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武帝則天
邪意狂少 奪鳳 寶寶不乖:釣個總裁當老公 爆笑冤家:暴烈蛇王的寵後 禁忌甦醒 邪月傳說 江山如畫 黑鐵之堡 星之嵐 致青春2:公關祕聞
第七十七章武帝則天
大清洗活動慢慢停止了,我知道武太后稱帝的時間也漸漸開始接近了。
九月三日這天,三輔的九百餘人來到神都,一齊向武太后上表萬民表,請求武太后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領頭的是一個叫傅遊藝的人,乃是一個九品的合宮主簿,他此次乃是受了武承嗣的命令,煽動三輔的百姓來上萬民表的。
武太后義正言辭的拒絕了百姓的請願,讓朝臣們給與這些百姓賞賜,並且減免三輔賦稅三年。而那個傅遊藝被擢升為正七品侍御史。
第一次的請願被拒絕,這是在我意料中的事,俗話說事不過三,當然要三請這武太后才會答應咯。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四日,朝廷百官和皇親國戚、四夷酋長、和尚、道士,神都百姓六萬多人一齊上表,請太后登基稱帝。
這個時候當了十年的傀儡皇帝李旦十分的尷尬,現在大勢所趨,武太后登基那是遲早的事,自己這個形同虛設的君主也是時候該隱退了。
但是這個勸表應該怎麼上呢。
這可把他難住。
他沒有來找我,因為這個時候我已經病入膏肓了,我已有一個月沒有上朝去了。
不知道上官婉兒和他說了些什麼,第二天李旦上表,說自己是如何的德鮮才寡,不堪大任,恭請他的母后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早正大位。並且懇請武太后將自己改姓武,至於什麼太子的事他提都沒有提。
武太后接到這奏章,依舊沉默,江山易主可是一件大事,若不是三請,她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九月五日,武承嗣聯絡了一些朝臣再一次聯名上表,列舉了大量冠冕堂皇而又令人信服的理由,懇請武太后稱帝。
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有鳳凰自明堂飛入上陽宮,還集右臺梧桐樹之上,久之,飛東南去,乃赤雀數萬集朝堂。”
這可是千年不遇的祥瑞啊,昔年鳳鳴岐山,周代商紂,如今鳳凰飛入上陽宮,這不是預示著‘女主當昌’的吉兆嗎?
不過武太后還是不太滿意,因為這些表上少了一個人的,高宗御弟、洛陽親王李坤的署名。
這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沒他可不行啊。
當著朝臣的面,武太后說:“諸位愛卿,洛陽王已一月未有上朝,不知道他身體如何?朕真的十分掛念啊!”
上官婉兒說:“太后,奴婢昨日還去探望了王爺,王爺的身體雖已大不如從前了,不過精神依然健碩。”
武太后聽了,面色沉重,“王弟年事已高,加上如今身染重病,他若隨先皇而去,朕還能依靠誰呢。”
武承嗣道:“太后,以侄兒看來,王爺乃是邪風入體,只要好好將養。必不會有事的。”
這時一個小太監進殿道:“稟太后,洛陽王李思慧在門外求見。”
李思慧怎麼回去呢?
當然是我讓他去的了。如今天下大局將定,我若不出來說句話,那怎麼行呢。
李思慧身穿官服,手持玉圭走上殿來。
“臣洛陽王李思慧拜見太后!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太后道:“思慧快快起來!你上朝是不是你父王他……”
李思慧道:“太后不必擔心,家父無事。此次家父命臣來,乃是上表一書,請太后順應民情,早日登基,以保社稷安定。”
武太后一聽,喜上眉梢,“快快呈上!”
李思慧從懷裡拿出奏表,遞到上官婉兒手中。
其實我在奏表只寫了八個字,‘時機已到,當登大位!’武太后看完,點點頭,說:“好!真是朕的知心人!好!應皇帝及群臣之請,正大位以為萬民之主!與九月九日,行登基儀式。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盧婉玉為了照顧我又再次病倒了,這次的病情比上次更加的嚴重,水米不進。
我坐在床沿,用我粗糙的手撫摸著她的臉頰,“婉玉!婉玉!你聽見了嗎?”
盧婉玉緩緩睜開眼睛,虛弱的說:“夫君,為了妾身,你看你如今病體纏身,真是妾身的不是!”
“咳咳!婉玉,你我夫妻數十年怎麼還說這樣的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錦蘭站在我身後,說:“姐姐,太醫說你不過是疲勞過度而已,你不會有事的!我叫思玲給你燉了人参,你等一下!”
盧婉玉說:“謝謝!妹妹,我走後,夫君就拜託你照顧了!”
我說:“傻話!我不許你這樣說!你不會有事的!咳咳!”
盧婉玉說:“夫君,你身體不適,還是先去休息吧!”
我笑了笑,說:“沒事的!明日是九月初九,乃是太后登基之日,我還要前去觀禮呢。我沒什麼!咳咳!”
王錦蘭說:“你看你咳成這個樣子,還觀什麼禮啊!還是在家好好休息吧!”
