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
叩關三界 美女總裁的貼身助理 一念情殤:緣起緣落 帝凰:神醫棄妃 弒神訣 修羅奪命妃(全) 農家小妞妞 重生成蛇 異能農家女 傾臣
行前
行前
我一愣,躊躇之間屏氣凝神。
劉鈿又道:“跟著我逛了老大一陣子御花園還不死心,倒叫我佩服,何不獻身一見?”
沉默片刻,突地一陣輕笑:“本只想與大王爺說幾句體己話兒,又不想擾了爺的興致,故而在外頭伺候著,沒想到竟是三生的福氣,蒙大王爺親召,怎敢不來?”
這說話好熟,卻想不起究竟是何人。
“是你?”劉鈿語帶驚訝,“若有事,劉鈿自當上舍管拜候,或是請閣下屈尊,移步寒舍。”
“互相拜候動靜太大,人多口雜的壞事。”
“哦,卻不知所為何事?”
“大王爺是明白人,小的就不拐彎抹角了。小的知道王爺胸懷大志,兼濟天下,乃人中翹楚,又怎會甘心久居庶子之下,故而願助王爺一臂之力。”
“韓大人,可是酒醉了?”
“呵呵,王爺,韓某從未如此清醒過。事關重大,斷不是小的胡亂言之,也非小人杯水車薪所能及。言盡於此,望王爺三思。”
“替我謝你們主子。”劉鈿語中聽不出情緒,我卻猜不透韓焉,不,是猜不透豳王想要作甚。
若是此番求親,乃故作交好之象,令衛國放鬆警惕,另有所圖還說得通;示好劉鈿就有些蹊蹺。劉鈿是越國孫氏惠妃之子,惠妃早歿,本該疏遠,劉鈿卻也是個人物,與越國倒更親近了些。本就十分忌憚越國,若是豳國也投到劉鈿一邊,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但豳國明顯是後來者,支援劉鈿上位不見得有多大好處。心頭轉過數個念頭,一一否了,還是想不透豳王究竟如何動作。
劉鈿自又開口:“只是此事若成,非除了一人不可。”
“劉鍶不過一介武夫,大王爺何懼之有?”
“若他真是一介武夫,怎可能與本王爺鬥了快二十載?”劉鈿冷笑不已,我卻陣陣發寒,誰無事與你爭鬥?每次皆是你挑起事端,這下倒好,成了我是無事生非的混人。
“大王爺放心,此番劉鍶送親,正是千載良機。”
“哦?”
“送親萬里,沿途經國不少,途中出個意外也不是不可能。”哼,我劉鍶好歹久經陣仗,懣的小看人。
“劉鍶為人狡猾,只怕治不住他。”
“呵呵,殺了劉鍶故是最好,若是不成,傷了公主也是好的。只要出事,我國自會出兵相助…”
“本王爺自當請兵出城,肅清敵寇,為王弟王妹報仇。”
“那些小國王爺若是看上了,只管拿去,就當我王送給大王爺的賀禮吧。”
“兩國皆有出兵,自當均分。”
“如此,韓焉先謝大王爺仁厚了。”
“好說好說。”
原來如此。這沿途一路只怕是埋伏重重,豳國來時定已佈下機關,只等我上套。殺了我自是最好,殺不了,只要造成**,豳國和劉鈿自會藉口出兵。一則吞併沿途小國,二則殺我滅口,倒真是妙計,難為他們如此費心了。想要劉鍶的命也不難,何苦來哉?不覺想笑,自搖了搖頭。
前頭劉鈿、韓焉客氣幾句,也就先後走了。聽得許久無聲,才自影壁後行出,一聲低嘯,片刻間一襲黑影落在面前,單膝跪下:“爺!”
