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一二章 戰徐州

第三一二章 戰徐州


法醫萌妃:王爺要炸了 愛你入骨:首席的小祕書 丹武狂仙 起始之罪 陸小鳳系列·決戰前後 民間山野怪談 鄰家女鬼初長成:都市鬼奇談 冰封下的風俗 沐情. 重生之名門俏妻

第三一二章 戰徐州

第三一二章 戰徐州摩柯回家了……回想一下,從光和六年相逢,三醜長沙結為異姓兄弟之後,十年來始終不離不棄。

如今這一分別,卻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

薰俷總有一種感覺,他把沙沙推進了火坑了。

也難怪他有這樣的感受,那周郎又豈是好相與的人物?如今孫策在南方也算是羽翼漸豐。

文有虞翻華,武有周瑜程普,加之文家五虎,也算得上是兵強馬壯了。

沙摩柯……薰俷為此,著實的煩惱了許久。

他找來了李儒,密令其設法在荊襄九郡安插細作,以便到時候給予沙摩柯方便。

沙摩柯如今是放出去的鷹,能飛多高,董俷難以預料,唯有盡力給予幫助。

也正因為這件事,精絕國女王舉國遷移至高昌壁的時候,董俷也沒有能出面安撫。

高昌壁,經過多次戰亂,早已經破敗不堪。

從戰術角度來考慮,這裡沒有絲毫的利用價值。

但是從戰略角度而言,奪回高昌壁,就意味著大漢朝對西域的重新掌控,自然不同於普通的城鎮。

重豎漢室尊嚴,唯有此才能立足西域。

盧植蔡三老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出同意,而且他們認為,高昌壁當為王治所在。

什麼是王治?說穿了,就是豎起劉辨這面旗號。

把高昌壁作為王城,並建議劉辨更改王號。

改弘農王為高昌王,代表著漢室正統。

在這一點上,喜歡和董俷唱反調的羊續也是舉雙手贊同。

可董俷卻不希望如此。

他手裡有玉璽,這是一個連蔡|儒二人,沒有人知道玉璽的存在。

薰俷之所以沒有讓劉辨登基,是因為目前這時機還不算成熟。

按照他的想法,奪回三輔。

立足長安。

到時候有玉璽代表國運。

劉辨在長安登基。

效果也許會更加的明顯。

高昌壁……太荒涼了。

劉辨如果來到這裡定下王治,勢必要耗費大量的錢糧,這似乎並不符合薰俷的觀念。

最後,還是諸葛瑾出了主意。

“居延城的確不適合作為王治,對於西域的震懾,遠遠無法和高昌壁相提並論。

主公所擔心地是耗費錢糧,其實也沒關係。

車師國。

卑陸國,以及移支等國戰敗後,雖有精壯充入了乞活軍,可還有老弱婦孺在,何不名氣修築王城,也好過白白地供養……另外,各國王室聚集地財富,也可以挪出一部分。

雖說耗費是耗費了一點。

可是從長遠來看。

這西域終歸是由主公掌控,修繕一番倒也沒什麼大礙。”

薰俷三思之下,最終還是採納了諸葛瑾的建議。

劉辨暫時留在高昌壁。

而薰俷則移治所先行抵達,在高昌壁原址上,撥地十萬頃,重築王城。

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由蒲元為將作大臣,負責督造新王城。

當然,王城裡面的具體歸化,由劉洪出面設計。

在這方面,劉洪顯然是一個行家,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設計大師。

*進入六月之後,王城的重建工作,已經大規模的展開了。

而董俷卻在班咫再下戎盧、婼(chuo西地擴張。

因為再向西,就要進入大宛和烏孫的屬國之中。

在賈詡的遠交近攻計策實施之前,董俷還不想過早的和大宛烏孫交戰。

同時,消化已經佔領的地區,也需要一個過程。

操之過急,適得其反,董俷很清楚其中利害。

戰事停止了,接下來就是休養生息。

大宛烏孫很明顯也覺察到了董俷所帶來的壓力,隨即調兵遣將,做出防禦的態勢。

誰也沒有向對方表達什麼意願,反正是很默契的進入對峙地狀態。

經歷半年戰火動盪地西域,暫時平靜下來。

與此同時,鄉學和縣學,在董俷的推動之下,由張掖地區率先執行。

自古,讀書識字都是高門大閥所掌控的權利,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接觸到,更不要說邊荒之地地百姓。

