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試牛刀(三)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試牛刀(三)


兄弟不能慫 調教狐狸 致命婚姻:遭遇冷血大亨! 超級狂徒 冷情王爺的特工妃 變幻雙星 美人兒,給爺笑一個 都市異俠 重生之死亡策劃者 1899霍芬海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試牛刀(三)

由於珍珠港遇襲後,美國的軍事工業生產向戰艦傾斜,各種戰艦尤其是航空母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43年下半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的航空母艦下水。

按照所能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劃分,可搭載6090架飛機的是重型航空母艦,可搭載2545架飛機的是輕型航空母艦,而可搭載1525架飛機的則是護航航空母艦。

數量較少的輕重型航空母艦一般都會集中使用,組成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像蒙特現在率領的第50特混編隊及其下屬的特混大隊。

而為數眾多的護航航空母艦(二戰結束時多達150艘),則分配給各個水面艦隊,或者作為商船護航力量,又或者作為飛機運輸艦使用。

由於這次參戰的兩個登陸編隊都各自配有數艘護航航空母艦,所以反潛及灘頭空中策應的任務由登陸編隊的指揮官自己來統一指揮處理。

第50特混編隊按作戰計劃只是負責戰前的航空火力壓制,而把更多的力量用於對假想敵人——日本聯合艦隊的南下攔截作戰中。

雖然對這樣的作戰安排蒙特不大讚成,但作為軍人更應執行軍令,把異議留在心裡。

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和諾魯島上,都有日軍苦心經營的要塞式工事,它們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日軍在中太平洋上的防禦屏障。

就如蒙特在自己的戰鬥日記中記敘的那樣“這好比一扇擋在美軍面前的大門,只有不惜代價撬開它,才能把日軍埋入墳墓,送進深淵,讓日軍踏上敗亡的不歸路。”

19日六時十分,第1特混大隊的“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上的一個魚雷機中隊、“約克城號”上的一個魚雷機中隊一個俯衝轟炸機中隊和“考佩斯號”航空母艦上的一個戰鬥機中隊,共72架飛機,在“約克城”號新任聯隊長傑克·莊臣少校的率領下,一架接著一架破開海面上的淡淡迷霧,在航空母艦上升空而起,在母艦上空盤旋一週後紛紛爬升至高空。

整個起飛過程還算順利,機群集結完畢後迅速北去,消失在戰艦官兵的視線中。

“其他大隊的情況怎樣?”蒙特不經意地嘆了口氣,向身旁的佩斯特上校問到。

自從升任艦隊指揮官後,蒙特便沒有親自駕駛過飛機參戰,每次觀看艦載機起飛降落時,心裡都有些癢癢的感覺,那種翱翔藍天,搏擊千里,熱血烈火中和敵人面對面較量的回憶,是抹之不去的。

“將軍,估計要再過10分鐘,才能有簡報通訊傳來。”

佩斯特上校看了看手錶,向有點失神的蒙特說到。

“我這真是關心則亂,我們還是回去指揮室收聽高頻無線電臺吧。”

由於這次參加作戰的飛行員中大多都是新手,蒙特特意到甲板上觀看參戰艦載機的起飛情況。

在戰前,在整個太平洋戰區中,第3第5第7艦隊中有經驗的飛行員,作了一次分流及提拔。

蒙特這邊作為人才輸出大戶,失血情況自然比其他艦隊明顯,不由蒙特不擔心,這個播種人還真不好當。

“報告將軍,第2、3、4特混大隊都已經順利派出了第一波攻擊機群。”

從飛行甲板回到艦橋指揮室後不久,“約克城”號上的情報室便收到了各個艦隊的簡報,佩斯特上校第一時間整理了一下向蒙特報告,“鑑於盟軍的陸基航空兵已經對這兩大群島實施了才達7天的連續轟炸,估計我軍受到的阻力應該不會太大。”

根據情報進行戰時分析,給艦隊指揮官提供參考,是情報官的責任。

這次特混編隊的作戰任務,連佩斯特上校都認為很輕鬆。

“但願如此。”

蒙特點點頭,習慣地坐在指揮桌後的那張長腳木椅上,示意通訊兵把連線高頻無線電臺的擴音器的音量調大一些,以便於收聽了解實時的戰況。

“快樂小鳥呼叫信天翁,呈兩路縱隊展開,攻擊誇賈林島南北兩個機場。”

