一是打不過,二是一旦動手,朱以海勾結外鎮,蓄意謀反的罪名就坐實了,朝廷就更有理由,來解決朱以海了。

因此李成棟等人,聚集十餘萬人,駐兵揚州,想解救朱以海,但實力不濟,不敢冒然渡江。

而隆武朝廷一邊,因為沒能軟禁朱以海,讓他跑到了孝陵衛,散播訊息說,奸臣要陷害他,使得何騰蛟也不敢直接攻擊朱以海。

朱以海在朝野威望很高,何騰蛟要是不經過審理,就攻擊朱以海,輿論就會站在浙系一邊。

因此雙方如今相持不下,不過朱以海畢竟被困在孝陵衛,何騰蛟雖不能直接攻擊,但能使用的陰招卻不少。

禁軍困住朱以海,斷絕水源和糧食,再重金收買利誘,讓孝陵衛內的浙軍不斷出來投誠,等朱以海身邊沒人,便可進入孝陵衛,將朱以海抓出受審定罪。

顧炎武道“總理,必須要在孝陵衛撐不住之前,將儲君解救出來,否則儲君落入何騰蛟手中,浙系必然瓦解。”

趙銘也是這個意思,若是浙系瓦解,何騰蛟削藩立時會削到東海鎮的頭上,屆時東海鎮獨木難支,不說拓殖南洋,驅除滿清,恐怕自身都難已生存下去。

趙銘沉聲道“要救出儲君,必然需要對朝廷施加壓力,而施壓只能從輿論和軍事兩個方面入手。”

顧炎武沉聲道“總理,輿論雖能給朝廷一定壓力,可要想讓朝廷放出儲君,恐怕光靠輿論不行,還需軍事施壓而如果要進行軍事施壓,便只能回師江東”

趙銘微微頷首,何騰蛟好不容易抓住這樣的機會,靠輿論肯定不會讓他改變注意,而且主和派也有大批文人,肯定會進行輿論反擊,那麼就只有**耀武,以武力威懾朝廷,讓何騰蛟不敢輕舉妄動。

趙銘沉默片刻,“若是如此,南征計劃,便受阻了。”

“還請總理決斷”顧炎武等人,站起身來,躬身行禮。

道理都擺在那裡,局勢也分析清楚了。

趙銘閉目考慮半響,睜開眼睛道“南征可以停下,不過呂宋必須拿下來。唐通何在”

唐通聞語立時抱拳,“末將在”

趙銘沉聲說道“壕溝已經挖到馬尼拉城的下面,臼炮也已運入營中,本藩限你半月之內,給本藩拿下馬尼拉城。”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快取看書,離線朗讀!

“末將遵命若逾期不下,請斬末將首級”唐通豪氣抱拳。

“好”趙銘讚歎一聲,“軍中無戲言”

這時顧炎武道“總理,呂宋數島,並不比臺灣小,藩府佔據此地後,尚需時間消化,人口來開發。其實繼續南進,即便趕走荷蘭人,藩府一時間也難以控住和開發爪哇。因此,拿下呂宋後,暫停南征,其實對藩府而言並沒多大壞處。當然,大軍暫停南征,返回江東之前,為保南線安寧,最後能夠藉助呂宋大勝,與荷蘭人簽訂一份停戰協議”

現在大明內部,極有可能擦槍走火,爆發內戰。

屆時,東海鎮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必定會捲入內戰之中,那時東海鎮將無力關注南洋。

雖說荷蘭人失去大員,又在呂宋殘敗後,短時間內已經無法對東海鎮的殖民地,構成威脅,但是有荷蘭人在海上騷擾,始終會牽制東海鎮的一部分精力。

趙銘頷首道“荷蘭人在爪哇的艦隊,已經基本覆滅,本藩若是繼續南下,並非不能拿下爪哇。藩府可以此威脅,逼迫荷蘭人簽訂停戰條約。”

趙銘想了想,“對於條約,本藩有三個條件,第一,荷蘭人准許華興公司的商船,透過馬六甲,第二,讓大員的荷蘭人投降,並承認荷蘭當局戰爭失敗。第三,承認新明州為本藩的殖民地,並允許爪哇的漢人,前往新明州和婆羅洲只要荷蘭人答應這三點,其它條件可以適當退讓。”

趙銘的根據始終在大明,因此他不能不關注這次南明內部的鬥爭,並準備全力去應對。

為此,只能暫時與荷蘭議和,不過趙之所以同意議和,其實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荷蘭遭受重創,暫時對東海鎮沒有威脅。

第二是,若是荷蘭人迅速失敗,會促使英、法迅速崛起為新一代的海上強國,趙銘需要荷蘭牽制一下英、法,為東海鎮拖延時間。

顧炎武行禮道“卑職這就派人前往巴達維亞”

趙銘微微頷首,“希望荷蘭人能夠識相,可以儘快達成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