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僵持不下(上)
機長老公帥帥噠 請叫我編劇大人 武道魂修 魔霸仙俠 仙境 戰天成魔 未解密的詭異檔案 被甩1001次:邪少靠邊 麒麟正傳軍文現代 陰山鬼
第253章 僵持不下(上)
第二百五十三章 僵持不下 上
?福寧說道這個問題,本來有些意動的德楞泰心裡頓時一涼。
祖高誼只得又道:“那只有我軍先偷偷離開大原,假裝要攻擊賊軍後路,若賊軍上當,只有回救,或者乾脆進攻太原,到時賊軍若回救,我軍就重新殺到交城,祁縣兩城,賊軍主力離開,必不能再擋,若賊軍敢攻太原,到時我軍迴轉,也可和賊軍戰於太原城下。”
德楞泰、福寧聽後都點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接著德楞泰想了想,道:“如果賊軍見我大軍迴轉,重新退回兩縣怎辦。”
祖高誼說道:“部堂大人多慮了,亂匪若要攻太原,沒有大炮怎麼成,到時漢賊帶著大炮,必定不便退回,如果他敢丟棄大炮,我軍還用再怕漢賊嗎。”
德楞泰、福寧聽後都是大喜,福寧說道:“此計可行,德楞泰大人明天你率領大軍就撥營出發,帶五千人馬往攻臨縣,到時候作出聲勢浩大的樣子,我率大軍隨後,暫停在太原與婁煩中間,能不能調動漢賊,就看賀將軍的攻擊了。”
德楞泰點頭同意,率大軍先行,第二天,福寧也帶領五萬大軍向婁煩出發,太原只留下一萬守軍。
高鴻信馬上接到斥候報告,清軍的外圍大軍已撥營而走,向婁煩方向而去。
高鴻信找齊眾將商議,蕭平致道:“漢王,清軍既然敢撤,我軍乾脆攻下太原。”
喬同化這時說道:“漢王不可,德楞泰攻不下我軍,無可奈何才作出要攻我軍後翼的樣子,其實要繞過目前我軍的防線,清軍不但要多行數百里,何況我軍還有臨縣,離石兩地作為屏障,等到清軍打通兩地的通路,我軍早已拿下太原,清軍如此做,必定有詐。”
蕭平致聽後有些不以為然,說道:“就算有詐我覺也不怕!”
漢軍起兵以來,雖然數次遭受挫折,但最後總能度過險關,隨後便勢如破竹,連潼關這樣的堅城都不能守上一個月,自然人人信心十足,對高鴻信避而不戰都感到奇怪。
只是在高鴻信的策劃下,只用數年時間漢軍便一步步壯大到如此地步,眾人實在對高鴻信有盲目的信心,才接受了按兵不動的建議,原來親衛軍出來的激進派將領才能忍耐住性子。
喬同化雖然以前是清軍的低階將領,可是也是度過書的,並且還有秀才的功名,總從投奔義軍之後,戰功不斷,升遷也不斷,在實戰當中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兵越發的精深。
喬同化說道:“清軍可能正是想引我軍出動進攻太原,那時大軍再返回,到時我軍頓于堅城之下,失去防護,清軍的勝算會大增。”
高鴻信聽後點了點頭,看來必是如此了,吩咐道:“即如此,我軍就如他所願,出動就是,等清軍回來,我軍再退。”
喬同化一愣,說道:“漢王,到時我軍大炮不便移動,恐怕要退也不能退回來。”
高鴻信一愣:“誰說要帶大炮。”
眾人都發呆,蕭平致硬著頭皮道:“若不帶大炮,要攻太原,我軍豈不死傷慘重,而且耗廢日久。”
高鴻信解釋道:“我軍此次不是要攻太原,只是作個姿勢而已,只有我們一包圍太原,清軍的部署便亂了,我們就看德楞泰會不會來救援。”
德楞泰離太原不足百里便停了下來,同時嚴密封鎖訊息,令人大張旗鼓向臨縣進發,守臨縣的漢軍只有一千人,守將是一名團長叫李劬,也是高鴻信親衛軍中的人,是在親衛軍接受過基礎軍官培訓中升官較快的人,因這些人的培訓很多都是高鴻信親歷親為,而且教官還是高鴻信親自擔任,後來這一批人被稱之為漢王門生,原先培訓時這些人都是排長,現在大多數人是連長,團長,成為師長的不過十之一二,或許是他這麼快升團長有身為高鴻信同鄉的關係,但也經歷過數次戰鬥,在漢軍中算得上經驗豐富。
李劬見德楞泰雖然旗號眾多,營房也扎得密密麻麻,好象有數萬人的樣子,但見攻城器具帶得不多,遂不在意,緊守城門不出,只是派人通告了一下離石府。
高鴻信很快接到清軍攻臨縣的報告,全軍馬上行動起來,四萬人馬大舉出動,將太原團團圍住,密聚的箭雨射向太原,同進火槍兵也出動,城外槍聲大作,奉命守城的山西巡撫伯麟不甘示弱,親自上城督戰,同時城頭炮聲大作,太原的大炮全部轟向漢軍。
漢軍沒有大炮很是吃虧,但火槍彌補了不足,弓箭的射程也比清軍要強,一時之間殺的難分難解,漢軍雖是虛攻,但架勢也拉的十足。
伯麟見漢軍攻勢猛烈,但登城的雲梯卻很少,知道太原暫時無恙,但派人去向福寧求援,說賊軍攻城猛烈.
福寧反覆向來人確認太原的攻城狀況,那人是太原人士,家人都在太原,自然希望福寧、福寧回援。因此言辭之間便有些誇大漢軍的攻城強度,還說漢軍的火器已經出動,大炮聲響數十里,若福寧再不返回,太原守不了兩日就要被賊軍攻破。
福寧不驚反喜,終於引出漢軍了,馬上快馬加鞭,全軍回撤,半路上果然聽到大炮的聲音,清軍更急,丟棄了所有東西,輕裝趕路,等回到太原時,漢軍早得到訊息退回祁縣和交城,福寧看到完好無損的太原城牆,雙眼差點要噴出火來,這就是岌岌可危,原來自己聽到的炮聲都是太原城所發,福寧有苦說不出,便趕去質問伯麟,伯麟官階雖然底,可是確實滿洲正黃旗出身,自然不怕福寧,不過當他知道是自己派去的人誇大了亂匪的攻城力度之後,還是將抓起來交給福寧處置了。
伯麟不是昏聵之人,知道軍國大事上由不得半點馬虎,更何況這件事怎麼說起來都是自己手下的人的錯,如果一旦傳到朝廷上,最後倒黴的只會是他。
他也不會為了一個不知輕重的手下,即得罪了福寧,又獲罪於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