我搖搖頭,說:“我沒什麼事!我今天喝了藥,明天就沒事兒了!婉玉,你好好休息。”
盧婉玉點點頭。
“錦蘭,你扶我回房吧。”
九月初九重陽節一大早,我穿上了盛裝,將我頜下的鬍鬚梳的整整齊齊的。
王錦蘭給我披上外衣,說:“我看你還是別去了,你身體現在這麼弱,還是在家休息吧!”
我說:“今天是太后登基之日,我是三朝老臣,怎麼能不去呢!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我先去看看婉玉怎麼樣了。”
來到盧婉玉的房中,盧婉玉面色比昨天要紅潤多了,精神也明顯好了許多。
“夫君,你身體虛弱,早去早回,切莫飲酒啊!”
我點點頭,說:“你放心,我心裡有數!時間也不早了,我先走了!”
盧婉玉突然一下子拉住我的手,說:“夫君!”
“婉玉,怎麼了?”
“夫君,妾身想再看你一眼!”
我摸著她的臉頰,說:“放心吧!沒事兒的!”
“夫君,你早些回來!”
我點點頭。
我的頭暈乎乎的,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力氣,我不知道我是怎麼了。
我邁開蹣跚的腳步走出了王府,頜下雪白的鬍鬚隨著寒風飄灑著。
我緊了緊衣領,可寒風還是吹了進來。
好冷啊!
李思慧給我拿來一根柺杖,笑了笑,說:“兒子,你爹雖然老了,腳力還行,不用了!很快就會結束了!”
王錦蘭說:“夫君,你這幾日為了姐姐的事連日操勞,身體不適!今日就不要在上朝了!不如讓思慧代你去吧。”
我說:“今日是皇上的登基大典,我豈能不去我若不去,豈不落人話柄!思慧,你孃親病在**,你去照顧她!為父很快就會回來了!”
李思慧點點頭,說:“倩文和思玲在房中照顧孃親,您不用擔心了!”
我點點頭,“藍斯,起轎上朝!”
“是!王爺!”
“咳咳咳!”剛一上轎,我突然乾咳了幾下,我趕緊用手絹捂住嘴,嘴裡甜甜的、鹹鹹的。我拿開手絹,只見雪白的絹絲上殷紅的血液慢慢散開。
我看著這幅畫,笑了。
我並不知道就在我剛離開王府,我的妻子盧婉玉就停止了呼吸。
大街上紅色的燈籠高高掛起,綵球無數,神都的百姓都在慶祝新皇登基。鞭炮聲陣陣,十分的悅耳。
我的轎子緩緩地在大街上走著,我很留戀這繁榮的大唐朝。
宮門外已有不少官員的轎子停在那裡,我的行輦也停在了宮門外。
我竭力控制著血氣翻騰的心口,說:“藍斯,扶本王下轎。”
藍斯撩開簾子,攙扶著我枯瘦的沒有絲毫血色的手臂,從他吃驚的臉上,我知道我的左手比寒風更冷。
六十七歲的武帝則天身穿龍袍,頭戴皇冠,一雙眼睛環視著群臣,嘴角露出一個微笑。左邊站著睿宗皇帝李旦,他手裡捧著傳國玉璽,右邊是上官婉兒。
武承嗣道:“皇上,吉時將至,還請皇上移駕則天門,舉行登基大典,接受萬民朝賀!”
武帝則天看了一下,說:“再等一下,洛陽王弟還未到。朕再等等他!”
宰相岑長倩道:“陛下,微臣想王爺有病在身,恐怕不會來了!還是不要誤了吉時為妙!”
武帝則天正要說話就聽外面內侍喊道:“洛陽親王到!”
群臣回過頭來,只看見我一步一步的走了進來。
“老臣李坤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罷,我慢慢跪在了地上。
武帝則天笑著說:“王弟,你不必多禮!快快起來吧!”
我慢慢的抬起頭,說:“謝皇上!”
我用僵硬的右手撐在冰冷的地面上,誰知到我突然胸口一疼,‘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噴了出來,點點梅花灑在了青石板上。
群臣大驚,武帝則天大喊道:“快傳太醫!快傳太醫!”
我迷迷糊糊間聽見有人在說話,是武帝則天,“太醫!王爺有無大礙?”
“陛下,王爺乃是邪風入體,傷及五臟,加上他多年為國操勞,五臟皆有耗損。恐怕……”
武帝則天說:“哼!都是廢物!朕不管你們有什麼辦法一定要治好王爺!否則就讓你們陪葬!”
“是!臣定竭盡全力!”
我緩緩睜開眼睛,原來我躺在武帝則天的龍床之上,邊上站著上官婉兒。
“婉…婉…兒。”我虛弱的喊了一聲。
上官婉兒一聽,趕緊說:“王爺!您醒了!你醒了!皇上!王爺醒了!”
武帝則天趕緊過來,握住我的手說:“王弟!你醒了。”
“皇上!臣弟知道我活不久了!您不要在責備太醫們了!到時候了!”