“今兒個是颯啊,呵呵。”自我十四歲上遇襲,亓過就派了檀、煙、塘、颯四人貼身保護,非是特例,斷不得離身。卻是暗中保護,除非事態緊急或是我召喚,不得現身。平日我嫌麻煩,也覺他們辛苦,倒常與他們說說話,順道打聽點亓過的訊息,也不氣悶。雖號稱亓過子女,裡頭只亓檀一人是他三兒子,今年三十有五了。其餘三人只是義子。自小經亓過精心訓練,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派給了我,助益良多。只是非我門下所出,終是有所顧忌,不若與影、映那般親近。這四人中只亓颯一名女子,卻膽大心細,冷酷狠辣,頗得我心。
“爺有何吩咐?”
“查查韓焉的底細。”
“是!”
“派煙、塘二人立即動身,把送親沿途的暗樁都摸清楚了,細細回報。”
“要見紅麼?”
“哈哈,正相反,切忌打草驚蛇,查清楚底細就好。”微微一笑,既然都想到沿路設計,不如我也分一杯羹,僧多粥少,且看誰的手長、誰的手快。
“爺想自個兒動手?”
“有何不可?”回過身去,差不多也該回宴席了,再晚只怕有人生疑,“去吧。”
“爺,現下雖沒有確切訊息,但請小心韓焉!”
語帶慎重,這倒少見。不覺有趣,回頭望颯:“你知道些什麼?”
“別的都不提,只說方才若非他主動現身,颯竟不查其方位,他的修為只怕在颯之上。”
“哦?看他文弱,卻是練家子?”
“這個颯說不好,但請爺當心。”
“那兩人可知你我在此?”
“韓焉定是故意曝露行跡讓劉鈿察覺,以便進言,故劉鈿當不知爺在此。但韓焉是否知曉,颯無把握。”
“嗯…也罷,不管他知不知,既然沒有點破,這戲就接著唱。你且辦事去吧。”
颯一點頭,閃身離去,我自小心離去。想想諸事,頗覺有趣,鐿哥,今晚可謂好戲連臺,不知你喜歡哪一齣?
出來這許久,只怕有心人早已看破,怎生掩飾為好?道旁卻見迎春花含苞,嫩黃點點,煞是喜人,心中一動。摘得一枝,靜靜溜回宴席,才見熱鬧非凡,也不知飲了多久,主歡客興,早把牢什子的禮數丟了。賓客四下敬酒,談笑生風,我趁亂溜回,倒沒引起上殿注意。劉鈿也不看我,只是連之見了,面有憂色,我自鼓勵一笑,敬他一杯。鏜兒銘兒只作不見,應酬賓客,偶爾拌個鬼臉,我亦知是他二人幫我纏住部分賓客,否則離席之舉怎會無人覺察。劉銳卻突然走近,滾到我身上直嚷:“三哥哪裡去了?快來飲酒。”這一鬧,倒叫諸人望過來。
我只得一笑:“喝得多了些,怕失了禮數,故而出去走走。”
父王大笑:“孤還不曾見你醉過,原來是有酒遁啊!”
“父王說笑了,兒不過是怕醉了失禮,貽笑大方。方才出去,見著迎春含苞,正是春來吉兆,採得一枝新芽,送於父王,唯願父王安康,唯祝社稷興旺。”
“別人送孤都是金子銀子、珍珠瑪瑙,倒是你小氣,拿個花啊草的,也不嫌寒磣?”雖是刻薄,父王倒也嘴角含笑,收了我路上隨手摺的迎春花枝,又令賜酒,叩首謝過。
又鬧得一陣,快二更了方散去。別過眾人,自與子敬回府,一路無話。知憂備下解酒清腸的湯藥,喝得幾口,方覺舒暢不少。沐浴更衣,一宿無話。
國宴之後,也無甚大事,慶典一過,各國賀使各自離去。我與庭繼幾日間均是送行,頗覺膩味。好在亓煙亓塘辦事素來速捷,已有訊息傳來,沿路果是布了暗樁無數,倒也做得乾淨,各小國均不查。好個豳國,想借刀殺人也無需弄出如此陣仗,倒叫人偷笑。密令煙塘二人仔細核實,莫中了反間計,我亦自有計較,連著幾夜思慮,睡得不甚踏實。
宗廟祭司早已卜得幾個吉日,報了父王,只等選定,送親隊伍即可出發。父王宣我、庭繼並著南宮入偏殿共議。定了日子時辰,父王授予通國文書,交代幾句就讓退下,獨獨留下我問話。
“此次國慶,來往使節中可有中意的?聽說他們下了朝堂,多半就直奔你三王府去了。”
我忙跪下:“兒臣知罪。”
“呵呵,誰說你有罪?使臣籠絡有前途的王子不是新鮮事,你閉門不見,還躲到兵部值宿之地,可是嫌棄孤給你建的三王府太小,不夠宴客啊?不如把大殿給你如何?”
