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戴綠帽
法海傳 大明龍權之破軍(已完結) 綜熊孩子拯救世界 大道偷渡者 玲瓏千金 相公,哪裡跑 我在末世有套房 萬能遊戲王 原始人都驚呆了 穿越之縱橫天下
82戴綠帽
弘曆此人,素來眼高於頂,尋常女子,絕對看不上眼。這人最喜歡的,是如同大學生高斌之女高氏那等。西林覺羅氏好是好,就是人太過刻板端莊,這人碰上弘曆,絕對是休妻的命。衲敏乾脆留她自行聘嫁。
至於富察家的嫡女,未來的孝賢皇后,那不過是靠能忍博得個賢名。正史上弘曆常常拿她跟長孫皇后相提並論。其實,叫衲敏看來,此人還不如自己賢德。起碼自己還懂得勸導雍正“以民為本”、“國家為重”。那富察氏也就是小事上偶爾那麼一下,擅長給乾隆臉上貼金,於國事那是絕無建樹。論起來,能結合高氏、富察氏二人優點的,莫過於瓜爾佳氏棠兒。就是野史上說的傅恆的老婆,乾隆的姘頭,福康安的生母。只可惜,家世比富察氏略差,又是庶出,年紀比弘曆小那麼幾歲。就算自己選了她,雍正那裡也通不過。與其將她指給傅恆,引得日後“傅中堂”頭上帽子變的綠油油、青蔥繁茂的,倒不如直接指給乾隆,做個側福晉。說不定,日後還能出個瓜爾佳氏繼後。免得小烏喇那拉氏真在自己身後添個廢后。
如此一想,衲敏心裡就有譜了。趁雍正來時,推薦了富察氏,又說瓜爾佳氏可以先等等,等弘曆大婚後過兩年就選給他做側福晉。至於高氏,直接劃到弘曆屋裡。大選才過,就叫衲敏下冊子,跟其他秀女一起分派,一頂轎子就抬到弘曆院子裡。估計這會兒,弘曆正摟著美人兒夜夜纏綿呢!這娃才十六啊十六!
雍正對皇后的建議很滿意。又提出些細節問題,衲敏跟他一一商議定了。雍正就要趁著中秋節下旨意,將富察氏和瓜爾佳氏一起指給弘曆,還要將富察氏的堂姐也送到弘曆身邊做侍妾格格。衲敏笑著駁回:“不是臣妾多嘴。哪有嫡妻未進門,就先添側室的?這個瓜爾佳氏,臣妾也喜歡,這才說要再等幾年。這樣,既給了富察氏面子,也叫瓜爾佳氏有臉。日後她們姐妹相處,也有個尊卑先後。至於富察氏堂姐,依臣妾看,倒不如讓她自行聘嫁吧?一來,富察家已經出了個皇子福晉,不宜再有皇子格格。二來,也叫他們家都知道天家隆恩、聖上寬仁。皇上看呢?”
雍正想了想,覺得有理。雖然姐妹共侍一夫在滿洲來看,那是再正常不過。但雍正畢竟受到漢學多年薰陶。先納妾再娶妻這樣的事,他也是不願意發生在自家兒子身上的。
弘晝比弘曆只小不到一歲,弘曆選了嫡福晉,弘晝也不能晾著。雍正隨手給他指了吳扎庫氏。旨意比給弘曆指婚的旨意晚一個月下達。裕嬪雖然不滿兒子媳婦不如弘曆媳婦家世好,但也不敢說什麼,還是得高高興興地給熹妃賀喜,幫著準備弘曆大婚事務。
不出幾日,四阿哥嫡福晉明旨頒佈,未來的孝賢皇后總算在她的“賢后”之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就這樣,沈衲敏輕飄飄幾句話,就至少改變了兩個女人的命運。富察氏堂姐不知道,自己本來可以成為皇貴妃。因此,對父母挑的女婿還是很滿意,高高興興在家繡嫁衣。瓜爾佳氏棠兒則暫時回家,等待下次大選。
有句話就叫做“給臉不要臉”。有些人偏偏就是這樣。衲敏一心為他們家帽子上的顏色著想,他們家人還偏偏什麼都不在乎,硬要弄頂蔥綠蔥綠的來戴。富察氏選為弘曆嫡福晉的聖旨頒佈不久,京城各處喜氣洋洋。大多是旗人們嫁閨女的嫁閨女、娶媳婦的娶媳婦。連著整個四九城內,幾乎是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富察家出了位皇子福晉,也是十分高興。李榮保就想喜上加喜,趁著女兒準備嫁妝,等候佳期的日子,把兒子傅恆的婚事也給辦了。夫妻倆挑了半個月,終於瞧上一家閨女。這閨女不是別人,正是瓜爾佳氏棠兒。棠兒雖然說這才選秀沒有被撂牌子,但三年後就過了十六,八成是不能再入選了。李榮保夫人趁著到別家勳貴吃酒席的時候,見過這孩子幾次,覺得模樣性子都好,便跟李榮保說了。李榮保琢磨一會兒,瓜爾佳氏無論家世還是品性,都十分合適。儘管是庶出,但正好可以打消上頭對自家聯姻結黨的嫌疑。便點頭同意。
李榮保夫人跟自家老爺商量定,回稟了婆母,見眾人皆無異議。便帶上禮物,遞牌子進圓明園求見皇后。
衲敏聽李榮保夫人繞了半天圈子,終於提到正題上。耐著性子聽完,心裡就笑了。傅恆啊傅恆,不是我不幫你,實在是你媽不給我機會啊!那個瓜爾佳氏棠兒一看就是個“佳人兒”。不見弘曆還好,要是見到弘曆,就他那自詡跟他爺爺一樣“博愛”的性子,他能輕易放過?傅恆傅中堂,您自求多福吧!
