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84白虎星

84白虎星


最強棄妃,王爺霸氣側漏 相公,不讓! 穿越之配角也風光 蜜寵辣妻:老公輕一點 重生國民男神:瓷爺,狠會撩! 劍氣嚴霜 重生之秀色田園 星際銀鷹 我在火葬場工作這5年 綜漫之某少年的冷門之旅

84白虎星

要不怎麼說弘曆倒黴呢!

本來,他自生下來,就養在嫡母名下,後來又被康熙接到皇宮親自教養,生母是滿洲大姓。種種加起來,是眾皇子中最為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一個。然而,這畢竟不是正史。先是年妃之子直接記到皇后名下,身份與中宮嫡子無異。接著是弘時投靠皇后,又因其是漢妃所出,得到漢族官員的暗中支援。最無法攻克的,是皇后高齡產子。十阿哥是真真正正的中宮嫡子,身份尊貴,能同時得到滿漢權貴支援。如此一來,弘曆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岳家助力。那麼,顯赫的富察家族,似乎就成了他亟需聯合的勢力。

出於正史慣性,倒黴催的作者無法立刻開金手指把富察氏蝴蝶掉。但有個人,幫了她大忙。

眼看著弘曆大婚在即,十一、十二重病痊癒。雍正高興,就跟張廷玉、鄂爾泰、十三、十七等琢磨這對回疆用兵,省得那些番邦囂張慣了,忘了天朝威嚴。誰知,還未等出兵聖旨下達,熹妃又病了。

這回熹妃生病,可真不是裝的。人家是真病了。原因無他,據太醫所說,無非是太過操勞,不知修養所致。衲敏坐在一旁聽了,當即擠出幾滴淚來,拉著熹妃的手一個勁兒埋怨:“好妹妹,我整日裡伺候皇上、孝順太后。本以為有妹妹在,多少是我一個臂膀。沒想到,反而讓你操勞至此。這可怎麼辦?如今弘曆大婚在即,事情又都是你操持的,你不能管事,可叫我如何是好啊?”說著,真情觸動,就真哭起來。熹妃啊熹妃,你啥時候病不好,偏偏這時候病,老孃沒空給你那敗家子兒子辦婚禮啊!

熹妃聽著感動,掙扎著坐起來,“主子娘娘放心,臣妾還能支援。弘曆的婚事,自然是臣妾輔佐主子娘娘辦理。”

得了熹妃保證,衲敏也不哭了。急忙將熹妃按著躺下,“唉,你呀!要是身體不行,可別硬撐。有什麼事,就先給我說一聲。就是我顧不上,不還有太后嘛!這樣,我再叫裕嬪和謙嬪協助你辦理。你要嫌她們年輕,不還有懋嬪?她也是藩邸老人兒了。你們姐妹又最好,我也把她叫過來。總而言之,這次弘曆大婚,一定要風風光光的。你就放心吧!”還是當大老闆好啊,事情辦的好,功勞是自己的;事情辦不好,過錯是別人的。弘曆啊,要是你大婚事宜什麼地方出了差錯,你可不能埋怨我啊!那可是你親孃一手操持的呢!

衲敏有叫來三位嬪位主,當著熹妃的面狠狠吩咐一番。裕嬪自然是一力應承;謙嬪冷哼一聲答應;至於懋嬪,兩個女兒死後,那是無慾無求,皇后懿旨,她自然不會反駁,但會不會如同裕嬪那般積極,可就有待觀察了。

衲敏看著差不多了,便留下三人伺候熹妃,自己領著人出去。裕嬪跟熹妃關係好,當即領著宮人恭送皇后,回來就殷勤照顧熹妃。懋嬪坐在一邊冷眼湊熱鬧。謙嬪畢竟年輕,顏色仍在、聖寵未衰,涼涼地在一旁明奉承暗諷刺:“喲,到底是熹妃姐姐,看看,不但咱萬歲爺寵愛。就連主子娘娘也疼您!瞧瞧,您這一病,竟然親自帶著太醫來探望。還叫宮裡頭僅有的三位嬪位主伺候。您啊,可真是有福氣呢!”說著,甩著手帕嬌笑起來。

熹妃身體虛弱,沒心思搭理她。裕嬪嘴笨,說不過她。懋嬪只當沒聽見。謙嬪自己說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便放下來,聊起弘曆大婚。“我說熹妃姐姐。您可真有福氣,連生三子不說,萬歲爺還把重華宮賜給四阿哥做新婚宮院。您那未過門的兒媳婦又是勳貴之後。依我看吶,四阿哥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呢!姐姐,到時候,您可不能忘了妹妹們吶!是不是呀,裕嬪姐姐?”

