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襲(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襲(一)


合租情人 溺愛上將的寶貝嬌妻 閃婚厚愛,甜妻安分點 鮮血中的真相 都市恐怖病系列·冰箱 茅山風雲錄 妖孽王爺的煳塗妃 我的身體有怪獸 異路人之捉鬼吳周 抗日之亂世英雄

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襲(一)

至於第三個目標的情報,則來源於直屬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另外一個由陸軍部成立的“阿爾索斯”特別行動小組,該小組其實是“曼哈頓”計劃的專屬情報小組,負責在全世界範圍內蒐集關於原子彈研製方面的各種情報。

“阿爾索斯”小組一個意外的發現使美國政府大為震驚:種種跡象表明,德國的原子彈研製工作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按照當時德國的技術力量,在研製方面領先於美國並非不可能的事。

43年1月中旬,羅斯福總統接到了來自“阿爾索斯”特別行動小組的報告,該小組在歐洲的地下特工發現德國在挪威北部維莫克鎮設立的化工廠,專門生產用於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重水,工廠的年產重水能力已經足以滿足德國原子彈研製的需要。

這一報告令羅斯福產生了危機感,下令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摧毀,以保證盟軍在戰略上不受威脅。

其實早在42年10月底,英國方面便已經派出一個代號“燕子”的4人行動小組前往潛伏偵察,並在42年11月中旬派出了一支32人的空降突襲部隊進行襲擊,但32人全部陣亡,行動失敗。

為此英國不得不謀求同美國的合作,這個具有S級價值的任務目標,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惡魔特別行動隊”中敢死隊的首選打擊目標。

這三個任務目標,只要能完成其中的兩個,特別行動隊組建的目的便能達到。

(關於描寫特別行動隊的章節,早在剛動筆寫這本書的時候便有了構思。

特種戰鬥的章節在書中的比例並不多,但十分重要,是承前啟後的章節。

不經過特種作戰,主角不可能迅速在美國政治權力核心佔據一席之地。

這可說得上是個跳板,不如此主角根本不可能快速晉升為將軍。

不晉升為將軍,又怎麼能具有指揮“埃塞克斯”航空母艦編隊的資格,繼續征戰太平洋便成了一句空話。

更加沒有以後參與諾曼底登陸,組建B-29戰略轟炸機隊的後話。

所以還請大家耐心看下去。

)蒙特同弗朗西斯上校負責的參謀小組就掌握的情報,針對三個任務目標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制定了一系列的周密行動計劃。

由於這三個任務都具有緊迫性,蒙特最後接受弗朗西斯的建議,在特別行動隊所有戰鬥成員接受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後,決定在43年2月底3月初,實施對這三個目標的連環作戰。

一號計劃,代號“外科手術”行動,行動時間定於2月25日夜,針對的目標是挪威南部沃斯附近的鉬礦藏。

由快反航空兵隊員,從英國愛丁堡基地起飛30駕B-17重型轟炸機,裝載新式炸彈,橫跨北海前往轟炸。

二號計劃,代號“清道夫”行動,行動時間定於3月1日夜。

利用英國轟炸機對德佔法國進行戰略轟炸的掩護時機,在深夜時分利用兩架運輸機搭載一百名空降陸戰特種兵,從倫敦起飛前往法國塞納灣,空降在卡昂市郊區,摧毀並清除設於該處的化學武器庫。

行動完成後,搭乘前來接應的五艘英國潛艇返回。

由於條件有限,位於法國地中海沿岸的化學武器庫將不作為攻擊目標。

(化學武器在當時是個不容易處理的扎手問題。

隨便用飛機對其進行轟炸的話,極易造成大規模洩漏。

)三號計劃,代號“無敵貓”行動,行動時間也定於3月1日夜。

利用轟炸機把敢死隊第一梯隊的成員運送到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地區的山林中,與早就潛伏在那裡的英美特工取得聯絡和挪威抵抗運動戰士匯合,向北前往德國建在挪威諾爾克斯城維莫克鎮的重水化工廠,潛入工廠破壞癱瘓一切重水生產設施。

