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荊州突變
降生惡魔花公子 億萬豪娶少夫人 女子監獄的男人 犯上豪門老公:老婆,吻你上癮 繼妹當寵 網遊弱肉強食 鬼吹燈之崑崙神宮 早安特工殿下 刺客手記 大海賊克洛克達爾
第九十章 荊州突變
第九十章 荊州突變
祝融在信中轉述了來自黃月英的一些出乎意料的訊息。 原來,自從劉備與慈航靜念派接觸之後,就對諸葛亮的依賴程度下降,同時諸葛亮似乎受到了什麼人的“勸告”,也開始有很多事情不再與黃月英商量,自行其事。 因而劉備是否攻吳之事,她毫無所知。 但黃月英還是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情況,那就是在此期間,慈航靜念派果然顯示出他們的力量,他們利用佛教在西南邊境一帶的深厚影響力,以‘神佛的意旨’,竟說服了雲南土王孟獲加入了劉備勢力,兩家兵合一處,力量大大增強,兵力已超過十萬。 所以,劉備若採取對外擴張行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楊華想到,情況如此嚴峻,從道義上應該立即通知孫權一下。 於是,次日他就從“密月”中清醒過來,前去會見孫權。
不料竟已經來不及了。 從孫權那裡忽然得到訊息,劉備以“孫尚香問題”為藉口,指責東吳“悔婚破盟”,兵分兩路對東吳進行了突然襲擊。 孟獲一路自雲南出兵襲擊東吳的交趾郡,關羽一路則從武陵出發襲擊東吳的南郡(江陵)。 而這兩處城中顯然早已潛伏了內應,當蜀軍兵臨城下之時,城中也同時出現內亂,因而猝不及防之下,兩城盡皆陷落。
楊華聞言,吃驚程度不亞於孫權。 孫權問道:“錦川公訊息應比我靈通,可知大耳賊何時具備了這樣驚人的實力?”楊華嘆道:“雖然事先有所察覺。 卻沒料到他們會發展得這樣快!”於是便把佛教慈航靜念派地宗旨以及他們支援劉備的事情說了一遍,並說:“慈航靜念派之所以會支援劉備勢力,主要是由於慈航靜念派的一個重要傳人正好是關羽的女兒關師音,因而聽信了劉備的一面之辭。 ”
“原來是這樣。 ”孫權沉吟道,“眼下我軍的主力都在東線,一時來不及西調,不如先採取‘和親’政策。 以作緩兵之計,同時亦可釜底抽薪!嘿嘿……”
於是孫權派魯肅為使。 向劉備方面提出:願將孫尚香嫁給左將軍劉玄德;但同時請漢壽亭侯關雲長將女兒關師音許配給吳侯孫仲謀的公子;如果同意,則東吳方面承認蜀軍對於江陵和交趾地佔領,雙方從此各安邊界。
這一提議,引起了劉備方面的激烈爭論。 劉備、諸葛亮與慈航靜念派地長老等人反覆搓商之後,終於達成一致意見,認為可以同意這兩項政治婚姻,藉此鞏固東線陣地。 趁機轉移主力向北,拿下張魯所佔領的梓潼,以統一益州全境。
於是魯肅回覆孫權,孫權也十分滿意,由於事不宜遲,便讓他帶著孫尚香,再次出使到江陵,以“交換”關羽之女關師音。
誰知關師音本人曾走遍天下。 見過無數才子,哪肯心甘情願嫁給默默無聞的孫權之子?只是迫於派中長老“以大局為重”的壓力,不得不嫁。 她雖然沒有明說,但臨別時多次拉著乃父痛哭,關羽顯然看出來了。 關羽原本就有些高傲,又怎能委曲了這麼優秀的一個女兒?於是當魯肅交割了孫尚香。 準備上前領走關詩音時,關羽卻以身軀擋住了他,說道:“且慢!我的女兒不願意,因此我這個做父親的,也就不能把她交給你!”
魯肅不禁一愣,為了大局,他忍住氣說道:“關將軍!這可是我們雙方商定地協議啊,先不說軍事上的利益,單說令愛嫁給我主吳侯的大公子,也不曾辱沒門第啊!”
