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耕織圖
盛世鴻途 風流醫聖 蜜糖婚寵:權少的獨家新娘 帝舞乾坤 俠客走江湖 廚娘商夫 箭定天下 網王大爺,你傲嬌! 《青春白皮書》 重生八零貌美如花
77耕織圖
衲敏聽雍正大發無名業火,先替王五全他們哀悼一下。無奈,只得收拾心情,笑著對雍正說:“是我自己嫌悶,叫他們不要燒太熱的。手涼還在其次,您是不知道,我的腳都腫了呢!”
雍正聽了,立馬就要吩咐人去找太醫。衲敏笑著攔下來,“太醫們都說了,沒事。大多孕婦都有這毛病。不要緊的!倒是您,忙了這些日子,歇歇吧!”唉,烏喇那拉皇后啊,你說,你前二十多年幹嘛去了,那時候不生,偏要到四十多歲才生。你是早就預料到我會來,專門把這辛苦活兒留給我是吧?是吧是吧?
雍正還要再說,衲敏笑著接過話茬,“皇上,臣妾本來想著,聖祖孝期眼看就到了。早幾個月已經按照祖宗規矩,叫人準備去了。還想著到時候園子裡三個孕婦,出行不便,是不是請已經出嫁的固倫榮憲長公主回來,幫著料理宮務。怎麼,又有延長孝期之說?皇上,這——要到明年三月,才算為聖祖孝期結束嗎?”沒聽說過,孝期也可以延長的。就是漢族也是隻有三年孝期,你倒好,一下子守四十個月。想叫那麼多等著往你後宮裡塞人的家族急死呀!想叫那些巴巴望著你背影、咬著手帕等你一頂小嬌接進園子裡的妙齡少女急死呀!想叫俺們這些閒著沒事兒幹,乾等著看“舊人對陣新人”大宮斗的人急死呀?
雍正搖頭,看高無庸、碧荷都在門口守著,便拉近皇后,小聲說:“聖祖孝期如果到了,身為一國之母,你若去了,身體不便。若是不去,豈不給了御史彈劾的理由?別看如今朝堂安定,其實,攤丁入畝、耗羨歸公制度實施之後,不知道要引起多少人反彈呢!後宮牽連著前朝,你要替朕,坐穩它。明白嗎?”
衲敏聽完,心想,攤丁入畝、耗羨歸公,這可都是對老百姓有利呀!民生政策,自己出身百姓,自然是支援的!便點頭,“我知道。只要我在,絕對不會讓後宮影響前朝。”說到這裡,便有些不平,“那些官吏們,也太過分了。老百姓日子過的夠苦了,還一個勁兒折騰。明明知道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政策,偏偏不能順利實施。宋朝王安石變法如此,如今,您要為百姓著想,也是如此。真真叫人生氣!”
雍正也嘆氣,“若是他們像司馬光、蘇軾那樣,僅僅是政見不合,朕也不會如此擔憂氣憤。然而,他們——唉,不說了,你懷有身孕,別提那些個糟心事。其實,朕決定多守四個月的孝,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希望皇后能平安產子,不要年妃當年為了給先帝靈位前不失禮數,硬是挺著肚子日日磕頭跪拜。只是,這樣的話,雍正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已。
說著,叫來高無庸,“把那個冊子呈給你們主子娘娘。”
高無庸答應,從門外小太監手裡接過一個托盤,捧到皇后跟前。衲敏奇怪地看看雍正。雍正笑著說:“看看,這個可熟悉?”
衲敏疑惑地開啟盒子,裡頭是一個畫冊。封面是《胤禛耕織圖》。翻開一看,居然是一連四十張耕織圖畫。那些行書,衲敏不大認的清,只是看著叫人覺得清靜平和。至於圖畫,衲敏可就十分熟悉了。上大學時,衲敏學的是紡織與服裝設計。《中國紡織史》這門課,可是專門講了清朝織布業。衲敏自己也專門研究過當時織布機的構造和使用蠶絲、棉紗情況,遺憾的是,只能透過一些模糊不清的圖畫了解。來到清朝,衲敏也沒放棄對這些事情的關注。如今手頭有原件,心情立刻就明朗起來。
雍正見皇后愛不釋手,也跟著高興,“當初,先帝看到這個冊子時,也十分高興。”又問:“皇后對這些可還滿意嗎?”