不論出身,不論貴賤,凡滿年齡者,都可以進入鄉學學習。

這個訊息一傳開,在河西四郡所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

有贊成的,有反對的……當然更多人,則是在一旁默默的觀看事態的發展。

甚至包括馬騰在內的中原諸侯,也想弄清楚這董家子的喉嚨裡,究竟是在賣什麼藥?薰俷坐在簡陋的府衙大廳中,搖頭苦笑不停。

“岳丈,什麼想法?”撓著頭,董俷說:“您也看到了,隨著我們向西不斷挺進,能辦事的人也越來越少。

早先我們據守河西的時候,還好說一些,可是現在……子瑜現在天天見到我就是讓我給他派住手,軍師和姐夫那邊,現在也是勉強夠用而已。

務凃谷等地的重建,移民的安置……還有池方面,曾次雖然沒有說,可我知道,他也很頭疼。”

“那你建立這鄉學……”薰俷撓了撓頭,“其實也沒什麼,只是讀讀書,認識個字,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雖然說不堪大用,卻能令子瑜曾次他們緩解一下壓力。

而且,將來地方越來越大,總需要人來管理吧。

士子們不願意到這蠻荒之地,而本地人也未必會願意接受外人的管理。

與其這樣,倒不如培養一些當地的人,到時候管理起來也方便。”

蔡輕輕的搖著摺扇,沉吟不語。

其實,這也不是董俷的發明。

早在幾年前。

法衍就制定出了以夷制夷地策略,如今不過是換個地方,從朔方轉移到西域罷了。

蔡自然也能明白這裡面的許多好處。

“西域自古為蠻荒之地,西平有此想法,倒也是好的。

可這麼多人求學,你哪來的先生教導?”薰俷笑了,“這個簡單。

我已經和蜀中張家,徐州麋家商量妥當。

關東蜀中多的是不得意的寒士。

我又不求他有多大的本領。

只要能識文斷字。

也就馬馬虎虎的湊合了。

關東關中動盪。

想必會有很多吃不上飯地傢伙,想要這個生計地路子吧。”

“可如果人家不願意來……”“不來,我就用錢買!”薰俷這話說地算好聽。

如果把話說的更直白一些,那就是動手搶!透過蜀中張松,徐州麋竺,讓他們把那些能識文斷字的窮酸抓起來,薰俷出錢買就是了。

再說的清楚一些:奴隸買賣!蔡對此倒沒什麼意見。

反正已經到了這一部。

也沒什麼不能撕破臉皮了,該怎麼幹,就怎麼幹吧……站起身來,“西平,你搞這件事,我也沒什麼意見。

只是你要主意,莫因此而冷了底下人的心啊。”

“我幹什麼了?什麼時候冷了他們的心?”薰俷糊塗了,不明白蔡話中的含義。

蔡也說不上來。

只是隱隱覺得。

這件事鋪開了地話,只怕其意義並非董俷所說的那麼簡單。

算了,該怎麼做。

西平自己心裡有數就好。

自己也老了,呆在太學裡教導一下那些孩子也就是了,何必再去操心許多事情?晚飯後,蔡回屋教導孩子們去了。

薰俷舒展了一下筋骨,正準備去演武場中演練一番武藝,卻見李儒帶著法正,匆匆的趕來。

臉上帶著一種笑意,李儒走進來就說:“主公,好訊息啊!”“什麼好訊息?”“你看,這是十二從徐州派人送來的訊息。”

薰俷倒是不急著看那份情報,而是拉著法正的手,坐了下來。

法正,已經二十……當年在陽初見時的稚嫩,早不見了蹤跡。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而幹練的氣質。

對於法正,董俷也懷有一分愧疚。

法衍如果不是因為投奔了他,只怕也不會……“孝直,近來可好?”這個孝直,是法正給自己取地字。

聽聞董俷詢問,連忙恭敬地行禮說:“多謝主公掛念,法正現在過的很好。”

那眉宇間,透著一股倔強。

聽說這孩子在法衍死後,變得格外沉默,也非常的勤奮。

李儒對法正很滿意,常贊他有乃父之風。

薰俷溫言和法正說了幾句之後,這才打開情報,就著燭火看了一眼,不由得咦了一聲。

“沒想到,竟如此有趣!”他抬起頭,看著李儒說:“姐夫,看到了沒有,我介紹地這個人,似乎還不錯嘛。”

*下城外,旌旗招展。

曹操頂盔貫甲,罩袍束帶,咬牙切齒的看著對面陣中的一員大將。

“劉備賊子,先阻我大軍,又偷襲我營寨,令子義重傷……眾將官,誰與我拿下此人。”

