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七六章 西園立八校(一)

第一七六章 西園立八校(一)


近身強少 都市尋美記 重生之都市梟雄 雪海飄香 女王進化論 朗月笑長空 萌寶駕到:爹地,媽咪要逃婚 掌控天下 官太太 海賊王之賞金獵人

第一七六章 西園立八校(一)

第一七六章 西園立八校(一)聞今上意立新軍,弟當取之。

驚州戰事已近尾聲。

西平應謀未來事,新軍勢在必得。

恐弟身邊人不足,故遣龐德相助。

德為弟之心腹,久在隴西,則兄必生疑。

子頗有才幹,可為西平之臂助。

李儒地信沒有臺頭。

沒有落款。

但卻已經說明了一切。

董俷放下書信心道:皇上組建新軍的事情。

沒想到連姐夫那邊都已經知道了,想必。

這裡面也有爹的意思。

看起來。

郭嘉昨日所說的事情,也並非只是危言聳聽。

拿起另一封信,開啟來卻掉出兩張信瓤。

一封是陳到所書:麴義有大才。

精於兵事,勝到十倍,主公可大用……而另一封則是賈詡的信:隴西無大事。

詡已至張掖,劭有才,屯軍之事也已完備。

無需多慮。

驚州平穩,主公必有凶險。

當手握兵馬,方立於不敗。

新軍將立,主公定要取之……得新軍,則主公近日無憂,詡當於西域觀之。

望主公多多珍重。

又是新軍!董俷倒吸一口驚氣。

眉頭緊鎖。

郭嘉這麼說。

李懦這麼說。

連賈詡也這麼說。

看起來他們都已經覺察到了什麼。

可卻都沒有說清楚,不過,董俷有些生氣,賈詡心中地意思,分明有一種隔岸觀火地意思。

他不明白賈詡究竟是存著什麼樣地心思。

可總有些不安的感覺,特別是那一句。

得新軍,則近日無憂,那未來當如何?生氣歸生氣,董俷倒也明白了。

看樣子必須要謀取新軍的位置了。

賈詡雖然在張掖。

但聲望並不高。

甚至許多人不知道他地存在。

估計鬧不出什麼風波,陳到、黃劭。

和董俷有生死之交。

而且也都極為智慧,董俷並不擔心。

而裴元紹等人。

可說是董俷的心腹。

出生入死地交情,也絕不是賈詡能撼動,且不管賈詡究竟是存了什麼心思,董俷多多少少地能明白一點:這是賈詡對他地考驗啊。

當初董俷以死相迫,雖然讓賈詡臣服,但還沒有展現出足夠的能力,讓他效死力。

這老狐狸。

看起來是準備報復一下,隔岸觀火,看好戲呢!雖說這樣做有點不太地道。

可如果做好了的話,賈詡定然再也沒有理由不效死力。

有本事的人。

大概都是這毛病吧。

想到這裡,董俷反而不生氣了。

他既然決定要考驗我,說明他多少還是看好我地。

當晚。

董俷在府中擺宴為龐德、麴義接風。

在酒宴上。

也順帶著安排了他們二人地職務。

北宮現有五營,其中鸞衛營全是女兵,只能由任紅昌擔任,而宮外有四營衛士,尚有一營沒有主將,此前都是張繡來兼顧。

陳到說麴義精於兵事,索性將這一營交由麴義主掌,官拜牙門將,另外三營。

分別是有三個北宮軍的老人擔任,這三人還算盡心盡力,董俷也不好擅自動他們地職務。

否則就會引發出上面的猜忌。

不過。

這三營實際上已經被典韋和張繡控制。

倒也不擔心他們造反。

沉思片刻之後。

董俷命龐德執掌博浪士。

畢竟對於張繡如今已經是軍司馬,北宮軍許多事情都是由他來處理,實在沒有太多地經歷顧忌到博浪士地訓練,龐德亦是猛將。

同樣是官拜牙門將。

雖在北宮軍的序列之內。

但實際上卻主掌博浪士地訓練。

一應事情安排妥當,董俷長出了一口氣。

“各營從今日起,要加緊訓練。

不可有半點懈怠!”“喏!”眾將起身領命。

不管是麴義還是龐德。

顯然對董俷這個安排非常滿意。

而董俷也想看看。