裕嬪笑笑沒說話。倒是懋嬪插嘴,“聖意豈是我等可以隨意揣測的?謙嬪妹妹年輕,今日我就倚老賣老,說你幾句。咱們姐妹們隨意拈酸吃醋,無傷大。就是萬歲爺和主子娘娘知道了,都不會在小事上怪罪。但是,關於朝政之事,哪怕是阿哥們的事,謙嬪妹妹都不能多說一句。否則,日後算起來,吃了虧,別怪姐姐們沒提醒過你。”

一席話平淡無波,卻說的謙嬪臉色紅中帶紫,當即斂衽起身,對著懋嬪施禮,“姐姐說的是。妹妹以後,再也不敢了。”

懋嬪也沒多說,點點頭便不言語了。

過了半個時辰,懋嬪宮裡小太監來找,說是有事要請懋嬪回去處理。謙嬪一看,自己在這兒也沒什麼事,便跟著一起回去,順路到懋嬪宮裡坐坐。住在偏殿的宋貴人見了,兩個人又不免一陣冷嘲熱諷。擾的懋嬪不勝其煩。

鍾粹宮裡,裕嬪望著門外,對著熹妃嘆氣,“姐姐,這眼看弘曆大婚在即,偏偏高氏這時候懷孕了。是報上去呢?還是先叫她養著呢?”

熹妃捂著心口,“能不能生下來還不一定呢!你沒看那高氏,一團孩子氣,人還沒長開,怎麼偏偏就她懷上了?先養著,等弘曆大婚後再說吧。”

裕嬪為難,“高氏雖說小些,也是個美人胚子。這往後——哎,”見熹妃臉色不虞,裕嬪急忙換了高興語調,“姐姐不必擔心,我聽說,富察家的姑娘最為賢德不過。一定會把四阿哥後院治理的穩穩當當的!”

熹妃閉眼,“未娶嫡妻,先生庶子。但願,這個富察氏是個懂事兒的吧!”廢太子若是能有個嫡長子,還會輕易被廢嗎?更何況,現在的皇帝,比康熙還要喜歡漢家化。不知道,這個早來的孫子,會不會影響弘曆的前途。

此時,弘曆則坐在阿哥所冷笑,幾個侍妾跪在地上發抖。高氏垂眸坐在下首。直到有人支撐不住,眼看就要暈過去了。高氏才求情:“爺,您就饒了她們吧!奴婢和孩子不都沒事嗎?”

弘曆不看高氏,對著地上幾人溫言吩咐:“既然高格格給你們求情,爺看在格格與未出世阿哥的面子上,饒了你們這一次。下回,誰要再出么蛾子,傷害高格格和爺的兒子,爺有的是手段,叫你們嚐嚐同樣的滋味。”

底下幾個侍妾聽著這如沐春風的話音,一個個忍不住發抖。弘曆鄙夷地掃一眼,對小太監吳書來吩咐:“都給爺關到後院兒去。沒有爺的吩咐,半步不許離開。”

幾個女人臨走前,無不怨恨地剜高氏一眼。高氏只當沒看見,臉色表情,很符合十幾歲女孩的天真爛漫。等人都退出去,弘曆站起來拉住高氏的手,“婉兒,你受苦了。”

高氏笑的溫婉,“爺,有您疼著,有您護著,再大的苦,婉兒都不怕!”

接下來就是很正常的發展情節。好在弘曆還有節制,沒有跟高氏滾到**去。這娃完全忘了,過個把月,他的嫡福晉就要進門了。

過了正月二十,春風漸起,寒氣消退。弘時福晉董鄂氏進宮給烏氏太后請安,說起自家花園裡臘梅花開,滿園飄香。烏氏太后被雍正架空,沒有宮權,不免閒暇無聊,便生出遊玩的興致。硬是拉上衲敏,趁著二十二這日,天朗氣清,無風無塵,坐上馬車,微服去了弘時府上。

董鄂氏領著人老早迎出來,接到後堂,先是奉上一盞熱茶,滿桌點心,接著便是叫來唱曲兒的女先兒給太后解悶。

烏氏太后聽著新鮮,便叫來女先兒,細問她年紀身家。女先兒不知太后身份,只知道是三福晉家中貴客,不敢怠慢。便一五一十說明白:“回稟老夫人,奴家原在天津衛,祖上經商,雖為賤業,倒也家道殷實,吃穿不愁。”

烏氏太后奇了,“哦,我看你舉止不俗,就是個大家出身。為何又流落到賣唱為生?”

