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邯鄲之亂_第256章 國宴
宮鬥之失意紅牆 拜託吾輩要去屎 極品鄉村生活 獨步天下 御佛 重修之成神之路 天盛王妃 紅塵亂 一個人的黑暗文學 怪新郎
第6卷 邯鄲之亂_第256章 國宴
在劉宣回府後不久,墨蒼生、李牧都回來了。
一家人團聚,很是熱鬧。
熱鬧的團聚後,眾人散去。
後院。
田瑾偎依在劉宣身旁,靜靜坐著。
感受著劉宣的心跳,田瑾的心在這一刻,無比的沉靜。
有劉宣在,她便安心。
田瑾低聲道:“夫君,你不在的時候,王后時常派人來探望,送些綢緞玉器等。”
劉宣道:“王后要送,你收下便是。”
“嗯!”
田瑾點了點頭。
劉宣撿了些這一次出戰的事情說。
不過劉宣說的,大多都是輕鬆的所見所聞,沒有涉及太多危險的事情。
兩人訴說著,聊著相思之苦。
不覺時間流逝,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劉宣洗漱一番,換上白色長袍,捯飭一番後,便出了府,乘坐馬車往王宮行去。
晚上的國宴,劉宣可不敢遲到。
劉宣抵達宮城門口,看到趙勝、廉頗等人也來了。
劉宣上前打招呼,然後眾人一起下了馬車,往宮內行去。
此時,百官對劉宣的稱呼也發生變化。
不再是上大夫,不再是先生,不再是劉子,而是劉相。
雖然是守相,可也是丞相啊。
劉宣倒是沒什麼不習慣的,輕鬆自如的應對。
眾人進入大殿,在侍從的引領下,來到各自的坐席坐下。
“大王到!”
忽然,宦官的聲音傳來。
聲音迴盪在大殿中,正交頭接耳小聲說話的官員,全都噤聲不言。
眾人目光看去,只見大殿門口,趙何頭戴九旒沖天冠,身著袍服,大步走來。繆賢微弓著背,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面,跟著趙何往王座走去。
待趙何坐下,眾臣坐直身體,拱手行禮。
趙何道:“諸公免禮。”
眾人這才坐下。
趙何說道:“今夜國宴,不為其他,只為我們取勝的將士慶賀。來人,上酒菜。”
一道命令下達,侍從魚貫而入。
一壺一壺的美酒、菜餚擺放在案桌上。
趙何率先端起酒樽,道:“先生、趙卿,本王敬你們。”
“多
謝大王。”
劉宣和趙奢連忙端起酒樽回禮。
趙何先敬酒後,又說了一番話,便又有歌姬起舞,樂師奏曲。
一時間,大殿中氣氛熱絡。
而這個時候,大臣之間也開始相互敬酒。
雖說有趙何在上方,但氣氛也漸漸熱絡了起來。
國宴持續到深夜,才徹底結束。
朝臣散去。
不過,趙勝和劉宣卻被留下來。
兩人跟著趙何,往偏殿行去。
落座後。
侍從端來了醒酒湯,劉宣和趙勝都喝了,腦袋也清醒不少。
趙何正色道:“先生,蘇代來趙國時,你便預見到了齊國攻打宋國之事。最新傳回的訊息,齊國已經攻破宋國。下一步,便是討伐齊國。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趙勝聞言,也坐直身體。
作為趙國的丞相,他也知道這件事情的。
趙勝看向劉宣,等著劉宣說話。
劉宣沉吟片刻,緩緩道:“ 大王,燕國攻打齊國勢在必行。從郭隗聯絡臣,讓臣告知大王,便可見一二。不過這一次出兵,恐怕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趙何道:“為什麼?”
趙勝也道:“時間拖長了,對燕國也不利。”
劉宣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因為要攻打齊國,就需要足夠的時間準備。”
“目前來說,僅僅是燕國一國的力量,肯定不可能擊敗齊國。甚至光靠燕國的力量,反而會敗給齊國。”
“所以,燕國必須藉助各國的力量。”
“但涉及到各國一起出兵,就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各自為政,各有心思。”
“譬如五國聯合攻打秦國。”
“齊國上大夫田懿讓燕國出兵,燕國推脫;讓韓國出兵,韓國推脫;讓魏國出兵,魏國也推脫……”
“這樣的情況,便無法令行禁止。”
“在不能統籌所有兵力的情況下,各國各自為政,一盤散沙,反而容易內訌。”
“燕王睿智,而燕國的大臣也是有見識的人。”
“所以,燕國勢必會解決這件事。”
劉宣侃侃而談,說起來沒有絲毫的停滯。
攻打齊國,的確是燕國的事情。
可是對劉宣來說,攻打齊國,也是他的事情。
齊王對劉宣有破家之仇,劉宣也恨不得徹底攻破齊國,所以從臨晉關離開後,劉宣一路上也在思考攻打齊國的事情。
劉宣的腦中,已經有了大致的情況。
劉宣繼續說道:“在下思慮後,要解決各國軍隊各自為政的情況,唯有出兵不出將。”
“譬如,趙國出三萬精銳,但趙國不出大將,士兵聽從燕國指揮。”
“而魏國、韓國等也出兵,但也聽從燕國將領指揮。”
“唯有如此,才能令行禁止。”
劉宣說道:“而涉及到這件事,便是相當複雜的事情。各國的君主,都會有各自的考量。這件事情,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
趙何聽後,微微頷首。
換做是趙何自己,如果讓他派遣士兵交由燕國安排,趙何也不樂意。
憑什麼燕國安排,而不是他趙國安排。
燕國有大將,趙國也有大將。
所以,這就是最為矛盾的地方。
趙勝聽完劉宣的話,道:“劉相,如果是趙國出兵,適合出多少士兵呢?”
劉宣說道:“多則三萬,少則一萬,數量不定,看燕國怎麼安排。畢竟,攻打齊國是燕國牽頭,而且還得看燕國派遣的人,能否有說服力。”
趙何道:“先生言之有理,這件事便暫時緩一緩。”
頓了頓,趙何說道:“丞相,你說說邯鄲郡的事情吧。”
邯鄲縣是趙國腹心,邯鄲郡也是趙國最核心的郡,畢竟是趙國的國都所在地。
趙勝點頭,表情肅然。
劉宣眉頭微皺,莫非邯鄲郡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宣看向趙勝。
只聽趙勝說道:“劉相,事情是這樣的。邯鄲郡守自去空缺,大王連續派遣了幾個官員前往,最終都沒能掌控局勢。郡守的命令,始終不能貫徹下去。幾個有能力的官員,最後都束手束腳,反而陷入其中,難以有所改變。”
劉宣一聽,便知道他可能要處理邯鄲郡的事情。
否則,趙何不會讓趙勝說。
劉宣問道:“丞相,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趙國人才濟濟,也不缺有能力的人。一個邯鄲郡,不應該讓連續的官員陷入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