關羽冷笑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江陵、交趾已在我軍手中。 難道貴方不承認。 我方就守不住嗎?”
魯肅不禁勃然大怒,說道:“好啊!那麼文臺公的在天之靈。 自然不願其虎女嫁與小人!請交還尚香郡主,我們走!”
關羽卻暗示手下攔住魯肅,拒不交還孫尚香。
魯肅仰天長嘯,鬚髮皆張,提起大刀,一刀把眼前案桌劈成兩半!大喝一聲:“關雲長!我從未見過如此背信忘義之人!今天雖然只有我一人,也要與你拼死一戰!便讓我們血染大帳吧!”
關羽顏面通紅,提刀佇立,卻未出手。 他明知今日理虧,也有些敬佩眼前這位不畏**的魁梧漢子,今日如果貿然博殺魯肅,勢必引起天下人唾罵,於是只得一使眼色,令手下放了孫尚香。
魯肅帶回孫尚香,揚帆而去。 從此以後,魯子敬“單刀赴會”,奪回尚香郡主的英名傳遍了天下。 而關羽“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的行為,也引起了天下士子的激烈爭論,葆貶不一;然而這在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地眼裡,卻是極其不滿。
由於協議未能達成,東部戰線必須有重兵駐守,向北進攻的計劃就被擱置。 劉備諸葛亮指責了關羽,但關羽說:“那有何妨?且看我向北攻下襄陽,取得更大地盤!”他知道自己的女兒關師音既然沒有離去,慈航靜念派必然全力支援自己。
果然,關師音對老父維護自己婚姻權益的行為非常感動,在她的活動下,從雲南招來了不少兵馬,包括象兵和藤甲兵。 關羽日夜操練,準備發動襄陽戰役。
時間一天天過去,建安十五年到來。 此時劉備在慈航靜念派的鼓動下,感覺人強馬壯,便自封為“蜀王”,同時封關羽、張飛、黃忠、張任、嚴顏為“五虎大將”。
曹操方面聞知此事,百官皆道:“大耳賊都可自封為王,承相如何不可晉為魏王?承相今已擊退東吳來犯兵馬,迫使其全面撤軍(其實是因劉備襲擊江陵所致)。 又添戰功。 ”於是名義上由百官上表,實則曹操自己意願,漢帝下旨,曹操晉升魏王。 曹操晉為魏王之後,子嗣便可以“襲爵”,為最後取漢帝而代之鋪平了道路。 這便是曹操地真實意圖。
漢帝其實是不得不下旨,但心中鬱悶可想而知。 不由得長噓短嘆。 曹皇后便問道:“皇上有何心事難解?”漢帝此時哪有好臉色?但又不便公開得罪皇后,便“哼”了一聲。 不作回答。
曹皇后因被薜靈芸所勸,曾勸她“表明心意”,於是並不發怒,宛約說道:“我父年邁矣!皇上還年輕,何須萎靡不振?要知憂則傷身,皇上應保重龍體,臣妾至少希望與皇上做一對百年夫妻呢!”
漢帝聽得心中溫暖。 又覺得話中有話,不由得眼睛一亮,轉身拉住曹後地手道:“皇后真願為朕分憂嗎?不知皇后有何以教我?”
曹後嘆道:“臣妾難以明說。 眼下只想到十八個字:察群臣,聽議論,籠其心,勸其忍,盡人事,待天命。 ”漢帝大喜。 連連稱謝,於是暗中瞭解群臣狀況。
卻說曹操手下百官,雖然大多為曹操親信,但也有不少是由於曹操身為大漢承相,才前來投靠的,因為曹操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 欲為朝庭效力,就得為曹操效力。 因此這次曹操晉為魏王,離稱帝只差一步,百官之中也是頗有非議的。
其中著名的軍師荀彧就明確表示反對。 儘管荀彧曾屢建戰功,曹操對此還是大為光火,本來已打算除掉荀彧,不過在荀彧晉見過一次皇上、皇后之後(荀彧與漢帝算是連襟),卻又忽然改口,轉為支援曹操晉升魏王了。 曹操於是誤以為傀儡漢帝已經“死心”,而荀彧也已“覺悟”。 於是也就不為己甚。 放了他一馬。 此時曹操心思已放在了荊州事態上,他完全看出了荊州劍拔弩張的局面。 於是命令張頜帶領兩萬人馬前往宛城,會合賈羽,伺機而動,打算趁其“鷸蚌相爭”,來個“漁翁得利”……
關羽終於開始發動襄陽戰役。 他命令糜芳、傅士仁為先鋒,長子關平為副將,自領中軍,伊籍為參謀,其餘諸將各有職司,女兒關師音同雲南來援兵將也一同徵進。
出發前,關羽祭了“帥”字大旗,假寐於帳中。 忽見一豬,其大如牛,渾身黑色,奔入帳中,徑咬關羽的腳。 關羽大怒,拔劍急斬,聲如裂帛。 霎然驚覺,原來是南柯一夢。 卻又覺得左足隱隱作痛,心中大疑。 便將夢境轉告之身邊眾人。
關師音道:“豬與諸同音,莫非是有諸姓之人來拖父親的後腿?”
