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8卷 西往秦國_第294章 反擊

第8卷 西往秦國_第294章 反擊


都市之瘋狂煉丹爐 和小龍女同居的日子 使徒 天紋至尊 混沌之王之烈火異獸 太上仙旅 歌楚 重生之大風水 鳳臨天下:一後千寵 終極戰

第8卷 西往秦國_第294章 反擊

提及‘不忠’的論調,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孟參身上。

孟參微微一笑,道:“不忠之人,便是劉相。”

“果然!”

劉宣輕笑一聲,笑容中卻有鄙夷。

這樣的論調果然不出意外。

孟參要反駁他,要令他啞口無言,最大的可能是拿他做文章。

劉宣擺手道:“本相洗耳恭聽!”

孟參道:“敢問劉相,是否出身齊國?”

“是!”

劉宣毫不猶豫的回答。

這樣的問題,他沒有任何猶豫的可能。

孟參又道:“劉相的一身所學,是否是在稷下學宮學成的?”

“是!”

劉宣回答道。

孟參嘴角噙著淡淡的笑容,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繼續道:“劉相身為齊國的臣民,勸諫齊王,是否理所應當。”

“不應當。”

劉宣眼眸中,掠過一道精光。

前面兩個問題是固定答案,但這個問題卻不同。

這是可以否定的。

孟參聽到劉宣的回答,反而笑了,道:“劉相回答得好,這就是在下要論及的忠和不忠。”

“彼時武王當政,任用奸佞,國政艱難。”

“然而,丞相忍辱負重,最終苦盡甘來,才有今日之尊貴。”

“這一切的前提,是丞相忠於秦國。”

“如果丞相不忠於秦國,一遇到困難,便逃離秦國,哪有今日之光景?”

“這一切,是丞相用忠心換來的。”

孟參慷慨激昂,大義陳詞。

劉宣聽在耳中,心中卻是搖頭。

孟參此人有一些才學,但拍馬屁的功夫更厲害。可惜的是,孟參遇到了他。

孟參想踩著他上位,選錯了人。

劉宣強勢說道:“閣下一開口,便吹捧魏相。魏相的功績,人人都知道,沒必要再提。這捧了好幾次,都膩歪了。你這廢話太多,太浪費時間了,入正題吧。”

孟參眼中掠過一抹陰沉。

他盯著劉宣,眼中有著無盡野心。

今天,他要藉此揚名。

孟參昂著頭道:“相比於丞相的忍辱負重,劉相在齊國做了什麼呢?”

“勸諫不成,便逃離齊國。”

“到了趙國邯鄲後,施展手段得到趙王的器重,便處處和齊國做對。”

“你生於齊國,長於齊國,學於齊國,一身盡是齊國賜予。”

“如今卻反過來要攻打齊國。”

“這不僅是不忠於齊王,更是不忠於齊國。”

孟參意氣風發,拔高了聲音,朗聲說道:“如果因為君王一時的過錯,便憤懣抱怨,心懷怨恨,這

不是為臣之道。”

“齊王在臨淄城稱帝,但最終也明白稱帝的錯誤,自去帝號。”

“也算知錯能改。”

“縱觀齊王這些年的政績,敗燕國,退楚國,功勳赫赫,並非昏庸之主。”

“如果劉相能忍辱負重,今日也必是齊國的棟樑。”

孟參道:“在下所言,劉相是否贊同?”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劉宣身上。

孟參看著劉宣,甚是得意。

只要劉宣難以辯駁,今日就是他揚名的時機。

劉宣嘖嘖兩聲,搖頭惋惜道:“婦人之見。”

孟參臉一黑,道:“強詞奪理。”

劉宣慢悠悠的說道:“昔年秦國勢弱,商君奔秦,得秦孝公的重用,方有秦國變法;其後各國聯合抗秦,有張儀赴秦,得惠文王任用為相,才化解秦國的困境。”

“不論是商君,亦或是張子,都不是秦人。”

“秦國的袞袞諸公,大多數人,也並非秦人。”

“這些人中,有許多是不得志,然後到了秦國,才有機會一展抱負的。”

“想不到你孟參的想法,是要人吊死在一棵樹上。”

“按照這麼說,在座諸公當中,許多人是不是應當回到各自母國,然後抑鬱而終呢?”