那女先兒見問,先紅了眼睛,跟同來的一箇中年婦人互相看看,對著烏氏太后垂淚,“老夫人見問,不敢不答。只是,說出來,實在是命。還請老夫人安坐,聽奴家一一道來。”

衲敏瞧出些門道,笑著阻攔:“誰家沒有本難唸的經。老太太,咱們是出來散心的,就別聽她家那些心酸事了吧?”

董鄂氏看看皇后,淡然一笑,沒說話。烏氏太后不依,“我就這麼點興頭,你要不想聽,一邊屋裡挺屍去。我老太太不礙你事。”

衲敏無奈,只得笑著陪了不是,坐在一旁陪太后。

只聽大鼓輕敲,月琴乍起,那年輕的女先開口,猶如鶯啼,又如杜鵑,婉轉哀切。

奴家本住天津衛,

家中有屋又有財。

父母雙全,兄疼愛,

誰不說我是有福哎——

琴聲鬥轉,錚錚急湊。鼓聲嘭鳴,咚咚震耳。

只因為娶了個白虎星,

她一進門我家衰。

剋死了我的爹和娘,

剋死了她的夫我的兄長,

剋死了——我那未過門的相公啊——

克的我舉目無親、孤苦伶仃。

嫂子進門未三載,

萬貫家財似水流沒。

萬般無奈離家園,

京城之中求飯菜哎——

奴不求有權有勢紗帽帶,

奴不求有田有產富衙內,

奴只願——平平安安一生隨,

莫學那——白虎星害我落塵埃

哎哎哎——

一曲終,兩個女先兒俱是淚流滿面,對著烏氏太后施禮,“奴家慚愧,叫老夫人難過了。真是罪過。”

烏氏太后擦擦眼角,“難為你一個女孩兒家,居然這般命苦。來,唱的好,賞!”李嬤嬤急忙掏出兩個大元寶賞了。

衲敏冷眼看烏氏太后,往日慈祥面容,如今,聽了這麼段兒曲不通、雜拼亂湊的曲子,反而沉重起來。烏氏這多年過的順風順水,也學起兒子信奉儒釋道。聽這女先兒說起白虎星,自然明白那是指命硬的婦人,剋夫克子之類的。這人閒了,自然就容易多想。年前十一、十二接連重病,好容易好了。剛過了年,熹妃又病,莫不是也有人克她們吧?她這麼一想,就想起富察氏——弘曆那未過門的媳婦來。沒指婚的時候也沒這麼多事,這一指婚就鬧得婆家不安生。該不會,這富察氏命格不好吧?

想到這兒,烏氏太后也忘了這次來弘時府裡,是來看臘梅的。扶著李嬤嬤,吩咐李得正:“回去。”

衲敏急忙站起來,笑著說:“老太太好容易出來一回,不如逛逛再走吧?”

烏氏太后淡笑,“以後有的是時候逛,你還怕弘時家的煩咱們倆老不修,不叫咱們進門嗎?”

董鄂氏急忙在一旁笑著回話:“老太太這麼說,可就折殺孫媳了。平日裡,巴不得老太太、太太來坐坐呢!就怕孫媳這裡招待不周,沒讓您二位逛舒服。哪裡還會煩呢!”

烏氏太后一笑,“罷了,你以後想我常來,我常來就是。今個兒,我可是要走了。把你做那盤糕點給我裝一盒,我帶回去給孫子孫女們吃。”

董鄂氏急忙招呼丫鬟們,一面笑著對烏氏太后說:“早知道您喜歡,孫媳就叫人多做幾盒。今天,恐怕是不多了。”

衲敏微笑著看董鄂氏一眼,“有多少拿多少就是,這又吃又拿的。老太太好意思,我都臉紅呢!”這孩子,長大了,心思也更叫人琢磨不透了。她安排這一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婆媳祖孫三個又笑鬧了幾句。烏氏太后就領著皇后一行人,風風火火坐車走了。董鄂氏領著人送出大門,望著車駕遠去,嘴角一笑,對身後人問:“爺回來了嗎?”

身後丫鬟回答:“還沒呢!傳話說,一切聽憑福晉安排。”

董鄂氏點頭,轉身回府,一路走,一路吩咐:“那兩個唱曲兒的,多給銀子,叫她們到江南去吧,十年之內不準回京。記住,好好勸,不許嚇唬。要是事情辦砸了,仔細我打斷你的腿。”

不等身後人回話,董鄂氏就徑自扶著丫鬟進了後院。

烏氏太后坐在車裡,閉目假寐,心裡很不踏實。車子本是微服出巡的普通馬車。隨行侍衛也都是便裝。到了一個街口,聽到外頭傳來清脆的梆子聲,一個老頭在車外吆喝:“能知過去未來,能算禍福,專測姻緣——”烏氏太后問:“是道士瞧鐵片嗎?”