關平笑道:“妹子此言差矣!豬亦有龍象。 龍附足,乃升騰之意,不必疑忌。 ”正說之間,有蜀使到,傳蜀王旨,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都督荊襄九郡事。 關羽欣然受命,諸將拜賀道:“可見還是豬龍之瑞。 ”於是關羽坦然不疑,遂起兵直奔襄陽大路而來。
此時糜芳傅士仁先行,於中途下寨。 哪知魏延早已派出遊軍,跟據游擊戰“十六字訣”中“敵駐我擾”地指令,夜半潛入營中放火,燒燬不少軍械糧草,恰好火焰又波及了隨軍攜帶的一筒火藥,頓時爆炸,營帳損毀,人員死傷不少。 關羽急令眾軍救火驅敵,敵人早已不見蹤影,但直到四更方才火滅。
關羽怒責糜芳、傅士仁銼了銳氣,叱令處斬。 伊籍勸道:“才剛出師,先斬大將,于軍不利,可暫免其罪。 ”於是關羽傳令武士杖責糜芳、傅士仁各四十軍棍,摘去先鋒印綬,罰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 改任廖化為先鋒,並令趙累押運糧草,全軍繼續往襄陽進軍。
卻說楊華對關羽發動襄陽戰役早有警惕,也知道可能會出現“水淹七軍”地事,早已花了幾個月地時間來加強樊城一帶的防洪措施。 並在漢江地多處支流之上建造堤壩,蓄水以備用,並各派若干軍士把守。 此時關羽來攻,楊華對魏延、馬良道:“敵人來勢洶洶,我們當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不爭一城一地的得失。 為防曹操方面對我軍進行夾擊,我們應當主動撤離襄陽。 把全軍集中在樊城進行決戰。 ”他讓可靠軍士暗中在襄陽城牆某處安放了大量火藥,引信置於牆根隱蔽處,為復奪襄陽作了準備,然後將襄陽城堅壁清野,全軍退往漢江對岸地樊城。
隨後,楊華立即又給孫權去了一封密信,說道:“欲奪回江陵。 只需如此如此……”心中暗道:這次關羽只怕是有難了!
關羽攻到襄陽城下,發現竟是空城一座。 敵軍早己逸去。 市政廳中,卻有楊華留下一信,上書:“關將軍親啟”。 開啟一看,裡面寫著:“都說雲長將軍乃是仁人志士,特此奉送襄陽以作頭功,望善待百姓,保護民間經濟。 則天下幸甚!如有不過癮之處,相約於樊城決戰。 楊華謹留。 ”
關師音道:“父親要小心,其中莫非有什麼詐謀?”
