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格局(11)

第一百一十八章 格局(11)


臥底女僕 婚迷不醒:全球緝捕少夫人 本尊分身 王爺出招:緝拿腹黑王妃 皇冠豪門繼承者:千億女王 紈絝邪皇 百鬼列傳 今晚不寂寞:與屍同眠 詭靈異事 誤惹兩個校草哥哥

第一百一十八章 格局(11)

苻睿呼吸為之一窒,他的臉色變的很難看。

可是,他還是不得不承認,楚瑜說的是實話。

現在和半年前已經不一樣了,姚萇父子的敗退,已經讓苻巨集的位置越發的穩固,現在輕易地,已經不可能動搖了。

某種程度來說,可以講,是自己錯過了這個機會。

但是思來想去,苻睿卻並不後悔,因為這完全是自己仔細的考慮過後的決策,自己權衡了再三,也知道,在之前那個特殊的時間段,是不可能動手的,因為自己想要的,是取而代之,而不是徹底掀翻桌子。

不管怎麼說,自己還是氐人,和苻巨集等人在民族利益上是一致的。

既然不是苻巨集,那麼苻睿就只能聯想到涼州的段業了。

“現實,您的意思是說,涼州那邊?”

“不錯。”楚瑜說道,“如今涼州的段業,大肆招兵買馬,雄心勃勃,聽說這一次開科取士,天底下已經有不少人不遠千里跑去應考,王爺,這可不能小覷啊。”

“喔?”苻睿雖然神色略有觸動,但是很明顯,他看起來並不是太在意。

“王爺。”楚瑜道,“您不能小看這個事情,當今是亂世,固然是依仗戰馬和長刀,可是畢竟,純粹考武力,可以一時取得勝利,但是很難徹底征服天下。就算能,靠武力也不能完全統治天下,終究需要大量的讀書人,而段業這麼一來,天下士子之心,恐怕都向著他了,王爺,這可不是個小事情啊!”

“我知道了!”苻睿雖然態度很謙恭,但是,明顯楚瑜看的出來,他真的不在意。

畢竟他是氐人,漢化雖然深,但是看起來,也是知其表,不知其理,終究還是對讀書人的力量沒有太深刻的認識啊。

一想到這裡,楚瑜心裡不由暗自嘆氣。有些東西,沒有經歷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和深刻的理解,想靠著幾句話,就說服苻睿這樣極度自信,極為有主見的人,實在太難了。

苻睿可能覺得,只要有刀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讀書人也有用,但是最重要的作用,在他看來就是像自己這種人一樣,出主意,搞權謀,幫他打天下。

可是真正讀書人管用的地方,卻不是這裡啊。

楚瑜既仔細讀過聖賢書,也跑過江湖,深深知道,不管是現在的江南,還是如今苻巨集統治的關中,慕容垂統治的河北,不管實際統治者是誰,其實都還是皇權不下鄉。他們精銳的軍隊,讓老百姓不敢反抗,他們的官員手握大權,可是從朝廷,到地方的刺史,郡守這些官員,他們本質上是管理下級官員的,而不是直接去管理百姓。

只有縣官被稱作“親民之官”,其他都被稱作“管官之官”,就是這個意思。

而問題就在於,氐人也好,匈奴人也好,鮮卑人也好,他們都缺乏足夠的人才去當縣官。你讓一個勇士去震懾一個縣內的反叛勢力,這個很容易。

但是你讓他收稅,賑災,審案子,維持地面,保證徭役,這些事情,對於他們就太難了。這些事情,除了讀書人,又有什麼人能幹呢?

實際上,大部分縣官,其實都還是漢人。所以別的人或許看不出來,但是楚瑜就知道,這樣的統治基礎是並不穩固的。

而就是這“親民之官”,實際上在治理廣大的農村是依靠的還是本地的鄉紳、士族。所以,在江南也好,在關中也好,每當一任官員上任時,為了在任內地方上能治安良好、徵糧順利,首先都要拜訪當地有名望和號召力計程車紳,特別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即所謂地望耆老。

因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事實上當時佔天下絕大多數地域的農村都是在士紳的直接管理下,是不折不扣計程車紳治國。如果不跟他們搞好關係,他們當然不敢直接來對抗你,可是讓你根本沒法工作,最後直接走人,那是完全可以的。

這絕非偶然。因為從漢朝以來,士大夫的地位就逐漸抬高,到了後來,他們入朝為官,彼此呼應,形成了聲勢,就完全成了同氣連枝的整體。從家庭背景看,大部分在中央和地方為官計程車大夫本身就是在農村擁有土地的大地主和莊園主。這樣的家庭在兒子自上學年齡起就讓其在私塾或官學中接受正規教育,然後透過察舉,或者孝廉等等方式,進入官場做官。在當官的時候,他們當然也就竭力擴大家族的影響力,給家族積累各種資源。

