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446章 第三條路!

第446章 第三條路!


我的26歲美女上司 有你相依 重生之沁心 仙魔妖皇 極品小毒妃 浴血天歌 墓中無人 解靈偵探 狠愛狠可愛 迷室驚魂

第446章 第三條路!

第四百四十六章 第三條路!

“現在要走哪條路?是進入士族地主階級,還是直接跨入庶族地主階級?”王揚喃喃。

兩條路,兩個方向,但兩個方向都不好走,畢竟王揚是個現代人,還是個文科生,歷史想不學好都難。

但他能學好歷史,不代表他一定能判斷出該走哪條路。

按照歷史發展,這會兒應該進入士族地主階級,因為歷史是一部循序漸進的文化,一口很難吃成胖子。

但士族地主階級的弊端不用說了,一樣是壟斷特權,反彈極大。

王揚估摸著自己活著的時候,還能把弊端壓住,可他哪天去和黑白無常聊天去了,那可就不好說了。

他是絕不能容忍自己辛苦建立的文明部落,在自己不在了以後,分崩離析的。

可是他又不可能解決這個弊端,這個弊端不是靠規矩舉措可以解決的,無論什麼規矩都可以鑽空子。

要解決這個辦法的,便是掌握人心,必須所有當官的人,不僅有能力,還得有高尚的品德。

德才兼備,極難!老祖宗有沒有嘗試過這類的辦法?有!

漢代就有這樣的規定,一個人要當官,首先要有德,有了德,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有了才,就可以隨時做官。

那要怎麼樣才算有德呢?就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首先,必須是個孝子,然後識大體,明大義。

那麼就算這個人有德,那要怎麼樣才能讓別人知道他有德呢?

漢代的辦法就是舉孝廉,讓各地的地方官推舉本地有德行的人,表彰一下他的高尚道德品質,發個榮譽證書。三好學生。

這個三好學生,就是孝廉。

然後對孝廉進行考察,有才幹的,立刻上任做官。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保證所有上任的官員,既有高尚品德,又有才幹。

按照這樣的情況來看,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兒嘛,這個士族地主階級的統治,對社會挺好的嘛。眼看著就要大家一起奔小康了。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於是大家為了孝廉這個三好學生的稱號,做官的榮譽,開始了政治秀。

不是說要孝順嗎?父親活著的時候,咱就有飯都不吃,全部留給父親吃。

沒有父親怎麼辦呢?好辦。你總有個哥哥姐姐吧,學孔融嘛,他不是讓梨嗎?咱也讓梨。

但是多用了幾次,大家總不能都讓梨吧?

沒事兒,換個法子,漢代的時候兒子大了是要分家的。

於是,弟弟就把家產一分為二。大部分給了他哥哥,大家就覺得這個弟弟很好,孝順哥哥,推薦這個弟弟去做官。

弟弟當上官以後,哥哥就找到弟弟,重新分家,這次是公平的分。

大家就不明白了,怎麼你上一次分了家拿了大好處,這次又分家,卻不拿好處了。

哥哥說:“我是為了弟弟的前程。才不惜毀掉自己的名譽拿大頭的。”

大家就覺得這個哥哥很好,太好了,為了弟弟的前程,犧牲自己,於是又推薦他哥哥去做官。哥兄弟倆就這麼當上官了。

道德品質高尚嘛,這麼高尚的兩兄弟怎麼能不做官呢?

聽起來很好,但全是政治秀,這樣的人當上官以後,怎麼可能是個好官呢?

他們也知道自己沒幾斤幾兩,就壟斷書籍知識,讓他們的子孫做政治秀,全部當上孝廉,而且壟斷了知識,起碼認得字,好傢伙,德才兼備啊。

這種家族,就是士族,這也是士族地主階級為什麼要滅亡的原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是聰明的。

王揚要選擇路線,如果走了士族地主階級的道路,就得應對這種局面,保證帝國不會腐敗墮落。

可除非他也去大鬧地府,把自己的名字從生死簿上劃掉,不然怎麼設規矩都沒用。

這些東西他解決不了,他絕對不認為,自己是個現代人,就能解決掉那些個天才都沒解決掉的問題。

大家都是怎麼解決的?建立新制度,根本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推翻砸掉。

王揚非常的清楚這一點,所以士族地主階級,他很難考慮。

那麼庶族地主階級呢?這個階級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維持了一千多年,有沒有它的可取之處呢?

