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
中尉,立正稍息! 人魚?海妖! 官人有毒 絕世狂龍 絕色相公你別逃 都市之遊戲化人生 鎖愛紅顏 潛龍震天 修羅校草:狂丫頭,你站住 一個人的抗日Ⅱ
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
第一百四十六章 詭異的清軍
?相比於在圍攻鄖陽城的浴血拼殺來說,看守馬昌鎮的糧草確實是個美差,另外還能趁機在糧草輜重上做些手腳,撈一些外快。
安敏能做到千總的位置,本身還是有些能力的,並不只是靠著他滿人的身份,畢竟滿人多的是,能當千總的也很多,但是能真正管事的人卻很少,他們中大多數都只是掛個名,而安敏卻是一名實職千總。德楞泰並不是有眼無珠,任人唯親的人,能讓安敏一直坐在千總的位置上,這本身便說明安敏的能力還是不錯的,起碼相對於大多數滿人來說很好。
安敏在馬昌鎮也並沒有鬆懈守備,畢竟這關係這整個大軍的命脈,他知道德楞泰很重視,如果這裡有絲毫的閃失的話,德楞泰肯定會毫不留情的殺了他。
可是安敏還是疏忽了江邊的防務,他將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了其他三個方向上,只有江邊這一側兵力最少。
也許是老天都在幫著耿一誠,耿一誠順利的接近了馬昌鎮,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喊殺聲想起,耿一誠率部發起了突襲,面向漢江一側的清軍,看著一個個冒出來的亂匪向著自己衝過來,馬上便亂作一團。
沒有一會耿一誠的隊伍便衝散了清軍,進入了馬昌鎮。
鎮中的安敏得到義軍已經進城的訊息之後,臉色立馬變得死灰,他此刻也慌了手腳。
事情來的太突然了,不過安敏求生的本能告訴他要趕緊逃。他趕忙率領著自己的心腹手下想著北邊衝,想要在亂匪還沒有包圍他們之前逃離馬昌鎮。
此時安敏也管不了馬昌鎮中的糧草,現在他唯一關心的便是自己的小命。
耿一誠站在一出倉庫前,聽著手下計程車兵們報告者此戰繳獲的清軍糧草輜重的情況。
耿一誠聽完後,彷彿身在夢中,他沒有想到收穫會這麼大,不僅輕易的趕跑了清軍,還繳獲了大批的物資。粗略估算下來,這些物資足夠他們大軍數月的之用了。
耿一誠趕忙派人安排護送其中的大部分物資離開,而他則按照高鴻信的指示繼續留在馬昌鎮,對鄖陽城的德楞泰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
安敏一路不停的逃竄到了鄖陽城外,雖然耿一誠並沒有派出兵馬追擊,但是安敏總感覺心裡不踏實,還是一刻都不敢停留。
此時的安敏,早沒有平常一副乾淨斯文的模樣,身上的一副已經破破爛爛,頭髮亂糟糟的,連臉上都髒兮兮的。
來到軍營門口時,還被士兵給攔住了,最後他費盡力氣解釋之後,終於被帶到了德楞泰的面前。
德楞泰聽完安敏的敘述之後,臉色陰沉的可怕,任誰都知道德楞泰的心情差到了極點。
“馬昌鎮丟了,你還有臉回來,你怎麼不死在那!”德楞泰開口說道。
“本來下官想一死以報答朝廷的,但是想到一旦卑職死後,將軍可能不知道馬昌鎮陷落的訊息,從而會陷入亂匪的陷阱。便決定逃出來,將訊息傳遞給將軍。”安敏趕忙痛哭著說道。
德楞泰看著安敏,不知道安敏是真哭還是假哭,就算安敏誠信回國,他也不會就此饒過安敏,畢竟安敏作為守將,導致糧草落在了亂匪的手中,難辭其咎。另外德楞泰也是真的很生氣,本來大好的局面,因為安敏丟失了糧草而付之流水。糧草是重重之重,德楞泰已經給安敏分派了足夠的大軍,只要安敏足夠警覺,肯定不會被義軍偷襲得逞,只要能拖延義軍皮納客德楞泰便可以從容應對,將危機化於無形。
可是此時馬昌鎮已經落入了義軍的手中,此時他糧草僅僅夠數日食用,並且還處在義軍兩軍的夾擊之下。
如此形勢之下,要麼就早早的決戰,要麼早早的逃離。
這兩種情形哪一種都不是德楞泰想要的,決戰沒有必勝的把握,而灰溜溜的回到陝西德楞泰又心中又不甘。
過了好一會兒,德楞泰開口說道:“來人,將安敏看押起來。”
德楞泰並沒有急著處死安敏,畢竟不管他是勝是敗都要對馬昌鎮這件事有個交代,而安敏便是這個交代。
安敏是被兩名士兵駕著出去的,他臉色死灰,不住的向德楞泰求情,述說著兩家的關係,但德楞泰卻恍若未聞,知道安敏被抬出營帳之後,營帳之中才徹底安靜了下來。
德楞泰要在決戰與撤兵之間做取捨,陷入了沉思。
權衡了好久,德楞泰才最終下定決心。
起初的兩天清軍的大營很是平靜,沒有絲毫的動靜。高鴻信早就得到了馬昌鎮被攻破的訊息,心情自然大好,但是清軍的詭異卻讓高鴻信心裡沉甸甸的。
清軍越是平靜,越說明清軍正在準備一場大戰,高鴻信雖然相遇德楞泰儘早決戰,可是他也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如果此戰能夠戰而勝之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戰而不勝,那麼義軍的形勢將急轉直下,很可能被清軍給壓制住,並且不斷的消耗實力,最後被消滅。
擔心歸擔心,高鴻信還是開始準備,他覺得這次的大戰也許不會那麼快便結束,也許要耗費兩軍很長的時間。
德楞泰確實是在準備大戰,這次德楞泰做了周詳的計劃,他自己想來,就算最後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義軍也會損失慘重,兩軍有可能再次陷入漫長的對峙當中。
只是沒了鄖陽城做誘餌,義軍的主動性更強了而已。
德楞泰想來朝廷耗得起,但是義軍耗不起,時間遷延下去肯定對朝廷有利,而對義軍則越加的不利。只是有些時候不是他想拖延就能拖延的,太上皇、皇上不想拖延,朝廷上的部分大臣也不想拖延,有的時候不得不屈服。還有便是,打消耗戰朝廷也不一定打得起。
還有便是大軍糧草的消耗,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並不只是說說,雖然沒有大炮花銷確實要少很多,但是整個大軍的開銷還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如今大清的賦稅比四千萬兩白銀還多,看似很多,其實根本就不夠用。要知道隨著白銀的大量湧入,白銀的價值相對於明朝來說要低得多,就是比康熙朝時期都要低很多,而康熙定的國策又是永不加賦,因此賦稅一直沒有根本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