李嬤嬤朝外看看,“回老太太,是個遊方老道士。不妨礙的。”

烏氏太后“嗯”一聲。衲敏坐在一旁笑著勸:“老太太要是喜歡,到城裡逛逛也是使得的。聽弘晝說,這外頭熱鬧著呢!”

烏氏太后皺眉,“弘晝,這倒是個好孩子啊!可惜了——”

衲敏猜不透烏氏太后究竟何意,只得閉嘴不吭聲。等回到宮中,叫皇后回去歇著後,烏氏太后當即以出門見風、身體不適為由,請來慧遠老和尚與欽天監監正。分別扔給兩人一個生辰八字。叫兩人各自算來,寫出來呈給她。

慧遠和尚是個菩薩心腸,欽天監監正是食人俸祿,都不願把事做絕了。因此,仔細看看,大致猜出來是誰的生辰。拿過紙筆,專挑些中正平和的話寫了,呈給太后。烏氏太后大致看了,心中更疑。吩咐二人下去,便叫傳恂郡王妃明日進宮。

完顏氏接到太后懿旨,想不明白老巫婆急火火地叫她做什麼。還是弘明媳婦撫著肚子在一旁提醒:“該不是近日四阿哥大婚將近,宮裡忙不過來,太后請您去幫襯著吧?”

完顏氏一笑,“找我去?幫襯不好說,別添亂就是啦!不過你說的對,沒準兒,還真和小四子的婚事有關呢!你可是不知道,這街上近來,可是傳了好多難聽話。說富察家的姑娘是個命硬的主呢!”

弘明家的皺眉,“往日姑姑就常說,信命不如信自己。要不然,那觀音菩薩為何自己拿著玉淨瓶呢。偏偏還有那些無事忙的人,處處於人為難。富察家的長女,深閨長大,也不知道得罪誰了,這麼編排她。”

完顏氏笑著揭祕,“哪裡是她得罪人了,分明是她礙著了不能得罪的人呢!你呀,別整天跟你那皇后姑姑學。別的不說,就那個菩薩心腸就要不得。總不能別人都拿刀架到你脖子上了,還跟他講什麼仁義道德吧。好了,你身子重,不能久站,叫嬤嬤扶你出去走走,一回兒回來跟我一起吃飯。其他的,等你生了孩子,愛操多少心我都不管。”

弘明家的笑著答應,剛要福身施禮,完顏氏就一把扶起,嗔怪:“自家骨肉,你又快生了,行什麼禮,快去活動活動。待會兒好吃飯。”

弘明家的這才笑著扶著嬤嬤出門。完顏氏則託著下巴細思怎麼糊弄老巫婆,想了半天,拿張紙劃拉幾個字:若嫁此人,必克二子;不嫁此人,一生順遂!寫完了自己捧著大笑:是個人一看就能明白,這哪裡是富察小玉剋夫啊,分明是小四子克子嘛!

弘明家的到了二門以內,正在閒步,就見弘春、弘明兄弟笑著進門。見了弟媳,弘春自然是先行避讓,獨留弘明跟他媳婦說話。

與父輩相比,弘明是個疼媳婦的,先問這一天怎麼樣,兒子有沒有鬧她。又問太醫說什麼時候之類的話。弘明家的一一作答。過後才問:“我聽說街上今日傳來不好的話,是說富察家大姑娘的?到底怎麼回事啊?”

弘明聽了,嘆口氣,“唉,怕是要出事了。”便不再多說。弘明家的也不好多問。只是記在心裡,琢磨著哪天見了姑姑,好多提醒提醒。

第二日,完顏氏安頓好媳婦和小閨女,坐車進宮去見太后。剛去的時候衲敏也在。烏氏太后不好多說,只問小格格如何,弘明媳婦如何。完顏氏笑著回答:“小格格好的很,會走了,也會叫阿媽、額娘了。弘明媳婦到這個二月就要生了。本來今天也要跟著媳婦一起來給皇額娘請安。臨出門時候腰疼,我就自作主張,叫她在家歇著了。橫豎也就這幾天了,等孩子生了,叫她親自抱著給您老磕頭。總不能咱們做長輩的操心使力的,她一個年輕媳婦不知感恩!”說完,就朝衲敏眨眨眼。

衲敏還為昨日之事疑惑,懶得搭理。完顏氏自討沒趣,也不惱,只拉著太后說閒話。

不一會兒,小太監來報,說裕嬪娘娘有請皇后娘娘。烏氏太后怒道:“什麼事,她一個小小的嬪位主,說請中宮皇后就請了?不說明白,休想叫你們主子娘娘動一步。”

衲敏冷眼看著沒說話。倒是完顏氏在一旁狐假虎威,“還不快說。耽誤了主子們的大事,你擔待的起嗎?”

