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搶時間
老婆再嫁我一次 豪門禁寵枕上歡 黑色帝國:老婆,我是你前夫! 海賊諜影 靈玉怪談 換魂人 侍郎 小萱皇后 風月天唐 公主幫vs王子團
第224章 搶時間
第二百二十四章 搶時間
?第二天,高鴻信便率領著四萬大軍,離開了武陵城,朝著善化城趕去。
姜晟本來正在處理公務,沒有想到手下來稟報城外的大軍有異動,便趕忙趕到了城頭。
看著城外的義軍分成兩股,其中一股仍然留在城外,另一大股則想著長沙的方向開去。
姜晟大驚失色,他沒有想到高鴻信會如此大膽,他就不怕自己阻斷糧道,將他困在長沙。
不過姜晟更加擔心長沙的安危,長沙現在兵力空虛,如果被高鴻信一舉攻佔的話,那麼反而是他自己將陷入絕境。
整個湖南也會隨著長沙的陷落而徹底糜爛,不過姜晟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先想辦法打敗城外的義軍,然後再去支援長沙。
姜晟看著城外面色難看,說道:“隨我出城衝陣。”
姜晟打算陳正城外大軍剛剛分兵,看看突襲之下會不會有意外收穫。
可是一番衝殺下來,卻被城外的大軍給抵擋住了,還差點被尾隨者衝進城來。
姜晟有了這次教訓,也不敢在隨意的出城作戰了,只希望不斷消磨城外軍隊計程車氣,然後再擇機消滅他們。
高鴻信率軍一路之上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有些城池稍有抵抗,用火炮轟擊幾下也就消停了,一般不會阻礙漢軍的腳步半天。
這也更堅定了高鴻信攻克長沙府城善化的信心,整個大軍計程車氣也迅速的昂揚起來,一路高歌猛進,不到五天時間便趕到了善化城下。
湘江河畔的善化城,崢嶸巍峨,有著不輸給襄陽武昌的高大城牆,不過在高鴻信看來這座城池卻並不難攻克。
長沙畢竟處在難有戰端的長沙,歷朝歷代在長沙雖然都會修築城池,可是與一些軍事重鎮相比,防禦能力還是略顯不足的。
善化城要顯得更加商業化,城池高度不低,寬度卻達不到襄陽、武昌等城池的程度。
既然心裡有了地,高鴻信便不再保留,他要儘快攻克武昌城。
根據情報司的情報顯示,張漢邦已經率領大軍到了神鼎山附近,距離長沙也就是不到兩天的路程了,如果不能趕在張漢邦到來之前攻克善化城,那麼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出兵的鼓聲響起,接著是隆隆的炮聲,密密麻麻計程車兵子在火炮的掩護之下開始攻城。
城頭之上的清軍在火炮的打擊之下亂作一團,身在長沙的清軍大多都沒有經歷過戰火,要不是姜晟留下的一些老兵支撐著,恐怕城頭都不能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很快漢軍計程車兵便爬上了城頭,開始與城頭計程車兵戰作一團。
雙方你來我往,血肉橫飛,不過最終漢軍沒有突破長沙守軍的防線,鳴金之聲想起之後,大軍開始邊戰邊退。
雖然沒有攻破善化城,可是高鴻信對今天的攻城結果也很滿意,看今天的情形,高鴻信有抱我在明天便攻克長沙城,心裡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高鴻信之所以下令退兵,是心裡有了底氣之後,打算讓士兵們退下來好好休息一下。
從武陵城來到長沙這一路之上士兵們就沒有好好休息過,如今剛來便發動大戰的話,高鴻信怕士兵們吃不消,倒不如先養足精神之後,再一鼓作氣攻下眼前的城池。
與此同時,張漢邦已經率領大軍通過了神鼎山,正馬不停蹄的朝著善化城趕路。
不過他還沒有走出多遠便遇到了一場與,雖然雨勢不是很大,可是他手下計程車兵們都已經很疲憊了,如果再冒雨趕路的話,肯定會生病的,到時候即使感到了長沙府,帶著一些重病沒有戰鬥力計程車兵,也註定會徒勞無功,因此張漢邦只能下令大軍停下休整。
張漢邦看著外面淅淅瀝瀝滴落的雨滴,不知怎麼心裡莫名的有些擔憂,這次他狂飆突進是受了張漢朝的命令,要他務必搶佔長沙府,如果事情辦砸了他也沒法向張漢朝交代。
“將軍是在擔心被漢軍捷足先登嗎?”一個聲音從張漢邦身後想起,一名身著月白色服式的書生走了過來。
“是前彬呀,我確實擔心會被高鴻信捷足先登,畢竟兩家有約定,誰先進入善化城,以後長沙府便是誰的地盤。長沙地利位置重要,如果被高鴻信得了,那麼我們還怎麼向南發展,我們向南發展的道路就只剩向東了。”張漢邦說道。
來人名叫邱前彬,雖然是一名讀書人,可是並沒有任何功名,雖然很有才能,但是就是屢考不中,後來乾脆熄了科舉的打算,開始在武昌教書,等張漢朝統治武昌之後,便被張漢邦網路到了麾下。
“元帥不用擔心,我們不是有訊息說高鴻信被姜晟拖在武陵城了嗎。”邱前彬想了想說道。
張漢邦搖了搖頭,,說道:“這件事都過去四五天了,估計戰場局勢肯定有所變化,現在你我都不知道高鴻信現在到底在幹什麼。如果不加緊腳步的話,很有可能被漢軍搶先。都怪這該死的雨,如果沒有它的話,也許我們明天上午便能趕到善化城了,現在得等到明天下午了。”
第二天,已經雲收雨歇,張漢邦趕忙下令大軍拔營,朝著善化城趕去。
可是他哪裡知道,高鴻信早已經率領著經過充足休息計程車兵開始攻打武陵城了,並且經過短暫的苦戰之後,城裡的守軍便喪失了抵抗能力,不斷有清軍投降、被殺或者活捉。
城頭的漢軍從多到少,漸漸的超過了清軍的數量,清軍節節敗退,最後善化城的大門終於被打開了,高鴻信等人率領著大軍開始圍剿負隅頑抗的清軍。
幸虧這些清軍已經全部膽氣喪盡,否則高鴻信想要徹底穩定城中的局面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與往常一樣,抵抗到最後的地方仍然是府衙,各地的府衙都大同小異,根本不具備當作軍事堡壘的格局,縣官也很有骨氣,並沒有等到高鴻信趕到,便與家人一起自殺了。
高鴻信現在已經見慣了這種事情,已經不再像最開始的時候表現的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