曹操如此憤怒,也並非是沒有道理。

本想接老爹前來兗州享福,一家人團員,何等的快活?卻不成想,被陶謙偷襲,全家四十三口,沒有一個人活下來。

正在消化青州的曹操聽聞噩耗,當時就昏了。

自古禍不及家人!這是一個連三歲小孩子都能說出的話語。

那陶謙,自稱是仁人君子,卻做出這等可鄙的事情。

我攻打你徐州,那是你我之間利益上的衝突。

可是,你卻不應該偷襲我的家人啊。

曹操醒過來之後,不顧眾人的勸阻,立刻調集兵馬,兵分兩路殺入了徐州。

太史慈由沛縣出兵,率先攻入了彭城國。

陶謙手下的人馬,如何是太史慈的對手,被殺得大敗而回。

而曹操則從青州出兵,以夏侯敦為先鋒官。

李典樂進為副將,由三亭殺入琅琊郡。

一路過關斬將,開始時倒也算是順利。

可是在抵達既丘的時候,突然接到戰報:袁紹派沮鵠為主帥,劉備關羽為先鋒馳援徐州。

先是大破州兵馬,而後引得太史慈回師救援,於太史慈歸途之上埋伏。

一場大戰,太史慈被關羽所傷。

若非曹仁曹純拼死解救。

只怕就死在了亂軍中。

這劉備。

何許人也?那關羽又是什麼來頭?太史慈地本事,曹操可是知道的。

在眾將之中,可排名在前五,的確是一員不可多得的驍將。

據說只三個回合,就被關羽斬傷,莫非又是一個董西平?但這個時候,曹操絕不可能回頭。

催兵馬繼續前進。

抵達了下城下。

原本想要休息一晚後再做交鋒,可不成想那劉備居然半夜偷襲,迫的曹操兵退十五里。

那關公的本領,曹操算是看到了。

的確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曹操也知道,若想殺陶謙報仇,不擊潰劉備,絕無可能。

曹操話音剛落。

身後一員大將。

已經催馬衝出本陣。

只見他,黑盔黑甲,皁青色戰袍。

掌中一杆七十八斤重的九耳八環大砍刀。

華稜稜直響。

**青鬃馬,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是誰?曹操樂了,那大將,正是他身邊地折衝校尉許褚。

許褚和太史慈關係非常好。

事實上不僅僅是許褚,夏侯敦、夏侯淵等人和太史慈都不錯。

太史慈武藝高強,箭術精湛。

兼之為人謙和,頗懂得進退。

雖然加入地晚,但是在曹操硬碟中卻極有人緣。

而且,許褚還跟太史慈學過箭術,聽聞太史慈受傷,許褚自然是暴怒至極。

端地是人如猛虎,馬似蛟龍。

許褚在馬上虎目圓睜,厲聲吼道:“關羽何在?那關雲長何在?你家爺爺在此,還不過來送死。”

大旗下,有一排人。

當中正是陶謙,左手邊是陶謙的部曲,右手邊是沮鵠劉備關羽三人。

沮鵠,是沮授的兒子,年二十八。

很有氣度的一個人,不但秉承了家學淵源,而且自幼拜名師,練得一身的好武藝。

作為此次的領軍的主將,他還有另外一個任務:觀察劉備。

只是沮鵠不太明白,父親為什麼會對這麼一個人如此在意?很謙和,而且知書達理。

雖然少了一隻耳朵,卻顯露出一股剛強氣概。

幾乎每個和他交往過地人,都會對他生出好感。

就算是沮鵠自己,也不能例外。

許褚在陣前罵陣,關公丹鳳眼眯成了一條線,手捻美髯,手中倒拖青龍偃月刀,撲稜掉了一個個兒,催馬就準備出陣迎敵。

可沒等他出戰,從陶謙身邊就殺出了一將。

厲聲喝道:“區區蠢賊,我來殺他……”此人名叫梁綱,是南陽人,自幼好武,刀馬純熟,是陶謙手下頗為厲害的將領。

關羽是什麼人?這裡是下,逞威風也輪不到關羽一個區區的無名小卒。

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梁綱可不是很服氣關公,更不想讓外來人逞威風。

掌中開山刀,催馬衝向許褚。

梁綱的武藝的確是不錯,但也要看和什麼人比。

至少在許褚眼中,此人不值一提。

二人戰了六七個回合之後,許褚錯蹬一刀斬梁綱於馬下。

大刀在靴子底蹭了一下,厲聲喝道:“關雲長,鼠輩……莫非害怕了爺爺不成?”那關公是何等高傲的人物!聞聽許褚說這種話,頓時勃然大怒。

丹鳳眼猛然張開,精芒一閃。

催馬衝出本陣,厲喝道:“無名小卒,你家二爺在此。”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