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主有次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主有次


愛暖情森 賊女皇后 漂泊記 絕世才女遊古代 幻影仙劍 網遊之箭破蒼穹 冤鬼路 高校女老大 清亡明滅五十年 宋子安新傳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主有次

小日聯軍攻打彰武。分成南北四條線路六

南面兩條線路分別是,沿一零二國道攻打錦州黑山縣,沿三一四省道向卓新市推進。

北面兩條線路分別是,沿三零四國道進軍彰武縣,以及沿一零一國道攻打彰武縣。

在南面活動的是防禦能力更強的第二機步師,而在北面擔當主力的則是更加擅長進攻的第二騎兵師。

重建第二機步師是美軍的重點工作之一。

在此之前,受激烈戰況、以及國內動員影響,第二機步師的重建工作一直不太順利。直到第四次邊境大會戰之後,隨著日軍大舉出兵,美軍的戰鬥壓力大大降低,第二機步師的重建工作才全展開。

到瀋陽戰役結束的時候,第二機步師已經全面恢復。

因為在此之前的一個多月裡。美軍的戰鬥壓力並不大,掃『蕩』遼河平原與遼東半島的任務主要由日軍承擔,美軍主力部隊得到了充分休整,所以在向彰武進軍的時候,第二機步師與第二騎兵師基本上處於最佳狀態。

就連跟在後面的第四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的狀態也較為理想。

要說有什麼不適應的話,主要還是在異國他鄉作戰,而且像第二機步師、第七步兵師這類批參戰的部隊。均以在戰場上活動了半年多,去年聖誕節都沒能回家,官兵的精神狀態很成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帕特里奇堅決主張先南下進攻華北地區的主要原因。

戰事拖下去,美軍的戰鬥力將直線下滑。雖然日軍已經挑起大梁,但是日軍的戰鬥素質不會高到哪裡去,關鍵時刻還是得由美軍來頂綱。要是再拖上一年半載,那些持續作戰時間過一年的美軍主力部隊就得回國休整。

對於這場全面戰爭來說,讓部隊大規模休整,就意味著美軍作戰能力大幅度下滑。

如果在此之前還不能擊敗中國,就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了。

至於那些國民警衛隊師,帕特里奇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國民警衛隊,差不多就是美軍的預備役部隊,最多隻能承擔戰場佔領任務。負責後勤運輸等等。真要上前線打仗,還得靠主力部隊。

為此,帕特里奇就得使出吃『奶』的力氣。拿下鼻武。

當然,他也想過,是否應該繞過彰武,直接攻打錦州。

即便不考慮日本的影響,帕特里奇也得放棄這個想法。原因前面提到過,卓新在錦州北面,中間隔中醫巫閣山,如果美軍直接進軍錦州。就將把右翼暴『露』在中**隊面前,使後勤補給得不到安全保障。

要想打下錦州,就得並先佔領卓新。

而要攻佔卓新,就得打下彰武。

如此簡單的戰場形勢,帕特里奇不可能看不明白,也就不可能不知道,這正是羅耀武防禦部署的鼻終意圖。

迫使美日聯軍攻打彰武。在他選擇的戰場上決戰。

如果有其他選擇,帕特里奇絕對不會到對手選擇的戰場上決戰。

暫且不說彰武到阜新的防線修得多牢固,僅僅是撲朔『迷』離的戰局,就足以讓帕特里奇提心吊膽了。

到日軍攻打康平的時候,他都不清楚羅耀武的兵力部署情況。

這也沒辦法,以彰武為中心,方圓兩百公里之內,中**隊的兵力密度太大了,到處都是作戰部隊,而且都打著主力集團軍的番號。

別說用偵察機,就算派特種部隊去執行偵察任務,也不會有多好的結果。

搞不清楚對方的部署情況,這仗就沒辦法打。

問題是,帕特里奇又沒有別的選擇。除非採納日本的戰略,先掃『蕩』吉林與黑龍江,不然就得攻打彰武。

為此,帕特里奇只能讓日軍率先攻打康平。

要是能夠透過此舉『逼』得羅耀武調整兵力部署,向康平增兵,就有辦法搞清楚中**隊的部署情況,至少能有所收穫。

可惜的是,打了兩三天。日軍仍然沒有半點進步,反而折損了大半個師團的兵力。

如此巨大的損失,換來的只是一個意義不大的情報,即守在康平的是第十六集團軍,羅耀武手裡最多還有五個主力集團軍。

問題是,這五個主力集團軍在哪?

拖下去,顯然沒有多少意義。

之前的戰鬥已經證明,在羅耀武的指揮下,中**隊的協同能力大大增強,而且二線部隊與民兵都是主力集團軍的預備隊。即便日軍能在康平消耗掉第十六集團軍,羅耀武也有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讓該集團軍恢復戰鬥力。

再說了,日軍有那個本事嗎?