首次以聯隊長身份帶隊出戰的莊臣少校的聲音從無線電中傳來。

此時的他已經帶領從第1特混大隊起飛的攻擊機群,飛臨到馬紹爾群島的幾個主要環礁島嶼上空。

建在馬紹爾群島星羅棋佈的環礁島嶼上的幾個日軍機場的飛機,對於即將攻佔吉爾伯特群島的美軍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因此才由第1特混大隊負責對其實施戰前空襲。

莊臣少校在經歷了地中海的一系列戰鬥後,學會了在空戰中萬事小心的道理。

在確認了在機群前方護航的薔薇中隊,發回的日軍沒有起飛戰鬥機前來攔截的報告後,才命令隨在戰鬥機後的轟炸機向幾個預定的轟炸目標實施轟炸。

已經遭受了一個星期連續轟炸的日軍佔領島嶼,架著飛機從高空看下去,是死一般的沉寂,環焦島嶼上光禿禿的,不要說人就連高大的植物也少有發現,看來已經被美軍陸基轟炸機炸得七七八八了。

本來期待會有一場激烈戰鬥的莊臣少校沒想到會是這麼一個景象,心裡總是有種不好的預感,不由皺了皺頭。

一邊讓自己的SB2C“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在空中盤旋,一邊觀察各魚雷機高空轟炸的效果。

前後不到5分鐘,掛載250公斤對地爆破炸彈的兩個“復仇者”式魚雷機中隊,就好像日常訓練演習一樣,對日軍的幾個機場實施了高空水平轟炸。

出奇的是,日軍方面竟然連防空炮火都沒有開火還擊,任由美軍把本已炸得面目全非的機場設施轟炸一遍。

日軍機場上當然不會停著飛機來讓美軍轟炸,飛機早已不知道藏到那裡去了,魚雷機唯一轟炸成果是在地表上又留下了一些不深不淺的彈坑。

“媽的,真是浪費彈藥。”

莊臣少校輕聲咒罵了一句,心裡雖然失望,但總不能讓其餘的轟炸機帶著炸彈返航,唯有繼續下達轟炸命令“快樂小鳥呼叫跳舞者,準確轟炸機場跑道及飛機指揮塔樓。”

從高空用望遠鏡仔細看了看下方,莊臣少校發現只有這兩處地點值得俯衝轟炸機進行比較準確的俯衝轟炸,不過莊臣少校很快便後悔自己所作出的決定。

“砰砰砰砰砰”當美軍一箇中隊18架俯衝轟炸機分別對馬紹爾群島上的三個主要機場實施俯衝轟炸時,剛才還一片死寂的海島,忽然到處都響起了密集的槍聲,各島上大大小小上百個暗堡中射出的子彈交織成一個密集的火力網,向俯衝到低空的美“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亂槍掃射。

雖然暗堡中的機槍對空射擊的角度有限,但部分日軍的高射機槍和輕重機槍對俯衝到低空的轟炸機還是有一定威脅的。

“快樂小鳥呼叫跳舞者,取消轟炸,返回高空!取消轟炸,返回高空!”盤旋在高空中的莊臣少校一見情況不對,立即在無線電中大聲呼叫,遺憾的是大部分俯衝轟炸機已經衝了下去,想立即拉昇已經有點遲。

率先衝下去的都是有經驗的老飛行員,雖然接到取消任務的命令,但大多數卻選擇繼續俯衝轟炸投彈。

有經驗的老鳥都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面對日軍的防空陷阱,憑藉俯衝的高速還有可能避過敵人機槍的射擊,投彈後造成的爆炸煙霧對於爬升離開也能產生掩護作用。

而那些跟在後面剛俯衝下來的新手就顯得有些忙亂了,聰明一點的就隨著老鳥們繼續俯衝,剛進入俯衝狀態的就立即拉昇。

最麻煩的是那些在空中不上不下,又猶猶豫豫的新手,帶著1000磅重磅炸彈半途拉昇的最是危險。

“立即命令在馬紹爾群島上空的偵察機,對目標島嶼拍攝航空照片,一定要把敵人的火力點分佈,由其是暗堡的形狀拍清楚。”

