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條路
代嫁媽咪:休掉惡魔老公 超級修真狂徒 最強修真紈絝 給九千歲請安 善惡魔尊 花妖賦 機械革命 別去,有鬼! 總裁大人很不善 三個總裁的娃娃情人
第141章 一條路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條路
?文思忠與高均平並沒有在城門出停留多久,安排好守衛之後兩人便回到了大堂,接著文思忠便命人在府衙大堂澆上了一桶桶的油。
等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文思忠拿出了一根火摺子,說道:“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屍身才不會被清軍侮辱。”
高均平點了點頭,說道:“你我焚於烈火,歸於塵土,宿命如此。”
文思忠點燃了火摺子,然後扔向了角落裡的一灘油漬,然後說道:“但願來世你我還能如此並肩作戰!”
火勢越演愈烈,沒一會兒高鈞平與文思忠的身影便消失在了火海當中,與此同時外面的喊殺之聲也停止了,清軍已經攻了進來。
義軍本來就處於上窮水盡之時,再加上高鈞平與文思忠的死,士兵們就算是再衷心也會慌了手腳。清軍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自然能夠輕易的擊敗反抗的義軍。
鄂輝站在被大火淹沒的府衙大堂之前,此刻並沒有勝利的喜悅,心中反而對高鈞平與文思忠有了一絲的欽佩。這次隨州的攻防之戰,鄂輝做了充足的準備,本以為輕易間便可將隨州城拿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兩人的抵抗如此的堅決。雖然最終隨州也攻克了,但是鄂輝付出的傷亡也不小。
“組織人趕快滅火,最好能見到死者的屍身!”鄂輝對手下士兵吩咐到。
士兵們聽後應了一聲,馬上開始了滅火。眾人拾柴火焰高,沒有一會熊熊的大火便被士兵們給撲滅了。
“都統大人,五中確實有兩具屍體,不過由於火勢太過凶猛,此時已經殘缺不全,不知是不是匪首。”一名士兵走到鄂輝跟前稟報道。
鄂輝聽後想著火場走去,此時府衙的大唐只剩下了黑黢黢的斷壁殘垣。鄂輝走到中央之後,便看到在靠近邊緣的位置有兩具屍體,鄂輝趕忙走了過去。
鄂輝離近之後便打量起了這兩具屍體,兩具屍體果然如士兵稟報的那樣,已經殘缺不全,在鄂輝看來已經不能稱之為屍體了。如果大火在著一會兒,估計就只剩下灰了。
屍體損毀成這樣已經無法判斷這死掉的兩人到底是不是高鈞平與文思忠。鄂輝皺起了眉頭,從比例上看,這兩具屍體很可能就是高鈞平與文思忠,但是誰也不敢確認,如果確認了並上報給朝廷,萬一最後兩人沒有死,欺君之罪可不是鬧著玩的。
“去找聯副棺材,將二人的屍身處理之後運往京城。”鄂輝吩咐道。
鄂輝覺得這件事還是如實稟報的好,然後有朝廷做出判斷。
“派人將這裡裡裡外外都搜一遍,查詢有沒有密道。”鄂輝覺得要得到兩人死亡的結論,必須要有更多的鐵證,否則這場大功最終有可能化為烏有。
等士兵們搜差完成之後,得到整個府衙並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不存在任何密道,鄂輝心中稍稍的安定了一些。
“大人,這次俘虜的亂匪怎麼處置?”這是邊上的親兵問道。
這次由你親自押送這些亂匪去往京師,千萬不能有一絲的閃失,否則拿你是問。
親兵聽後按怪自己多嘴,但是也只能答道:“是,都統大人。”
隨州城雖然攻克了,但是鄂輝還要應對喬同化的援軍。雖然鄂輝的兵力對喬同化有絕對的優勢,但是他並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這次額勒登保與德楞泰都特意寫信給他,讓他注意襄陽方面,著重說了襄陽方面的戰鬥力。其實就算兩人不說,鄂輝也知道,畢竟鄂輝是清軍當中地一個在襄陽義軍手中吃虧的清軍高階將領。
那次在呂堰、雙溝平原地帶的拼殺,幾乎打的鄂輝全軍覆沒,雖然最後鄂輝率軍逃回了南陽,但是此後他再也沒有膽量獨自進攻襄陽了。
這次按額勒登保的意思是讓鄂輝進攻襄陽,吳熊光進攻隨州的,但是鄂輝一直堅持與吳熊光對調,再加上吳熊光也立功心切,最終鄂輝如願以償的做了攻打隨州的主將。
戰爭到了此時,一場微弱的勝利有可能就能決定正常戰爭的勝敗,因此就算心中在怎麼忌憚,鄂輝還是會排除大軍,力圖消滅喬同化的隊伍。
一直被清軍阻攔騷擾的喬同化,突然發現清軍的騷擾越來越少,直至最後消失了。
喬同化趕忙加緊了趕路,同時心中也警惕了起來,畢竟他現在對隨州的情況兩眼一抹黑,不想開始的時候還能收到情報死的一些訊息。
沒了阻攔,喬同化很快便率軍趕到了隨州城附近,再有半天的形成就能抵達隨州城。
到了此時,喬同化心中已經十分的確定,隨州城肯定出了問題,否則他都已經率軍來到隨州的近郊了,圍攻隨州的清軍卻沒有絲毫的動靜。與最開始的拼命阻攔形成的對比,任誰遇到了都會覺得有問題。
喬同化沒有再讓軍隊繼續再前進,而是下令軍隊停了下來,派出了斥候隊向隨州城方向去做探查。
隨州城中,一直都再關注著喬同化動靜的鄂輝馬上便得到了訊息。
雖然喬同化很謹慎,但是鄂輝並不擔心,因為此時喬同化其實已經進入了鄂輝佈置得的包圍圈之中。
為了這次的戰鬥鄂輝可謂是煞費苦心,將包圍圈擴充套件的很遠,就是為了防止喬同化發現情況不對之後率軍逃跑。如果讓這隻生力軍順利的逃回襄陽的話,吳熊光攻打襄陽就要困難多了。
吳熊光命人將斥候隊放出包圍圈,然後在聚集優勢的兵力圍攻,使喬同化的斥候隊死傷殆盡。
喬同化一直等待斥候隊的訊息,可是斥候隊彷彿泥牛入海了一樣。
喬同化心中不詳的預感充盈著,猶豫再三之後,喬同化決定暫時率軍後撤。如今與隨州的距離太近,如果清軍有什麼陰謀的話,也應對不及。
義軍聽從喬同化的命令,並沒有安營紮寨,一直等待喬同化的訊息。
當喬同化撤軍的命令下來之後,大軍很快便做出了反映,軍隊開始沿著來時的方向緩緩後撤。
可是還沒有等走出一里地,喬同化便與清軍遭遇了。接著喬同化很快便發現自己的大軍已經處於清軍的四面包圍之中,現在他就是想要撤軍也不行了,只剩下拼死一戰這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