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1章 命運無常

第21章 命運無常


妙手生香 超級公務 鄉村大土豪 借腹 廢柴要逆天:魔帝狂妃 暖擎天 機靈寶寶:酷總爹地太霸道 愛的路上千萬裡 混沌八卦訣 茗花有主

第21章 命運無常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二十一章 命運無常

二十一章命運無常

五百貫錢。到底是誰給韓一良的。到最後也沒搞清楚。但這個案子引發的風波卻牽連頗廣。上至顧命大臣。下至頭小吏。無辜下獄者數百人。

丘度被流放後。為殺人滅口。董含等人又矯旨毒死了劉摯梁燾。謊稱獄中自盡。又將何錫等二十三名刑部官員。發配幽州充軍。使案情再無法追訴。

但是由韓案引起的";場動盪還不算完。某些人的政治目的達到了。另外一些人見有機可趁。於是便渾水摸魚順勢牽連。準備藉助這個難的良機。除掉自己的敵人或者暗中仇視者。

“參知政事”李景儉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此人是念宗皇帝欽點的顧命七大臣之一。但是比起錚直果敢聲望威隆的竇剛及文質彬彬政務熟的盧士瓊等人來。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要差的太遠。即便是七大臣排名最末的“司農卿駙馬都尉”錢伯芳。聲譽上都要比他好一些。

原因是。李景儉此人不學無術。貪鄙好財。他的發跡。完全是靠著厚顏無恥的巴結奉承溜鬚拍馬來完成的。而且巴結的物件還格外讓人鄙視。那就是皇帝身邊的近侍。

念宗皇帝在世時。非常寵信幾個大宦官。因為這幾個人對他登上帝位有很大的幫助。念宗認為他們有擁立之功”。又是容易掌握控制的身邊人。於是常常以重任。信任尤甚大臣。其。有一個叫高師成的太監。陪伴念宗。須臾不離左右對皇帝的喜好非常熟悉。常能取悅君上。於是。李景儉便千方百計的巴結上他。象敬父親一樣恭順高師成。稱之為恩府生。

李景儉很貪財。利用職權大肆索。但他又非常猾。常利用他人為自己斂財。自己並拋頭露面;積斂巨財後他也不像一些守財奴一樣不知道金錢的真正利用價值。而是拿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再進一步的賂收買宦官近侍

靠著高師成等官幫助。李景一步登天。被宗皇帝授為“戶部度支司郎中”。不久又遷升“度支使”。兼“鹽鐵使”掌管天下租庸稅收。開始進入周帝國的政治中樞。後念宗駕崩。他竟然又被任命為的位尊崇的命大臣。真正是小人的道。一發不可收拾。

此人雖的重任。實際上論起公務能力卻是草包一個熟知之人暗笑其勢不可長久。但李景十分圓滑狡黠。七大臣之間彼此都有縫隙矛盾唯李景。能和其餘諸人保持良好系自他主|中央經濟工作後。將國家財政搞烏瘴氣。困頓不堪。但也很少有人找他麻煩。可見。他的工作能力雖不行。但為人處事確實很有一套。

就是這樣一個會做的乖巧之徒也有切齒痛恨的目標。那就是和他共同主持經濟工作的“部侍郎”杜黃裳。

杜是個十分清廉正的官員在安官場上流傳很多他廉潔奉公的故事。有一個故事是。“員外郎”丁晉和杜黃裳交好。兩人友情真摯。可謂無話不談。連黃裳都承認晉雖名為弟子。實是他最好的良友之一。有一次。丁晉到杜家做客。看到他家的門都非常破舊了。此時正是炎夏季節。別人家都已經換上了新門簾。可是杜家卻還是用著去年的舊物。丁晉便很好奇。私下詢問下人才知道。杜黃裳最近把自己的。都接濟給了一窮士子。自己家卻是困難的連張門簾都舍不的換了。丁晉聽了很感慨。是臨走時。便偷偷的放下了十貫錢。讓杜黃貼補家用。