計劃制定後,蒙特便再次返回華盛頓,到白宮晉見羅斯福總統,向羅斯福提交作戰計劃。

羅斯福總統對“惡魔特別行動隊”的三項計劃都作了詳細批示。

每項計劃都對盟軍日後的戰略戰役部署具有重大意義,鉬礦能否摧毀,直接關乎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生產質量能否下降,間接關乎盟軍將來在戰場上的死傷數字。

而德國位於英吉利海峽沿岸的化學武器庫能否被清除,更是日後盟軍反攻歐洲,登陸法國,開闢第二戰線的前提條件,化學武器的殺傷力,各國的統帥都是心知肚明。

而能否破壞摧毀德國的核設施,其重要性只要是有些核知識的人都能知道。

為了確保行動能順利完成,羅斯福總統親自下令,讓幾位從事化學武器及核武器研究的重量級科學家,前往皮爾斯堡基地給參與作戰行動的隊員講授相關的科學知識。

這樣一來蒙特就有幸見到了一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先生和後世被譽為“核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先生,聆聽了他們為敢死隊成員親自講授的幾堂科學知識課程,讓參戰人員瞭解和掌握如何巧妙地破壞重水化工廠。

在接受完科學理論的學習和地獄式的各種體能、攀爬、滑雪、潛入、爆破訓練後,代號為“槍手”的敢死隊第一梯隊成員,率先乘飛機前往英國,到英國北部接受實戰訓練。

在英國北部有一座由英國聯合作戰部,根據“燕子”潛伏小組發回的可靠情報,製作出來的一座與真實的維莫克化工廠內重要設施、廠房位置及結構都相同的目標實體模型。

小組將在實體模型中訓練兩個星期,才實施突襲行動。

特別行動隊的幾個主要負責人,對蒙特親自參與一系列的作戰行動,頗有意見。

作為特別行動隊參謀長的弗朗西斯上校反對的聲音最大,認為蒙特作為最高指揮官,只要指揮得當便可以了,無需冒巨大的風險親上前線。

但蒙特的回答卻令弗朗西斯無法反駁,蒙特帶著有點自嘲的語氣說到“我是個喜歡書寫歷史,而不是被歷史書寫的人。

要讓我等待命運,還不如讓我把握命運,這樣來得更踏實一些。”

在一連串的作戰行動中,蒙特將親自參與一號和三號作戰計劃,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蒙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做好了各種準備。

大西洋,是美洲大陸同歐洲大陸之間的一個天然屏障,也是美國在戰爭初期能置身事外所憑藉的最大地理優勢。

在歐洲的老牌帝國眼中,南北美洲一向是他們可供掠奪的物件,是財富的後花園,是擴張殖民地的好地方。

隨著美國的崛起,新興的帝國和舊有的老牌帝國,新興的美洲利益集團和老牌的歐洲利益集團,相互之間的矛盾日益惡化,才最終度至世界大戰的爆發。

這還是蒙特第一次乘飛機橫跨大西洋,坐在運輸機中,向著機艙外洶湧的海水看去,一望無際。

蒙特沉默不語,若有所思,坐在他身後的是七個敢死隊成員。

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英國蘇格蘭北部的英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的基地,在那裡蒙特和他的敢死隊成員將在維莫克化工廠的實體模型中接受最後的破壞訓練。

快反航空兵的成員也被部署到英國北部的愛丁堡前進基地,一批B-17轟炸機也從支援英國作戰的駐英美陸軍航空兵聯隊中抽調出來,轉場到愛丁堡軍用機場。

一批新式的炸彈和單機雷達也被緊急運往愛丁堡基地,供改裝使用。

同時空降陸戰特種兵也開拔前往英國倫敦,準備空降作戰。

(如何訓練就不詳細寫了,不然讀者又有意見,還是直接進入戰鬥描寫。

)二月底,正是北歐一年中最嚴寒的季節,隆冬未去,初春未至。

從北冰洋吹來的凜冽北風,讓穿著軍大衣站在愛丁堡基地機場跑道上的蒙特,感到了陣陣的寒意。

抖了抖飄落在大衣上的點點雪花,跺了跺腳,雙手從大衣口袋中伸了出來,揉了揉麵額,這才感覺到溫暖了一些。

“報告長官,快反航空兵‘夜鷹’中隊起飛前準備完畢,請指示。”

