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 有鳳東來_第158章 趙何教子
都市良人行 一夜婚情:前夫狠狠愛 離婚無效,賴定嬌妻不放手 離異女人之機關紅顏 殘王傲妃 邪鳳毒妃 未來法師 古代種田生活 大唐酒徒 大刺客
第5卷 有鳳東來_第158章 趙何教子
趙何正色道:“為了齊國使團之事,也為了先生之事。”
趙勝看了眼趙何,又看了眼劉宣,臉上盡是疑惑。
趙何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了劉宣的情況,然後道:“現在的情況,必須妥善解決先生的事情,讓先生後顧無憂,能情歸所屬。”
“本王倒是能強行賜婚,但齊國未必願意。”
“畢竟,人是齊國的人。”
“一旦齊國反悔,又會平添變數,不僅影響先生,也影響趙國後續佈局。”
趙何說道:“現在,需要一個萬全之法。”
趙勝聽完後,表情肅然。
他已經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知道必須把這件事處理妥當。
趙勝道:“大王,臣有一個猜測。”
趙何問道:“什麼猜測?”
趙勝回答道:“齊王派遣蘇代來,是否想一箭雙鵰。”
“第一雕,聯合趙國攻打秦國,削弱秦國的力量。”
“第二雕,離間大王和劉子的關係,讓劉子無法再為大王效力。”
“畢竟,劉子曾和齊國有恩怨。”
趙勝說道:“劉子在趙國立下的功勳,讓齊王有些忌憚了,所以順帶算計劉子。”
此話一出,趙何眉頭一挑。
趙勝的分析有道理,趙何也認可這一判斷。
劉宣思索一番,也認可趙勝的分析。齊國早不結盟晚不結盟,偏偏在劉宣擊敗匈奴人後,而且派來結盟的人,又是和劉宣兩小無猜的田瑾。
這其中,必有貓膩。
趙何眼中寒光閃爍,沉聲道:“齊王心思詭詐,陰謀算計本王,那本王更不能讓他得逞。”
“這一回,本王要讓齊王吃一個暗虧。”
趙何問道:“丞相,你可有破解的計策?”
趙勝微微一笑,不假思索的道:“要破解齊王的謀劃,並不難辦,甚至很好處理。”
劉宣拱手道:“請丞相賜教!”
趙何道:“直接說。”
趙勝道:“大王,臣是這樣考慮的,……,如此操作,便可以妥善處理此事,就看大王認為妥否?”
趙何道:“可以這麼辦。”
他看向劉宣,說道:“先生,你意下如何?”
劉宣感激道:“大王如此恩待下臣,臣感激都來不及,豈能不願意。”
趙何聞言,臉上多了笑容。
劉宣願意配合,那麼這一次,事情就簡單了。
趙何說道:“既然先生同意,就這麼定了。具體的操作,由丞相安排。但先生不能把訊息透露給田瑾,否則不利於計劃的進行。該假裝的地方,還得做戲,避免蘇代起疑心。”
洞悉了齊王的陰謀,趙何對蘇代也更加警惕。
對方算計他,他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齊王吃一個暗虧。
劉宣道:“臣自當遵命。”
趙何笑說道:“先生可安心了?”
劉宣道:“謝大王!”
趙何揮手道:“下去吧!”
“喏!”
劉宣拱手應下,便轉身告退。
大殿中,只剩下趙何與趙勝兩人。
趙勝面帶笑容,拱手道:“臣為大王賀。劉子今日承大王的情,此恩難報,他便只能真正的效忠大王,為大王效力了。”
趙何說道:“知我者,丞相也!”
兩兄弟相視一望,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趙何囑託道:“關於先生的事情,宜速辦快辦,務必不能留下任何的
把柄,不能授人口實。。”
趙勝說道:“臣明白!”
趙何揮了揮手,趙勝便退下。
“踏!踏!”
一陣腳步聲,自大殿外傳來,繆賢走了進來道:“大王,太子求見。”
“請!”
趙何揮手。
繆賢朗聲道:“宣太子入殿!”
門口的侍從,便高聲吶喊。
趙悝得了傳令,急匆匆的進入大殿,畢恭畢敬的行禮。如今的趙悝,仍是一副意氣風發的姿態,因為趙國的日常政務,他都參與。
雖說他只是太子,但已經參政議政。
此前,對於趙、齊之間的聯盟,趙悝並未關注。
今天,他的門客做了一番分析,趙悝馬上就上心了,然後急匆匆的來覲見。
“坐!”
趙何吩咐一聲,趙悝恭敬的落座。
趙何說道:“你來見本王,所為何事?”
趙悝正色道:“父王,兒臣為趙、齊之間的聯盟而來。”
趙何道:“你有看法?”
“是!”
趙悝鄭重的點頭。
趙何道:“說說你的看法!”
對於趙悝能有什麼新鮮觀點,趙何的心中也頗為好奇。
這段時間,趙何一直觀察趙悝的執政理念,以及執政能力。
對於趙悝,他其實有些不滿。他的這個兒子,耳根子太軟,受不得蠱惑,也缺少足夠的主見,性子也有些弱。
如果在太平盛世中,這也無妨。
但現在是亂世,趙悝想帶著趙國走向輝煌卻很難。
趙悝表情肅然,沉聲道:“兒臣反對趙、齊結盟。”
趙何眉頭一揚,問道:“為何?”
