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99章 天下一統(上)

第299章 天下一統(上)


官運巫劫 王,只准寵我(全) 豪門怨:亡妻歸來 星界神武 朝魔至尊 一路傾城 廢材小姐的逆襲 留著單身讓你追 金鴉物語 綜恐借命

第299章 天下一統(上)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下一統 上

?蔡牽投降之後,彰化城也徹底被李長庚所佔領,此時的李長庚已經佔據了整個臺灣的三分之二。

而且不知地盤廣大,手下還有大小船隻兩百餘艘,水路士兵近十萬人,其中光是老兵便有五萬。

華軍這次出征臺灣主要是海軍,士兵也才兩萬人,加上後續乘船渡海的陸軍兩萬人,華軍在臺灣的總兵力才四萬人,加上剛剛整頓的朱濆與蔡牽的兵馬,勉強能答道八萬人。

如果雙方大戰一旦展開,傷亡一定小不了。

李長庚實力雄厚,自然不會就此束手就擒,就算他想,他也不得不考慮手底下的將領士兵們的想法。

他手下的將領都是原來大清的將軍,難免不會有一些人心懷故國。

這個時候最怕的便是內亂,一旦廝殺起來,只會便宜了對手。

李長庚最終拒絕了投降,雙方關係自然開始緊張,都開始調兵遣將。

此時雖然已經是寒冬臘月,可是在臺灣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戰鬥並沒有因為冬天的到來就停歇。

龍九頃這次採取了穩紮穩打的策略,先一步包圍了彰化城。

對於李長庚來說,彰化城屬於邊界地帶,屬於抗擊華軍的第一站。

如果固守住彰化城便等於在華軍的背後訂上了一顆釘子,華軍便不能安心的南下。

臺灣是一個多山的海島,山地面積佔了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東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是高山和丘陵。

因此臺灣島的局面多數居住在臺灣島西側的平原之上,在山脈地區居住的大部分是一些土著民族,為數不多的漢人則也是最東部靠海的幾個城鎮,像噶瑪蘭廳(今宜蘭)、花蓮等。

可以說現在整個臺灣的精華便在西部平原,雙方爭奪的焦點自然也是西部,東部山林縱橫也不利於行軍。

在彰化城阻擋華軍的將領是李長庚的心腹王得祿,王得祿清朝滅亡之前,他是澎湖協副將,後來整個福建被東方平政攻陷,李長庚等人在澎湖回不了大陸,為了以後只得來臺灣發展。

後來英國人海戰戰勝了李長庚留在澎湖的水師,李長庚與英國人談判,透過不與英國人爭奪澎湖,換取了大量的火槍火炮。

這才在臺灣無往不利,佔據了一半的地盤。

彰化城的戰鬥從神武十年底持續到第二年的三月份,仍然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華軍為此死傷了不少的人馬,龍九頃不得不上奏請求援兵。

神武十一年五月,高鴻信派遣五萬大軍渡海,先是登陸澎湖,在澎湖略作休整之後,在笨港西側的海岸登陸,接著便直奔笨港。

笨港位於彰化城的南部,距離嘉義城很近,這次華軍的目標便是嘉義城。

這次率軍的是萬崇興,萬崇興本來是楊遇春的手下,楊遇春被俘虜之後,他也被俘虜了。

楊遇春知道現在還不肯為華軍做事,可是萬崇興卻早在兩年之前便開始加入華軍。

天下那時已經基本太平,他只參加平定蒙古的戰爭,後來看準南方攻伐臺灣肯定會有大戰,便神情調到了福建。

果然臺灣戰爭持續之下,朝廷決定增兵,萬崇興爭取到了機會。

這次萬崇興並沒有按照套路,直接增援彰化城之戰,而是把自己的目光瞄準了位於彰化城與臺灣城之間交通要道嘉義城。

嘉義城可以說是李長庚的弱點,一旦嘉義城陷落,那麼李長庚的勢力便被腰斬一分為二。

鎮守嘉義城的將領也是李長庚的心腹,許松年。同時李長庚的兒子李延鈺也在許松年手下學習。

嘉義城地位如此重要,李長庚豈會沒有防備,萬崇興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張膽的進攻嘉義城,而不怕被撞得頭破血流,是因為這次朝廷運來了二十門新式的大炮。

這些大炮比以前的大炮威力都要大,而且也變得更加的輕便,已經於英國等西方國家最先進的火炮不相上下了。

李長庚對嘉義城很放心,不過還是要派兵救援,同時也為了讓彰化城的王得祿放心。

不過援軍還沒有趕到嘉義城便在鹽水城被華軍打的打大敗而歸。

並且沒有過一個月,華軍便一舉衝進了嘉義城,並且還俘虜了許松年與李延鈺。

這確實是令人驚訝,到了此時戰場的形勢徹底逆轉,彰化城得到訊息之後,王得祿心裡也開始動搖了。

畢竟如今怎麼看都是一盤死局,彰化城已經成了一座孤城,當然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看作是華軍背後的釘子。

如果嘉義城沒有丟失,這顆釘子的作用不可估量,可是如今嘉義城已經丟了,釘子便成了孤城。

李長庚此時不得不考慮投降的事情了,李延鈺是沒有兒子的,李延鈺是他從族裡過繼的兒子,不過也是他從小養大的,就算為了兒子的安全,也要與華軍好好談談。

李長庚派出的使者是他手下的另一個將領丘良功,丘良功是他手下官職最高的將領,由他去談判也能體現李長庚的重視。

雙方停止了戰鬥,等待最終的談判結果。

龍九頃沒有想到萬崇興會劍走偏鋒攻打嘉義城,並且還一次性取得了成功。

當得知網蟲行攻佔了嘉義城,並且俘虜了李長庚的大將與兒子的時候,龍九頃便知道這場大戰即將終結。

雙方的談判便在嘉義城展開,彭浚有著豐富的談判經驗,當仁不讓的出任了首席談判官員。

其實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談判的,如今李長庚能夠拿得出手的籌碼已經沒有,現在唯一要討論的便是李長庚等人投降之後的待遇問題。

李長庚提出了永鎮臺南的要求,並且要封王。

彭浚當然不會答應,最後討價還價之下,便是會向皇帝陛下爭取公爵,永鎮臺南不可能,但是會給李長庚封地,至於在什麼地方,要看皇帝陛下的旨意。

對於華軍最後的條件,丘良功最後還是接受,這已經超出了李長庚的預期。

李長庚在丘良功回到臺灣之後,便向華軍統帥龍九頃投遞了降書,隨著李長庚的投降臺灣徹底平復,中華帝國也成功統一了原來大清的所有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