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暗戰(下)
異界之全科技召喚 品仙 中醫天下 引魂使ⅰ:我開出租去送鬼 何人半倚樓 昇仙記 重生之帝歸 龍戰乾坤 我是直男啊喂 海賊王之母巢果實
第167章 暗戰(下)
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戰(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愛睍蓴璩
李承乾啊,李承乾,看來你終究是逃不脫歷史的囚籠,而你又是否知曉,你邁出的這一小步註定將成為你一步步偏離太子之位的一大籌碼,或許這也將會是以臨門一腳。
將你直接踢進那無盡的深淵,至於結果如何,又有誰可以說得清,道的明呢?
對於太子的表現,本是還有些熙攘的朝堂,卻是立馬安靜下來了。
沒有人知道這個時候,這個東宮太子,未來的儲君此刻出來的用意,畢竟今日之事已是有了定論,他何必再出來攤上這一天灘渾水,無論是贊同,或者說是反對,他一個太子本就是可以置身事外攴。
難不曾他也相當這個出頭鳥,可是這般不合時宜的事情,堂堂東宮太子又緣何這般,難道說只為與一介藩王爭寵而已。
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
就在朝臣們都萬分疑惑之時,李承乾卻是開口了迮。
“父皇,常言道,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何況御史諫臣制度乃是我大唐立國之根本,御史更是其中佼佼者方能勝任,因而兒臣以為,決不可斷然否定御史所言。”
此言一出,那本還是有些戰戰兢兢的御史一時間彷彿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而他身後那些本已是禁言的御史們,同樣亦是神氣起來。
然而此時此刻,我卻是笑了。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可知你此言一出,你將是將自己置身於怎樣的境地麼?
那是眾矢之的!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於是才是根本,那一干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朝臣們在你眼裡又算得了什麼,若是真要你一日稱帝,尤其有他們這些老臣活著的日子,那麼即是這般,你以為你這位子還能穩妥下去麼?
而且你這般誇大御史的作用,居心是什麼,恐怕明眼人就能看出,剛剛御史對蕭瑀開炮,諸位臣僚皆是支援蕭瑀,而你這一挺御史,難不曾你真的要反對所有的大臣不成?!
更為重要的父皇之前明顯就是舒緩了一口氣,而你這一出,是要置咱們的父皇於什麼境地,難不成你真以為這裡就你東宮太子說的算。
果不其然,李承乾此話一出,父皇的面色卻是忽的又暗了下去,陰沉沉的看得讓人慎得慌。
而蕭老爺子等諸位朝臣亦是有些怒目而視。
或許在他們看來,你個東宮太子算什麼東西,老子本就是前朝老臣,就是當今天子也要敬重幾分,何況你個東宮太子,更為重要的是明日花落誰家尚是不知,畢竟當年玄武門之變,眾人那是歷歷在目。
“太子,你有何見地?”
或許此刻李承乾亦是察覺到了大殿裡的不對頭,但是出弓哪有回頭箭,此時此刻,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回答道。
“父皇,兒臣以為要將此事徹底查清,應該速派朝中大臣會同嶺南道觀察使徹查閩州才是,另外還應取締閩王在閩州一切權利,徹查閩王一切官職,囚禁宮中,等待結果的。”
囚禁宮中,撤銷一切官職……
聽聞此言,我卻是不覺有些好笑,就因一個御史的子虛烏有,就將我一個堂堂親王這般處置,何況當日父皇親口承諾,這天策上將乃是父皇親封,豈有是你一個東宮太子可以說隨意撤就撤的。
這般做,你可曾想過,你欲將父皇的威嚴置於何地,今日你還只是太子,若一旦你登上皇位,那你眼中豈還有人。
當然,此言一出,群臣亦是大駭,聰明人都知道,此事已不再是御史彈劾那般簡單,而是朝中兩派的爭執,那是關乎未來繼承人的爭執,儘管我並不這般看,可是並不代表群臣這般看來。
而那之前首先發難的御史此時此刻似乎已是預料到了這一點,一時間面色卻是煞白,因為歷史的過往證明,在歷代爭儲中,首先犧牲的就是他們這些出頭鳥。
畢竟當今聖上康健,自然不會希望自己的子嗣就這般爭執,若要息事寧人,那麼首先開刀的自然會是那無關乎輕重,卻是當了導火索之人。
“夠了。”
李承乾話未
說完,父皇早已是雷霆一怒。
玄武門事變歷歷在目,想來父皇自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在自己兒子上又重演,可是如今太子李承乾這般作為,無疑是在父皇傷口上撒鹽,又怎會不怒不可止。
“陛下但息龍庭之怒,太子年幼,不明事理,還望陛下寬恕才是。”
父皇的一聲雷霆之怒,卻是使得李承乾面色突然一白。
而就在此刻,站出來說話的是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太子右庶子。
起初,當太子李承乾出面維護御史之時,作為歷經兩朝三帝的大儒,孔穎達早已是感到了不安。
而現如今父皇的雷霆一怒更是驗證了他之前的猜想,不過作為東宮屬臣,他卻是不得不在各個暗藏殺機的情況下出面以期維持太子之位。
“年幼,年幼,朕用爾等還有何用,來人啊,拖出去杖責五十!”