而到了他們退休離任之後,他們又重返鄉里,一邊繼續著地主的生涯,一邊發揮餘熱,調解鄉里糾紛,維護地方治安,協助在任官員的工作。士紳與鄉土的二重身份密不可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謂耕讀世家說的就是這群人。

從教育背景來,士紳們一方面接受過國家的正統教育,儒家倫理、綱教倫常深入其心;另一方面從小生活在鄉間,對地方上的風土人情、鄉規民約十分熟悉,往往在二者有矛盾時採用一種園融、通達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使其既不違反大傳統,具有大傳統的合法性,也不有悖於小傳統,具有小傳統的合理性。

多少年來,楚瑜走南闖北看到的效果足夠證明這樣的有效性。從實際作用看,士紳在解決糾紛、祭祀儀典等重要活動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鄉村之中每逢婚喪嫁娶、祭祖拜神、二造糾紛等事,村長、里正往往會請有名望的鄉紳主持其事,因為後者見識多、德望高,能讓鄉民信服。

可見,自古而來知識分子即在國家與民眾之間起著協調和紐帶的作用。

對於讀書人來說,人生在世有三大事,謂之立德、立功、立言,其中以立德為首。因為對於他們而言,立言是利在千秋,即著書立作,流傳後世;立功則是功在當代,即積極參與到各種現實的事務裡去,來解決具體的問題,不管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還是披堅執銳帶兵打仗,都是很好的事情;立德則是上述二方面的結合,這就是難度更大的了。

而楚瑜曉得,如今的現實,就是在江南之地的讀書人,想立功基本沒機會,因為門閥們根本把所有的路子都給堵死了。而在其他地方,想立言和立德業很難,畢竟,這些地方統治者們都是胡人,他們會用你,卻很難信任你。更何況讀書人都有正統的觀念,為胡人效勞本來就很有壓力,更何況全情投入呢。

正因為如此,楚瑜這樣的人,才深深的知道段業這一手的厲害,段業自己是漢人,大家沒有壓力,涼州如今搞得蒸蒸日上,大家也都想去加入其中,也算做了一番事業。

更何況段業把讀書人的地位抬得很高,這在亂世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自明。

“好了。”苻睿這個時候說道,“段業如今風頭正旺,咱們難不成還去找他麻煩?”

“那倒是不必。”楚瑜調整了下心情,“不過我聽說,最近段業要去長安。”

“去長安幹嘛?”楚瑜奇道,“難道為了真除刺史的位置?他就不怕肉包子打狗?”

“這是有風險。”楚瑜說道,“可是既然誰都知道有風險,如果段業還敢去,還能全身而退,他的聲望只會更高,這麼划算的事情,段業一定會做的。”

“倒是這麼個道理啊。”

“不過……”楚瑜頓了頓,道,“一直有傳言,說段業想去求婚!”

“喔?我怎麼沒聽說。”苻睿有些奇怪。

“是段業想向苻寶公主求婚。”

“這樣啊。”苻睿摸了摸下巴,“你說我是什麼態度好呢?”

“王爺您想怎麼樣呢?”

“我啊!呵呵呵。”苻睿笑了,“史記我還是讀過的,裡面最精彩的一章,我覺得是鴻門宴,既然劉邦敢去,段業也敢去,我為什麼不能去?”

“您也想回長安?”

“我為什麼不回去!”苻睿笑道,“他們都覺得我肯定不敢回去,呵呵呵,包括我的好哥哥,他也不信我敢回去,那好,我就要回去!既然段業想當我妹夫,我當哥哥的看看妹夫總可以吧?”

“這……”

“而且我不帶兵回去!”苻睿堅決的說道,“不僅不帶兵,而且,我要讓天下人都曉得我苻睿敢回去面對他,呵呵呵,你說這樣,我的名聲會如何呢?”

楚瑜沒有想到,他居然想出來瞭如此瘋狂的打算。

可是仔細一推敲,卻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很有道理,的確是這麼回事!這是一個很瘋狂,很大膽,但是也很有可行性的辦法。

“王爺,我贊成您!”楚瑜想好了之後說道,“不過雖然我們不怕,但是也要以防萬一,我們還是要進行一些佈置……”

“不!”苻睿斬釘截鐵的說道,“這一次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就不做任何佈置,看看我的好哥哥想不想得到,就算想到了敢不敢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