可就是這十貫錢。險些讓兩人連朋友都做不成。杜黃髮現後。連夜便差人將錢送回丁府。還附帶著一份書信。嚴厲的訓斥了丁晉的這種行為。說。如果兩人都是白身。朋友之間互相接濟。本應當。但現在既然你我都是朝廷官員。這種行為就是非禮非法。如果不是相交深厚。恐怕還要誤會丁晉這是明顯的行賄。總之。杜黃很生氣。後來。還是丁晉好脾氣的賠禮道歉。再三解釋清楚。將錯誤歸結為自己的考慮不周。這才平息了他的怒氣。

如丁晉這樣好的朋。只是私下接濟一點小錢。杜黃裳都堅辭不肯。險些反目。可見此人原則性之強。

而杜黃裳在為國理財方面。也很有一手。他是最早著眼於南方的人。在唸宗皇帝時。他曾建議朝廷大力征調江南稅以緩解國家困難。後成為“戶部侍郎後。身體力行。創辦良多。他又完善了李景等施行的有很大缺陷的榷鹽法。使鹽利收入達到國家總收入的一半。可以這麼說。這幾年帝國兵革之際戰事劇烈。而國家財政極度困難而危危不倒。靠的就是杜黃裳施行的一系列有利的經濟政策。如果沒有這些積極的政策支援。恐怕。大周帝國現時的局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過。李的貪財和杜的清廉。不是他們結怨的矛盾點。造成他們之間激烈衝突的。只是工作問題。也就彼此施政觀點和經濟政策的嚴重對立。

李景儉的政策。總結一點就是竭澤而漁。只貪眼前利益。不管長遠發展;還有一些諸如錢爵以錢贖刑之類的荒唐政策。可以說是完全不擇手的斂財。給朝廷的聲譽造成很的負面影響。不利於經濟狀況的長久改善。

而杜黃裳。卻是個很有責任心的官員。他對帝國的財政狀況。有著非常清醒深刻的認識。也熟悉民間百姓疾苦。執政戶部時(尚書只是的位尊崇。實權通常掌握在侍郎手中)。要求下面人員。嚴格實行除租調外。不的對百姓橫徵,稅的政策。有很隆的聲譽。

他對李景儉的一錯誤政策。也多有批評李曾經讓陳擔任“轉運使”這個重要職務。陳是個很嚴厲的人。做事古板。他負責徵括百姓的違負拖欠。及捕逃民戶應納租調。因為手段不的當。結果所作所為幾乎就是明搶。不僅有達成預期的目標。還讓逃戶更為增多。杜黃便毫不留情的指出。陳的失

方面是李景不識人。用人不當;另一方面。是取的稅收制度有問題。

正是因為看到稅賦策的種種嚴重不合理。杜黃裳便把目光投向了稅制改革。這時的稅制。因為現實狀的變化。顯的弊端百出。一些有能力的理財官員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但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杜黃幾番思量不顧丁等好友的勸阻。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始了稅制改革的種種實。如對戶的稅的改訂。準備著為徹底改革稅制打下基礎。然而。難以預料的命運改變了他的一切

李景對杜黃早有怨恨。不僅是工作中的。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果把這個事事和己意見相左的人排擠掉以後必遭反噬。但是李景儉並不把這種恨意流露在臉上。而是表現的對杜黃裳非常親切。非常友好。面對杜幾次的當眾責難。也沒有因之羞惱發脾氣。反而經常對人說:杜為公義不避嫌疑而問責我這對國家來說是好事。我怎麼還能夠生他的氣呢?

這句話說正氣凜然。不熟悉人聽了肯定以他是個很正派的官員。但實際上呢。李儉卻是一個的的道道的攜私怨而舍公義的小人。他決心剷除杜黃這個絆腳石後。便對杜的一舉一動都比較留心。還暗的派人調查有關杜裳以前的事情。存心是要找出他的毛病。以便有機會進行陷害。

韓案風波。讓李景儉看到了剷除政敵的機會。此中。“刑部員外郎”劉摯和杜黃裳有舊。劉摯身陷獄後。李景儉馬上派心腹去調查杜劉二人之間的往情況。結果發現。杜黃裳和劉摯兩人的關係。竟然非比尋常。