此刻的父皇早已是怒不可遏,卻是叫人將孔穎達拖出去杖責,想孔穎達一介快春秋之年的老朽又怎能受得住這般。
何況孔穎達乃是一代大儒,與房玄齡、虞世南、蕭瑀相比,那也是不遑多讓,若是這般處置,到時只怕會是寒了天下儒士的心。
就在此時,一直未曾出聲的魏鐵膽說話了。
之前所爭那是多少涉嫌皇儲之爭,魏徵雖是一根筋,但是並不糊塗,何況身為御史之首,他自是知道御史的彈劾多少有些子虛烏有,這趟渾水他不想趟,然而現如今皇帝要杖責孔穎達,此事關乎的那將會是皇權的權威性。
作為帝國的諫臣,此刻容不得他又半點遲疑。
“陛下,孔祭酒乃國之大儒,陛下向來以仁孝治國,若是就因孔祭酒出言冒犯陛下就這般處置,怕是會寒了天下儒士的心,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衛士何在!還等什麼,與朕拉出去杖責!”
此刻的父皇早已是怒火攻心,哪裡聽得半點勸諫,哪怕你是魏鐵膽也不行。其實眾人心中皆是明瞭,聖上之所以發此龍顏大怒,不過是對於太子李承乾的極度失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已。
對於孔穎達的杖責不過是一個發洩口而已,其實此時此刻父皇心中只怕是有些心如死灰,子嗣之爭已是成了一個怪圈,而他竟是有些無能為力,太子與魏王之爭他早已看眼裡,哪想今日太子作為長子,在這個本應舉朝歡慶的日子裡竟是又向自己的弟弟發難。
這不由不讓父皇心神俱疲。
“陛下,老臣今日死諫陛下,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見到皇帝老子竟然不給自己面子。魏鐵膽一時間勁也是起來了,竟是紅著脖子喊著要死扛。
此言一出,父皇卻是面色愈加難堪。
“來人啊,與朕將這田舍翁拖出去砍了!”
竟要砍了魏徵,看來此刻的父皇已是惱怒到了極致。
“哈哈!陛下,老臣這顆頭早就不屬於老臣了,陛下若是需要,隨時去取!然則即使一死,老陳依舊請陛下收回成命!”
作為一代諫臣,魏徵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卻是不得不讓人心生佩服之感。
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動搖,當真是為臣者一代楷模。
“你!”
魏鐵膽的話似乎一時間對父皇已是一種觸動,讓父皇本已是暴怒的心境稍微平緩了些。
“陛下,鄭國公所言皆是利國利民,陛下一向宅心仁厚們向來鄭公言語雖烈,陛下斷也不會不會計較一番才是。”
房玄齡的話卻是讓父皇有了足夠的臺階。
而餘下諸臣亦是相繼求情。
思忖片刻之後,父皇面色終究是平緩了下來。
“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適為此耳,今日朕實屬有些失當,諸公勿要計較。”
“陛下仁慈,我等豈敢計較。”
……
朝堂上的氣氛得以緩和,此刻已是到了我該要出場的時刻,畢竟總是一
語不發卻是不好,何況此時本為我而起,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更何況老虎不發威,你當本王真是那般任由爾等揉捏,因為本王也不是吃素的。
“父皇,此事皆因兒臣所起,既然大哥對兒臣做了處理,為了消除打個疑慮,避免骨肉相煎,兒臣願意接受處理,自願撤銷天策上將、閩州都督府大都督稱號,即日交接,回宮接受審查。”
說到此處,我早已是跪倒在地,唏噓聲一片。
或許是之前的一言不發,眾人早已是將我忘記,而我此刻的出場,卻是讓眾人不禁有些啞然。
“三郎,你這是?”
“兒臣本不願讓父皇為兒臣操心,然而此時此刻,兒臣不得不想起當年陳王曹植所言是何等的悲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說到此處,我早已是聲淚俱下。
而整個朝堂之上的官吏們不少聽聞此言,也皆是唏噓不已。
反觀此時的李承乾卻是剛剛從父皇的雷霆一怒中舒緩一口氣,然而他卻忽略了我的重要性,我閩王李恪絕不是那般任人宰割之徒。
不過此時的李承乾似乎學乖了不少。
卻是隻見他突然道。
“父皇,都是兒臣一時糊塗,不該誤聽那些小人之言嗎,隨意猜忌自家弟兄,還望父皇責罰。”
不曾想來,李承乾這傢伙轉變能力還真是有些驚人,果不其然,此言一出,父皇本是有些難堪的臉色卻是舒緩了不少。
“三郎,你起身說話。”
就在此刻父皇卻是走下龍鑾,上前握住我的手道。
“諸位,今日在這裡,朕要向諸位臣工澄清一件事,那就是再回長安的不久前,朕親自去了閩地!因而閩王*剛所言,朕不允!”
“什麼?”
此言一出,那些個臣僚們卻是議論紛紛起來。
而李承乾、李泰二人卻是表情大異,一人驚白了臉,卻又是劫後餘生,另一人則是暗自慶幸,舒緩了口氣。
不過那些個出言彈劾的御史們面上卻是不好受了,如今沒有了支援,尤其是之前那個甘當出頭鳥的傢伙,不僅僅的誣陷之罪,更是一連得罪的不僅僅是我閩王李恪,更是連帶蕭瑀等一干老臣,甚至說起來連皇帝都包含其中,因為父皇自己親口承認我,並與謀反之舉,而那御史所言造反之說,不是連皇帝也一同質疑又是什麼?
“陛下,臣該死,臣該死,都是他們唆使臣這麼說的,不關臣的事啊!”
此時此刻,只見之前那率先發難的御史已如一灘爛泥般坐在了地上,嘴中卻是忙呼恕罪。
“來人啊,與朕將這廝押出午門斬立決!”
對於那御史所言,父皇似乎置若罔聞,因為此時此刻,太子李承乾早已是汗流滿面。
“父皇,此人雖有罪但罪不當誅,想來也是一時糊塗,不如押入大牢即可,何況今日乃是吉日,番邦來朝,斬殺大臣怕是有辱國體。”
“嗯,三郎此言在理,准奏!”
“謝吾皇,謝閩王…….”
“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