劉宣看向坐在大廳的一眾人。

這些人是魏冉門客,並非都是秦人。

他們聽了劉宣的一番話,再看向孟參,都黑著臉,面色不怎麼好看。

孟參頓時急了,道:“劉相,你這是狡辯。”

劉宣搖頭道:“狡辯嗎?真是笑話。”

“唉,想不到丞相的門下,竟有你孟參這般的無恥之徒混入其中。”

“依本相看,如果秦國的官員,盡是你孟參這樣的人,不用東方的各國進攻,秦國自然土崩瓦解。”

劉宣錯措辭越來越嚴厲,強勢無比。

孟參冷笑道:“劉相的判定,無憑無據,難以令人信服。”

劉宣道:“你不服氣啊?”

孟參道:“自然不服。”

劉宣撣了撣身上褶皺的衣衫,繼續道:“罷了,本相為你解惑。”

此時的劉宣,神態自若。

徐周看在眼中,見孟參被動起來,心中跟著緊張。事實上,徐周也不贊同孟參的話,認為孟參的論調站不住腳。

劉宣說道:“孟參所言,重點在於讓本相隱忍。”

“按照他的意思,齊王要打斷本相的腿,本相該乖乖的把腿伸出去。”

“齊王要殺本相,本相就該把腦袋伸過去。”

“這是孟參的隱忍,是孟參的建議。”

“而且按照孟參的說法,本相不該離開齊國,得留在齊

國等死。”

劉宣的話更是直白。

孟參聞言,心中咯噔一下。

劉宣繼續道:“孟參還說了,如果因為上位者一時的錯誤,便心懷憤懣,就不是為臣之道,是叛逆之人,是不忠之人。”

“本相想說的是,本相因為一番諫言,便被斷了腿。家中雙親,也慘遭被殺。”

“如此之君王,值得本相效忠嗎?”

“君無道,為臣者豈能盲從。”

“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劉宣侃侃而談。

“按照你孟參的說法,商君在魏國遭到挫折時,該忍辱負重,不該進入秦國。”

“張子在魏國不得志時,也該日日反省,不該投奔秦國。”

“如果人人都如此,秦國還是今日的秦國嗎?還能有今日的強盛嗎?秦國之所以強盛,不正是廣納各國賢才的結果嗎?”

劉宣盯著孟參,道:“孟參先生,你認為呢?”

孟參咕咚嚥了口唾沫,袖口中的手握緊成拳,心頭憤恨無比。

沒想到劉宣竟如此辯駁。

孟參道:“劉相所說的一切,都建立在齊王昏聵上,齊王並不昏聵。”

劉宣道:“齊王不聽納諫,欺凌弱國,罔顧臣民,不是昏聵之主,那又是什麼?”

“本相想不出哪一點理由能證明,齊王並非昏主。”

“齊國破秦國虎牢關,是因為彼時的秦國君王交替,國內空虛,齊王趁火打劫才能取勝。”

“齊國破燕國,是燕王被殺,燕國內亂,齊王是趁火打劫。”

“齊國破宋國,是宋國內政不穩,齊王還是趁火打劫。”

“你提及的齊王功勳,都是齊王如此得到的。”

“這樣的齊王,暴虐昏庸。這樣的君主,值得效忠嗎?依照在下看,孟參先生很適合在齊國,應當赴齊國求官。”

劉宣一番話,把孟參的路堵死了。

孟參本想歷數齊王的政績,但沒想到劉宣會如此反駁。

劉宣拂袖道:“你一張嘴,便是婦人之見。退下吧,本相和你多說一句話,都覺得噁心。”

“你……”

孟參心高氣傲,被劉宣如此的羞辱,心中大怒。

可他卻不知如何辯駁了。

魏冉看在眼中,知道孟參這一次輸了,吩咐道:“孟參,還不退下。”

“喏!”

孟參不情願的退下。

劉宣笑了笑,又回到坐席上,目光一一掃過在場的人。

徐周敗了!

王敖敗了!

孟參敗了!

現在還有人敢開口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