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聽我的唄
女皇重生一玩轉職場 黑道傳說 萬源神尊 帝尊天下 英雄聯盟之流浪武士 邊緣世界 星際大畫師 霸情中校的小妻子 南宋錦衣衛 熱血八
第五章 :聽我的唄
辛亥革命之中廣西有四股力量,一個是前清餘孽,被消滅了不用說。第二種就是以陸榮庭為首的投機形清朝遺老實力派勢力,他們一看革命勢頭,轉身一邊,豎起革命大旗當山大王,現在的廣西幾乎就是陸榮庭之類人的江山。
另一種則是清朝編練的新軍,這在全國都是革命的主力,廣西也不例外,新軍撐起了一片天。但是因為廣西遠離中原,同盟會和光復會都少有力量在這裡,於是對新軍的影響略微輕。
廣西的新軍大部分被陸榮庭以各種手段收編,又因為陸榮庭也有大義在手,這些新軍逐漸被淪為舊式軍閥的工具。
還有一種力量是留學生和北伐新軍為主。自從1901年留學禁錮解除之後,無數的有錢人以大中小地主子弟為主的年輕人紛紛出國留學,又以日本系列佔主導。
這些學生在日本第一個接觸了孫文的三**義和同盟會,對國際的視野把望遠超他人。辛亥革命之後,廣西的同盟會成員積極的說動了陸榮庭改換旗幟。
在北洋猛攻湖北的時候,廣西學生軍聯合一批新軍,冒著風雨不遠千里的從湖南北上支援革命。
現在,長江流域就是聚集著無數像廣西援軍這樣的散兵,缺乏嚴密的組織,沒有後勤保障。這些革命軍原以為到了湖北,到了南京就能得到臨時政府的支援,不料臨時政府都都是國庫空虛,自身難保。
這,就造成了必須要裁軍的局面。
軍事上受挫,打北洋打不贏,臨時政府也不想打,這些革命軍的**一下子退了大半截。軍餉不到位,吃都吃不飽,這是頭等大事,又分了這些革命軍的注意力。現在還要遣散,大有卸磨殺驢的意思,於是場面就不可收拾了。
楊帥跟李發拜見李平書,此時正全神貫注的聽著李平書在發牢騷,當然說的不是廣西,而是整個長江流域。
但是楊帥現在打的就是廣西軍的主意,順便聽了無數李平書的牢騷。
“唉,南京依仗著上海,上海又是我和英士一手操辦。英士迷戀與光復會的爭鬥,這所有要錢的都來找我,我只能命人把自己剁了看能賣多少斤肉了。”
說到艱難的地方,李平書這麼一個元老人物都不由洩氣,其中不排除有宣洩的意思。
李發見李平書這樣,生怕李平書又開口文錢,急忙:“李總長,滬軍是難我知道,可是我廣西商會也不富裕啊,倒是虞公他們富可敵國。”
李平書一瞪眼,說道:“虞公他們在南京也夠苦的了。”一半真一半假,真的是虞洽卿江浙財閥的確做了很大貢獻,假的是,這些人跟李發一個德性,商人就是商人。
這時候李發一看不吃好,急忙轉頭:“賢侄啊,昨晚你與我商議的事情,現在何不對李總長說起來。”
李平書一愣:“哦,小哥你有什麼事情與我說的?”
楊帥呵呵一笑,進屋之後他並沒有說幾句話,一直都是聽兩人在說,更多的是聽李平書在嘮叨抱怨,苦了這個為革命兢兢業業的老人了。
楊帥:“李總長,小子自十七歲遠渡重洋到德國,在德國皇家軍事學院學習軍事,如今回國就是希望能為國效力。只是苦於報國無門,昨夜聽說李總長為集款的事情擔憂忙碌,小子不才,雖然家居偏遠,也要出一份力,就算是憑著回家之後被老頭子殺頭也要幫一次李總長,願意捐款兩萬,助革命事業成功。”
騰的一下,李平書從椅子上站起來。兩萬,要是真能由眼前這個小青年捐得兩萬,這一個早上卻沒有白說口水。
轉而李平書明白,楊帥大出血,也不是沒有所求啊。楊帥的前半段話的意思李平書要是聽不出來,就白混一輩子了,楊帥是希望能得到李平書的推薦啊。
楊帥也是如此心思,李平書是誰,絕對是現在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連孫文都對其看重有加,兩地的政務總長啊。要是得到李平書的介紹信,楊帥就不至於就算當了革命也是個小兵。
想通這點,李平書反而平靜了,你有求我有求,大家各取所需吧。於是說道:“賢侄有如此報國之心,好,好,正是因為千千萬萬賢侄這樣的青年志士,我革命勢頭才有今日成就。不知道賢侄意在何處,我又可以幫賢侄什麼忙?”
