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85章 爵位

第285章 爵位


先婚後愛,昏了愛 重生之影帝歌王 武聖 魂武至尊 跨種族之人蛇戀 網遊之黑暗強者 場邊上帝 傾城狂妃 海鷗飛處 白樺林

第285章 爵位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爵位

?神武六年底,高鴻信下令楚王張漢朝、吳王東方平政進京,對中華帝國皇帝陛下進行朝拜。

東北初步穩固,蒙古各部不斷歸附,如今高鴻信已經把自己的目光瞄向了還割據的楚國和吳國。

高鴻信的詔書下了之後,世人都知道高鴻信這是要削藩了,這是**裸的陽謀。

如今華國兵強馬壯,就算楚國與吳國加起來與只相比也要差很多。

張漢朝、東方平政造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不過真是事到臨頭還是有些手腳慌亂。

東方平政慌亂是因為沒想到這一天回來的這麼快,而張漢朝則是因為還沒有想好該怎麼應對這件事。

兩人都明白一旦進京,就表示接受了朝廷的削藩,便要放下手中的權利,轉而做一位閒散的王爺。

東方平政猶豫早就決定了要交出自己的權利,因此經過最初的慌亂掙扎之後,便馬上呈上請求廢除吳國封底的奏章。

張漢朝在江寧也是有探子的,他沒有想到東方平政如此果決,古國一旦歸順,那麼以後楚軍便要獨自面對華軍的進攻。

想到以後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張漢朝不斷在腦海當中推演這勝敗,

“不管怎樣都是輸呀!”張漢朝嘆口氣說道。

“皇上,我軍還有一拼之力!”張漢邦聽後說道,雖然楚國已經向華國稱臣,可是在內部張漢朝依然沿用皇帝的稱號。

“雲翳你說呢?”張漢朝開口問曾雲翳道。

“會皇上,微臣認為我軍肯定抵擋不住華軍,如果一旦與華國鬧翻了,我軍必敗無疑。”曾雲翳也談了口氣,說道。

張漢朝、張漢邦聽後都是默然,他們兩人對話軍的戰鬥力很瞭解,哪怕是說的再好,一旦遇到真正的情況都會有很大偏差。

“也許,華軍正等著我們拒絕呢,到時候他們又有仗打了,華軍如今的立功受爵之,確實對激發將士戰鬥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一直打算在我軍當中推行這項制度,可是阻力太大一直不能成功。”曾雲翳接著說道,臉上神色有些惋惜。

張漢邦說道:“現在說什麼都太晚了,如今就算馬上開始改革,華軍也不會給我們時間了。”

“這麼說只有戰或者降兩條路可走了!”張漢朝想了想說道。

張漢邦與曾雲翳聽後都是沉默不語,兩人此時也沒有什麼好的應對之法。

“距離年關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加上年前華軍不可能出兵,留給我們楚國的時間還有很久,這段時間你們就好好的準備吧!”張漢朝說道。

“是!”

年關一點點臨近,張漢朝卻沒有絲毫的動靜,既沒有說不去北京,也沒有動身。

不過高鴻信知道張漢朝這是已經決定做最後的頑抗了,隨後便下旨斥責了張漢朝,如果他不按聖旨進京,那麼便派大軍討伐。

張漢朝這次直接扣留了使者,這已經是明目張膽的造反了。

與楚軍的隱祕準備不同,漢軍開始大規模調動起來。

張漢朝知道此時在隱瞞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大軍準備也越發肆無忌憚。

不過就算是張漢朝等人準備的再隱祕,高鴻信也能透過情報司獲得訊息。

神武七年,元旦朝會,東方平政攜王聰兒拜見中華帝國皇帝高鴻信,並且兩人獻上了吳國土地人口,徹底歸服。

高鴻信大喜,下令東方平政仍為吳王,王聰兒為吳王妃,並賜東北良田萬畝,黃金萬兩。

按照中華帝國建立之後,高鴻信制定的爵位,分為王、公、候、伯、子、男五等。

其中王爵又分為一字親王、兩字親王、一字郡王、兩字郡王。

一字王親王是中華帝國最為頂級的爵位,一般只有皇室宗親再回被封為一字親王,中華帝國建立至今,高鴻信也就封了高鴻義遼王這一位一字親王。

現在高鴻信直接冊封東方平政為一字親王吳王,封賞已經隆重到極點了,在加上良田與金銀,東方平政的後代起碼能有百年的富貴。

一字親王是可以繼承的爵位,不過一旦東方平政家族的爵位降到吳國公,爵位也就取消了世襲。也就是說張漢朝的爵位總共能傳承五代。

高鴻信為了避免以後貴族成為國家的負擔,制定了嚴格的世襲制度,只有王位才能世襲,而且必須降一等,不能有特例,哪怕是高鴻信自己的兒子也是如此。

另外,爵位只能由一個兒子承襲,其他的兒子如果沒有因為攻來封爵,那麼只能是一個平民百姓。

另外,公、侯、伯、子、男每個爵位又分為五等,這樣一共六級二十九等爵位,構成了中華帝國的爵位體系。

讀書人只要考中秀才便會獲得最低階的五等男的爵位,舉人再升一等為四等男,同進士出身為三等男,普通進士為二等,殿試三甲為一等。

高鴻信創立了講武堂,改進了強化了武進士的地位,改進了武舉。

一旦中了武狀元也會被給與二等男的爵位,使得民間武風的風氣大盛,這也是高鴻信樂意看到的結果。

對這些文官們當然少不了勸諫,可是高鴻信自然置之不理,開國皇帝有一個好處,要幹什麼便幹,即使有人唧唧歪歪,也不敢過於放肆。

開國君主的威嚴,從史書上都能見到,讀書人自然很清楚,肯定不會往槍口上撞。

不過中華帝國的爵位除了王位、公爵以外,只有榮譽沒有封地。

不過對於封地這件事,文臣卻出乎意料的一致,堅決反對。

按照高鴻信的想法,大航海時代即將到來,以後可以用征服的海外土地冊封,從而達到分散人口的目的。

不過大臣們一致反對,高鴻信想想也沒有在堅持,而是改為王爵、公爵有封地。

大臣們這才消停了,而且如果完全沒有封地的話,他們自己以後肯定也得不到,現在雖然王爵的封地不能指望,公爵的封地還是有可能的。

向喬同化便是梁國公,他的封地便在庫頁島上,雖然位置偏遠,不過面積確實大得多,有一萬畝之多,公爵封地上限便是一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