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

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


末世龍皇 醫生帥哥,從了我 貴女聯盟 仙子饒命 貪狼 大鬧西遊 末日蟑螂 偽受王爺 巔峰極品高手 豪門小宅妻

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

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

七月,澤幕城以北,袁紹統領六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 【..】

城下,張所部人馬日夜打造攻城器械,擺出一副強攻的模樣。

敵軍雖未攻城,可是,以太史慈為首的青州軍卻嚴加防備,不敢有片刻大意。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青州軍好不容易佔據上風,自然不敢輕易揮霍。

青州,天子劉協御駕親征,與李賢一道統領兩萬兵馬,目標也是澤幕城。

一個小小的澤幕城竟然干係到數十萬大軍的進退,這是開戰之前,誰也想不到的事情。

每一日都有軍卒從澤幕城北門進進出出,張視若不見,並未加以封鎖,於是,澤幕城與外界溝通的渠道一直未曾斷過。

天子御駕已出徐州,業已抵達青州,背矛軍、開陽軍同行!

訊息傳出,城中守軍俱是歡呼雀躍。

孤軍北上,先鋒軍已經取得了足夠大的成功,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便是守住勝利果實,至於擴大戰果的事情,只能交給後來者reads;。

無論如何,天子御駕親征,李賢李使君率軍同行的訊息足以說明徐州上下對澤幕城的重視。

澤幕城不容有失,先鋒軍責無旁貸!

這一日,外出哨探的軍卒帶來了一個訊息:袁紹大軍已至城外二十里。

城內城外,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張終於抽調兵馬於北門外佈防,限制青州軍自由出入。

太史慈不甘示弱,第一時間派人衝陣而出,頗有炫耀武力的意思。

誰曾想,不久之後哨探竟有意外收穫,擊殺兩名遊騎之後,他們得知一個訊息:又一支運糧隊伍正往澤幕而來。

趙雲聞言,蠢蠢欲動。

太史慈卻很是冷靜:“子龍,稍安勿躁,你仔細想想,這訊息出現的是不是太巧合了?”

趙雲皺起眉頭,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可能是袁紹故意丟擲的誘餌?”

“不錯,我有此擔心”

“我也覺得很是奇怪,以張的實力,若想一心圍城,絕不至於如此不堪,就算我方人馬能夠衝出包圍,多數情況下也免不了有所折損,現在這模樣,倒像是對方故意放水”

太史慈眼前一亮,道:“子龍能夠想到這裡我就放心了,袁紹也好,張也罷,他們二人都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之前,我方精騎劫掠糧隊,大獲全勝,冀州軍定然懷恨在心,此番說不定他們已經設下圈套,為的就是青州騎軍!”

趙雲淡淡一笑:“如此說來,只要我們置若罔聞,任他佈下天羅地網,都無濟於事”。

“正是這個道理,我們佔據澤幕城,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沒有必要再出城冒險”

“也好,袁紹抵達之後,冀州軍力佔優,騎軍出城,糧秣補給不易,與其冒險巡弋,倒不如老實待著”

“用不了多久,使君兵馬一到,騎軍就可大開殺戒”

趙雲深以為然reads;。

於是,袁紹、張謀劃已久的“誘餌”行動,尚未實施便宣告失敗。

城外,張等了許久,一直沒等到趙雲騎軍出城的訊息,他不禁疑惑起來:“輜重營的行蹤難道沒有洩漏出去?趙雲被蒙在骨裡?”

“將軍,城中守軍已經得到了輜重營的訊息,這一點,我可以確認”

“那他們為何不出兵?”

“興許是畏懼我方軍勢,不敢出城”

張微微懊惱:“卻是我失策了,我只以為趙雲膽大包天,卻沒想到,他竟然也會畏首畏腳”。

“將軍,趙雲久不出城,使君哪裡如何交待?”

“照實回稟便是了,即便使君怪罪,也有我擔著”

“喏!”

沒能將青州騎軍一網打盡,固然有些遺憾,可是,坐擁八萬大軍的袁紹,卻有信心擊敗任何敵人。

冀州軍兵鋒之盛,舉世聞名,而相較之下,李賢的青州軍卻一直走精兵路線。

先鋒軍與開陽軍、背矛軍合起來也不過四萬兵馬,即便算上趙雲的騎軍,天子的兩千親軍,也不過四萬五千人,這個數字與袁軍對比,少了接近一半。

懸殊的兵力意味著青州軍不可以犯錯,一旦犯錯,青州、徐州便面臨萬劫不復的境地。

今時不同往日,公孫瓚已死,除了頂住公孫度的數千騎兵意外,袁紹得以抽調八成的主力南下。

數年來,袁紹一直謀劃南征,只是多次未能如此,這一次,袁紹誓要滅掉李賢,為冀州軍洗刷落敗之恥。

一場惡戰,即將來臨。

青州,李賢所領大隊兵馬往北而行。

沿途間,一座座直立豎起的塢堡代替了之前的莊園。

有的塢堡已經燃起了炊煙,而有的塢堡卻在熱火朝天地建設。

天子劉協在馬車中憋悶的久了,他忍不住探出頭來。

此時,引路的屯長志得意滿地笑道:“使君釐清黃巾之後,青州已經許久未遭匪患了,便是泰山賊寇都不曾過來叨擾”。

劉協很是納悶:“既無匪患,何必勞民傷財,建造這些塢堡?”

屯長看了劉協一眼,抱拳道:“陛下有所不知,使君常言,居安思危,眼下,青州雖無戰事,亦無賊寇,可是,誰能保證青州永無賊寇?此時,建造塢堡,便可有備無患”。

左一個使君,右一個使君,劉協聽得很是不爽,他忍不住追問道:“建造塢堡所耗錢糧從何而出?”

“使君輕徭薄賦,境內鄉民很是感激,這塢堡是大戶出資出糧,百姓出工出力打造而成”

世上竟有這種事情?

在關中的時候,劉協聽多了官府徵收重稅,百姓苦不堪言的事例,到了青州,以為李賢也不例外,現在看來,卻壓根不是這樣!

李賢輕徭薄賦,百姓投桃報李,這若是傳出去,豈不是一段佳話?

劉協本想揪住李賢一個小辮子,誰曾想,竟然聽到這般說辭。

由此可見,李賢在青州擁有極高的聲望,若想扳倒他,須得從長計議。

不該是這樣呀,天子尚未掌權,百姓便過的如此滋潤,這豈不是讓百姓只知州牧,不知天子?

一時之間,劉協的心情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