想到這兒,衲敏便笑著對李榮保夫人說:“夫人果然好眼光。這個瓜爾佳氏,本宮看著也喜歡呢!雖然比不上您家姑娘,但也是叫人見之忘俗。既然夫人親自來求了,本宮沒有不駁回之禮。別的不說,看在咱們過了年就是兒女親戚的份上,本宮也沒有道理不給親家母面子不是?”
說到這兒,見李榮保夫人面露喜色,衲敏故意頓頓,“只是,本宮今日,怕是不能立刻給夫人下冊子指婚呢!”
李榮保夫人急忙回話:“主子和主子娘娘對奴才家大恩大德,奴才們無以為報。如今,來求主子娘娘指婚,已經是逾矩了。只是,不知道犬子跟瓜爾佳氏的閨女有沒有這個緣分。要是有,自然是主子和主子娘娘對奴才們的恩典。要是沒有,那也是緣分未到。煩勞主子娘娘,奴才心裡頗為不安呢!”說著,就磕頭行禮。
衲敏急忙叫翠鳥扶她起來坐下,又笑著說:“夫人莫要惶恐。能成就一對好姻緣,本宮也十分高興呢!只是,本宮想先問問,您今日所求之事,那瓜爾佳氏家裡,可知道嗎?”
李榮保夫人心想,您的冊子下來,知道不知道有什麼兩樣,還不都得磕頭謝恩?嘴裡卻說:“奴才惶恐,瓜爾佳夫人並不知情。”
衲敏點頭,“夫人所求,沒有不準之理。只是本宮想著,這是富察家和瓜爾佳兩家的喜事。俗話說,一家有女百家求。瓜爾佳氏又是個好孩子。若是本宮直接下冊子,又怕瓜爾佳夫人正在給女兒議親,或是已經聘嫁了。如此一來,反而不美。不若,你們兩家先通通氣,傅恆這孩子,人品、學識皆十分出眾,皇上在本宮面前,提過好幾次呢。也就是本宮身邊的女孩兒沒有合適的,如若不然,本宮還真要跟瓜爾佳夫人搶女婿呢!”說完,自己先笑了。
李榮保夫人聽了,急忙躬身答謝。暗道,這皇后娘娘說的搶女婿是真的假的。傅恆今年不過十幾歲,真算起來,皇后身邊的公主格格,除開淑慎公主年紀略大,莊大格格、怡四格格可都是正合適呢!不行,公主是那麼好尚的?處處比媳婦兒低一頭不說,平日裡連個面都不能見,沒道理我兒子給你家閨女守活寡。想到這兒,也顧不得跟皇后閒聊,福身告退,風風火火地出了小宮門,坐上車,回到家裡,搬出庫裡最好的幾份禮物,不顧日近正午,拉上自家嫂子、弟妹,就到瓜爾佳家裡去拜訪去了。
衲敏不過一句玩笑話,居然弄得富察氏一家跟火燒眉毛似的。急急忙忙求親,許的聘禮都是極好的。瓜爾佳氏一個庶出女兒,來求的又是馬奇家的親孫子,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李榮保夫人還怕只求皇后一人不保險,又催著李榮保去求雍正。倒是李榮保他爹大學士馬奇知道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沒過幾日,衲敏正抱著小寶,拿著本大字描紅教他識字。雍正甩著袍子進來,一進門就說:“皇后,看來,咱們的兒媳婦得先讓給別人了。”
衲敏一怔,暗道難不成是富察家悔婚了?不至於吧?再聽雍正細說,才知道李榮保和瓜爾佳氏今日在九州清宴一齊求雍正賜婚了。
衲敏心中感慨,這有人在後頭拉著,也擋不住你們往自家兒子腦袋上扣綠帽啊!便笑著對雍正說:“我前幾天就知道了。李榮保夫人來跟我求棠兒。我本來想著,叫她自己去求親。那瓜爾佳氏說不定能明白咱們的意思,推了也說不定。誰知,竟是這麼個結果。早知如此,我當時就該一口回絕了。免得如今好好的兒媳婦就要飛了。”
雍正也不惱,“這也沒什麼。李榮保是個老實人,不會跟朕耍什麼花花腸子。再說,你前些日子說的對,烏喇那拉家在聖祖朝出了個皇子福晉,如今,你不肯叫侄女嫁入皇家。那瓜爾佳氏可是出了位太子妃,他們家,自然也就不能再出皇子側福晉了。傅恆這小子,朕也很喜歡。賜給他個好媳婦兒,正是天恩浩蕩,讓他以後好好當差。皇后就不要再自責了。”
衲敏聽到這兒,不免心虛:給人家頭上戴綠帽子,您還說的這麼冠冕堂皇。不過這事也不能怪您,誰叫他們自己求呢!