關羽笑道:“敵人見我方軍力強盛,不戰而走,我們何懼之有?”於是準備繼續往樊城進軍。
隨軍司馬王甫道: “將軍一鼓而下襄陽,敵兵雖然喪膽,然而愚意以為:如今孫權已派呂蒙屯兵陸口,必有奪回荊州之意;倘若率兵襲我後方。 如之奈何?”關羽道:“我大哥已答應即派諸葛亮率隊增援,估計不日可到。 不過為防萬一,你替我去做這樣一件事:於江陵一帶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選高阜處置一烽火臺。 每臺用五十名士兵把守;倘若吳兵渡江,夜則明火,晝則舉煙為號。 我立刻可以回軍掩擊。 ”王甫道:“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只恐不夠賣力;必須再有一人以總督荊州。 ”關羽道:“我已差治中潘浚去守,有什麼不放心的嗎?”王甫道:“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我看不可任用,應該讓都督糧官趙累代之。 趙累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萬無一失。 ”雲長曰:“潘浚這人我還是瞭解地。 用人莫疑,今既差定。 不便更改。 況且趙累現掌糧草。 也是重要職司。 你不要多疑,只與我築烽火臺去。 ”王甫只得怏怏拜辭而去。 關羽遂令關平準備船隻渡漢江。 攻打樊城。
卻說楊華因為遍佈偵察兵,訊息較為靈通,聽說關羽竟然在江陵一帶沿江築起烽火臺,不禁撫掌大笑道:“真是自取滅亡之道!”馬良奇怪地問道:“築風火臺可以有效地防止東吳方面偷襲,如何卻是自取滅亡之道?”楊華無法明言歷史,一時無言以對,吱唔了一陣才道:“這個嘛……我想,過於仰仗物力,則會滋生麻痺大意心理,關羽定會敗在這上面。 ”馬良將信將疑,還要追問,正巧有士兵報告軍情,給楊華解了圍:“報告!襄陽方面,敵軍前鋒開始渡江了!”
楊華起立道:“來得好!立即傳訊,放起狼煙,令漢江各支流堤壩守衛兵丁開壩放水!”於是,樊城冒起濃濃的狼煙,升入高空,經久不散,漢江上游附近各支流的守衛兵丁見到訊號,迅速破壩放水,不一會便水勢洶湧而下,波浪滾滾,江面驟然寬闊許多。 關羽軍中那些等待過渡計程車兵,離江岸近的來不及躲避,都被洪水捲走;江上運兵船隻也因急流之中掌不住舵,紛紛被衝往下游,一時混亂不堪。
乘著敵軍驚慌失措,魏延王平率領城中兵馬傾巢殺出,已過江地廖化兵馬立即受到圍攻,由於後續兵馬無法跟上,身後又是江水洶湧,廖化大敗,手下兵丁被逼入江水之中淹死無數,自己也力盡被擒。
等到關羽率兵從下游水緩處繞道過來的時候,魏延等人早已收兵回城,堅守不出。
關羽雖然敗了一陣,損兵折將,但仍有壓倒多數,於是整日攻打,樊城這邊只是憑藉城牆拒守。
這一日,楊華方面地又有一支援軍自西涼趕到,進入城中,領軍之將卻是龐德。 楊華吃了一驚:“怎是令明將軍你率隊前來?”龐德奇道:“孟起將軍因有小恙,故而差遣我代他前來。 有什麼不對地嗎?”楊華想到歷史上記載龐德會死於襄陽戰役,急忙說道:“襄陽戰事,情形複雜,我曾袖佔一課,此地獨於將軍不利,還請將軍暫且迴避一時為妥。 ”龐德卻與楊華接觸不多,對楊華以往的“神算”瞭解不夠,便不信邪,憤然說道:“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大丈夫怎能被虛無飄渺之事嚇倒?常聞錦川公心胸開闊,為何單單看不起末將?”
“唉!”楊華一看自己不會說話,竟把他給惹怒了,只得說道:“將軍有所誤會!其實我的意思是說,相軍相爭,宜鬥智鬥勇並重,小心無大礙!”龐德道:“主公放心!末將並非有勇無謀之輩。 主公且說說看,卦中具體有何不利,我也好注意迴避。 ”楊華那裡卜過什麼卦?只不過根據歷史記載而已,這時只得信口胡騶道:“那是一個極陰之卦,將軍遇水則困……”
龐德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陸地爭戰不會有事了?我方連日來一直堅守不出,士氣難免會有影響。 如今援兵既到,明日便容末將開關出戰,保證將那關羽手到擒來!”
楊華沉吟半晌,心道龐德說的有理,況且原本歷史上是關羽水淹七軍,但如今季節未到,實際上反而被自己水淹關羽軍一次,或許龐德不會有事吧?於是點點頭道:“好!就依卿言,明日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