衲敏頭也不抬,只是“嗯”聲。過了半天,才意識到雍正還在身邊,急忙站起來告罪。雍正也不惱,依然笑著問:“皇后喜歡?”
衲敏點頭,“是,很喜歡呢!”想了想,又說:“不過皇上,臣妾覺得,這裡的織布機,還有改進的可能。”
雍正一聽,眉毛立刻就抬起來,“皇后看的不是人物,而是織布機?”
衲敏微訕,“皇上恕罪。臣妾沒有留意畫中人物。既然皇上提到,臣妾再看就是。”暗暗心驚,我的天吶,咋就忘了這裡頭的人物可是按照雍正大叔和烏喇那拉皇后的面容畫的呀!失誤啊失誤!
雍正擺手止住,“皇后關心耕織更甚於自己面容,何罪之有?那皇后說說,這織布機,何處可以改進?”
衲敏點頭,正要回答,雍正伸手扶她坐下。衲敏便順勢告謝坐穩,說:“據臣妾所知,這畫裡頭,用的織布機,可織絲,可織布,甚至可以提花織錦。然而,我朝之內,並多少大型織布作坊。尤其是農家,更多的,是以各家各戶,自己織布。成品也只是粗布居多。賣不出什麼好價錢,一年也織不了幾匹。這樣,能織出這麼好的布匹的,就只有江南那麼幾家。就是想多做些,遠銷海外,或是重建絲綢之路,也不能夠。倘若將這織布機改小些,零件做的更加精細些。儘管可能做織布機要多費些功夫銀錢,但卻能做出更多更好的布匹、絲綢,老百姓能靠著這些賺錢養家,朝廷也能多些稅收。所以,臣妾剛才想這事入迷了,不曾留意到您的聖容。還請皇上恕罪。”
雍正聽完,不由笑了,“皇后為國為民。朕豈會怪你。只是,你剛才沒有說明白,如何改進織布機。倒是為什麼改進,叫朕聽了,很是好奇呀!”
“這——”衲敏想了想,叫來碧荷,“把我書房裡那個紅棗木匣子取來。”
碧荷答應出去,不一會兒奉上一個樸實無華的盒子。衲敏開啟,將裡面的一沓稿子取出,看了看,不捨地遞給雍正,一面囑咐:“皇上您看完了還還給臣妾,這是臣妾好容易才想出來的。”
雍正接過來,大致翻了翻,果然,皇后沒有誇口。這一沓圖紙,都是織布紡紗用的器具。畫面旁,還仔細用小楷標註製造和使用方法。有幾張畫的不好,還在旁邊標明要重畫。雍正皇帝對織布這一行,自然沒有衲敏這個“半專業人才”瞭解的多。想了想,把圖紙往袖子裡一籠,“這圖紙朕先帶回去叫工部的人仔細看看。哦,皇后不要心疼,朕拿《耕織圖冊》跟你換。”說著,怕皇后跟他搶似的,領著高無庸等人快步出了北遠山村。
衲敏在後面急的跺腳,“什麼嘛!人家花了兩年才畫出來的!”不由拍著胸脯慶幸:還好,那幾幅織毛衣、紡毛線的圖紙早就交給弘吉拉氏跟完顏氏,弄到蒙古去生產了。要不然,技術成果又得給雍正皇帝“貢獻”出去了。
想到這裡,衲敏心裡又沉下來。罷了,如果自己真的沒幾天好活,完顏氏恐怕是唯一一個能幫著照看小寶、寶貝他們的人了。想到這裡,喚來翠鳥:“傳我話,叫恂郡王福晉明天來園子裡見我!”
工部專攻紡織器具的人在九州清宴覲見雍正。接過圖紙仔細研究半天,放奏明:“啟稟聖上,這些圖上所化織布器具,頗有些道理。只是,大小尺寸,臣等還得再琢磨琢磨。恐怕不適合在大型作坊使用。”
雍正大笑,“本就用來小戶人家用的。你們先描下來,回去仔細看。如果可行,便刊印出來,交到各地縣令那裡推廣吧。記住,要因地制宜。不可生搬硬套。”
工部官員領命,退到殿角描繪臨摹不提。
雍正則一面批奏摺一面思忖,“皇后是個好皇后。如今,弘曆的名字已經寫在傳位密詔之後了,有沒有嫡子,其實並無多大區別。而皇后,是不能沒有的。看來,這一回,朕真的要違背祖宗規矩了!”