說到太子妃,衲敏就想起淑慎公主來。這位公主也真夠倒黴的。親爹的孝期還沒過,嫡母就又沒了。如此一來,等她守完孝,就真到了二十芳齡了。也多虧了她是皇家公主,要是平民百姓,這麼“大”的歲數,還真不好出嫁。她這個姐姐還未出閣,莊大格格、怡四格格自然也不好議親。好在這倆孩子不過十二歲,還可以再等幾年。
議定了兒子婚事,接下來就是準備大婚事宜。完顏氏家裡也忙著給弘明娶媳婦。等完顏氏生完孩子,兒媳婦就進門了。
再等董鄂氏生完兒子,弘明媳婦、烏喇那拉皇后的二侄女傳出喜訊,日子,也晃晃悠悠到了雍正五年。
三福晉董鄂氏所出之子,是弘時的嫡長子,也勉強算是雍正的嫡長孫。抱著新出爐的孫子,瞧著這孩子紅紅的小臉,雍正很高興。大筆一揮,賜名“永琛”,又給了弘時一個正白旗副都統的職位。囑咐他有了兒子,就不能只顧著玩了,要好好學著做個好父親了。弘時雖然失望不是爵位,但想著既然有了差事,就有了立功的機會,往後得個爵位什麼的,總比以前容易多了。於是,也高高興興領旨謝恩。
當下,弘曆領著弘晝給弘時賀喜。弘時得意地受了。小寶今年五歲,人雖小,也知道領著寶寶伸腿屈胳膊給三哥道喜。遺憾的是,寶寶才兩歲多點兒,不理解九哥的意思,直愣愣地呆在奶嬤嬤懷裡,一個勁兒打哈欠。
弘時對幼弟“無禮”舉動並不介意。往常去看皇后,常常見到兩個弟弟,十分熟悉。叫起小寶,從奶嬤嬤懷裡接過寶寶,高高興興地舉高高。寶寶這才迷瞪過來,嘎嘎笑著叫再高點、再高點兒。小寶圍著弘時笑著亂轉,弘晝則立在一旁拍手叫好!
雍正抱著孫兒微笑著看這眼前溫馨一幕。兄弟友愛,這在他和兄弟們那一輩,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場面,居然在自家兒子身上出現了。這對這位幾乎一生都在政治鬥爭中度過的皇帝來說,是多麼難得啊!
雍正皇帝看著看著,就覺得不對勁了。怎麼七個兒子,其他的都高高興興地玩笑。只有弘曆兄弟三人不曾加入?十一和十二身年幼體弱,沒來暫且不說。轉眼再看弘曆,雖說跟弘晝立在一處,可臉上全無笑意,反而隱隱透出幾絲陰沉。那表情即使一閃即逝,也叫**的雍正皇帝捕捉到了。這麼一看,雍正不由多疑了。沒有心情再看弘時弟兄,將孫子叫到奶嬤嬤懷裡,“抱給太后和你們主子娘娘看看吧!”
弘時聽了,急忙將寶寶抱在懷裡,對雍正躬身行禮,“兒臣也一起去吧。今日還未給皇瑪嬤和皇額娘請安呢!”
雍正聽了,擺手,“去吧。把小寶和寶寶也帶過去。這倆孩子,吵的朕頭疼呢!”
弘時躬身答應,抱在寶寶、牽著小寶出去。臨走時,小寶還不忘給雍正告別,還招手叫弘晝沒事就去找他玩。最好帶上上次捉的那隻蛐蛐。”
雍正一聽,臉色立刻暗了。弘晝嘿嘿傻笑一下,低頭不敢說話。寶寶窩在弘時懷裡,學著哥哥衝弘晝招手,“五——五——”
弘晝似乎是得了弟弟提醒,一下子蹦到前頭,對著雍正笑說:“兒臣也和三哥、弟弟們一起去給皇瑪嬤、皇額娘請安。”說完,不等雍正說話,躥到弘時身邊,一把抱過寶寶,“乖小十,五哥抱你去慈寧宮看皇瑪嬤。”
雍正無奈,擺手,“去吧,到了慈寧宮別跟個猴子似的上躥下跳,嚇壞你皇瑪嬤。”
兄弟幾人相攜而去。殿內就只剩下雍正、弘曆父子。看著昔日自己十分看好的兒子,雍正又多了幾分感慨。明明丰神俊朗,是因為什麼,添了那麼一絲陰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