武帝則天道:“你不許這樣說!不會有事的!我還有很多事要依仗你!”
我苦笑了一下,說:“皇嫂,臣弟還有幾句話想對你說!”
武帝則天點點頭,說:“婉兒,讓宮人全部退下!”
“是!”
太醫、侍女、太監都退了出去,關上了門!我清楚的聽見外面大臣們的議論聲。
“王弟,你有什麼事就說吧!”
“陛下,還記得五十多年前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情形嗎?已經五十多年了!”
武帝則天點點頭。
“我穿越了一千三百年來到這裡,開始還有些彷徨,不知所措,可後來我還是慢慢接受了!我有幸能認識您,認識高宗皇帝,認識李勣大人,程咬金大人、尉遲恭大人還有狄公懷英,當然還有你,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雙眼含淚看著我,“王爺!”
“我以前從史書上看你們,認知你們!可現在是和你們一起共同經歷歷史!陛下,你並非史書上所寫的那樣,你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你穩固了大唐的繁榮,你對得起太宗和高宗皇帝!”
“王弟,知我者,唯你一人也!”
“陛下,我還有幾句良言相告!”
“你說!我定一一記在心中!”
“天朝繁榮,物阜民豐,周邊的小國早有侵略之心,如今大事剛定,朝野尚未穩定!若國中有人造反,外族必會趁機入侵。陛下你要廣施仁政,大開言路,力求天下安定!”
武帝則天點點頭,“我記住了!”
“陛下,你今雖稱帝,可陛下百年之後,大位留於何人?”
武帝則天一愣,過了一會兒才說:“這朕倒沒想過!”
我苦笑一下,說:“皇嫂,你能瞞得了天下人,卻瞞不了我。你騙不了我!”
武帝則天眼中殺氣一閃而過,嘆了一口氣,“王弟,我知道朕瞞不過你!我武氏江山自然要傳給我武氏後人,梁王三思,堪當此任!”
上官婉兒抿著嘴,雙眼直直的看著我。
“陛下,你百年之後,神位安放何處?”
“哈哈哈!當然是配享太廟,萬代供奉!”
“呵呵!梁王是陛下侄兒,陛下是梁王姑母!梁王若登基,配享太廟的自然是他生身父母,怎麼會是姑母!”
武帝則天看著我,我也看著他。
“若換了其他人,現在早已人頭落地了。”
“陛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這全是我的肺腑之言!狄懷英當時棟樑,我死之後,還有他可以輔助陛下。”
武帝則天點點頭。
“陛下,我死之後,請你命史官將臣今生一切史料焚燬,不留隻字片語!”
上官婉兒道:“這是為何?王爺一生功績,理應留於後世!警醒世人!”
我看著她,說:“我乃是千年之後之人,歷史上並沒有我。我若記在史書上,歷史將會改變。”
武帝則天說:“朕知道你的苦心,朕準了!”
“陛下,我死之後,臣一家都拜託皇嫂照顧,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求一碗安樂茶飯。”
武帝則天眼中垂下了眼淚。
“一千三百年,這是老天對我開的最大的玩笑!”
“夫君,妾身來接你來了!”
我看見盧婉玉一身華衣站在床前,她伸出自己右手,我拉著她的手,我感覺到我的身體輕飄飄的。
(雖然我們的主角死了,但是我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洛陽親王李坤閉上了他的眼睛,他的呼吸停止了。
武帝則天感到心痛,這是繼太子李弘、高宗李治死後,她再一次有了心痛的感覺。
她緊緊地握著李坤的手,眼淚滑過臉頰,滴在了李坤枯瘦的手上。
上官婉兒泣不成聲,“王…王…王爺!”
武帝則天站起身來,她抹去眼淚,說:“婉兒,擬旨!”
上官婉兒,拭去淚水,來到玉案前,鋪開詔書,拿起筆,填飽了墨汁,等待著武帝則天的旨意。
“大唐不幸,天折良才!朕之不幸,失去肱骨!親王李坤,國之大才,數十年為大唐立下赫赫功績,平百濟、定高麗首功第一!先皇高宗之弟,孝敬皇帝之師也!為人剛正,慈悲心腸!為國賑災、替朕除奸,秦漢先賢,尚且不及!
今日隨先帝歸天,實乃國之不幸!七日之內,全國致哀,京中凡有官階之官員、內外婦人,州郡誥命皆須到王府致哀!七日後,葬王爺於洛陽城西,東園密器、帝王之制!
朕遵王弟遺願,不刻碑、不記文,不留片紙隻字!
王弟之妻盧氏奉為安國夫人,王氏為定國夫人,其子洛陽王思慧襲王弟爵位,為洛陽親王,其女思玲為平國夫人,賜姓武,世襲罔替!
朕心悲痛,不知何言!嗚呼哀哉!”
上官婉兒一面寫一面掉淚,不少字都被她的淚水給化開了。
武帝則天說完,放聲大哭,“王弟!王弟!”
宮門外朝臣得知洛陽親王李坤去世,一起跪倒在地,痛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