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趕路
重生之都市神醫 女人,別裝了 盛世酒娘 帝尊封神錄 惹上邪情少董:媽咪帶球跑 穿越之乞丐王妃 借問吹簫 大明王 間諜寶寶:媽咪快跑 情有繾綣總流連
第269章 趕路
第270章 趕路
自從進入九月之後,山海關外的人流便源源不絕,可謂百年難得一見。
清朝立國之後,小冰河期退去之後,北方氣候變暖,隨之而來直隸、山東、山西的百姓自然就有許多人跑到東北去開墾。
清廷為了保持龍興之地滿足人口占據多數,便設立了柳條邊制度。
整個盛京地區不僅不允許漢人進入,連‘蒙’古人進入都被禁止。
這次透過山海關進入盛京的百姓當中,滿族居多,不過也有一部分漢人。
他們也是害怕戰‘亂’,打算跟隨朝廷逃到東北去,可是到了山海關才知道,漢人是不能透過的。
這些人頓時慌‘亂’了,畢竟都已經離開京城這麼長時間了,如果在回去在半路上遇上‘亂’匪的話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皇宮當中總共收拾了一個多月才收拾停當,只要是能拿走的都沒有拉下,可是大清經過四代皇帝搜刮,有那麼多的珍寶怎麼能夠都帶走,留下來的畢竟是大多數。
還有便是各‘色’的園林,這些都在京師,肯定是帶不走的,這其中就包括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
此時的圓明園經過了乾隆皇帝六十餘年的休憩已經基本成型,嘉慶皇帝對圓明園自然給外喜歡,可是此去關外再見的機會已經非常渺茫了,心中也是痛惜不已。
皇室的車隊在御林軍的護衛之下離開了北京朝著山海關而去。
漢軍情報司的探子在北京的勢力很強大,在嘉慶皇帝頒佈出關詔書之後,便將訊息傳到了高鴻信手中。
對這種情況高鴻信也早有預料,畢竟清廷也不是傻子,如今的局勢已經明朗,如果繼續留在京師的話,只是自取滅亡。
高鴻信自然加快了東進的進度,爭取將清廷的隊伍攔在關內。
如今漢軍的前鋒還沒有到達承德,在時間上來說清廷佔據了先鋒,一旦清廷的隊伍到達了錦州那麼再想攔住便不可能了。
因此高鴻信不得不催促加快進度,漢軍的潛力也被最大限度的壓榨了出來。
在大軍攻克灤平之後,高鴻信便馬不停蹄的率領大軍圍困了承德。
承德自從乾隆皇帝在乾隆六年開始巡守避暑山莊開始,便進入了繁榮期。
如今熱河戶口繁多,民生富足,耕桑益闢已經成了一座北國大都會。
尤其是在乾隆四十三年,承德從州升格為府,承德一舉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了塞外京都之稱。
乾隆皇帝每年幾乎有半年時間在避暑山莊避暑和處理朝政,接見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
高鴻信此時見到也不由得不感嘆,同時也為乾隆皇帝的作為趕到敬佩。
在他看來乾隆皇帝之所以這麼大幅度的抬高承德的地位,肯定不是因為自己的喜好,是處於政治上的考慮,給朝廷在草原上建立一個支點,而承德便是這樣一個支點。
有了承德府,清廷在草原上的影響力大增,內‘蒙’古的諸部也對清廷更加的順從。
承德城高牆厚,要想攻克也不簡單,高鴻信此時感覺攔截住清廷出關的隊伍已經不大可能。
他接下來便要考慮一旦攔截失敗,那麼以後該如何應對的事情了。
首先便是山海關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中,在加上承德,如果在將錦州城收入囊中的話,那麼很長一段時間漢軍的北方邊境便安枕無憂了,可以放心的與楚軍、吳軍逐鹿天下了。
一旦天下底定那麼佔據東北一隅的清廷,無論如何也擋不住漢軍的攻擊。
承德城如此重要的地方,鎮守的將領自然是皇帝的心腹,因此漢軍儘管有大炮,也日夜猛攻還是‘花’費了十天的時間才攻破。
然後高鴻信便率軍朝著錦州方向趕去,可是他還沒有趕到錦州,便得到了清廷出關的車隊已經離開了錦州,朝著盛京去了。
高鴻信暗歎一聲,還是差了一步。
既然事情已經不可挽回,那麼高鴻信也不再糾結於此,接著便下令大軍朝著山海關趕去。
當高鴻信率領大軍趕到山海關時,山海關大‘門’緊閉,已經嚴陣以待了。
山海關作為入關的重要通道,嘉慶皇帝自然不會輕易讓給漢軍,不過嘉慶皇帝的想法很好,可是如今清廷都已經退出的關外,這些防守計程車兵又怎麼會跟著清廷一路走到黑。
此時山海關雖然大‘門’緊閉,可是守城計程車卒已經逃走了打扮,另外山海關以前是作為防禦滿清入關而修建的堅城,而清廷入關之後自然將它的地位一降再降,甚至北面防禦的城牆都破損不堪。
漢軍沒有‘花’費多少功夫便佔據了這個在明末一直抵擋著清軍入關道路的天下第一關。
高鴻信在登上山海關之後,還沒來得及高興,便被一份情報給驚到了。
現在漢軍形勢一片大好,本來高鴻信已經覺得北京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事情往往不遂人願,曾雲翳率領著楚軍已經‘逼’近天津府的靜海,靜海離著北京可要比山海關近多了。
高鴻信可不敢想象讓楚軍先進入北京的後果,一旦楚軍佔據了北京,而後被漢軍圍攻的話,憤怒的楚軍又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北京被楚軍一把火燒成灰燼的話,那麼漢軍即使得到北京又能有多大的價值。
現在高鴻信是真的有些著急了,趕忙率領著吳萬大軍朝著北京趕去。
剩下的十萬大軍則,隨後在沿途掃‘蕩’州城,高鴻信的大軍一路不做任何停留,遇到城池馬上繞過。
現在是兩軍在比拼時間,看誰先佔領北京。
以高鴻信對曾雲翳的瞭解,覺得即使最後他得不到北京應該也不會有毀了它的打算,可是高鴻信不敢賭。
如果一旦北京被毀了的話那他可就真是千古罪人了。
高鴻禧緊急趕路,曾雲翳也不含糊,攻克靜海之後,他並沒有派兵去攻打城池高大的,防守嚴密的天津城,而是與高鴻信一樣,立馬悲傷朝著京師趕去。
兩路大軍一樣是馬不停蹄,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兩軍便趕到了通州。
還沒有進入北京,兩軍便已經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