一個是被陳到盛讚‘我不如他’的陌生人,一個是歷史上曾和關二哥打得棋逢對手的龐德。

這二人雖然還年輕,可想必都不會讓董俷感到失望吧。

接下來地事情。

就看新軍何時建立。

中平四年,眼看著天下形式一片大好,雒陽城內,歌舞昇平。

就當人們以為太平盛世將要到來地時候。

荊州長沙郡卻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再次讓已經趨於平穩地漢室江山。

處於動盪飄搖之中。

長沙人區星。

原本是太平道教眾,因不滿新任長沙太守對治下地盤剝。

召集三百太平道教徒擊殺了長沙太守。

而後聚眾造反,並且很快地聚集了數千人,佔據長沙。

區星自稱將軍。

旬月間攻城略地,將長沙周圍地縣城佔領,聲勢浩大。

比之張舉當初的造反。

區星顯得非常聰明。

但在之後,區星卻亮出了他太平教徒地身份。

自稱是繼承張角衣缽。

引得四方太平教眾來投。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

反賊的數量從幾千暴增至五萬人馬,虎視荊州。

“飛燕,這區星,你可曾聽說過?”位於汝南禳山深麓,也有一支人馬,數量只有八千左右。

但是卻極為精悍。

大寨依山而建。

分內外兩寨,裡面地是老幼婦孺。

負責耕種和紡織;外寨則有分為三寨,中軍大寨有四千人。

左邊一寨建在山崗上。

右邊地寨子則立於空曠地中。

三寨成掎角之勢,能互為聲援。

大寨的主帥。

卻是當初從宛縣撤走的張燕,左邊營寨地主將是劉闢、龔都;右邊營寨的主將名叫張白騎。

原本是黑山軍的一部。

張白騎曾是張牛角手下地大將。

和張燕素有兄弟之情。

張牛角死的時候。

張白騎是負責鎮守高邑。

沒成想被董卓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以至於失了高邑。

帶著本部人馬輾轉冀州,管亥在黑山組軍。

得滿寵相助,聲勢浩大。

張白騎於是前去投靠。

可當初管亥不過是張牛角手下地一名小將,如今突然成了張白騎地上司,自然心裡就不是很舒服。

加之管亥聽滿寵地意見。

以自身發展為主,不斷壯大力量。

卻從不提為張牛角或者張角報仇地事情,令張白騎更加不滿。

管亥興兵,只掠奪而不佔據城池。

令張白騎的不滿終於爆發。

而在這時候,他得到了張燕地訊息,張白騎不服管亥,但是卻非常服氣張燕。

於是臨陣突然帶著本部人馬撤退,趕往汝南投靠,也正因為他的突然撤退。

造成了管亥建立起地防線露出了一個缺口,一日之間就潰敗而逃。

不得已退回了黑山。

同樣。

也使得白繞三人不得不離開冀州,前往司隸地區求生。

張白騎在到了禳山之後才得知了這一訊息。

好生慚愧。

幸好張燕相勸。

這才讓他心裡舒服了一些,如今聞聽區星豎起黃巾大旗,張白騎頓時感到無比興奮,前來中軍大寨詢問。

張燕也得到了訊息,正要讓人通知張白騎三人。

聽張白騎的問話。

張燕忍不住說:“怎麼,你也沒有聽說過區星這個人嗎?”“第一次聽說!”這時候。

龔都和劉闢趕來。

張燕連忙詢問這二人。

也難隆,他和張白騎原本都隸屬於北方大帥張牛角的廑下。

對南方太平道地事情,並不是很瞭解。

哪知劉闢、龔都也是一臉地迷茫之色。

“區雖是誰?我等從來沒有聽說過啊……”龔都說:“飛燕。

南方各州,乃至於交州等地的教友,哪怕只是個小帥,我二人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可是這區星。

確實不知道……估計連個小方都不是。

不清楚。”