自然是有的,因為普通人的慾望得到了滿足,大家都可以做官,有科舉嘛。

而且皇帝昏庸,也是可以推翻王朝的,這不都推掉了六個王朝了。

可見這個制度確實也有其可取之處,尤其是隨以後的唐,天朝上國,萬邦來朝。

之後的元……咳咳,雖然是外族統治,但也採取了這個制度,強大如元也不敢違抗這個制度,為啥?因為這個制度代表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來盡是如此。

而後的明朝,依然強盛無比,是世界第一強國,幾下西洋,把外國人當場嚇尿,霸氣十足。

哪怕是清朝,這也是外族統治,但一開始是外族,最後也被漢化了,沒辦法,天下大勢,說白了就是民心所向。

就算到了這個清朝,無比傻逼的閉關鎖國,尤其是把海路完全封鎖,在康熙、乾隆、雍正之時,依然是世界第一強國。

雖然最後的歷史證明,清朝確實無比的傻逼,在庶族地主階級這麼好的政治背景下,卻沒有更進一步,反而無比的落後。

但為什麼這個庶族地主階級卻在此時結束了呢?

因為這時候,國外的文明也傳播到了這裡,他們有了更先進的制度,這叫什麼,民主制!

他和庶族地主階級的統治其實非常的相似,只不過庶族地主階級依然是保證皇權。保證封建帝國。

說白了,就是保衛皇族,由一個家族來治理天下,而那個家族之中,只能有一個人治理天下。

這時候就難免出現昏庸的傻逼皇帝。但再傻逼的皇帝也知道一個道理,他的權力,是和普通人衝突的。

他利用民心建立王朝之後,就擁有了武力,當失去了民心之後,他就渴望用自己積累下來的武力實行鎮壓。

但昏庸的皇帝只知道有槍就是草頭王。忘記了本,忘記了民心才是王朝的長生不老藥,於是一個王朝就被推翻了。

武力再強,如何能拗得過民心?因為王朝的一切,就是普通人堆積起來的,就是普通人給的。

而民主制的誕生。就給了普通人更大的權力,他們可以投票,你這個總統,或者說你這一任“皇帝”不行,投票把你弄下去,換一個可以的人上來。

這就兵不血刃的完成了統治者的交替,這一點優勢在哪裡呢?

在於國家不必經歷戰爭。不會一炮打到解放前。

人民還是可以持續的發展,保證自己的生活。

所以說,世界的格局,包括中國的歷史,其實就是看誰的制度更先進,誰更得民心,只要忘了本,那麼這個制度肯定是要滅亡的,遲早而已。

對於王揚來說,歷史不難學。只要看準時代背景,就知道這個王朝的脈絡了,翻來覆去的看其實沒啥意思。

中國目前的時政,其實也是民主制,只不過黨的名稱不同。但是這個中國的問題比較複雜。

王揚就不好發表什麼評論了,活在這個時代,是看不清這個時代的,他不過一個普通大學生,哪兒有那麼多真知灼見。

所以說,王揚除了走士族地主階級、庶族地主階級,還有一條路可以走,民主制。

可是這條路也不好走,還是那句話,一口氣很難吃成胖子,看看中國的歷史,說來說去,不過經歷了幾個制度而已。

可是每個制度都持續了很長的時間,要有一個過渡。

歷史上有沒有人打算一口氣吃成胖子呢?有!

而且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國時期,那麼他們吃成胖子了嗎?全都沒有!

三國最後都被晉朝取代,晉朝是什麼制度?徹徹底底計程車族地主階級。

三國想走什麼制度?庶族地主階級。

為什麼三國會失敗?不是說庶族地主階級更適合民心嗎?

那就要從三國的形成說起,漢王朝的制度不必多說了士族地主階級的初期。

這時候有三股力量支撐著帝國大廈,外戚,也就是貴族,可以世襲的。

宦官,也就是一群太監,他們的權力的皇帝給的,太監不世襲,普通人可以當太監,但誰願意當這破太監,就為了當個官呢?

還有一股力量,就是士族,讀書人群體。

這部分群體組成的官位,就是為了順應民心,給普通人準備的。

但問題是,這部分官位被壟斷了呀,老百姓做不了官啊,所以漢王朝必亡!

而漢王朝滅亡的時候出現了意外,三大力量中,宦官力量和外戚力量火拼,兩敗俱傷,就剩下了士族這股力量。

士族這股力量怎麼辦?當然是當仁不讓的登上歷史舞臺,上演一出大戲!

他們趁機鞏固了壟斷知識的成果,還把手往外伸,壟斷了經濟,控制了社會輿論,忽悠沒文化的老百姓,有了話語權。

這時候,他們就是大地主了,是個門閥,如果這時候再掌握了軍力,好傢伙,那就成軍閥了,可以割據一方,逐鹿天下了。

正在他們的手伸向軍權的時候,轟轟烈烈,狂拽叼炸天的三國殺出了!

三國是如何在如日中天的強大士族中奪取天下的呢?他們是如何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