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朝覲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朝覲


再見西廂 心中那滴淚 最強植馭師 錦宮:腹黑王爺別亂來 末日改造 無常鬼事 暗夜 大灰狼和小白兔 無良房東俏佳人 貧僧戒色,王爺請自重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朝覲

經過這一整天的忙亂。不知不覺就到了掌燈時分。

寢宮中已是紅燭高照,瑞獸爐中的龍涎香馥郁綿長,將寢殿薰染成迷離幻境。

疏真換了紗衣,托腮看向桌上八盤八碟。

門外終於有了動靜,有酒氣微微薰染,卻並不討厭,而是帶了朱聞身上的清淡氣息,彷彿是山嵐之風,頗為心爽。

疏真這才發覺自己連鳳冠都沒取下,連忙欲拿,如瀑青絲卻與金鳳糾纏在一起。

“我來幫你。”

一道熟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她愕然回首,知道他看見了自己的狼狽相,冰雪般的玉顏也染上了薄暈,越發讓人心神盪漾。

修長的手指在自己腦後輕柔而動,隨即那一團糾纏便逐漸理順了。

兩人終於面對面,她卻有些不自在的,偏過頭去。

吻熱的脣貼上她的,好聞的氣息越發傳入腦中,整個人都彷彿陷入了混沌。

重重的帷幕被放了下來,玉鉤在風中略微作響。

窗外淅淅瀝瀝,好似下起了小雨。卻越襯得滿室暖融,流輝脈脈。

兩人的身影彼此融合在一起,再難分彼此。

此時,正是紅燭高燃,海棠春深。

****

雨淅淅瀝瀝,不知不覺間,已是越下越大,單調的雨聲在窗外迴響,漸漸催人入夢。宮中眾人忙碌了一天,終究也各個歇息下了。

宛如天地萬物都已然沉睡。

在深宮偏僻之處,幽深的地下,卻有人夜不能寐,靜靜的看著階梯上那唯一的一絲微光,以及,從外簷映入的那一抹刺眼喜紅。

大婚大喜,真是隆盛啊……

朱瑞的脣角漾出一道淺笑,映著他雙目凹陷的憔悴模樣,俊秀中透出陰森之感。

他站起身來,略看一眼悄無聲息的外間,便知道守衛們已經睡熟了。

他凝視著那熹微的天光,唯一的一絲,微笑著,近乎貪婪的看了一眼。

“哈哈哈哈……”

低沉的笑聲迴響在這囚室之中,這一瞬,他眼中的狂誕亮光,讓人不敢正視。

“功虧一簣,是天之撥弄。”

他喃喃道。隨即,整理了凌亂的發冠,kao倒在牆角。

一絲黑血從他嘴角滑落,緩緩滴落在地,幽暗中,他蜷成一團不住顫動,宛如鬼魅。

“哈哈哈哈……”

那低沉陰森,滿是不甘心的笑聲繼續迴響著,卻被雨聲遮蓋著,無人聽聞。

一刻之後,他終於停止了動靜,僵倒在了地上。

虛無中,彷彿有人幽幽一聲,“母親……”

那一雙眼仍是睜著的,彷彿活著一般,微光粼粼。

最後一刻,他是想起了無緣的生母,還是,那已成瘋癲的養母?

這個問題,已然無解。

****

第二日正是新世子與正妃接受朝賀之日,卻也無人敢把這等凶信報上。到了第三日上,才報到了朱炎那裡。

朱炎的身軀在這一瞬僵直了,半晌,他都沒有言語。

隨即,他吩咐將之妥善安葬,並厚賜安撫他的正妃。

這場波瀾,不輕不重的,在三五日間便滑了過去,朱瑞這個名字,再無人在宮中提起。

疏真與朱聞聽了,也惟有一聲嘆息。

未過幾日,一樁棘手之事又來了。

已是拖了又拖的朝覲,終於還是快到日子了。

****

百年桐木造就的車駕,行進得很是平穩。疏真微微揭開紗簾,但見車駕外圍,皆立滿兵勇,人影憧憧,華旌蔽日。

她所乘的車駕雖然並不嶄新,卻是燮國最為尊貴的一座:翠蓋八寶,華碧附車,珠墜簷角,高穆中顯出大氣。

再前進一日,大約就能到京城了。

她如此想著,放下了簾幕,墜角的明珠光華映入眼中,暖暖的並不刺目。

明珠的光芒,讓她不禁想起大婚那一夜,纏枝蓮紋的大紅紗帳頂端,那鑲嵌的碩大一顆。

兩人平躺下來。彼此彷彿融化在一起,明珠光芒照亮彼此,含笑的眼,溫暖的脣……

她眨了眨眼,從那旖旎幻象中抽身,面上浮現一層嫣紅,很快便平靜下來,抽出手邊的文書,專心致志的看了起來。

京城將到,一些訊息也絡繹傳了過來……這次朝覲,諸侯竟是全員到齊,除了燮國,再沒有哪家是派世子來作代表的。

這次朝覲,原本在年前就該成行,朝廷冠冕堂皇的說法,是顧及邊境不寧,這才暫緩了幾個月。至於真實原因……疏真含笑,摸了摸胸前吊墜。

這次朝覲本該由燮王前來,但他在朱聞登位儀式之後,便立刻啟程,去了東面離宮休養。

他走得如此匆忙,以至於,疏真根本沒來得及跟他照面。

到最後。都沒正經喚他一聲“父王”……

疏真微微苦笑——她也很難想象,自己喊他父王的情景——光是這麼想,就覺得渾身都不自在。

朱炎還帶走了幽禁中的蕭淑容,以及年紀尚小的朱閔。

蕭淑容受了刺激,雖然不如王后那般瘋得厲害,卻也是神志恍惚,從此得了失語之症。

她聽朱聞轉述朱炎的話:她跟了我這些年了,雖然後來變成如此惡態,但歸根結底,是我種下的因。

經過這一場,他似乎有些灰心。心腸也軟了些。

朱閔小小年紀,雖然還有些懵懂,忽逢這些鉅變,倒也在一夜之間懂事了不少,不哭不鬧,就跟著父王去了離宮。

這樣也好,遠離王城這個是非之地,對他和旁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疏真覺得自己雖然不算什麼良善人士,倒也不屑對這半大孩子動什麼手腳,朱聞對這個幼弟雖無惡意,平素也沒什麼感情,朱炎願意帶在身邊親自教養,是再好不過了。

朱炎走得匆忙,這朝覲就落到新王身上,但朝廷封號一日沒下來,朱聞在禮法上就仍是世子,好在歷次朝見也有世子代老父而來的,他正要成行,偏偏邊境又起了事端。

自蕭策返回朝中,居延倒是安穩了不少,但狄人卻開始四散出擊,不與大軍硬碰,只是不斷滋擾過往客商和庶民。

燮國本來就是大而偏僻之國,要是任由著這麼鬧騰,只怕商賈就要絕跡不來了,朱聞斷然決定,不能任由他們猖狂,於是連夜去了自己原先的大營。

想到這裡,疏真不禁苦笑起來……這父子二人都跑得挺快,只剩下自己無可奈何,只好趕鴨子上架,來京城進行這所謂的“朝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