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40 傀儡戲出

40 傀儡戲出


吸血寵兒誤闖美男學院 嗜血神探 影后人生 權謀天下之棄女不善 極品總裁不好惹 妃池中物:不嫁斷袖王爺 蒲公英不曾吹過的季節 重生空間農家樂 傳聞中的金少爺 魔王的淘氣老婆

40 傀儡戲出

40.傀儡戲出

教坊司和鐘鼓司卻不過皇后的面子,安排《飛仙記》壓軸出演。經過長久的等待,該輪到自家的戲班子上場了。宮中難見新鮮事,雖臉上未表現出來,實則人人心裡都對這齣戲存了一點期待。

鐘鼓司依張嫣的要求在殿內搭了一個相較尋常傀儡戲臺大的臺子,臺下可以輕鬆藏下十餘個持棍的戲子。臺上設定了對應不同場景所用的物件,根據情節內容背景也使用不同顏色的布。戲開始時是唐明皇偶遇楊玉環後,念念不忘,情動不已,因此張嫣挑了水綠妝妃色花羅來烘托唐玄宗此時的心境。

一切就位,張嫣對持笛的女子點了點頭。

她依著張嫣指示,舉笛橫將嘴邊,曲笛聲徐徐響起,一音三韻,醇厚悠揚。在眾人目光中,唐明皇的傀儡踏著出現在臺上,唱道:

鶯逢日暖歌聲滑,人遇風情笑口開。

寰區萬里,遍徵求窈窕,誰堪領袖嬪牆?佳麗今朝、天付與,端的絕世無雙。

朱由校的注意漸漸被抓住,放下手中酒杯,身子微微前傾,朝向戲臺。

以往宮中梨園子弟只唱海鹽腔,其腔調清柔、婉折,只以鼓、板及銅器等打擊樂器伴奏,不用管絃,雖然動聽,但畢竟可變化性少,未免有些樸素單調。

張國紀不遠萬里將家養戲班子帶去京城,就是因聽慣了崑山腔,不願再聽回海鹽腔。崑山腔的特點是行腔優美,以華麗而婉轉、柔漫而悠遠見長。使用的伴奏以曲笛為主,根據情節起落,輔以笙、簫、嗩吶、三絃、琵琶等樂器,聲勢浩大。這些特性都恰到好處地嵌合張嫣編排的劇情,也合了朱由校少年心性。

楊玉環身著花籠裙出場,海棠色背景襯其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專寵玉環,兩人情比金堅,恩愛無匹。唐玄宗為博玉環歡心,荔枝成熟時,總要跑死好幾匹快馬,運送荔枝,只為美人一笑。

兩人共作《霓裳羽衣曲》,楊玉環跳此舞以娛君王,盛裝舞動,寬袍大袖,仙袂飄飄。臺旁笙簫齊奏,琵琶絃動,聲如流水,唐玄宗沉醉其中,臺下看客們亦沉醉其中。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行過處,辨不出紫陌紅塵。

悄語低言,海誓山盟。願此生終老溫柔,白雲不羨仙鄉。

張嫣弱化了唐代後期的皇帝昏庸,荒**無道,政治腐敗的史實,用唱詞直接跳轉。

好景不長,安祿山發動叛亂,皇室流亡在外,途經馬嵬坡,高力士帶頭處死了楊玉環的哥哥,宰相楊國忠,又齊逼迫唐明皇賜死楊玉環。

張嫣在情節上做了一些改動,為了凸顯出兩人的真情,改為楊玉環不忍見愛人左右為難而自裁。百年離別在須臾,一代紅顏為君盡。場上響起了隱隱抽泣聲,宮中女眷們大都被情節所感染,用手絹輕按眼角。

伴奏獨剩琵琶,信手輕輕撥動,似心碎一般,楊玉環如泣如訴地唱著:

死和生割不斷情腸絆,空堆積恨如山,空嗟嘆。

楊玉環退場,只留唐明皇形單影隻,徘徊不去,思念佳人不可得,時時觸景傷情。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誰想那夜雙星同照,此夕孤月重來。

場景一變,唐明皇忽然聽聞海外有一座蓬萊仙山,有道士親眼目睹,其中住著個仙女,音容笑貌,無不像唐明皇朝思夜想的楊玉環。唐明皇為解思念之苦,拋下一切,隻身出海。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見到了籠罩在雲霧之中的蓬萊島。

背景換為月白軟煙羅,是張嫣為此幕專著人做的新顏色,為了凸顯出仙境虛幻縹緲之感,楊玉環換了一套素淨的服裝,背對觀眾,翩然起舞,在輕逸水袖的襯托下宛如仙女。舞的正是唐明皇最愛的《霓裳羽衣舞》。

近睹分明似儼然,遠觀自在若飛仙。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仙女回首,配樂齊停,畫面定格了一瞬,所有人的呼吸都一滯。唐明皇一看,不是玉環又是誰,頓時舉袖掩面淚垂,音樂再度徐徐響起,為兩人的重逢欣喜。

想當日玉折香摧,都只為時衰力軟,累伊冤慘,盡咱罪愆。

到今日滿心慚愧,到今日滿心慚愧,訴不出相思萬萬千千。

羨你死抱痴情猶太堅,笑你生守前盟幾變遷。

(合)會良宵,人並圓;照良宵,月也圓。

願普天下有情的成眷屬——

唐明皇和楊玉環從此隱居仙山,遠離人間,不問世事。琵琶聲揚到最高處,戛然而止,接著回到曲笛的調子上,逐次低了下去,營造出漸行漸遠的感覺。

全場寂靜,只餘低低抽泣,一時間所有人都沒從戲中緩過來。音戲搭配,效果遠勝張嫣想象,她不禁也被帶入了戲中,鼻尖發酸,眼眶紅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