完顏氏在外頭著急上火幾個月,終於再次見到衲敏。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沒規矩,恭恭敬敬在皇后座前磕頭,“奴才完顏氏拜見主子娘娘。主子娘娘萬福金安!”
要是以前,衲敏估計還會嘲笑一番。可如今,哪有什麼心情,吩咐翠鳥扶十四福晉起來,賜坐。等她坐定,就把太醫院診斷說明白。完顏氏一聽,還要去請金巧兒、詹姆斯。衲敏擺手,“不用你操心,我早就叫人去找了。金巧兒到山西婆家生兒子去了。她自己都是個孕婦,哪裡還有什麼精力來照管我。詹姆斯更好,回歐洲了。現在估計在海上漂著呢!我能用的,只有太醫院那些人了!”
完顏氏聽了,還要再想辦法。衲敏抬手止住,“我叫你來,不是說這些的。我走後,你要答應我,好好照顧小寶、寶貝,如果運氣好,還有這個。”說著,撫撫肚子,“還有,把我在你那兒的股份,好好運營,將來,莊大格格、怡四格格出嫁,每人給她們一份。小寶成家,也給他一份。不能叫他掌管,要交給他媳婦。寶貝是固倫公主,多分她些。這個孩子——”嘆口氣,“如果能成人的話,弘曆,不會虧待他的。你就不要多跟他接觸,只要不危及生命安全的,你遠遠看著就是。到時候,小寶和寶貝長大,也會照顧他的。”說著,遞過一張紙來,上頭寫明瞭給各個皇子、皇女們的東西,連同淑慎公主、弘時福晉董鄂氏以及三個皇孫女都有。董鄂氏剛剛生產,雖然是個女孩兒,還不到百天,也都給備下了。
完顏氏越看越像遺囑,心裡一酸,登時就要哭出來。衲敏看著強忍心中悽楚,笑著打趣,“哭什麼?這是好事。最起碼,我又有電腦玩了。而你,也不用擔心有人給你背後使絆子了!一舉兩得,多好!”
完顏氏強按鼻子搖頭,“你不會,我知道你不會!”要不然,敢硬生生拆散你和我弟弟?還不是看你們一個心軟,一個沒主意!
衲敏笑笑,“你就吃定我吧!這一回啊,我非得累你一次不可!你好好照看我的孩子。要不然,我半夜從地底下爬出來找你去!”說著,自己先笑了。
完顏氏陪著笑笑。叫翠鳥在一旁看了,覺得十四福晉今天笑的——那真是比哭都難看!只是,如今翠鳥等人誰也笑不出來。眼看皇后產期一天比一天近,偏偏小阿哥的胎位一直正不過來。北遠山村的人個個都恨不得把太醫院給拆了。可偏偏又得對著皇后使笑臉,舒緩皇后情緒。哪還有人計較別人笑的不好看?能笑出來就不錯了!
衲敏又留完顏氏說了一會兒話,便叫她去杏花春館給太后請安,順便給海答應捎去幾件金銀擺件。完顏氏告辭出來,扶著大丫鬟杜鵑剛出北遠山村,還沒到後湖邊上,便握著嘴大哭起來。直到把身上帶的帕子連同杜鵑的帕子都哭透,能擰出水來了,這才擦乾眼淚,抽抽泣泣的往杏花春館走去。
幸而完顏氏還沒糊塗,對著烏氏太后和海答應的面,只說些吉祥話,又藉口告了十四一回狀,說他只疼側室,不肯親近嫡福晉。又哭了一回,這才沒因為兩隻紅眼圈而引起烏氏太后的懷疑。
臘月初八前一天,雍正奉皇太后,攜后妃、大臣返回皇城。
第二天一早,皇城處處銀裝素裹。大雪,安安靜靜地下了一夜。居然一絲北風都沒有吹起。
景仁宮裡,祥和中藏著緊張。
早上起來,叫后妃們各自回去,不必請安。又囑咐熹妃和海貴人不必謹守規矩,身子重,就不必來了。等眾嬪妃踏雪散去,淑慎公主親自熬的臘八粥就送來了。趁著熱氣剛喝了一碗,衲敏就覺得肚子開始沉,一陣一陣抽痛。遂嘆氣,吩咐碧荷:“去叫太醫和接生嬤嬤來吧。本宮怕是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