二十多年前。杜黃裳和劉摯是同窗好友。兩人都在同一個老師門下讀書。意氣相投。友情真摯。後來劉的父親因犯事被斬首。而家裡也被處以高額罰款。導致劉氏家破人亡。並欠下別人一股債。正當劉摯幾乎走投無路。深感|望時。正直杜黃裳向好友伸出了援助之手—杜黃將早逝的雙親為他留下的祖屋變賣。代劉摯償還了債務。

劉摯感動無比。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給杜黃裳跪拜下來。口中稱:兄恩。深如海。高如山。無以為報。如他日僥倖富貴。當重謝於兄。

幾年後。劉摯先杜黃考中了進士。又很幸運的了京官。家庭條件變的優越起來。於是將杜黃裳親自接入自己宅中。讓他全心攻讀詩書。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終於。第二。杜黃裳也考中了進士。兩個好友互相幫助。共同扶攜。如果不是後來的變故。當傳為一段佳話。

劉摯當官後。他性格中貪婪虛榮的毛病漸漸浮現。人變的越來越勢力貪財;而與之相反的是。杜黃裳始終保持自己的高尚節操。清廉正直。堅持原則。兩個好友。因為各自價值觀念的不同。漸漸走遠。最後。雖然彼此之間並沒產生激烈的衝突和矛盾。他們還是選擇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從此不再往來。

杜黃裳雖和劉摯從前交厚。但自然不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牽連他被治罪。李景儉抓住的是一個很惡毒的細節—劉摯曾贈送給杜黃裳一匹白-駝。後來兩人交惡後。黃想把駱駝還給劉摯。劉摯便說。雖然友情衰微。但這份禮物是彼此真摯感情的見證。送出去的禮物再送回來。何必做的這樣讓大家難堪呢?如果你非要彼此劃清界限。那麼這匹白-駝。就當做是我還你當日幫我清償的債務錢吧。

劉摯幾經推脫。杜裳終於沒有再堅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這頭白-駝他實在太喜愛了。而且也跟隨他很長時間。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

現在。李景儉抓住的便是這一點——這白駱駝到底是劉摯贈送給杜黃的禮物。還是行賄給他的髒物呢?

之所以說惡毒。便因為這個時候。劉摯已死在大牢中。死無對證。而劉摯又是被坐實了貪汙罪名。已是人盡皆知的經濟犯。那麼。他贈給杜黃裳一匹價值高的坐騎。到底裡面有沒有涉及到行賄受賄。誰也說的清呢?

到此。杜黃裳是有口難辯。泥巴糊在上不是屎也是屎了。丁晉等友人為他四處奔走。希望能挽回他的清白。但是沒有什麼大用。朝廷的調查人員詢問杜黃有無此事時。杜長嘆口氣。承認白駱駝確為劉摯所送。也沒有為自己多辯解。

因為杜黃認為。便自己不是受賄行為。但劉摯的錢物是從何而來呢?還不是貪汙腐化的來。那麼自己即便沒有受賄。也是實際上的享用了非法贓物。這樣的話。今日之果。全是由於當日貪心所致。就是被朝廷處罰。也沒有什麼可埋怨的。

為其奔走多日苦思竭慮的丁晉。聽到此事後。不顧師生尊卑。生氣的大罵杜黃裳糊塗愚蠢。是個頑|不靈的木頭腦子。這也無怪丁晉惱怒。這些時日來。他苦心走動關係。四處援引。為的什麼?不就是想盡量為杜黃化解此的負面影響。讓他能少被朝廷責罰嗎?

但是。眼看此事已經有了些眉目。希望在捷。杜黃裳卻對朝廷中使俯首認罪。將不是自己的罪行也攬到自己身上。一副自我懲罰聽天由命之相。這是何等的氣。何等的愚蠢。

丁晉心有不甘。卻是無可奈何。他的能量畢竟有限。不要說遠遠左右不了朝廷的旨意。即便是為杜黃裳奔走活動。也要小心翼翼掩人耳目。怕就是如果讓景儉之輩知悉。恐怕別人動動小指頭。就能讓自己灰飛煙滅。

不過。丁晉等人的活動。畢竟還是有些影響的。也或者是杜黃裳往日的清譽。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廷議時。大臣們對於此事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和爭論。最後。黃裳雖獲罪。但並沒有被重處。只是被貶為忠州刺史。品秩降兩級。外放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