趙悝一抖袖袍,侃侃而談:“和齊國聯盟,進而抗衡秦國,兒臣認為,大不智也。”
“昔年,秦王贏稷身為質子在燕國落難,得我趙國之助,才得以順利的返回秦國。”
“如今趙、秦關係緩和,雙方相安無事。”
“一旦趙國和齊國聯合,進而攻打秦國,那秦國就有了攻打趙國的理由。”
“這一舉動,必然令趙國陷入危機。”
趙悝說道:“兒臣建議,不能主動授人把柄,令秦國有出兵的理由。”
“再者,齊王小人也。”
“去年,齊王和秦國聯盟,公尊為帝。“
“如今,齊王轉眼背棄秦國,轉而和我們聯盟,意圖攻打秦國。”
“齊國可以叛秦,也可以叛趙。”
趙悝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的道:“和齊國聯合,對趙國百害而無一利,兒臣懇請父王慎重。”
趙何聽了後,沉默了下來。
他盯著趙悝,眼中有著審視神色。
趙悝被趙何盯著,心中有些發毛,感覺不踏實。
趙悝道:“兒臣說錯了嗎?”
趙何搖頭說道:“在某個方面來說,你沒錯。”
趙悝一聽,頓時不好了。
某個方面?
意思是,他還是錯了。
趙悝道:“請父王示下!”
趙何繼續道:“你的分析,針對普通人適合。一個普通的人,應當以信義為先。做人這樣,是沒有問題的。但治理一國,信義能有用嗎?”
反問的話,令趙悝一怔。
他明白了,原來父王是在考慮信義的問題。
趙悝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的道:“父王,人尚且要講仁義誠信,何況是一國呢?兒臣認為,國
家也唯有如此,才能國富民強。”
趙何一聽,清楚這是儒家的觀點。
對於儒家,趙何並不反對。
他和劉宣談論時,就曾提到了儒、法、墨等各家。
他贊同劉宣的觀點,‘儒為表’可行,但治國全用儒家,就以偏概全了。
趙何略作思考,道:“那本王問你幾個問題。”
趙悝道:“請父王示下。”
趙何問道:“秦國是出了名的兩面三刀,它今日能和魏國聯盟,而攻打我趙國;明日又可以和韓國聯盟,發兵攻打魏國;後天又可以聯合魏國,去攻打楚國。秦國毫無信義可言,為何如此強大?”
趙悝的臉色,登時凝重無比。
趙何的反問太犀利了,問到了最關鍵的所在。
趙悝也不打算認輸,略作思考,說道:“秦國雖強,卻被認為是虎狼之國,被東方各國仇視和鄙夷。秦國雖強,也只是逞一時之強。秦國背信棄義,無異於飲鴆止渴,難以長久。”
趙何聞言,眸子中卻掠過一抹失望。
趙悝太書生意氣了。
趙何又道:“本王再問你,齊國同樣是兩面三刀。”
“齊國為了攻打燕國,可以聯合宋國;為了攻打宋國,又聯合燕國。甚至,齊國曾經聯合魏國,卻又背棄魏國。”
“但如今的齊國,仍然強大。”
趙何說道:“對於齊國,你又作何解釋?”
趙悝毫不猶豫的道:“齊王,小人也!所以,兒臣懇請父王拒絕和齊國聯盟。”
趙何繼續道:“秦國、齊國都是他國,以我趙國論。”
“你的祖父趙武靈王執掌趙國,為穩定局面,曾聯合中山國,以抗衡秦、魏、齊、燕、韓等國。”
“待趙國內部穩定後,又和齊、秦、魏國聯合,發兵攻打中山國。”
“至於對齊、秦、魏、韓等國,趙國也時常聯合,時常為敵。”
“按照你的意思,你的祖父也是小人嗎?”
趙何眼眸眯著,審視著趙悝,等待著趙悝的回答。
這一刻,趙悝心中震顫。
為人子嗣,哪敢談論祖父的不是。
趙悝連忙搖頭道:“父王,祖父英明神武,正是因為他老人家銳意改革,變法圖強,才有趙國今日之強盛,他豈能是小人?”
趙何道:“你明白就好!”
說到這裡,趙何語氣漸漸放緩,面色柔和,不急不躁的道:“悝兒,你要明白,國與國之間,沒有信義可言,沒有情誼可言。”
“國與國之間,只有不變的利益,以及自身勢力的強弱。”
“兩國因為利益,可以白天聯盟。”
“同樣,兩國也可以因為利益,在晚上反目成仇。”
“而自身國力,更是重要。”
“你的實力弱,並非你講信義,人家就不打你,你弱,那就處處捱打。”
“譬如現在的趙國,如果實力弱,齊國會聯合趙國嗎?肯定不會,甚至齊國會聯合秦國,來覆滅趙國。”
趙何說道:“唯有自強,才能得到各國的敬畏,得到等同的尊重。”
畢竟趙悝是他的長子,而他膝下其餘諸子年幼,沒有長大的子嗣,只有趙悝是最合適的。
趙悝似懂非懂,表情有些發懵。
他不理解這樣的手段,但他還是道:“兒臣明白了,多謝父王教誨。”
趙何嘆了口氣,揮手道:“下去吧!”
“喏!”
趙悝拱手行禮,然後轉身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