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0卷 屈子離騷_第462章 洞房夜

第10卷 屈子離騷_第462章 洞房夜


使你為我迷醉(讓我為你喝采) 我的阿瑪是康熙 萌寶坑爹:首席,復婚無效 末世寵獸帝國 流逝的熱血青春 血族恩仇錄:吸血貴族的獵手妻 愛妃傾城:王爺你別跑 陰棺娘子 木傾天下 紅白玫瑰在一起了

第10卷 屈子離騷_第462章 洞房夜

迎親的隊伍來到廉頗的府外,非常的順利,沒有遭到刁難。

劉宣很快就迎到了廉玉,順利的將廉玉接走。隊伍回到府上,劉宣在司儀的指引下,按照成婚的步驟一步步的往下進行。

禮成後,廉玉被送入房中。

這一天,劉宣忙得暈頭轉向,連丁點空閒的時間都沒有。

他迎娶廉玉,朝中大臣都來了。

甚至,趙何和田欣都安排了人來道賀。

成婚的場面,熱鬧非凡。

劉宣一整天都在忙碌,到晚上宴席結束,所有的賓客離開後,劉宣才算是鬆了口氣。府上的事情,由田瑾在打理,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廉玉的房間中。

廉玉坐在床榻上,神色嬌羞。

劉宣看向廉玉,臉上有一抹愛憐的神色。

“夫君!”

廉玉嬌羞,口中低吟。

曾幾何時,她是廉府的掌上明珠,意氣風發,風姿獨立。

遇到劉宣後,為劉宣折服。

自此,心繫劉宣。

時至今日,她心想事成,終於嫁給了劉宣,成為劉宣的女人。

劉宣走了過去,在廉玉的身旁坐下,握著廉玉的柔荑,溫柔道:“玉兒,辛苦你了。”

“玉兒不辛苦!”

廉玉的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能嫁給劉宣,是她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

廉玉看到劉宣的臉上神情疲憊,她清楚劉宣迎娶她,得招呼來的客人,得招待賓客,肯定非常的疲憊。她嫣然一笑,主動說道:“夫君先躺下,我為夫君捶背,緩解一下疲憊。”

“好!”

劉宣的確很疲憊。

在廉玉的伺候下,劉宣脫下外套,在床榻上躺下。

廉玉也是習武之人,她體魄健康,手上有力量,為劉宣捶背按摩,力量恰到好處,不失柔軟,也不缺少力量,讓劉宣非常的舒服。

近距離的接觸,氣氛旖旎。

劉宣鼻尖輕嗅,似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在鼻尖縈繞。

聞著眼前女子的體香,劉宣的眼中,漸漸多了慾望的神色。廉玉二十出頭,早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有了成熟女子的風韻。今日盛裝之下,更是美豔得不可方物。如今在劉宣的面前,更是粉面含羞,處處透著嬌羞,增添了幾分**。

宣的呼吸,漸漸急促起來。

佳人在眼前,劉宣哪裡還忍得住,一伸手便把廉玉抱在懷中。兩人情濃於水,柔情無限。兩具身體貼合,一件件衣衫在房間中掠過,跌落在地上。

淡淡的喘息聲,在屋子中迴盪著。

不知何時,油燈熄滅。

屋子中,只剩下了淡淡的喘息聲。

……

次日清晨。

又是一個豔陽天。

金燦燦的陽光投射進窗戶,灑落在地面,兩個共度春宵的人醒了過來。

如今的廉玉,是劉宣的女人。

廉玉粉面含羞,眼波流轉,柔情似水。她先起來了,伺候劉宣起身穿衣,然後才重新梳理了髮髻,換上了簡單的衣服。

在侍女的伺候下,廉玉和劉宣洗漱完,然後去找田瑾。

畢竟,田瑾是姐姐。

廉玉嫁到府上,得尊敬田瑾。

劉宣和廉玉到了後院,和田瑾一起吃了早飯。

田瑾的性子外柔內剛,也是比較好相處的。廉玉初入府內,也知道要交好田瑾。一家人在一起,倒也是其樂融融,沒有出現什麼矛盾。

劉宣陪著兩女聊天,很是融洽。

“踏!踏!”

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聶丁急匆匆的進來了,稟報道:“大人,大王傳令,請您立即入宮。”

劉宣面色肅然,起身道:“準備馬車,馬上出發。”

“喏!”

聶丁立即下去安排。

劉宣和田瑾、廉玉簡單說了幾句,就急匆匆的離開了。他和廉玉剛成婚,如今新婚燕爾,趙王卻急匆匆的找他入宮,應該是有重要事情。這幾天忙著成婚的事情,劉宣沒有時間關注朝局,不知道趙王找他何事。

出了府,劉宣乘坐馬車,由聶丁駕車往王城行去。

馬車在宮外停下。

劉宣下了馬車後,徑直入宮。

進入大殿,劉宣目光一掃,看到了趙何和趙勝。劉宣站定後,恭敬的行禮道:“微臣劉宣,拜見大王。”

“坐!”

趙何擺手。

“謝大王。”

劉宣躬身道謝,然後坐下。

趙何臉上神情古井不波,淡淡說道:“先生剛剛迎娶廉玉,新婚燕爾,本王這就緊急的召你入宮,可有不滿

?”

劉宣搖頭,正色道:“國事為重,豈能為兒女私情耽誤。再者,微臣已經成婚,婚事過去,也當回到朝中來,處理朝中的政務。”

趙何微微頷首。

劉宣的態度,是他最滿意的。

趙何嘆息一聲,解釋道:“先生,本王在之前,就得到各地上奏的訊息,趙國各地一月左右未曾下雨,有大旱的跡象。除此外,田間的農作物,也因為持續的乾旱,出現了乾枯的跡象。”

劉宣的面色,微微一變。

乾旱可不是小事。

劉宣問道:“大王,可曾詢問觀察天象的官員,近日可有雨水?”

趙王道:“在未來的十天半個月,都沒有雨。”

劉宣臉上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細細想來,劉宣也回想到了近一個月的不對勁。

在最近的一個月,邯鄲城沒有下雨,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炎熱,連田瑾都曾抱怨過府上的井水不夠。只是當時,劉宣沒有放在心上。

趙何一說,事情便明朗了。

趙何繼續說道:“本王已經讓丞相做了安排,通知各郡各縣的官員打井取水,以準備度過今年的乾旱。只是乾旱跡象越來越明顯,為防範於未然,必須早作準備。”

劉宣道:“大王明鑑,確需早作準備。”

趙勝接過話,正色道:“大王把先生請來,便是要詢問先生,看先生對於乾旱,有什麼良策沒有?天災人禍,人禍容易控制。可是天災,卻是非常難以處理的事情。”

趙何的目光,落在了劉宣身上。

大體的安排,趙何已經做了。

如今,趙何要再聽聽劉宣的建議,看劉宣有沒有更好的計策。

一人智短。

多一個人,多一份建議,便多一分機會。

劉宣道:“容微臣思慮片刻。”

涉及到這樣的大事,要拿出詳細的計策,不是在倉促間能解決的,劉宣必須細細思慮。

趙何和趙勝沒有打擾,靜靜的等待。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

一刻鐘時間,悄然流逝。

劉宣長長的舒了口氣,說道:“大王,微臣認為,要徹底解決乾旱,是極為困難的事情。然而,這卻是可以緩解的。”

趙何道:“先生良策,本王洗耳恭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