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風雨欲來
冷酷校草的專屬甜 紗繆 豪門情虐:灰姑娘的腹黑王子 邪少盛寵:溺愛成婚 挑戰 冬眠先生 網遊之小劍神 我的猛鬼老公 about a boy “三嚴三實”黨員幹部讀本
第259章 風雨欲來
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雨欲來
?漢軍馬上大張棋鼓的撤離,當天,全太原的百姓都扶老攜幼來送行,有許多怕官軍回來報復的人都想跟著漢軍走,雖然故土難離,但有些人已經聽說過官軍有殺良冒功的事,何況這十幾天來,也有很多人幫過漢軍做過事,萬一事後官軍說是通匪,豈不是有口難言,但大部分人雖然覺得這支隊伍不錯,到底還是不願意離開故土,留了下來,漢軍也不強迫,願意留的留,願意跟著的就帶走。
高鴻信收拾好東西,命令把府衙全部鎖上,防止有人趁機破壞,高光遠在旁道:“漢王,我們管這個幹什麼,一把火燒了得了。
高鴻信用手拍了一下高光遠腦袋,道:“胡說,以後我們還會回來,幹嗎燒了。”
等到漢軍退回了交城祁縣兩縣,德楞泰輕而易舉的收復了太原,迎接他的卻是百姓冷漠的眼光,此時城中的富壕鄉紳都已逃亡,官員也被漢軍帶走,留下的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德楞泰的大軍所帶糧草不多,官倉又都已空了,只得就地措糧,許多剛分到糧食的人又被官軍徵去了不少,但百姓可不會考慮這些糧食本就是官府所有,只知道官軍從自己手裡搶了糧,太原的人心頓時皆向著漢王。
德楞泰的希望全部落空,如今太原整個城牆都已經殘破,已經不足以守衛,如果漢軍再次來攻城的話,清軍只會疲於應付。
當天剛剛進入太原城的德楞泰便又率領這手下的大軍離開了,德楞泰回首望著殘破的太原城,彷彿看到了整個大清的明天。
德楞泰北上撤到了代州,此時的山西要比後世大,包括了後世內蒙古一大片地域,漢軍佔領太原之後也只是佔領的地盤還不到山西的一半。
接下來一段時間,高鴻信打算南下掃平山西南部還沒有掌控的州府,至於北方暫時先放一放。
漢軍攻伐山西,河南與楚軍大戰的清軍立馬便趕到如芒在背,一旦漢軍佔領了山西南部,清軍便陷入了義軍的三面包圍之中,由不得吳熊光不著急。
吳熊光在得到太原陷落的訊息之後,知道漢軍馬上便會南下,清軍已經不能在河南在耽誤了,否則很難全身而退。
不過吳熊光不敢退,如今清軍在河南,黃河以南便只剩下洛陽、開封兩個州府了,如果再退,那麼整個中原大地將不復清廷所有。
一旦吳熊光不戰而退,那麼等待他的一定是清廷嚴厲的懲處,因此哪怕知道留下來是九死一生他也必須率軍留在河南。
這樣就算自己真的殉國了,起碼家人還能得到優待。
清軍與楚軍的戰鬥隨後變得更加的劇烈了,清軍彷彿最後的掙扎一樣,釋放出了巨大的戰鬥力。
楚軍、漢軍兩軍有好幾次被清軍擊敗,不得不放棄了大量的地盤。
漢軍的南下之戰,再沒有像太原會戰之時的硬仗了,大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攻克整個山西也只是時間問題。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高鴻信自然格外的高興。
而太原陷落的訊息傳到清廷朝堂之上時,自然一片譁然。
以前朝臣們還覺得叛亂距離他們還很遙遠,可是現在亂匪竟然佔領了太原,山西已經危如累卵,一旦山西全部線路按,那麼直隸省便很難在保持現在的安寧祥和了,北京城甚至都有可能歷經戰火。
驚慌失措過後,便開始了對陷落山西罪魁禍首的聲討。
德楞泰、福寧,甚至從陝西直接逃到綏遠城的楊遇春都成了彈劾的物件,一時之間三人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而出了他們三人,最頭疼的莫過於嘉慶皇帝了。
江山是他的,丟失了他最著急,同時他還要面對御史言官們堆積如山的彈劾奏摺,按照他的本心來說,他恨不得將德楞泰三人碎屍萬段,可是又不得不考慮到前線的穩定。
現在嘉慶皇帝感覺自己已經無人可用了,德楞泰、福寧、楊遇春雖然屢戰屢敗,可是他也不得不用。
入境御史言官眾口鑠金,他不能不對三人有所懲戒。
嘉慶皇帝思慮再三,將德楞泰、福寧兩人革職,然後楊遇春卻提拔為了陝甘總督,總領西北軍務。
如今清廷已經顧不得尾大不掉了,只要楊遇春能剿滅義軍,就算楊遇春成為第二個年羹堯也只能認了。
德楞泰、福寧在代州接到旨意之後,都是一臉的沮喪,他們不知道回到京城之後,他們要面對怎樣的局面,一旦失去了手裡的權利,他們連自保的餘地都沒有。
可是兩人的身份決定了他們的行動,不能對皇帝的命令有任何的反抗,作為滿清的貴族,兩人都沒有性命之憂,沒有必要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德楞泰、福寧將手裡的兵權都交給了楊遇春後,心裡反而前所未有的輕鬆,將近十年的征戰,從貴州到山西,如今詞真正是無官一身輕。
“兩位大人可輕鬆了,我還得繼續在這奮戰。”楊遇春看著一臉輕鬆的兩人,苦笑著說道。
“哈哈,這也沒辦法,不過回到北京之後,我們兩個便是不死也要掉一層皮了。”福寧先是大笑,接著轉為苦笑,說道。
楊遇春聽後便不再言語,這次兩人別調回京,肯定會收到懲處,相比之下,楊遇春自己便幸運的多了,一旦楊遇春到了兩人的地步,肯定難逃一死,這便是滿清貴胄與普通將領的差別。
也許正因為如此,嘉慶皇帝才會拿下了德楞泰、福寧兩人,而放過楊遇春,多事之秋,人才比什麼都重要。
楊遇春送走兩人之後,便開始整軍,三股清軍雖然數次合作,對楊遇春這位心得統帥也很熟悉,可是畢竟不是一股不對,相互之間配合還是有很大的破綻的。
整軍過後,楊遇春立馬便率軍偷襲了太原,不過最後猶豫太原城池已經修好,城頭火炮太過犀利而功敗垂成。
嘉慶八年六月,漢軍也終於佔領了山西南部,接著大軍便彙集在了澤州府,中原大地一時之間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