只得連連叩首:“兒臣怎敢生悖逆之心,父王明察!”
“哼!金傑送的白茶,味道如何啊?”
“與豳國使臣並未言及政事,他們兩人亦非正式來訪,故只談風月,未言其他。”
“是麼?”父王連連冷笑,“蔣含那廝近日磨槍立馬的,耍的什麼把戲?”
心下苦笑,這個蔣含,還是這般性急:“回父王,兒臣只是著蔣含準備些個,隨行護送公主,以求穩妥。”
“說實話!”的94
“不敢有瞞武聖!”略一考量,遂將那晚廟堂劉鈿與韓焉之事和盤托出,只隱去與劉銳之事不提。末了又道:“兒臣也令人先行察訪,確是有埋伏。至於如何處置,憑父王做主!”
父王臉色稍緩:“起來吧,說說你的打算!”
“臣不敢妄議。”
“實話實說,孤赦你無罪!”
“豳國藉口結親,意欲不軌,本可藉此退婚,再出兵征討,但一則干戈方止,再起戰火不利兵士;二則,金傑韓焉各為其主,不見得是豳王本意,只怕是各自主子爭鬥的結果,何必趟這混水?倒不如…”
“倒不如將計就計,順水推舟。挑了那些礙眼的埋伏,一邊收服沿路小國,一邊隔山震虎,呵呵。只是送親別國,只怕孤不能讓你帶太多兵卒隨行。”
“無妨。父王大可放心,兒臣素來不願力敵。”
“也好,你且去吧,路上小心。”
“兒臣告退。”
出得禁宮,與子敬回府,路上幾番猶豫,終是開口:“子敬…”
“爺?”
“解語知憂進府多久了?”
“那是三王府剛建好時就進來的,算來也快四年了。”
“哦,除了劉忠,府裡下人裡頭數她倆人待的最久…”事有蹊蹺,父王何以得知諸事詳情?府裡下人多是我親手挑選,外人想安插眼線,難上加難,思來想去,不得其所,不免嘆氣。
“爺且寬心,當下要緊之事,是平安出使,子敬定當拼死護衛。”
“呵呵,子敬啊…此次出訪,你不用與我同行。”
“啊?”子敬大驚失色,幾要落下馬來,我忙伸手拉住。
“怎的如此大意?”見他坐好,一笑鬆手,“這邊始終要有個放心的人看著。鏜兒銘兒守著兵部,我並不擔心;府中劉忠看著,也不會出事;朝堂上亓過歷來幫我打點,此次又得了連之,當無大礙;只一條,劉鈿那邊不得大意。往日出徵,事務繁雜,無法兼顧,此番挑明是衝著我來的,不能不防。”抬眼望他,“子敬,此事我只放心交給你。事情辦妥了,要還念著我這三爺,再來不遲。”
“子敬當盡心竭力!”眼中滿是感激慎重,我滿意的一點頭,自回府不在話下。
自此收拾整頓,不日出發。錦旗比肩,鑼鼓宣天,薰香嫋嫋,雲鬢霓裳,浩浩蕩蕩出了東也城門,望北而行。