“該死的小人。

怎敢妄稱得將軍衣缽?”張白騎生平對張角最為敬重,其次是張牛角。

至於張寶、張粱。

尚拍在張曼成之後。

聞聽有宵小冒用張角之名心中怎能不怒?在他看來,張燕如今才是最正宗地張角傳人。

何時輪到那區區地小人物?當初他離開冀州,也是看不慣管亥為首腦。

反倒是張燕冷靜下來,沉吟片刻後,突然笑了。

“也罷,既然這廝要用天公將軍之名。

我們不妨成全他一下……這兩年官府也開始對我們留意,實不利於發展,不若趁此機會,突襲汝南。

把那汝南地糧草金銀盡數掠來……此事有劉、龔二位將軍負責,記住要把那汝南地庫府給我搬空。”

龔都笑道:“某正有此意,定不負將軍厚望,嘿嘿,聽說今年汝南大豐收。

糧草可是堆積如山,若搬空了庫府,則我禳山軍可擴張至萬人以上。

兩年無需為糧草擔心。”

張白騎道:“那我呢?”“白騎兄隨我出擊。

襲擾徐州……同時要造出聲勢,我們是要支援那區雖小賊,白騎。

我知道你想復興義父他們的大業,可不到時候。

真地不到時候,管亥在冀州做的很不錯。

不佔州縣,只行掠奪之事,如此一來。

官軍將收尾難顧,可一旦佔據了州縣,就等於把我們地實力盡數暴露給了官軍……我們如今。

還是太弱小。”

“飛燕。

你放心。

同樣的錯誤。

我絕不會犯第二次,這次我隨你走。

你說怎麼打。

咱們就怎麼打!”七月。

汝南失陷。

各地豫州黃巾餘孽紛紛響應區星,有飛燕軍途徑徐州。

一路掠奪。

徐州刺史陶謙命廑下騎都尉臧霸出兵攔截,不成想被飛燕軍引入絕地之中,險些全軍覆沒。

陶謙大怒,要斬殺臧霸。

而同樣感到委屈地臧霸也在一怒之下,率領部將孫觀、吳敦反出徐州。

據泰山而立。

臧霸,字宣高。

本為青州泰山華縣人,少有謀略。

其父臧戒曾經擔任華縣獄掾,因不肯聽從泰山太守徇私殺人的命令。

而被收押。

臧霸一怒,帶著幾十個人在押送途中劫走了父親,後來逃命於東海,以勇壯而聞名,黃巾之亂時。

陶謙接掌徐州。

臧霸歸附於陶謙。

數次破敵,可謂功勳卓著。

但也因此。

臧霸在徐州頗有名氣。

以至於陶謙生出了顧忌。

此次治臧霸地罪,與其說是因臧霸征伐不利,損兵折將,倒不如說是為了剷除異己。

陶恭祖原本也是個非常爽利的人,可隨著官兒做地越大。

就越發的變得小心。

聞聽臧霸反出徐州。

陶謙勃然大怒。

立刻派廑下猛將曹豹,領軍八千。

前往泰山消滅臧霸。

曹豹。

乃是徐州當地地大族出身,也有謀略。

可雖說他兵多將廣,可那泰山卻是臧霸的地盤。

地形不熟,被臧霸沿途奇襲,損兵折將。

華縣城下一戰。

更打將原本就精疲力竭的曹豹打得狼狽而逃。

八千人馬回到徐州的時候,卻已經不足兩千,這並不算結束。

曹豹出征地同時,陶謙接到了青州地求援。

有黃巾反賊何曼在青州造反,請求陶謙出兵援助。

當陶謙接到曹豹戰敗地訊息時,不由得倒吸一口驚氣,那臧霸,竟然有如此本事?青州。

是無力去救援了。

自家門口地這把火還沒有熄滅。

猶豫再三。

陶謙聽從了新任別駕糜竺的建議,上書雒陽。

請求朝廷出兵平叛。

七月中,陶謙地求援信到達雒陽。

而在同一天。

平定了冀州黃巾之亂地袁紹。

也志得意滿地策馬自正陽門進入雒陽城。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