坐鎮“約克城”號上的蒙特雖然沒有在空襲戰鬥現場,但從高頻無線電臺中傳來的通訊中,很快判斷出日軍擺了個空島計,俯衝轟炸機吃了暗虧。

為了不至於白白損失,蒙特立即要求偵察機逼近海島上空拍攝第一手戰場資料。

“讓各特混大隊把第一波空襲的情況報告第一時間上報上來。”

自己親自指揮的第1特混大隊只是負責空襲馬紹爾群島,同時進行的對吉爾伯特群島南北兩端的重點轟炸和對諾魯島的壓制轟炸的情況,還需要另外三個特混大隊報告上來才能知道。

出師失利,這讓蒙特心裡多少有點大出意料。

大概40分鐘後,各特混大隊都收回了第一波攻擊機群,戰況報告第一時間傳到蒙特的旗艦“約克城”號上來,佩斯特上校整理後立即呈給蒙特審閱。

除了第1特混大隊在沒有取得多大戰果而白白損失了4架俯衝轟炸機,多架負傷外,負責轟炸吉爾伯特群島南部塔拉瓦島的第3特混大隊,也遭到了日軍地面炮火的猛烈還擊,轟炸效果不如理想,只有負責轟炸吉爾伯特群島北部馬金島及轟炸諾魯島的第2第4艦隊比較順利。

但總體來說,所取得的戰果並不大,轟炸效果並不明顯。

日軍可不像義大利軍那樣經不起長時間的轟炸,接受了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洗腦的日本士兵,寧願戰死也不輕易投降。

被美軍轟炸得多也就學乖了,主要的海島機場一般都修築了掩體機庫,那些放不下的飛機大多轉場到後方。

而作為防禦重點的海島,掩體工事修建得異常堅固,能承受得住美軍頻繁的飛機轟炸。

而美軍戰前在這方面的情報,收集得並不詳細。

“報告將軍,偵察機逼近拍攝的航空照片已經沖洗出來。”

這時偵察機的偵察手段已經比較完善,一般都配有雷達及高效能的長焦照相機,主力戰艦的情報室一般都配有沖洗照片的暗間及裝置。

當佩斯特上校拿到工作人員剛沖洗出來的照片後,便急急地從情報室回到艦橋指揮室。

蒙特立即組織了參謀人員對航空照片進行分析。

“將軍,我建議暫時停止轟炸行動。”

弗朗西斯准將從口袋裡取出老花眼鏡,同幾個作戰參謀一起,對著十來張航空照片仔細研究了一番後,向蒙特建議。

“為什麼?”蒙特對於弗朗西斯的建議向來都比較重視,見弗朗西斯看完航空照片後,面色凝重,連忙追問。

“將軍請看,日軍在這些環焦島嶼上的防禦工事和普通常見的工事大不一樣。”

弗朗西斯從指揮桌上的航空照片中挑了一張出來,一邊給蒙特看一邊解析道:“這是一種從沒見過的點狀式獨立工事,設計構築得十分巧妙,很難被發現。

要不是照片中碉堡裡的機槍正在射擊,產生了的小許煙霧和火光,是很難把它從珊瑚石中區分開來的。”

“這確實和一般的由戰壕坑道、交通渠及碉堡掩體所組成的片狀防禦工事大不一樣。”

蒙特這時也從航空照片中看出了日軍防禦工事的不同之處,當年苦守瓜島蒙特機場時,各種掩體可沒少待過,“但既然現在已經清楚了它的外貌,應該可以想辦法透過轟炸把它打掉。”

“我們現在知道的僅僅是它的外貌,至於這種工事堅固到怎樣一個程度,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得知。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經受了我方陸基航空兵長達一個星期的連續轟炸後,照片上的這些掩體工事還是完好無損,便能多少估計出它的堅固性。”

弗朗西斯搖了搖頭,不同意蒙特的說法,又指了指照片上的日軍碉堡掩體說“這種工事成點狀,從它同島上珊瑚石大致相同的顏色來看,估計是日軍就地取材使用珊瑚砂加混凝土並結合鋼板構築而成的。

用飛機掛普通彈藥去轟炸它顯然是不明智的,這種碉堡掩體一點一點的分佈在島上,只有飛行技術高超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才有可能直接命中它,況且就算命中了也不一定能摧毀它。”

弗朗西斯一邊說一邊從指揮桌上拿起另一張航空照片給蒙特看。

照片中是一處剛被第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轟炸過的日軍工事,工事上面及周圍彈痕累累,工事中露出的鋼板在陽光的反射下發出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