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埋伏
禍水天下 超級兵王俏總裁 側室謀略 大皇子,撿起你的節操來 流雲淚 纏綿交易:老婆欠管教 超級洞府 網遊之蠻力法師 腐女變帥哥 贗品太監
第191章 埋伏
第一百九十一章 埋伏
?對胡克家高鴻信是想要收為己用的,現在義軍的地盤不斷擴大,有許多地方因為沒有做夠的官員而只能實行軍官,許多的軍官同時有管著民政,這種現象不是高鴻信想要的,如果這種現象一直延續,最終肯定會導致主弱臣強,最終使義軍四分五裂。
安排好胡克家之後,高鴻信便開始處理重慶城的事務。
重慶城剛剛攻克,事情牽頭萬緒,還要耗費高鴻信許多的精力。
不過高鴻信心中已經不著急了,在重慶城中獲得了許多的糧草,短時間內不用在為糧草擔心了,而且如今有了重慶城作為根基,高鴻信也可以安排大軍想周邊擴張,如此就能形成良性迴圈。
到那個時候就該清廷著急了,義軍在四川的腹地站穩了腳跟,整個四川的局勢也就崩壞了。
等福寧收到重慶被義軍攻克的訊息時,已經是數天之後了。
福寧沒有想到義軍當中竟然有火炮,重慶竟然這麼快就被攻克了,而他圍攻瞿塘關,還沒有絲毫的進展。
現在無疑是義軍佔據了上風,福寧此時也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圍攻瞿塘關頓時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現在對於福寧來說趕忙將義軍趕出重慶就成了當務之急,否則後果福寧都無法承受。
當天福寧便匆匆率軍南下了,而瞿塘關上義軍看著倉皇退去的清軍,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之聲。
喬同化見清軍就這樣退走了,便知道肯定是高鴻信已經攻克了重慶。
現在瞿塘關已經沒有了清軍的包圍,喬同化也送了口氣,而他接下來便要開始向周邊擴充套件,著重向東。
現在高鴻信在重慶抽不出身,而被清軍圍困的四川義軍也不能見死不救,因此喬同化打算在佔領整個夔州之後,便進入東鄉所在的綏定府,擊潰圍攻的清軍。
福寧撤走的時候,知道在夔州留有兵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帶了幾乎所有的兵力,因此喬同化輕而易舉的便佔領了真個夔州。
進入綏定府與清軍大戰,喬同化便不能小覷了,畢竟在綏定府的清軍為數不少,因此喬同化親自率軍進入了綏定府。
“將軍過了前面那道山谷,便沒有山地了,前面一馬平川,半天時間便能趕到東鄉前線。”情報司在綏定府的負責人池東光指著前面對喬同化說道。
喬同化看著前面的山谷,以喬同化看來,前面的山谷很適合作為伏擊之地,心裡不由謹慎了幾分。
池東光也瞭解這裡的地形,知道這裡適合伏擊,自然能看出喬同化的想法。
“將軍,谷地兩邊的山峰,我已經派然查探過一邊了,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池東光開口對喬同化說道。
“嗯,還是讓士兵們再搜一搜吧,小心無大錯。”喬同化說道。
“將軍說的是。”池光東自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與喬同化唱反調。
山谷兩側的山峰上有不少士兵在搜尋這,當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後,便發訊號大軍便進入了山谷。
大軍不斷的前進,知道就要快出谷了人沒有絲毫的動靜,喬同化心裡便鬆了口氣。
可是也就在這時,卻從大軍的後面傳來了喊殺之聲,喬同化頓時大驚,朝著後面看去。
只見從山谷入口之處湧來大量的清軍,不斷想義軍掩殺而來,而山谷狹窄難行,義軍因此都擁擠到了一起。
喬同化知道自己中了清軍的埋伏,清軍這次埋伏有些出人意料,並沒有在常見的山谷之處設埋伏,而是在山谷入口前一段埋伏,等義軍進入山谷之後便蜂擁而至。
義軍陷入危機之中,向來時的方向走已經不現實了,而往前走肯定也有清軍阻攔。喬同化知道此時他要做出選擇,否則整個大軍都有可能折在這裡。
略一思考,喬同化便下令讓大軍向前衝,現在義軍的整體隊形是朝前的,如果現在轉身向後,只會引起更大的混亂,衝出包圍圈的機會將更加的渺茫。
喬同化率領這大軍朝著前面的出口殺去,當大軍衝到谷口之時,從谷口出衝進了大齡的清軍,擋住了義軍出谷的道路。
“弟兄們,跟我殺呀!”喬同化知道,現在是不成功便成仁,因此就算是死傷再大也得往前衝。
此時,在遠處的山峰之上,一位清軍將領,正看著想出口處拼殺的義軍。
“襄陽亂匪的戰鬥裡果然強大,看來的德楞泰大人並沒有誇大其詞。”這位將軍便是清軍在福寧耍浚離開東鄉之後負責圍剿四川義軍的總兵楊遇春。
“是呀,這種情況下,他們只經過了短暫的混亂便反映過來,隨後便抵擋住了我們在後面的進攻,真是不可小覷呀!”他身後的副總兵萬崇興聽後說道。
“這也更說明襄陽義軍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看來以後真要對他們格外的關注了。”楊遇春說道。
萬崇興從加入軍隊開始便跟著楊遇春,一路升遷之後,他也一直作為楊遇春的副手,不過他心中並沒有什麼不滿。在萬崇興看來,以楊遇春的才能做一個總兵已經是屈才了。
福寧之所以將圍剿四川義軍的眾人交給楊遇春,並不是沒有目的的,福寧對楊遇春的才能也很瞭解,否則也不會對他委以重任。
楊遇春字時齋,是四川崇慶州(今四川成都崇州市)人。六歲入家塾,十七歲時因家道中落轉而習武,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中武舉人,次年揀選入伍。後隨福康安鎮壓甘肅田五起義、臺灣林爽文起義及貴州、湖南苗民起義,深受福康安的賞識。
後來額勒登保接人剿匪總理大臣,楊遇春因為才能出眾,被額勒登保所倚重。
本來額勒登保悲傷剿匪打算讓楊遇春也北上的,正好福寧回四川剿匪,因為將領缺少,便找到額勒登保要調楊遇春入川。額勒登保考慮到楊遇春本身便是四川人,如果會四川剿匪的話,本身便有不少的優勢,因此便同意了。
福寧自然知道楊遇春的才能,平時對楊遇春也不會擺上司的架子,有什麼事情也會與他一起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