那小太監嚇的砰一聲跪倒在地,“太后娘娘恕罪。是——是熹妃娘娘,怕是不好了。裕嬪娘娘嚇的不得了,特意派奴才來請主子娘娘。太后恕罪啊!”

衲敏嘆氣,站起來對太后說:“媳婦看,還是媳婦去瞅瞅吧。裕嬪畢竟年輕,沒經歷過事情。熹妃就是無事,也給她嚇壞了。”

烏氏太后這才點頭,“去吧。別呆太久。她就是再尊貴,也越不過你去!”

完顏氏在一旁撇嘴,老巫婆,你算說了句人話!

衲敏躬身施禮,扶著碧荷,跟著小太監往鍾粹宮而去。

等皇后儀鑾出了慈寧宮,烏氏太后這才埋怨:“這個皇后,也太賢惠了些!”

完顏氏急忙打圓場。說了一車好話,烏氏太后氣才順些,拉著完顏氏的手,把昨日之事詳細說明。

完顏氏扯扯嘴角,這個弘時,才說他明白些,又跟著鬧騰了。你傻呀,拉出這麼一場戲來。這也就是烏氏太后閒著沒事兒,巴不得又想借機撈點權。要是叫雍正瞧見了,早就大巴掌扇過去了。還白虎星!你咋不說自己是紫微星轉世呢!那不更直接些?

嘴上卻說:“皇額娘莫要急,這件事,依媳婦看,還要從長計議。”

烏氏太后急切道:“還什麼從長計議,你剛才沒聽,那熹妃,又病了?哀家不管,你回去,找幾個道人,好好給哀家算算。那個富察氏,到底是個什麼命?怎麼還沒進門,就鬧得小叔子、婆母娘接二連三的不安生!”

完顏氏無奈,答應下來。又陪著老太太說了半天話,這才把老太太哄高興些。又有皇后派王五全來傳話,說是熹妃不過是一時閉氣,並無大礙,叫太后放心云云。烏氏太后這才不再埋怨。等完顏氏告辭回去,天已經黑咕隆咚了。

正月底,入夜寒涼。弘明家的披著斗篷,領著人打著燈籠出來迎接。完顏氏扶著兒媳婦回去,坐下來就跟她說:“看來,富察家的大姑娘,這回是沒那麼好的命了!”白虎星啊,這要烏氏太后鐵了心,外頭又有弘時一幫人虎視眈眈地盯著,最後倒黴的誰呀?還不是富察家的大姑娘!你父祖顯赫又能如何?如今是封建社會,再顯赫還能顯赫過封建權力金字塔的頂峰?不用說,事情要真到了那不可收拾之時,富察氏小玉,必定是被犧牲的那個!

聽了婆婆的話,弘明家的也跟著嘆氣。本來,弘明媳婦烏喇那拉氏跟富察氏小玉沒有多少交情。但她妹妹大選時候,得了富察家很多照顧。前些日子,妹妹定親,富察小玉還專門陪著李榮保夫人去賀喜。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了。過年前,弘明家的過生日,小玉還跟著妹妹們一起來祝賀。這姑娘,真是討人喜歡。如今,卻要夾在眾多勢力中生存。

說起來,選為皇子福晉又如何,還不如自家姐妹嫁到平民百姓家和樂生活過的滋潤。

見媳婦眉頭不展,完顏氏急忙圓場,“哎呀,你說你,沒事兒就跟你姑姑學那勞什子悲天憫人的。隨便他們如何,能跟咱們有什麼關係?你呀,只管養好了身子,給我生個大胖孫女兒,好跟她小姑姑搭伴玩兒!別的,咱只管看著,啥也別管。總不能連咱們也給牽扯進來!”

弘明家的急忙點頭,暗自琢磨是不是要跟自家祖母說一聲,好明哲保身。

這邊婆媳倆商量事情不提,那邊弘春書房裡,弘春四兄弟,連同怡親王貝勒弘皎神神祕祕商量事情。恂郡王十四回來,本來想找兒子們切磋一下武藝,誰知人家直接告知:“忙,沒空。”十四問了問,原來是和弘皎在書房喝酒。想著以十三的本事,教出的孩子縱然不能上馬出征,也不會闖出什麼禍端。便放在一邊不理。哪知,就是這麼一次放任,險些貼進去四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