無奈之下,帕特里奇只能在日軍沒能達成戰役目的的情況下。出動美軍,提前在南面展開全面進攻。

這個時候,羅耀武也在考慮該怎麼打。

雖然作戰計劃早就制訂川”但是他沒想到,美日聯軍的目米方然如此短淺,僅僅慌六力攻打彰武,而不是在整條戰線上作戰。

當然,這不是說美軍沒有展開。

美軍分四路進攻,主攻佯攻非常明顯。問題就在這裡,主攻方向肯定是彰武,南面兩條進攻路線都是佯攻。

分得太明確了,顯示出美軍沒有太大的戰略目的。

羅耀武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日本上將福田康夫搞出來的名堂。真要是帕特里奇,肯定不會如此小氣。

當然,這還不是羅耀武必須考慮的問題。

隨著美軍在南面起進攻,羅耀武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先打那股敵人。

算上康平方向上的日軍,總共有五股敵人。

羅耀武要打的是殲滅戰,自然得分清主次。更重要的是,先打誰、後打誰,還關係到了這場會戰的結果。即到底是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還是以消滅敵有生力量為主。通過幾場規模較小的戰役吃掉兩三股敵人。

如果條件足夠充實,比如有足夠多的主力部隊、有足夠多的作戰物資、有足夠準確的戰術情報等等,羅耀武肯定會選擇前者。只要這場大會戰打成了,而且取勝,不但能夠重創美日聯軍,使敵人難以在短時間內再次起進攻,甚至能打回瀋陽,將敵人趕回鴨綠江口,回覆到羅耀武回京前的狀況。

問題是,羅耀武手裡沒有這麼雄厚的資本。

別的不說,沒有制空權,部隊大範圍行動必然遭到巨大損失。即便能夠及時完成戰場機動任務,也很難殲敵。

在第四次會戰中,為了圍殲斷後的日軍第十師,羅耀武就不得不讓好幾個集團軍進行大範圍戰場機動,結果到達戰場後都無法立即投入戰鬥,部隊的絕大部分損失都是在機動過程中遭受的。

打不了大規模會戰,就只能降低目標。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選擇主次的問題,即主要打誰,次要打誰。

從戰場情況來看,如果以保衛彰武為目的,就應該集中兵力打擊美軍。

問題是,羅耀武在彰武部署重兵的目的是什麼?

從根本上講,羅耀武也知道,守住彰武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打贏了這場會戰,隨著美日聯軍的援兵不斷到達,特別是日本的第四批增援部隊到達之後,彰武肯定守不住。他此時死守彰武的目的,就是要把美日聯軍引向阜新與錦州,在遼東灣北面較為狹窄的沿海平原上與美日聯軍決戰。

為什麼要在這裡與美日聯軍決戰呢?

在較為狹窄的戰場上,美日聯軍無法展開,兵力與戰鬥力上的優勢就顯現不出來,實力自然大打折扣。

依靠該地區的幾條山脈與洱流,很容易打成陣地戰,與美日聯軍打消耗戰。

美日聯軍最怕什麼?就是消耗戰!

由此可見,羅耀武的戰略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在他的引導與控制下,讓美日聯軍一步步的南下,為攻打北京拼出全力,結果倒在進軍北京的路上。

這個戰略部署是不是有點眼熟?

四百年前,明末大將袁崇煥抗金就是用的這一戰略部署。

如此一來,羅耀武就不能集中兵力打擊美軍,而得好好教日軍。

從現實情況來看,美軍的戰鬥力較強,而且在較為開闊的地區作戰,殲滅美軍主力部隊的難度大得多。

與之相比,日軍主力集中在康平,好打得多。

再說了,夏收與秋收還沒到小絕對不能讓日軍北上吉林與黑龍江,要想盡辦法拖到秋收之後,也就得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讓日軍無力北上。

明確了目的,那就好辦得多了。

五月二十五日上午,第十五集團軍四十五師從彰武縣開出,直奔雅子洞水庫西南的葉茂臺,趕在美軍第二騎兵師到達之前與駐守該地的民兵換防。

因為主力與民兵的穿著一樣小連番號都一樣,所以美軍並沒現這一變化,僅認為中**隊向這裡增派了一支民兵部隊。

這個時候,第二騎兵師剛剛打下水庫東面的秀水河子。

葉茂臺的戰鬥在當天下午打響,打到傍晚的時候,美軍就現不太對勁。擋在他們前面的那支“民兵。太能打了,竟然連續打退了三次進攻。

要知道,在秀水河子,駐守的民兵只頂住了一次進攻。

只是,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美軍沒有繼續進攻,而是撤了下去,讓已經打了一天一夜的進攻部隊緩口氣。

這個時候,其他三個方向上的美軍也遇到了頑強抵抗。

收到前線回來的訊息,帕特里奇猛然意識到,中**隊即將展開反擊,羅耀武要出手了!

e|com|bsp;處於關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