兩萬塊錢從小哥變成賢侄,這年頭,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楊帥心中一喜,透過這半個月的瞭解,楊帥知道現在的上海由陳其美的學生軍和商團,還有李平書的江南製造局守軍一手把持,還有就是幫會,以及光復會的李燮和這個被陳其美排擠的大佬,在滬寧也稱上海政府。
別人再想進來,難,於是楊帥將目光放在南京。
“李總長,聽聞臨時政府要裁軍,南京二十萬人馬成了政府的心結。這些人很多人手上都是有槍的,要是一個處理不好,落草為寇都不是不可能。若是如此對我民國必是大害,我有一個主意,既是希望能得到李總長的相助。”
“由我個人出資,收購散兵手中的武器。一來,這些人沒有槍,就亂不起來。第二,這些人賣槍有錢在手就能回家,也算是了了政府裁軍的目的,又不至於引起兵變,兩全其美。”
李平書心中一驚,想不到楊帥竟然有如此能力,同時也有如此實力,人才啊,李平書第一次對楊帥暗暗評價。
楊帥說完,默默的望著李平書,李發不發一語,事不關己的模樣。卻見李平書眯著眼似乎有點異動,說實話能幫解決南京裁軍的問題,絕對是李平書一個大心願。
“那賢侄收購而來的槍支,賢侄打算如何安排,難不成賢侄要當軍閥?”
楊帥心中一笑,剛才就是故意不說這個,就是等著李平書問。此時臉色故意驚駭萬分,急忙表大公無私之心“李總長何出此言,我楊帥雖然不是什麼,名人豪士,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青年,一心為國,李總長休得如此詆譭。”氣呼呼的,當然,裝的。
李發急忙喝道:“昭運,不可如此對李總長。”
那邊李平書一看,呵呵一笑:“玩笑玩笑,沒有對賢侄報國之心詆譭的意思,賢侄勿怪。”
楊帥呼的鬆一口氣,好像對努力壓制怒氣一樣,說道:“李總長,聽聞李總長還是江南製造局的局長,那麼收購而來的槍支,就交給李總長安排,小子絕不貪汙。”
李平書一拍桌子:“好,好,好。”連說三個好,兩萬捐款,現在又出了這麼一個好主意幫助南京政府,又是自己掏腰包,李平書豈能不對楊帥刮目相看。
楊帥聽到三個好,知道自己在李平書眼中成了冤大頭了。怎麼能不要點什麼,況且這次來就是衝著一個名義而來的。
“李總長,你知道這年頭,都把槍支當成寶,一般人買槍還來不及呢,豈能賣槍。若是沒有個足夠的名義,別人也不會信任小子我,希望李總長鼎力相助啊。”
楊帥不擔心李平書不答應,果然,見李平書低頭想了一下之後,抬頭說道:“你先回去,我跟英士打個招呼,還要跟南京商議,有了訊息通知你。”
楊帥知道急不得,起身回頭招呼楊泰,拿兩萬支票遞給李平書:“李總長,這裡是兩萬塊錢,希望革命大成。”
楊帥從李平書眼中看出了一點點的震驚,可能沒想到楊帥現在就給錢。李平書一定以為楊帥是不得官職不會給錢的,楊帥心中暗笑,我嫩?在這個方面李平書又怎麼比得上楊帥,兩世為人啊。先給你甜頭,再說。
楊帥給了錢,大氣轉身,留給李平書一個大義凜然正氣為國的背影。
楊帥聽到身後李發的聲音:“李總長,楊帥是小輩都能如此,我等豈能人後,這次我們廣西商會再出二十萬。”接著傳來李平書激動的聲音。
“賢侄啊,雖說你在德國跟那個什麼泰迪的合夥做生意賺點錢,也不必要這樣大手大腳啊。”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不知道節儉----”
一路上李發都對楊帥嘀咕不已,楊帥知道,李發這已經是把自己當成真正的賢侄了,要不然也不會這麼教導。楊帥只好種種應是,最好李發:“唉,也好,也罷,算是積一點陰德吧。”
三天,楊帥等了三天。沒事做等得楊泰都:“少爺,你在德國的時候時時都去什麼公子小姐舞會什麼的,怎麼這次回國一次都沒有去過。”
楊華從旁邊一把冷聲:“是你自己想出去鬼混吧。”
突然一聲叫喚在外面響起來:“楊昭運在不在,我是李總長派來的,令你速速去見。”
楊帥大喜,有門了。
“克強先生要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