小跑過來報告的正是蒙特的老部下保羅-蒂貝茨少校,早在“惡魔特別行動隊”成立之初,他便被蒙特派到愛丁堡負責前進基地的設立工作。

在蒙特的刻意培養和大膽任用下,蒂貝茨少校已經是個能獨當一面的人才,可說是蒙特的心腹之一。

“十五分鐘後起飛出發,通知友軍護航戰鬥機同時起飛。”

抬頭看了看天空,依然是灰黑色的一片,雪已經慢慢地停了下來,但能見度還比較差。

這種天氣,對於安裝了新型單機導航雷達的‘夜鷹’轟炸機中隊來說,並非太困難。

‘夜鷹’轟炸機中隊的機組成員都是從經受過瓜島戰役洗禮的人員中挑選出來的,夜戰能力在這時的盟軍中絕對數一數二。

希望北海那邊的挪威南部天氣也不要太差才好,蒙特在心裡默默祈求起來,向蒂貝茨少校下達了具體的戰機出發時間,自己也向停在飛行跑道旁的B-17座機走去。

十五分鐘後,10架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和30架美國B-17重型轟炸機先後從愛丁堡軍事基地起飛昇空,在機場上空盤旋集結後,乘著夜色向東北方向疾飛而去。

“保持高度,密集隊形,以巡航速度向預定目標空域前進。”

在機群爬升到4000米高空後,蒙特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在外圍,美國B-17重型轟炸機在內圍,組成紡錘式密集隊形,飛行在遼闊的北海上空,在夜色的掩護下如幽靈一樣,朝挪威南部殺去。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把汽車作為自己的第二生命或者第二個老婆。

而蒙特則把飛機視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對於飛機蒙特有一種難以割捨的親切感,無論他駕駛的是什麼型號的戰機,蒙特都會盡一切能力去了解它的效能特點和製造原理。

對於一個飛行員來說,飛機就是自己的身體,對它越瞭解,就能駕駛得越出色,這也是成為一個優秀飛行員的必備條件。

說實在的美B-17重型轟炸機,並不算是一種十分出色的轟炸機,論速度它沒有B-25等中型轟炸機快,論載彈能力和續航能力它遠不及後來的B-29戰略轟炸機。

但是這種飛機落在蒙特手裡卻發揮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戰鬥能力,因為蒙特深刻地瞭解到它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便於進行改裝。

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目標和作戰要求,進行臨時性的改裝,掛載不同的彈藥,透過變裝從普通的轟炸機,搖身一變成為魚雷機、反潛艇飛機、反登陸協防飛機等。

而這次,蒙特便把它改裝充當成戰略轟炸機使用,雖然不能和日後真正的戰略轟炸機相提並論。

但這次為了能成功徹底摧毀德軍在挪威的鉬礦,蒙特讓美國的軍火供應商日以繼夜地生產出了一批仍處於試驗使用的汽油燃燒彈,和從海軍1000磅穿甲彈(即“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使用的那種重磅炸彈)改變而來的重磅炸地彈。

前者主要是針對地面的有生目標,和易於燃燒的建築物。

而後者則主要針對地下掩體和礦坑,作用是震裂地表。

“護航戰鬥機請返航。”

從愛丁堡基地出發,預定航程已經飛了超過三分之二,這已經是達到了英國噴火式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

按照作戰計劃,蒙特下令噴火式戰鬥機返航。

根據作戰計劃,蒙特率領的“夜鷹”轟炸機中隊在轟炸完畢後,將由另外15架噴火式戰鬥機從愛丁堡機場起飛前來接應。

而在這一段時間裡,轟炸機中隊將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實施轟炸。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橫貫挪威全境,挪威境內多以山區為主,全年的氣候都比較複雜,並不利用飛機的轟炸,而有價值讓盟軍來轟炸的地方更是屈指可數。

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德軍部署在挪威佔領區的防空火力和飛機都比較少,這就讓蒙特的“夜鷹”轟炸機中隊有了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